学术投稿

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功能不全临床疗效评价

贾丽娟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功能不全, 曲美他嗪,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功能不全疾病的效果.方法:本次目标性选取我院接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功能不全患者70例,35例为对照组;35例为观察组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就治疗效果、心肌功能改善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心肌功能均得到改善,但是观察组的心肌功能恢复情况更加良好;从治疗效果上看,观察组有效率(86.71%)显著高于对照组(80.0%);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从长远效果看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生命健康安全;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伐他汀、辅酶Q10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辅酶 Q10联合应用在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辅酶 Q10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70.83%),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辅酶 Q10联合应用,对于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宿怡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教师因素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执业能力测试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宁夏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担任临床教学任务的医师与临床专业实习医师执业能力测试的相关性.方法:以在我院实习的100名临床医学学生及100位从事临床教学的医师作为调查对象,针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管理比较满意,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基本满意.临床老师对学生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不熟悉.结论: 宁夏医科大学二附院临床教师基本完成了教学大纲任务,但在针对学生执业医师考试测试辅导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

    作者:杨帆;杜秦川;安雅萍;杨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重症患儿呼吸道护理管理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对重症患儿实施呼吸道护理管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重症患儿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道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呼吸道护理管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28.5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总满意率(94.29%)高于对照组(68.57%),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重症患儿给予呼吸道护理管理干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少,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临床护理管理效果显著.

    作者:王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80例,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异丙酚进行麻醉,B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恢复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B组患者麻醉后恢复的情况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00%,B组在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50%,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对于甲状腺切除术,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麻醉,得到了显著的效果,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赵世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本院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共2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42例,对照组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药物进行治疗,毕竟两种雾化吸入疗法的治疗效果,观察患儿的病症改善状况及血氧指标等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及呼气流量经治疗后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比较两种方法的改善状况,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患儿喘息、胸闷、咳嗽等病症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疗法是现代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重要治疗方法,其中通过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疗法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均能有效的改善患儿病症,但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也能使患儿快速恢复,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秋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1例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总结了1例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患儿的护理.主要包括: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血小板低下时大出血的观察和急救,做好特异性皮肤湿疹的观察和护理,严格预防和控制感染,积极做好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相应护理,加强饮食管理和心理支持等.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1个月,病情控制良好.

    作者:支燕青;葵国星;张超琅;奚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索

    目的:探索小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任意98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选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对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7.35%,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84%,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在改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上效果优良,使患者的不适症状得到极大程度的消减,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刘福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方案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6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单独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方案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高程旻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DHS和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DHS和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人数均为56例,其中对照组进行DHS治疗,实验组进行PFNA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PFNA内固定方法治疗效果确切,能改善患者的髋功能,促进患者的早期恢复.

    作者:曹清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分析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对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促进作用

    目的:将分析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对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的积极作用.方法:2015年我院药剂师并未参与临床处方管理;2016年初,我院全面开展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工作,记录两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2016年我院推广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后,该年度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0.50%)较2015年(9.03%)显著降低,数据对比P<0.05.结论: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可显著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对保障患者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有效性、安全性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动态调节肛管插入深度对食醋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疗效影响

    目的:通过动态调节肛管插入深度, 提高灌肠液在肠道保留的时间,达到治疗目的.方法:选择6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肝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食醋灌肠治疗,实验组采用插管深度开始7-10cm,后逐渐加深至20cm左右,动态调节插管深度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肠插入方法,深度为7-10cm.比较两组患者灌肠液保留的时间和疗效.结果:保留时间实验组平均(13.37±6.34)min,对照组平均(7.43±4.4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调节肛管插入深度的食醋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方法,不管在病人灌肠液保留的时间还是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灌肠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吴怀巧;潘水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87例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观察.方法:从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于我院的孕产妇中选取87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采用常规方案治疗的对照组(40例)与结合患者临床特点采用期待疗法的观察组(47例),对两组妊娠结局、终止妊娠时的孕周、产后24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并对比.结果:本次研究中采用期待疗法治疗的观察组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率为2.13%,常规方案治疗的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率27.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此外观察组终止妊娠时的孕周、产后24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相关指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置胎盘对母婴健康带来极大威胁,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期待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莫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与胃癌关系的研究

    机体内蓄积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与人类的疾病关系密切.大量研究表明,蛋白质氧化损伤参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是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过程中蛋白质的终氧化产物,作为一种新型的氧化应激指标,与人类的肿瘤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本文就晚期氧化蛋白产物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曾雪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影响因素分析及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对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影响因素及临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1月进行前列腺手术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行前列腺手术的64例患者根据术后有无膀胱痉挛分成膀胱痉挛组26例和未发生膀胱痉挛组38例.对膀胱痉挛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统计分析引发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因素和临床护理对策.结果:引发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高危单因素有:SAS评分、低顺应性膀胱和(或)不稳定膀胱以及冲洗液加温;干预前后患者的SF-12 生活质量评价和护理满意度有很大的区别,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高危因素较多,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有效规避膀胱痉挛发生的因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静;朱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无张力疝修术50例探究

    目的:对无张力疝修术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并且以无张力疝修术在腹股沟疝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为例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疝修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术进行治疗,跟踪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相关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较而言差异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手术费用和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4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张力疝修术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其与传统疝修术相较安全性更高,临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黄定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神经外科手术中预存自体血输血技术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手术中预存自体血输血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异体输血,给予观察组预存自体血输血,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平均异体血液用量、术中异体血液平均用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诱导前的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比积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预存自体血输血技术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李晓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预成纤维桩应用于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大面积前牙牙体损伤患者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6例,采用铸造金属桩核冠修复方式;研究组46例,采用预防纤维桩全瓷冠修复或贵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评价两种治疗方式临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采用预成纤维桩,治疗成功42例,成功率为91.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牙周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月,研究组BIPLIPD及松动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成纤维桩应用于口腔修复临床治疗中,临床疗效肯定,预后质量更好,有利于临床大范围安全使用.

    作者:黄海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腕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舟骨陈旧性骨折的护理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在舟骨陈旧性骨折的应用护理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14年 11月-2015年9月共 16例在腕关节镜下治疗舟骨陈旧性骨折患者的护理资料.内容包括术前宣教、术后护理、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 随访3-6个月,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术后患者骨质愈合完好,未发生伤口感染、术后并发症及皮肤坏死的症状.结论: 通过精密的、系统的整体护理体系,患者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获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胡纯祯;霍亮亮;王艳艳;邵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泸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调查泸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 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泸州市15所养老机构,对符合入选条件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老年人一般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影响泸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养老机构医疗服务提供模式及老人退休前职业.结论: 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机构在养老人生活质量的同时增强养老机构自身吸引力,终使社会化养老之路良性发展.

    作者:杨超;张露;黄宵;赵一;刘川铃;苏成钢;周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方法:抽选自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来我科接受治疗的50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50例患者分别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总有效率显著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护理干预,不仅提高了护理效果,也促进了患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李彩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