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琼
目的:将分析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对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的积极作用.方法:2015年我院药剂师并未参与临床处方管理;2016年初,我院全面开展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工作,记录两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2016年我院推广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后,该年度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0.50%)较2015年(9.03%)显著降低,数据对比P<0.05.结论: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可显著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对保障患者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有效性、安全性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产后个性化护理改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生活质量.方法:此次收集了我院2年内收治的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组后为对照组40例产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而为观察组40例产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个性化护理模式对产妇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妇各项临床症状及其生活质量,产妇母乳喂养率亦可随之提高,值得临床上广泛用于产妇护理.
作者:周礼菊;张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沟通方法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沟通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沟通、术中沟通、术后沟通、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满意为41(80.39)%,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为49(96.07)%,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沟通方法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并发率和住院时间,提高治疗的疗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短程动力性心理治疗在高职生咨询实践中的运用.方法:依照动力性心理治疗理论形成对来访者问题的概念化和治疗方案.结果: 来访者害怕在公众前发言,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紧张发抖的情绪有明显缓解,对自身情感的觉察能力增强,对自己成长经历有一定的接纳,内省力及自主感增强.结论: 在高职生心理咨询实践中,可以采用短程动力性心理治疗的理念与方法.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2013年江津区居民死亡构成及顺位,为制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运用死因统计软件DeathReg200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区2013年死亡率为772.44/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962.15/10万,女性死亡率575.86/10万;30岁以上人群死亡率以增高幅度平稳增长;三大类死因以慢性病为主,占85.21%;死因顺位前五位为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211.93/十万,构成比27.44%)、呼吸系统疾病(182.39/10万,构成比23.61%)、肿瘤(159.17/10万,构成比20.61%)、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72.56/1万,构成比9.39%)和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的其他疾病(53.88/10万,构成比6.98%),占全死因77.02%.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需加强监测力度,制定可持续综合预防和干预慢性病措施,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
作者:刘豫;康纪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对重症患儿实施呼吸道护理管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重症患儿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道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呼吸道护理管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28.5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总满意率(94.29%)高于对照组(68.57%),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重症患儿给予呼吸道护理管理干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少,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临床护理管理效果显著.
作者:王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科吊瓶式输液冲管的合适液体量以降低药液残余量.方法:A为冲管液,B为输液管内原液,按临床常用剂量配置原液B,采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应用紫外线分光光度仪,根据原液B在特定波长的大吸收峰,通过对冲管不同阶段光密度的测定,确定使输液管残留药液达到低浓度所需要的液体量.结果:当B液被冲净浓度下降趋向零,收集液体量为19ml即为合适的冲管液体量.结论: 合适的冲管液体量能使B液完全冲净,同时不会输入过多的液体,使输液中冲管操作摆脱盲目性,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保障儿科静脉输液的用量准确和安全.
作者:王永灵;柳晓燕;张基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颈痛颗粒联合推拿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宣教和口服颈痛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推拿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颈痛颗粒联合推拿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刘广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总结我科2016年151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 151例患者经过严密监护和护理,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1例死亡.
作者:申雯雯;黄金定;张晶莹;廉俊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照组采用一般的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针对性预见性护理手段.结果:实验组治愈13例(29.5%),有效28例(63.5%),无效3例(6.8%),总有效41例(93.1%),对照组治愈9例(20.4%),有效17例(38.6%),无效18例(40.9%)总有效26例(59.1%).实验组总有效41例(93.1%)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26例(59.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探讨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效果显著,有效的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依从性、尽早康复、减少患者的治愈时间、缓解心理压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分为M组(n=40)和N组(n=40).N组进行常规治疗,M组在N组的基础上进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对于N组的治疗效果(77.5%),M组(95%)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于N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7.5%),M组(5%)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值得推广.
作者:施永元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脊液分流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原发性颅内肿瘤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手术之前给予脑脊液分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比患者2年内复发率、5年内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存活率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脑脊液分流术治疗颅内肿瘤的效果明显,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任宝文;尹港峰;李亚斌;赵志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综合护理措施预防妇科腹腔镜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和县医院治疗的100例妇科腹腔镜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两组患者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妇科腹腔镜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金艳飞;刘小娟;袁丽杰;崔冠群;吴雪静;陈阳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机体内蓄积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与人类的疾病关系密切.大量研究表明,蛋白质氧化损伤参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是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过程中蛋白质的终氧化产物,作为一种新型的氧化应激指标,与人类的肿瘤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本文就晚期氧化蛋白产物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曾雪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经子宫动脉栓塞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4例,根据其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研究组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术后子宫肌瘤恢复效果好于研究组(P<0.05),但术后复发率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较好,术后复发率低.
作者:崔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4年11月-2016年10月黎平县医院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钙通道阻滞剂的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的缬沙坦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为4.0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硝苯地平控释片基础上联合缬沙坦治疗效果理想,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胃癌术后化疗间歇期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6年8月期间我院胃癌术后化疗并发完全性肠梗阻的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肠梗阻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肠梗阻缓解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和化疗完成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肠梗阻缓解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和化疗完成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手术后化疗并发肠梗阻患者采用强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缩短肠梗阻缓解时间,改善护理满意度,提高化疗完成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蔡桂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救效率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5例.给予对照组的患者常规急诊护理,给予观察组的患者优化急诊护理. 结果:观察组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护理后,急救效率、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救效率提高显著,对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效果好,值得临床在推广使用.
作者:胥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结扎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止血效率.方法:入选本院2014年3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60例,采用数字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缩宫剂组30例,采用缩宫素和前列素胺丁三醇治疗;子宫动脉结扎组30例,采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治疗.观察患者30min总止血率,还有患者术中、术后2h的出血量和大于1000ml出血量的患者人数.结果:①验显示在30min总止血率上,子宫动脉结扎组优于缩宫剂组(P<0.05).②子宫动脉结扎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h出血量子宫动脉结扎组均低于缩宫剂组(P<0.05),总出血量大于1000ml人数子宫动脉结扎组要显著低于缩宫剂组(P<0.05).结论: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止血效果要优于缩宫剂治疗,增加单位时间止血率,减少出血量和大出血患者.
作者:蓝金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析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共检查出4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以及33例地中海贫血患者,将其归为观察一组与观察二组,另选同期来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37例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三组患者血液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一组的RDW和RBC显著高于观察二组和对照组,而MCH和Hb则显著较低(P<0.05);在MCV与MCH指标上,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P<0.05).结论: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可以以RBC、RDW、MCV、MCH以及Hb等血液检验指标作为依据对是否发生贫血以及贫血类型作出诊断和鉴别,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泽红;施佳业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