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在新生儿无陪护优质护理中的多种角色替代及其作用

邓贝丽;吕爱萍;杨学英

关键词:护士, 新生儿, 无陪护优质护理,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在新生儿患儿护理中的临床效用.方法:选择新生儿科的16名护士和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间所收治1372例新生儿为调查对象,回顾分析她们的临床护理资料,归纳和总结新生儿无陪护优质护理经验.结果:全体新生儿在护士的护理下,各种早期的症状也得到了有效治疗,均得以健康成长.结论:新生儿行无陪护优质护理对护士具有较高要求,需要护士及时进行角色转换,所以需要加快新生儿护士多种角色转换,不断提升新生儿无陪护优质护理质量.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妇幼保健院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建议

    目的:研究和探讨妇幼保健院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的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4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和分析患者对我院临床管理能力和护理服务质量评分.结果: 我院服务质量总体情况良好,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以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结论: 我院优质护理服务总体情况良好,加强临床护理制度的学习和培训力度,科学完善护理管理、评价、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体系,能够快速地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水平,减少医患纠纷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4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34例患儿给予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并对其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患儿治疗后的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低于治疗前,且白细胞和血小板较治疗前有所降低,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儿在治疗后的血糖、钾、钠及钙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治疗,是一种稳定、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颜福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下肢手术患者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价值分析

    目的:对下肢手术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1月86例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43)给予单纯腰麻方法,观察组(n=43)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比2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VAS疼痛评分、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20.93%),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方式,麻醉效果良好,可降低术后疼痛,减少麻醉不良反应.

    作者:刘小梅;覃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康复新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手足口病患儿通过康复新液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200例,且均在2015年4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100人)和对照组(10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治疗方法分别为常规治疗和康复新液治疗.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平均口腔止痛时间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四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比观察组(96%)低(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3%)与对照组发生率(2%)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平均口腔止痛时间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患儿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通过康复新液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患儿口腔止痛时间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高楠竣;杨丽萍;陈树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品管圈在提高护士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实施保留灌肠规范性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活动在规范护士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实施保留灌肠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7月成立品管圈小组,对临床炎症性肠病患者实施保留灌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保留灌肠准确执行的因素,设定目标、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保留灌肠的准确率由66.03%提升至90.16%;且圈员的个人素质修养、责任心、团队合作能力、品管圈手法掌握程度、积极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品管圈手法的应用使得护士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实施保留灌肠准确率明显升高,从而可以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吴怀巧;毕文婷;刘锦凤;欧阳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热毒宁注射液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热毒宁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出现的副作用.结果:47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62%,18例肺炎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89%,1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1%,4例病毒性肠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5.00%;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0%,所有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不良反应表现均较为轻微,经过对症处置或停药后均好转.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毒性肠炎等疾病方面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双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辅酶Q10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辅酶 Q10联合应用在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辅酶 Q10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70.83%),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辅酶 Q10联合应用,对于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宿怡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个性化护理对哮喘患儿依从性及焦虑情绪的效果影响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对哮喘患儿依从性及焦虑情绪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到我院就诊的哮喘患儿76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将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焦虑程度及哮喘发作次数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程度及哮喘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哮喘患儿治疗期间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焦虑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减少哮喘发作次数,预后良好.

    作者:王岁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共检查出4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以及33例地中海贫血患者,将其归为观察一组与观察二组,另选同期来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37例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三组患者血液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一组的RDW和RBC显著高于观察二组和对照组,而MCH和Hb则显著较低(P<0.05);在MCV与MCH指标上,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P<0.05).结论: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可以以RBC、RDW、MCV、MCH以及Hb等血液检验指标作为依据对是否发生贫血以及贫血类型作出诊断和鉴别,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泽红;施佳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重要性探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重要性.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110例糖尿病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给予研究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各项血糖指标变化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临床护理措施后,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格率、护理满意度与各项血糖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不但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效果,因而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韩金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讨论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发生难治性肾病的综合征的病人96例,根据随机的原则分为实行激素、环磷酰胺医治的对照组和实行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医治的实验组.结果:实验组的医治效果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病人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医治,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管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管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实验时间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实验对象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血栓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优质护理管理,实验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上述指标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实行优质护理管理可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淑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综合护理措施预防妇科腹腔镜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研究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综合护理措施预防妇科腹腔镜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和县医院治疗的100例妇科腹腔镜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两组患者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妇科腹腔镜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金艳飞;刘小娟;袁丽杰;崔冠群;吴雪静;陈阳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手足口病合并早期脑炎患儿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手足口病合并早期脑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到我院就诊的手足口病合并早期脑炎患儿8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脑脊液S-100β蛋白和NSE的含量、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脑脊液S-100β蛋白和NSE的含量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手足口病合并早期脑炎患儿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减轻大脑炎症反应,缩短住院时间,加速患儿康复进程.

    作者:刘珍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个性化护理程序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程序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在我院儿科收治的腹泻患儿中选出1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个性化护理程序),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腹泻改善时间、止吐时间和退热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家属的护理满意度98.94%高于对照组的89.36%,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程序用于小儿腹泻临床护理服务中有助于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缩短治疗疗程,且能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护理服务中推广应用.

    作者:贺登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动态调节肛管插入深度对食醋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疗效影响

    目的:通过动态调节肛管插入深度, 提高灌肠液在肠道保留的时间,达到治疗目的.方法:选择6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肝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食醋灌肠治疗,实验组采用插管深度开始7-10cm,后逐渐加深至20cm左右,动态调节插管深度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肠插入方法,深度为7-10cm.比较两组患者灌肠液保留的时间和疗效.结果:保留时间实验组平均(13.37±6.34)min,对照组平均(7.43±4.4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调节肛管插入深度的食醋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方法,不管在病人灌肠液保留的时间还是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灌肠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吴怀巧;潘水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分析

    目的:对康复治疗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中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52例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和实验组(行康复治疗)各26例,对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治疗后而言,与参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轻触觉、针刺觉、运动三项ASIA评分、barthel生活指数均明显较高,因为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中的疗效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潘雅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蓝光治疗与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给予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蓝光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方案.方法:对我院2013年-2014年期间收治的80例采用蓝光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24-48h蓝光治疗和科学的护理措施,80例患儿黄疸情况全部消退,其中有5例患儿出现发热情况,2例患儿轻度脱水,2例患者腹泻,6例患儿出现呕吐情况.结论:给予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蓝光治疗,同时配合积极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作者:何桂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体重管理干预对预后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体位护理的临床作用.方法:在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选取所在科室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B组和A组,每组实验样本为25例,B组进行常规管理干预,A组进行体重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心功能改善情况、治疗依存性以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相对于B组的满意度、心功能改善情况和血脂变化情况,A组更好,P<0.05;相对于B组患者的治疗依存性,A组的更高,P<0.05.结论: 给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体位护理干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心功能改善情况和血脂变化情况较好,治疗依存性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曾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云克、来氟米特分别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云克(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来氟米特(LEF)分别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82例)给予云克+MTX治疗,对照组(78例)给予LEF+MTX治疗.持续观察3个月,比对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均较用药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克联合MTX治疗RA疗效明确,安全性高.

    作者:刘薇;宋京;王汉宁;王文华;李荣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