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急性心包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周晓平

关键词:护理干预, 急性心包炎,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在急性心包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急性心包炎治疗的6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接受我院针对急性心包炎患者实行的针对性护理.结果: 临床护理后急性心包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并发症较少.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急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十分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总结和分析.方法:以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2月接收的68例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结合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结合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且观察组患者在QOL-LC评分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能够有效地增强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存活质量并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何灼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下肢手术患者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价值分析

    目的:对下肢手术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1月86例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43)给予单纯腰麻方法,观察组(n=43)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比2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VAS疼痛评分、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20.93%),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方式,麻醉效果良好,可降低术后疼痛,减少麻醉不良反应.

    作者:刘小梅;覃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童输液室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童输液过程中的影响.方法:加强护理人员心理素质、沟通技巧等能力培养,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采用亲情化的语言和得体的称谓,鼓励、夸奖等方法.结果: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输液环境,患儿配合静脉穿刺,成功率高.结论:加强了护患沟通,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韦桂莲;欧永月;王艳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正位接生法降低会阴侧切率临床应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使用正位接生法降低会阴侧切率的临床使用效果,利用本研究的方法,提高正位接生的临床护理应用并减少产妇的相关费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1月期间,使用顺产进行分娩的孕产妇200例,根据患者的自我意愿的原则,把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其中对对照组的产妇使用使用传统的侧位接生方法,而观察组的产妇则是在传统的侧位接生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助产士的体位的改变,采用正位接生法.结果:通过项目实施,观察组的患者会阴侧切率降低到了50%(50/100),而对照组的患者80%(80/100),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正位接生法的应用,观察组的产妇的第二产程明显缩短,产后出血较少,新生儿窒息率有所降低,数据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正位接生法减少了产妇的第二产程,使产妇会阴体得到充分扩张,减少胎头对会阴体的压迫,缓解了会阴水肿,从而降低了会阴侧切率.这样既减轻了产妇恐惧和担心的心理,又减轻了助产士的工作量.是一种十分实用的很有临床推广价值的较为科学的接生方法.

    作者:张兴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丙种球蛋白联合抗生素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抗生素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8月-2016年8月间接收的54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头孢唑肟针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唑肟针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症状缓解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抗生素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锦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艾滋病患者经抗反转录病毒给药后外周血辅助性、调节性T淋巴细胞变化分析

    目的:观察抗反转录病毒给药治疗对艾滋病患者外周性、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择取2014年7月~2016年11月于我院采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ART)的52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外周血T淋巴细胞与HIV RNA检测结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百分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CD4+/CD8+比值明显上升,HIV RNA明显降低(P<0.05).结论:ART对艾滋病患者部分免疫功能恢复起促进作用.

    作者:张应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后感染原因及护理方法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感染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从我院产科数据库调取40例资料,均为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录的产妇资料;统计产后感染的症状表现,提出切实可行的感染护理方案.结果:本次40例剖宫产出现感染,腹部切口感染22例,产褥感染18例,与患者个体、手术操作、药物使用等因素相关;以切口疼痛、肿胀、流脓等为表现,需氧菌、厌氧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等为主要菌种;经过针对性护理,患者感染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总有效率100%.结论:产后感染是剖宫产普遍问题,采取针对性护理可控制感染症状.

    作者:韩华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乳突根治术中面神经保护的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中耳胆脂瘤手术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中面神经的保护,有效地防止面瘫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5月间我院收治65例中耳胆脂瘤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诊疗的临床资料,术前薄层扫描颞骨CT,面神经功能的评估必不可少,术中显微镜下探查面神经定位、辨认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面神经裸露6例,其中1例为先天性骨管缺损,匙突、砧骨短脚、外半规管突、前庭窗、二腹肌嵴等均为面神经定位重要标志,其中匙突消失8例,砧骨短脚破坏或移位24例,水平半规管突破坏合并瘘管13例,肉芽覆盖或包裹面神经14例.结论:只有熟练掌握颞骨解剖知识,术前影像学的判断,术中对于面神经定位的准确,才能在乳突根治术中有效的保护面神经,以防并发症发生.

    作者:吴莉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儿科吊瓶式输液冲管液剂量的体外实验测定

    目的:探讨儿科吊瓶式输液冲管的合适液体量以降低药液残余量.方法:A为冲管液,B为输液管内原液,按临床常用剂量配置原液B,采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应用紫外线分光光度仪,根据原液B在特定波长的大吸收峰,通过对冲管不同阶段光密度的测定,确定使输液管残留药液达到低浓度所需要的液体量.结果:当B液被冲净浓度下降趋向零,收集液体量为19ml即为合适的冲管液体量.结论: 合适的冲管液体量能使B液完全冲净,同时不会输入过多的液体,使输液中冲管操作摆脱盲目性,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保障儿科静脉输液的用量准确和安全.

    作者:王永灵;柳晓燕;张基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全面护理研究

    目的:总结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病人(TURBT)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一年来6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的护理措施、经验以及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手术成功,经综合治疗及有效护理痊愈出院.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首选,而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尤为重要.

    作者:谭清华;姜瑞花;唐菊华;周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后近远期生存率.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30例IPM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病理形态变化,治疗后平均随访3年统计该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肿瘤发生部位:胰腺头部17例(48.57%)、胰腺尾部10例(28.57%)、胰腺全体8例(22.86%);主要症状为腹部不适,影像学检查显示胰腺有囊实性肿物、胰管扩张明显;平均随访3年,IPMN异形增生术后3年生存率为100.0%;IPMN相关浸润性癌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为75.0%,术后3年死亡率为25.0%.结论:IPMN主要表现为胰腺实性囊肿,病理分类、分形有明确的诊断标准;IPMN伴异型增生患者术后生存率明显高于IPMN相关性癌症患者.

    作者:周贵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总结我科2016年151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 151例患者经过严密监护和护理,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1例死亡.

    作者:申雯雯;黄金定;张晶莹;廉俊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效果分析

    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能阻断和逆转内源性阿片肽的毒性作用,可应用于乙醇中毒的解救等方面.文章综述了纳洛酮的药理作用,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院前急救应用.

    作者:郭学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患儿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患儿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特发性矮小患儿中选出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营养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指标值.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12个月时的身高比对照组高,且GHBP水平低于对照组,HtSDSBA和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用于特发性矮小患儿治疗中有助于加快儿童的生长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微量输液泵泵入硝酸甘油与多巴胺用于难治性心力衰竭中的疗效

    目的:探究微量输液泵泵入硝酸甘油与多巴胺用于难治性心力衰竭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56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均有28例患者.对照组单纯微量输液泵泵入硝酸甘油来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多巴胺来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舒张压、收缩压、呼吸频率以及LVEF.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43%)、舒张压、收缩压、呼吸频率以及LVEF均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1.43%)、舒张压、收缩压、呼吸频率以及LVEF,两个小组之间产生的输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量输液泵泵入硝酸甘油与多巴胺用于难治性心力衰竭中的疗效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马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基于办公自动化环境的医院档案管理探究

    医院创设办公自动化环境,其目的也是为医院更好面向外来病患服务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医院工作的高效率化与智能化进程.本文就主要讨论了目前比较主流的、基于办公自动化环境的医院档案管理模式--OA办公系统,并证明了它服务医院工作的科技智能化优越性.

    作者:李玉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汉防己甲素片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尘肺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对尘肺患者进行肺泡灌洗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省职业病院于2011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众多尘肺患者中抽取7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按不同治疗方案分别分为两组(一般组和特殊组)进行区别性治疗.予以一般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西药),特殊组在一般组基础上加以肺泡灌洗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由医护人员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针对性治疗后,两组尘肺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的系列相关数据中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特殊组大于一般组,P<0.05).其中,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1.05%(一般组)和97.37%(特殊组).结论:与常规治疗方式相比,采用肺泡灌洗术对尘肺患者进行治疗,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并强化整个治疗工作的安全有效性,临床应大力推广.

    作者:罗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提升药房管理质量和保障合理用药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比较加强药房管理前后产生的效果与影响,分析提升药房管理质量和保障合理用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目标性选择我院收治的患者350例,加强药房管理前的患者有154例,管理后196例,重点针对治疗过程中药品使用情况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结果:管理前高危药品的滥用和错用发生率(3.25%)均明显高于多于管理后(0.51%);管理前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几率(9.74%)显著高于管理后(1.53%);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导致药房管理质量水平低以及合理用药不能完全保障的原因主要有药品管理不合格、缺乏规章制度以及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水平不高.结论:提升药房管理质量能够有效保障用药安全性,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能够有效降低用药安全性问题出现的几率,改善医患间的紧张关系,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良的医疗护理服务.

    作者:周天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高职护理教学课程与临床实践差异的调查

    目的:调查分析高职护理教学课程与临床实践差异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实习学生的教学课程与临床实践存在差异的原因,根据分析结果改进护理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2016年实习学生的护理教学中,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及临床实践能力.结果:2016年实习学生对教学模式与临床实践适合程度的评价明显高于2015年实习学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实习学生的临床实践考核指标评分均高于2015年实习学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职护理教学传统模式与临床实践存在较大差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操作技能、教学环境及用物,是实现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无缝衔接,促使护理学生快速适应临床工作的重要途径.

    作者:姚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序贯性通气在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序贯性通气在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取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序贯性通气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及死亡人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86.4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序贯性通气治疗效果理想,显著提高抢救的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华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