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目的:分析影响重症患者ICU治疗时间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月的重症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80例,依据患者在ICU治疗持续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48h,对照组患者治疗时间≥48h,每组各40例,跟踪观察两组患者的乳酸水平、APACHE-II评分和SOFA评分指标,对观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感染部位、慢性病史、收治科室以及心率差异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乳酸水平、APACHE-II评分和SOF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乳酸水平、APACHE-II评分、SOFA评分和MODS发病率均为影响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重要因素.结论:本次研究以重症感染患者为例对重症患者ICU治疗时间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影响因素较多,需要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快速制定治疗方案,并尽量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大程度地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罗明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运用奥美拉唑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2016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根据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人数分别为30人.奥美拉唑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和单纯奥美拉唑治疗分别为对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的治疗方法.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情况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7%与观察组的10%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运用奥美拉唑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后,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何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实验组予以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实验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颅内压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颅内压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骨瓣开颅术来说,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更佳,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糖尿病病人前列腺增生(BPH)相关性.方法:选择宁夏固原市人民医院泌尿科和内分泌科2013年08月至2014年08月住院和门诊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应用BPH 与糖尿病病人相关性研究调查表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 对其进行调查并通过分组分析糖尿病病人BPH指标的关系.结果:(1)研究患者有135例糖尿病病人愿意接受进一步调查,终入选者100例.(2)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病人组的前列腺体积(PV)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均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SA值可预测前列腺体积,临床医生应加以关注.
作者:李珺;张丽;杨波;赵通州;刘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肛肠外科手术病人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8例行肛肠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9)、研究组(n=39),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肛肠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内采用优质护理,既可缓解患者疼痛感、减少住院时间,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王晓蓉;余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医用麻醉机在医疗之中有重要的应用作用,能够实现对于患者的麻醉作用的同时,也能够为病人实现良好的顺畅的呼吸奠定基础.所以加强医用麻醉机的维修和维护的保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详细阐述医用麻醉机的维修和维护保养工作,以此给予广大的医疗卫生人员一定的使用建议.
作者:鄂进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分析乳腺癌超声分型与病理分类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我院术后的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88例,并对患者术前超声的声图像展开分型,与病理分型比较,分析乳腺癌超声分型的特点和病诊断的符合率.结果:88例乳腺癌患者超声发现病灶90个,并根据超声图像,可分为5个分型.Ⅰ型为结节型,共8例,其中病理分型为非浸润癌1例,早期浸润性癌 1例,混合性1例,浸润性癌5例,符合7例,占87.5%.Ⅱ型为团块型,共有64例,其中病理为浸润性癌60例,早期浸润性癌4例,符合率为95.31%,Ⅲ型为导管型8例,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5例,原位癌3例,符合率为50%.从而得到Ⅰ型与Ⅱ型超声分型、Ⅱ型与Ⅲ型超声分型的符合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Ⅳ型为囊样型分型4例,病理分型为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各为2例,符合3例.Ⅴ型为弥漫型,共4例,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88例患者中,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89.77%.且患者主要以导管型为主的病灶显示.结论:乳腺癌超声分型与病理分型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且运用超声的声图像,结合具体的形态特点,对病理诊断和分类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提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刘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3例,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采用胞二磷胆碱进行治疗;研究组53例,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加用神经节苷脂后,显效32例、有效15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88.6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7例、20例及69.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为(13.12±3.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25±4.79),(P<0.01).结论:神经节苷脂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可有效提升患者临床疗效,改善TNF-α水平,缓解神经元病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虎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治疗严重多发伤导致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中接收的50例严重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分别给予常规液体复苏与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存活率.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输液总量更少,平均动脉压更高;且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5%)及存活率(80%)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严重多发伤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明显降低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显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眼底病治疗中选择康博西普进行玻璃体腔注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眼底病患者50例参与研究,全部患者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博西普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眼底荧光造影结果、视力变化、眼压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治疗结果.结果:本组50例患者经玻璃体腔注射康博西普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无效率为8%,恶化率为6%.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博西普治疗眼底病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视力,促使黄斑水肿以及视网膜水肿得到缓解,加快吸收视网膜、玻璃体下出血,值得推广.
作者:郑吉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采用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共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结果:治疗以后,观察组血压、血糖及总有效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采用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结合治疗疗效确切,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闫秀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溃疡的临床疗效,为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到2016年5月消化性溃疡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奥美拉唑和克拉霉素以及阿莫西林三联治疗,对实验组的患者采取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以及阿莫西林三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其疗效、HP根治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据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P根治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的HP根治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和76%,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都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时,对患者使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的疗效明显要比采取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的疗效要好,提高了治疗的总有效率和HP根治率,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肺炎患儿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和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的96.0%高于对照组的76.0%,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儿肺炎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作者:郭玉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内分泌科中老年患者在入院后的护理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00例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中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再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300例采取护理安全管理的中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66%,对照组为3.66%;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对照组为7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内分泌科中老年患者入院后存在多种安全隐患,护理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肖秀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将护理风险管理运用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整体效果.方法:以我院急诊科2015年8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4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质量评分、急诊药物完好率及患者满意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运用在急诊科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值得在临床中运用.
作者:祖力皮亚·玉苏甫;帕丽旦木·阿力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我院儿科收治的41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给予患儿药物指导、饮食指导、用药观察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有效的提高了护理治疗效果.结论: 做好各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金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中西结合治疗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患者共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药治疗方法,跟踪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和HP根除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病症如胃脘痛、脘腹胀满等改善幅度较大(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7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根除率为87.5%,对照组为57.1%,差异较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的西医治疗相比疗效更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文丰;孔曼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为改善腹膜透析患者预后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01月我院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110例,其中30例于透析治疗3年内病死,对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性分析,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60岁、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血C反应蛋白增高、腹膜高转运状态是腹膜透析患者病死的相关因素,其中年龄>60岁、脑血管疾病、腹膜高转运状态是腹膜透析患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病死的相关因素较多,临床应全方面、多角度干预.
作者:张雪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脊柱胸腰段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共80例脊柱胸腰度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通过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治疗,对照组通过联合外侧植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VAS评分、Cobb角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患者,均有明显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雄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莪术油注射液雾化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8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按照其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与此同时采用莪术油注射液雾化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97.68%,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81.40%,观察组患者完全退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之间经对比统计学意义产生,P值在0.05以下.结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采用莪术油注射液雾化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症状,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代姣;李佳利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