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孙娟;郑丽君

关键词:优质护理, 小儿肺炎, 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肺炎患儿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几率4.44%、体温恢复时间(7.71±1.20)d、护理满意度100%,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应将优质护理应用到小儿肺炎护理中,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缩短体温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人文关怀护理运用于宫颈癌放疗患者价值评价

    目的:探究宫颈癌放疗患者应用人文护理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中随机抽选50例,均分成两组,各25例,研究组给与人文关怀护理,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度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显著提高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尹洪莉;邢煜;张竹青;杨晓婷;胡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联合对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预防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联合对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预防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乙型肝炎阳性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着组和对照组,每组中20例患者.对照组中婴儿出生后给予注射乙肝疫苗,观察组中婴儿出生后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分别检测两组中婴儿在出生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乙肝表面抗原,分析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结果: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婴儿在出生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的病例数均要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结论: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联合对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预防效果较好,有效降低了乙型肝炎在母婴传播中的概率,能够提升新生儿的健康率,预防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葛云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护理

    目的:评价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v Neuralgia,PHN)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2015年2月~2016年12月,医院皮肤门诊收治的PHN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护理干预,持续2周,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7.4±2.5)日、2周内急性疼痛发作次数(9.3±6.2)次,低于对照组(10.5±3.4)日、(15.6±8.4)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增进PHN治疗效果.

    作者:王慧;李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内科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抽选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79.25%);心率降至(69.11±6.42)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9.53±8.55)次/min;左心室射血分数提高至(36.64±4.3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2.30±4.22)%,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车立明;韩书进;程月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实施品管圈活动期间收治的产科产妇中,随机选取41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本院2015年11月前未开展品管圈活动时收治的产科产妇41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护理风险发生几率、自我管理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几率、产妇自我管理水平及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应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产科护理风险发生几率,提高产妇自我管理水平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宋昕;李旖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原发病因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急诊内科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总结其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在本组研究中以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三种原发病患者占比大,其所占比例分别为23.75%、16.25%、13.75%.患者在昏迷时常表现出呼吸循环及瞳孔发生改变.结论:导致患者出现昏迷症状存在多种原发病因,通过对患者在昏迷后尽快做出精准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对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金晓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妇产科临床治疗预后研究

    目的:探究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治疗预后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进行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治疗的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主要采用西药抗生素治疗,观察组主要采用中医内服外用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结果:治疗组45名患者有27名患者痊愈,有16名患者有效,有2名患者无效,观察组45名患者有25名患者痊愈,有12名患者有效,有8名患者有效,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采用中医药内服外用治疗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雷正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儿童早期发展指导管理系统在婴幼儿保健及接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儿童早期发展指导管理系统在婴幼儿保健及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健康保健干预的450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早期发展指导管理系统保健.结果:450例婴幼儿的语言、大运动、个人社交、精细动作、适应性等各发育商评分均比较高,腹泻、营养性贫血、小儿肺炎等常见病发生率为12.89%,接种后皮肤红肿疼痛、皮疹、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8%.结论:早期发展指导管理系统保健有利于婴幼儿的成长发育,改善婴幼儿的健康状况,降低婴幼儿常见病发生率,减少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建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新进展

    关于乳腺癌的优手术方法一直是医学上争论的焦点,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乳腺癌的外科治疗正逐步迈向合理化、科学化,保乳手术逐渐成为了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式.

    作者:王罡旭;赵威;任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改良式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改良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2月~2017年 2月收 治的泪小管断裂83例患者,显微镜直视下,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通过泪道引入慕丝线方法,置入泪道引流管,放置引流管 2-3Mon,拔 管后 3个月 ~3年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泪小管鼻侧断端的寻找方法,配合泪道引入慕丝线牵引方法置入泪道引流管的应用,使改良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有效率提高.结论: 改良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简单易学,成功率高.

    作者:王娟;张建勇;李东;赵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中的探讨

    目的:针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研究舒适护理对其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病人80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将这些病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个40例.两个小组的病人都选取中西医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7天后分析对比两组病人的症状、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等情况.结果:实验组的病人症状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都比对照组的要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SDS、SAS评分都比对照组的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治疗中采取舒适护理,有利于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降低了病人的抑郁、焦躁等不良情绪.而且病人的满意度也提高了,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彭正英;夏胜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护患沟通在医院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目的:探究护患沟通在医院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旨在提高护士的服务水平,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在医院护理部的管理指导下,护患之间采取多种沟通形式,包括预防性护患沟通、书面护患沟通、统一护患沟通、集体护患沟通、以及学习护患沟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结果: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增加了护士的知识,提高了护士的沟通技能,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患纠纷明显减少,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升,对医院的整个质量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结论:护理人员是护患沟通的关键,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维持正常医疗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通过护患沟通了解患者的真正需要,进而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优化护患关系,使护患沟通得到保证.然而要维持和谐的护患关系,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

    作者:车惠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分析与对策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重点与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的1月~2015年的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做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的1月~2016年的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做为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与对照组相比恢复时间更短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视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工作,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能够提高治疗效率,促进患儿恢复.

    作者:车盼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精细化护理对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急性子宫大出血患者的临床价值

    目的:急性子宫大出血患者运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实施精细化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从我院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子宫大出血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的患者则运用的是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中患者发生会阴痛、下腹痛、尿痛和尿频的情况高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88.00%)低于实验组(98%),差异明显,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急性子宫大出血患者运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实施精细化护理获得显著的效果,同时也提升了护理满意度,此护理方式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孟庆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产科常规分娩与宫底按压助产的观察对比

    目的: 对产科常规分娩与宫底按压助产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56例产妇选取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78例.对照组实行常规分娩方式,观察组则实行宫底按压助产. 结果:对照组的第二产程分娩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的会阴撕裂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且其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常规分娩方式相比,对产妇实行宫底按压助产可以有效的缩短第二产程分娩时间,有效的降低产妇的会阴撕裂率,显著的提升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同时可以显著的降低新生儿的窒息率,其效果更好,值得推广采用.

    作者:高玲;王杨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分析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手术室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手术室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10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51)和干预组(n=51),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和针对性护理方式,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治疗效果分析,对照组和干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5%和92.1%,干预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不良反应率少于对照组,干预组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结论: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其效果明显,能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崔艳;王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早期使用活血化瘀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高a血压脑出血早期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于发病24-48h内增加应用丹参注射液,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3.91%),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血肿完全吸收率(65.2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血肿完全吸收率(29.06%),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于早期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颅内血肿吸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学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孕伴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宫腔镜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治疗不孕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不孕并子宫内膜息肉女性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宫腔镜下定点钳夹或电切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追踪随访.结果:48例不孕不育女性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出血量少,创伤小、恢复快,在术后的3个月,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术后随访发现,48例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出现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现象,无感染、腹痛、穿孔等并发症.术后18个月有25例患者妊娠,临床效果较为理想.结论:宫腔镜下钳夹或电切的方法治疗不孕伴子宫内膜息肉,大部分手术可在门诊进行,手术准确率高,出血少,创伤小,术后复发率低,增加妊娠率,是治疗不孕并子宫内膜息肉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潘乐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抑郁症应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抑郁症通过认知行为疗法与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68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仅利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另外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4%,对照组为76.47%;观察组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为(39.27±2.91)分、(36.71±3.94)分,对照组为(46.91±2.88)分、(49.52±4.83)分.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艾司西酞普兰能够提升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敏;桑晔;买买提热夏提·吐尔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13例分析

    目的:对改良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3例膀胱肿瘤肌层侵润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予以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并观察膀胱肿瘤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13例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均顺利完成,且于术中的膀胱侧韧带,背静脉丛致使的出血显著减少,平均为(385.69±32.04)ml,手术时间为(72.96±6.42)min,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于2年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处无瘤存活状态.结论:改良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鲁守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