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联合对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预防疗效分析

葛云霞

关键词: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 母婴传播
摘要:目的:探究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联合对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预防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乙型肝炎阳性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着组和对照组,每组中20例患者.对照组中婴儿出生后给予注射乙肝疫苗,观察组中婴儿出生后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分别检测两组中婴儿在出生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乙肝表面抗原,分析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结果: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婴儿在出生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的病例数均要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结论: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联合对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预防效果较好,有效降低了乙型肝炎在母婴传播中的概率,能够提升新生儿的健康率,预防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高低钠序贯透析对预防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影响

    对于大多数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都有轻重不同程度的心血管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是透析患者主要死因.而症状性低血压是透析中发生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低血压的发生率20%~40%[1],为预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我们对20例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采用高低钠序贯透析,通过提高透析液钠浓度来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减少低血压的发生,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路永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

    目的:探究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2月到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8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工作效果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患者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有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急诊工作的顺利实施,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赵光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干症的原因分析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干症的临床特征及可能的原因.方法: 选取我院规律血液透析患者90例,进行口渴程度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唾液分泌速度测定,将VAS于临床参数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1.90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口干症状,发生率91.11%;2 单因素的线性相关分析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干症与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正相关(r=0.412,P<0.01),与唾液分泌速度负相关(r=-0.504,P<0.01).结论: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口干症,口干症可能与唾液PH增高有关系.

    作者:周加军;刘彩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FOLFOX方案化疗对胃癌患者血清INF-γ、IL-4水平的影响

    目的:分析FOLFOX方案化疗对胃癌患者血清INF-γ、IL-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FOLFOX方案化疗)与对照(卡培他滨化疗)两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高于对照组40%,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后的INF-γ、INF-γ/IL-4低于对照组,IL-4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呕吐、恶心、血小板下降以及白细胞减少等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FOLFOX化疗方案治疗胃癌的近期疗效显著,能够将患者的血清INF-γ、IL-4水平有效改善,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乔鲜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浅谈麻醉期间病人的体温管理

    麻醉期间低体温与很多因素相关,可严重影响麻醉复苏质量,拥有针对性体温管理可降低低体温的发生率,本文主要阐述麻醉期实施体温管理对全麻患者复苏质量的影响,使全麻手术患者更安全地度过麻醉恢复期.

    作者:杨秀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中优质护理服务的运用

    目的:讨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3月,84例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进行观察,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以及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并且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7.61%,对照组为85.71%,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保障治疗效果,恢复患者的视力,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吕菊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与研究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运用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双盲法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6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抢救措施,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抢救.观察两组患者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急诊护理流程抢救后患者家属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46例患者经常规抢救措施抢救后患者家属满意度为76.08%,在满意度观察指标上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且观察组患者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等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能更加快速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得到有效治疗,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同时还能提升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联合规律性间断硬膜外注射分娩镇痛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静脉输注Dex联合规律性间断硬膜外注射用于分娩镇痛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92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规律间断硬膜外注射组)和观察组(Dex联合规律性间断硬膜外注射组),每组46例,对干预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分娩镇痛时间、分娩方式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两组产妇分娩镇痛时间和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间更短、硬膜外药物消耗量更少(P<0.05).结论:静脉输注Dex联合规律性间断硬膜外注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增强镇痛的效能,提高自然分娩,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分娩镇痛,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作者:肖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探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治疗中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接受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的治疗,观察组则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的基础治疗上添加阿托伐他汀.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ALT32.64±4.95U/L、AST31.15±3.86U/L、GT22.14±4.75U/L及TB12.19±1.05umol/L四项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41.12±5.23U/L、36.84±3.45U/L、29.31±4.82U/L、16.65±1.25umol/L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9.38%低于对照组的31.2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治疗中阿托伐他汀具有安全性、疗效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路元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口腔运动干预对NICU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改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运动干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132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早产儿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口腔运动干预,主要以口腔刺激(OS)和非营养性吸吮(NNS)相结合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喂养进程及住院时间、体质量增长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矫正胎龄时间、由管饲到经口喂养的过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的体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腔运动干预对NICU早产儿经口喂养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可明显提高早产儿的体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特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医学分组中常用的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降压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干预前后血压值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接受干预前和接受干预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血压值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接受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压值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程序化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中,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各项动态血压指标,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月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早期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8例进行了早期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观察组保乳手术,给予对照组改良根治手术,观察两组术后的局部复发率,以及乳房外形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局部复率对比对照组,观察组12.82%明显高于对照组(P大于0.05);观察组患者的乳房外形评估优良率87.1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61.54 %,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不仅具备改良根治手术相同效果,而且还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钱琦;华叶龙;高方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润燥止痒胶囊与阿维A酸胶囊联合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润燥止痒胶囊与阿维A酸胶囊联合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接诊的中重度痤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29例.观察组使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阿维A酸胶囊治疗,对照组仅使用阿维A酸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89.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96%,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为17.39%,低于对照组的37.93%,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与阿维A酸胶囊联合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效果显著,能够减少阿维a酸胶囊的使用量,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马慧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品质管理圈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品质管理圈行为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阶段收治的12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妇科护理,观察组实施品质管理圈行为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品质管理圈对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有积极的作用,不仅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也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所以有必要在妇产科的优质护理服务中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巫正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对心律失常患者采取美托洛尔+胺碘酮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心律失常患者50例(2016年9月17日到2017年5月17日期间),将其依据计算机随机原则分2组,25例为一组.一组给予胺碘酮(对照组),另一组再使用美托洛尔(观察组),对比2组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患者的总有效率84.00%高于对照组的数据60.00%,2组数据存在高度的对比性,P值<0.05.结论:针对心律失常的患者,在临床上采取胺碘酮、美托洛尔2种药物联合的方案治疗后的效果非常可观.

    作者:向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临床用血管理现状及改善对策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主要是二级以下医院、乡镇医院及民营医院,以下同)临床用血管理现状,发现临床输血安全隐患,提出改进措施,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方法:制定基层医院输血科(血库)建设标准,根据此标准,再到每一个单位进行逐项检查.结果:基层医院临床输血存在较多普通性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因专业知识缺乏、领导不重视、管理力度不够所致.结论:基层医院临床输血需要规范和整顿.

    作者:周世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索建立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模式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融合了多学科、多种技术,在医学检验邻域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仪器设备的更新,现今学校实验教学远落后与医院实验诊断的发展.以医学检验专业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为主,探索建立与临床工作相适应的实验教学模式,目的在于加快医学检验的实验教学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满足社会需求的医学检验人才.

    作者:徐春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双因素理论应用于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体会

    目的:研究双因素理论应用于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某医院将双因素理论应用于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包括有效的改善护理人员的保健因素和发挥激励因素.结果:经过积极地实施,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得到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明显改善,对工作充满热情.结论: 双因素理论应用于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周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慢性腹泻的中医辩治体会

    目的:探讨在治疗慢性腹泻方面中医辩治的效果.方法:选取30例慢性腹泻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收治时间为2014年9月至2016年4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颗粒剂痛泻要方进行治疗,观察组对患者实施中医辩治.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数据为93.33%,较对照组患者更高,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中医辩治应用于慢性腹泻患者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能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性治疗,值得广泛运用于临床.

    作者:臧兴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盐酸替扎尼定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盐酸替扎尼定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诊断的60例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行盐酸替扎尼定治疗,对照组采用的是阿米替林治疗,对患者的疗效进行研究.结果:盐酸替扎尼定治疗组头痛频率、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替扎尼定治疗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盐酸替扎尼定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小,值得应用.

    作者:李雪莲;李海华;余建伟;胡振龙;代政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