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主动性思维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运用

朱海霞;资晓宏;曾赵军;管志祎

关键词:临床医学, 教学, 教学模式
摘要:在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运用医学主动性思维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选择1999级临床医学专业2班为实验对象,分为改革组和非改革组,在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采用不同教学模式教学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在主动性思维临床医学教学模式下,学生成绩较好,学习热情高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提高了教学质量.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传染病发病率变化趋势的非线性过程分析

    目的利用非线性过程探讨传染病发病规律. 方法对传染病发病率曲线进行非线性过程的幂函数拟合,并与用曲线参数估计法的幂函数拟合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利用非线性回归分析过程拟合的幂函数模型为Y=425.7646X-0.5185,R2=0.9695,预测精度高于用曲线参数估计法拟合的幂函数模型(R2=0.9429). 结论非线性的幂函数拟合结果相对较优,故更好地分析与预测深圳市龙岗区传染病发病情况.在卫生部门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下,深圳市龙岗区传染病发病呈幂函数趋势下降.

    作者:杨倬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环境雌激素与健康

    本文从环境雌激素对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肿瘤以及心血管系统等五方面综述了环境雌激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作者:曾怀才;陈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住院肺结核病人对氧氟沙星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肺结核病人对氧氟沙星的耐药性,从而探讨氧氟沙星作为耐多药结核病首选药物的可行性. 方法对2000年3月~2002年12月期间的住院肺结核病人有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者140例进行氧氟沙星耐药性的回顾性调查. 结果曾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者治疗者23例中,8例对OFLX耐药,继发耐药率为34.78%;既往从未使用过氟喹诺酮类药物117例中,15例耐药,原发耐药率为12.82% . 结论随着临床上越来越多的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氧氟沙星耐药率有所增高,但相对其他的抗结核药物,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仍可作为临床上一个有效的抗结核药物,用于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是可行的.

    作者:谭云洪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华漕幼儿园营养素摄入情况调查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儿童的营养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因膳食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营养素摄入过多或不足的现象依然存在.为了了解目前托幼机构儿童膳食的营养状况,我们选择了闵行区华漕幼儿园作为试点,对其进行了为期十个月的儿童营养素摄入情况调查,以达到指导全区,保证膳食结构科学合理的目的.

    作者:胡丽华;吴佩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肺肥大细胞的形态变化鉴别死因

    目的观察肺肥大细胞的形态变化鉴别死亡原因. 方法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MC类胰蛋白酶(Mast cell tryptase,MCT)染色,DAB显色.对MCT染色结果进行定量检测,测定吸光度值,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①光镜观察MC分布于血管周围,MC颗粒呈蓝紫色.②免疫组化MCT染色阳性,吸光度值(LD)升高.③电镜观察,胞浆MC颗粒明显,大部分已脱颗粒. 结论肺性死亡的肺MC脱颗粒,空泡变性,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MCT)吸光度值增加,证实肺MC的形态变化是推断肺性死亡的有力证据.

    作者:李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子宫肌瘤栓塞治疗前后CT动态扫描研究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CT动态扫描方法,观察子宫肌瘤介入治疗前后子宫肌瘤血供状态及其大小的变化. 方法 26例单发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接受UAE治疗,术前,术后5~7 d及术后3~5月选择肌瘤大层面进行CT增强扫描,测量子宫肌瘤的CT值及其大小,进行栓塞前后对比分析. 结果 26例患者每次均顺利完成动态增强CT扫描,术前,术后5~7 d及术后3~5月子宫组织动态增强曲线及CT值无明显改变,而肌瘤则有明显变化,处于持续性缺血状态. 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周顺科;李少波;谭利华;贺忠;杜万平;白末了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氟骨症与骨密度变化

    氟通过对骨细胞和骨基质的作用而改变骨的再建过程,导致骨密度错综复杂的变化,遗传因素对骨密度的改变起到一定作用.单光子骨密度仪判断骨密度在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者:刘建军;徐洪兰;詹仲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湖南省高危人群HIV感染现况调查报告

    目的了解湖南省吸毒人群、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和性病患者三类HIV感染高危人群中HIV感染的现况. 方法收集三种对象的尿液和一般人口与行为学资料,检测尿液中HIV抗体. 结果吸毒者、娱乐场所从业者和性病患者三类人群尿液HIV抗体阳性者检出率依次为2.86%、0.32%和0.17%.阳性者中,吸毒者均有共用注射器吸毒史,娱乐场所从业人员为多性伴者,性病患者为男性、有婚外性接触史,且后两类人群为非安全套使用者. 结论湖南HIV主要感染对象为吸毒者,但应该重视预防HIV从高危人群组向普通人群传播的发生.

    作者:刘文;陈曦;贺健梅;郑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2002年株洲市不同人群HIV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获取和比较我市不同人群HIV感染率. 方法对我市的吸毒人员、性病门诊就诊者、暗娼、孕产妇等不同人群进行HIV检测. 结果吸毒者HIV感染率1.29%(8/620),性病门诊就诊者HIV感染率0.75%(2/265),暗娼和孕产妇中没有发现HIV感染者,其他人群HIV感染率0..28%(1/363),总感染率为0.65%(11/1 683). 结论我市处于艾滋病的低流行期,以吸毒者HIV感染率高,其次为性病门诊就诊者.

    作者:熊新平;唐雨新;李理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ELISA在梅毒检测中的价值

    目的通过TRUST,TPHA,ELISA三种检测梅毒抗体方法的比较,以探讨ELISA在检测梅毒抗体中的应用.方法用TRUST,TPHA,ELISA对梅毒可疑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然后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 ELISA与TPHA阳性率完全符合. 结论 ELISA是一种简便、敏感、特异的确证梅毒的方法.

    作者:徐珊;陈艳;黄晓霞;杨建娜;姚栩;林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吸毒者性行为特点与HBV、HCV重叠感染关系的研究

    目的了解吸毒者性行为特点与HBV、HCV重叠感染的关系. 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某男性戒毒所和某女性戒毒所中的吸毒者,用问卷方式调查吸毒者的性行为特点,并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中HBV表面抗原和HCV抗体,用SPSS10.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吸毒者HBV、HCV总的重叠感染率为21.24%,男性、女性重叠感染率分别为29.64%(134/252)和9.37%(30/320),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数量的性伙伴重叠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男性、女性的重叠感染率与性行为无关,男性重叠感染高于女性,男、女性重叠感染率与性伙伴数量有关,数量越多,感染率越高.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重叠感染率(P<0.01),安全套对女性的保护作用大于对男性的保护作用(P<0.01).

    作者:刘春;黄民主;关岚;刘浩;戴卫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涟源市餐饮业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我市餐饮业食品卫生状况. 方法采用现场检查、查询资料、采样检验.按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要求开展调查. 结果食品卫生信誉度普遍较低.消毒设施、厨餐比、采购食品索证合格率,食品卫生信誉度,城镇比农村高. 结论餐饮业食品卫生状况较差,城镇与农村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田红晖;肖楚华;刘俏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家庭护士汽车消毒喷剂性能的试验观察

    目的为研究家庭护士汽车消毒喷剂性能,正确使用家庭护士汽车消毒喷剂. 方法将家庭护士汽车消毒喷剂进行载体喷雾定量杀菌试验、稳定性试验、现场消毒试验及毒性试验. 结果家庭护士汽车消毒喷剂1∶8(ml/ml)(含Triclosan约为122 mg/L)的稀释液作用10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杀灭率分别为99.91%、99.93%;家庭护士汽车消毒喷剂1∶3 (ml/ml)(含Triclosan约为275 mg/L)的稀释液作用10 min对白色念珠菌杀灭率为99.90%.家庭护士汽车消毒喷剂1∶8的稀释液在50%、25%(ml/ml)的小牛血清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效果有轻度影响;家庭护士汽车消毒喷剂置于54 ℃温箱14 d后,其消毒效果无明显下降.毒性试验证明实际无毒. 结论家庭护士汽车消毒喷剂无毒、稳定性好,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作者:宋江南;陈贵秋;梁进军;朱应凯;黄威;高琼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平均住院日计算方法探讨

    目的合理选择平均住院日计算方法. 方法用算术平均数法、中位数法和几何均数法分别计算2001年和2002年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性阑尾炎住院手术病人的平均住院日. 结果两年急性阑尾炎手术病例住院日的频数分布均呈正偏态,对所有研究病例的住院日取对数值后频数分布近似正态分布.用三种方法分别计算该研究病种的平均住院日,结果算术平均数分别为7.1 d和7.6 d、中位数分别为6.0 d和7.0 d、几何均数分别为6.3 d和6.6 d. 结论计算平均住院日用几何均数法更为合理.

    作者:于青;林琳;马谢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斑点渗滤免疫金标法诊断结核病的评价

    目的评价斑点渗滤免疫金标法(澳大利亚TB-DOT)对结核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382例结核病人血清TB-DOT结果进行分析,并与痰涂片、Bactec960快速培养细菌学检查对比分析. 结果 382例结核病人血清抗体阳性278例,总的敏感性为72.8%,特异性为94.4%. 结论斑点渗滤免疫金标法对结核病的诊断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值得临床特别是基层防痨机构进一步推广,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

    作者:陈来生;杨坤云;陈有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乙脑灭活与减毒活疫苗联合免疫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为合理利用乙脑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各自的优点,降低预防接种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免疫学效果,开展了乙脑灭活疫苗与减毒活疫苗联合免疫的前瞻性研究. 方法对6~11月龄初次免疫且免疫前抗体测定阴性的婴儿用灭活疫苗基础免疫2针、次年用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1针,追踪观察两年.另设立单一使用灭活疫苗组和减毒活疫苗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疫苗联合免疫与单一使用的免疫学效果. 结果联合免疫组、灭活疫苗组和减毒活疫苗组基础免疫后的阳转率分别为82.3%、89.9%和83.1%,经统计学检验,差异不显著(χ2=3.22,n=2,P>0.05).加强免疫后,联合免疫组中和抗体阳性率可升至100%,与单一使用灭活疫苗组的阳性率(95.3%)和减毒活疫苗组的阳性率(97.4%)相比,差异不显著. 结论对婴幼儿用灭活疫苗基础免疫2针与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1针的联合免疫法有很好的免疫学效果,且安全性也较高.

    作者:马福宝;郑理;毕诚;陶红;解平;陈昌标;汤奋扬;郑春早;澎维斌;姜仁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支原体药敏试验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支原体药敏试验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 方法对100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支原体培养阳性者根据药敏结果予治疗一周后复查. 结果 10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86例(86%),支原体转阴79例(79%). 结论支原体药敏试验是治疗支原体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可靠依据.

    作者:鲁建云;陈静;廖朝晖;左成忻;黄进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坦克兵肠道双歧杆菌影响因素与分析

    目的了解坦克兵肠道双歧杆菌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 方法本文通过活菌定量培养计数法,动态观察了 32例坦克乘员和 30例非坦克乘员粪便中双歧杆菌(B)和大肠杆菌数(E)及B/E值,并运用SPSS/P+软件包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坦克乘员组粪便中双歧杆菌数和大肠杆菌数(logCFU/g ±s)分别为8.28±0.47和 7.96±0.44,B/E值(±s)为 1.03±0.07;对照组粪便中双歧杆菌数和大肠杆菌数(logCFU/g ±s)分别为 9.20±0.53和6.97±0.25,B/E值(±s)为1.35±0.45. 结论噪声、有害气体、生活质量、心理应激、震动、乘室空间是影响坦克乘员肠道双歧杆菌数量的主要因素.

    作者:毕洪玲;王朝阳;张桂兰;程薇莉;何嫱;丁茗敏;徐卫国;孙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57例精神病患者院内肠道感染流行病学分析

    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易引起流行值得关注.

    作者:袁鲜艳;樊强;巫志坚;康如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水痘发病与季节关系初探

    目的探讨水痘发病与季节的关系. 方法随机采集我院近5年住院的312例水痘患者,用圆形分布法统计分析其发病与季节的关系. 结果 312例水痘患者好发于4月28日~9月24日,集中于7月11日,各月之间比较差异显著(r=0.4479,P<0.01). 结论水痘好发于春末夏初.

    作者:吴民祥;高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