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燕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注射液与甘露醇治疗颅脑肿瘤术后高颅内压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此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行颅脑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45例分组为:对照组用甘露醇治疗,观察组用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详细记录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颅脑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
作者:荣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活动在腔镜下胆囊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56例行腔镜下胆囊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评分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护理活动在腔镜下胆囊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效果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缓和了护患关系,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措施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10月我院接收的9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6例,对照组急救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干预效果,随访6个月观察再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整体护理干预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未出现再出血事件,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为13.0%,P<0.05,两者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实施整体护理措施有利于快速有效止血避免发生再出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连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宫腔填纱、欣母沛结合使用在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产科接受并行宫腔填纱治疗的4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A组,另选同期接收并采取宫腔填纱结合欣母沛治疗的40例同病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1)B组治疗后各时间段的出血量显著低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前两组的血红蛋白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优于A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积极采取欣母沛注射治疗与宫腔填纱,能够显著降低产后出血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任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护理方面开展巡视服务的实践效果分析.方法: 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门诊输液室实施巡视护理服务,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至我院门诊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实施传统的护理服务,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巡视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8%)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24%),而护理满意度评分(96.42±2.2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82.68±2.54).结论:在门诊输液室实施巡视护理服务,能有效的降低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升门诊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玲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加强对年轻人肺癌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全身多发骨转移为主要表现入院的年轻肺癌患者一例,总结经验,早发现早治疗. 结果:本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转移的症状,就诊时因为患者年轻未考虑为肺癌,经过多次多家医院就诊才确诊,值得吸取经验教训.结论:肺癌多为老年人易患,临床医师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刘玲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与对照组相比护理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急诊护理,可达到防止病情恶化和降低死亡率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谈文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HPV、TCT及阴道镜对宫颈癌筛查的意义.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门诊进行宫颈癌早期筛查的患者813例,均经HPV(人乳头瘤病毒)、TCT(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和阴道镜检查,并将其与宫颈组织活检的结果为金标准,HPV、TCT联合阴道镜检查的早期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HPV检测结果显示,267例患者为阳性,为一种或多种HPV感染,占53.40%;TCT检测结果为阴性者共412例患者,均为正常及良性炎症反应,占82.40%;TCT检测结果为阳性共88例,占17.60%;两种检测方法在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上均为100.00%,单一HPV检测检出率为96.80%,单一TCT检测检出率为97.80%,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率,检出率为100.00%.结论:HPV、TCT及阴道镜联合检查应用于宫颈癌筛查中有助于提高检出率,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刘定颖;王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外科护理实施过程中潜在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的60例外科患者,统计护理过程的坠床、跌倒、输液错误、褥疮等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总结护理实施过程中潜在危险因素,针对其危险因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外科护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管理不当,护士护理服务不当以及患者自身原因,其中护士护理服务不当因素为常见.分析具体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改善,褥疮、坠床等不安全事件发生率继续下降,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外科护理是医院易发生不良事件的科室,护士需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为病人实施更好的护理服务.
作者:梁运;戚凤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在结核病患者治疗期间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中心结核门诊所收治的结核病患者中选取44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1年10月~2012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44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2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应用单纯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将2组患者实行不同治疗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统计学分析结果的相关性数值.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更高,临床治疗时间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性更短,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结核病患者治疗期间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且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周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析急性阑尾炎接受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与常规阑尾切除术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急性阑尾炎患者4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常规组、小切口组,分别接受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与常规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效果.结果:小切口组术后切口长度、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小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20%.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能够减小切口,加快术后恢复,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喻传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医院药房药物咨询服务的开展措施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门诊药房2015年1月-2016年12月记录的164份药物咨询病例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咨询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164份药物咨询病例中,药物咨询方式包含电话咨询,网络咨询及服务窗口咨询;咨询药物类型包含:解热镇痛药物,抗菌药物,心脑血管类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及其他药物类型;药物咨询内容包含:药物不良反应,药物基本信息,药物使用注意事项,药物用量用法及其他药物咨询内容.结论:医院药房推行药物咨询服务是医院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不仅可以指导患者合理的使用药物,还可以维护医护及药之间的紧密联系,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关注与应用.
作者:丁武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4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这4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还接受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支气管扩张、感染性休克、肺水肿)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37.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讨论:预见性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曾田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亲情化护理在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6月收治的67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在护理方法上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亲情化护理.观察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亲情化护理的应用可有效解决患者的不良心理问题.
作者:侯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前列腺炎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措施.方法:此次研究开展于2016年12月-2017年6月,将在此期间收治的16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向,分为研究组(合并前列腺炎)与参照组(未合并前列腺炎),研究组患者100例,参照组患者68例.回顾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程、年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前列腺体积.结果:经过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病程、年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前列腺体积,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前列腺炎严重程度与PSA、IPSS及前列腺体积有相关性.讨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前列腺炎临床特点明显,前列腺炎等级越高,炎性反应越明显,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越严重,需要对其进行详细诊断后对症治疗.
作者:赵文永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运用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小儿肺炎患儿10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0例,其中常规组采用一般治疗,而治疗组则采用健胃消食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和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6.00%,常规组是88.00%,治疗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患儿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运用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促进患儿尽快恢复健康,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许晶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治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100例患者,对其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频度和应用比例等进行详细记录,探讨治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在单种抗高血压药物中,用药频率排在前三位的是硝苯地平缓释片、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3种药物,使用频率分别是36.97%、33.12%和24.37%.在抗高血压药物种类中,钙离子拮抗剂的用药频率大,达到了33.27%,β-受体阻滞药用跑频率小,仅是5.72%.结论:在高血压治疗中,抗高血压药物应当严格按照用药准则,为患者选择适用的药物,避免患者服用药物之后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李冰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在尿常规检验中干化学法、尿沉渣联合应用的检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3月门诊患者的尿液标本150例,将其平均分为A组、B组与C组,每组50例.A组采用干化学法行尿常规检验,B组采用尿沉渣行尿常规检验,C组采用干化学法、尿沉渣联合应用行尿常规检验,对比三组检验效率.结果:对比定量白细胞阳性率,C组高于A组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高于A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定量红细胞检验阳性率,C组高于A组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高于B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干化学法、尿沉渣联合应用可提高尿常规检验效率,显著提高的检出率,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任雪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析对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引产时静脉滴注缩宫素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于2016年01月到2017年01月我院接收的92例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4例对照组与48例实验组.对照组孕妇从宫缩一直到分娩结束持续静脉滴注缩宫素予以引产,实验组孕妇从宫缩到宫口大于3cm时,即处于活跃期阶段停止予以缩宫素.比较两组的缩宫素滴注时间、缩宫素滴注量、宫颈评分、产后出血量、总产程、胎儿窘迫率、剖宫产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以及产褥感染率.结果:实验组缩宫素滴注时间、缩宫素滴注量、宫颈评分、总产程远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胎儿窘迫率、剖宫产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以及产褥感染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新生儿体重均无显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从宫缩到宫口大于3cm时,即处于活跃期阶段停止予以缩宫素有助于阴道自然分娩,降低母婴的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医学领域中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普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标准化护理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消化内镜室接受检查的19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将相同检查类型的患者随机的安排到两个小组当中,标准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有480例胃镜检查患者和480例肠镜检查患者.对两组的检查合格率、检查工具合格率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全面调查.结果:标准化护理组的胃镜、肠镜内腔检查合格率均高于常规护理组,且其肠镜内腔的合格率达到了100.00%.标准化护理组的胃镜、肠镜水槽、消毒液合格率都要高于常规护理组.标准化护理组的非常满意率(77.08%)和总满意率(98.96%¥均高于常规护理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采用标准化护理,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消化内镜室的护理质量,而且还提高了检查工具的合格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李巧;周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