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效果的综合评估研究

张秀清;段红霞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护理效果, 综合评估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效果的综合评估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份一年期间收治的7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分别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效果.结果: 采用系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CLVQOL评分更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更加显著,可以使其综合效果得到巩固,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分娩室快速反应团队在产后出血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娩室快速反应团队在产后出血急救中的应用.方法:分娩室快速反应团队运用于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146例产后出血的急救中.结论:分娩室快速反应团队与产科救治技术结合于一体应用于产科危急重症的救治,更好的保障了孕产妇生命安全.

    作者:莫林芸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探析正畸儿童龉齿病口腔综合预防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析正畸儿童龉齿病口腔综合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至2016年接受治疗的正畸龉齿患儿1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正畸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正畸治疗的同时进行口腔的综合防治,半年后,将两组患儿的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总数进行比较,终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估.结果: 观察组没有龉齿发生,对照组有龉齿发生,观察组变形链球菌指数和乳酸杆菌指数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口腔综合防治措施效果显著,显然可以降低正畸儿童龉齿病的发生,可以进行更广泛的临床应用.

    作者:齐元兵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局麻药给药时机的选择

    目的: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中不同时机给予局麻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年龄,性别,体重及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别.ASA1-2级两组患者术前用药和全麻用药相同,监测两组麻醉前、诱导时、插管时、插管后2min、切皮时、拔管时的SBP、DBP、HR、SPO2.结果:手术前十分钟给予局麻药组,诱导时,插管时及手术开始时SBP、DBP、HR波动较小与诱导前给予局麻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中手术前10分钟给予局麻药术中更加平稳,减少血管活性活性药物用量,术毕清醒时间提前,减轻创口疼痛,提高安全性和康复质量.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术前10分钟给予局麻药临床效果更佳优异,适用于广泛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患者.

    作者:居金龙;董小波;李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肺结核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对其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择取我中心于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治疗的肺结核患者68例,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划分为基础组和健康组,每组各34例,基础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健康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健康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基础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健康组患者遵医率为97.1%(33/34),基础组为73.5%(25/34),健康组的遵医行为优于基础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接受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使临床治疗能够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查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比观察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阿托伐他汀分别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74例(2016年5月20日到2017年5月20日),随机分2组(一组37例),对照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降压治疗、观察组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比2组血脂、血压、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脂、血压情况较对照组有优势,治疗依从性概率94.59%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针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效果理想.

    作者:周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合并前列腺炎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前列腺炎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措施.方法:此次研究开展于2016年12月-2017年6月,将在此期间收治的16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向,分为研究组(合并前列腺炎)与参照组(未合并前列腺炎),研究组患者100例,参照组患者68例.回顾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程、年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前列腺体积.结果:经过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病程、年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前列腺体积,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前列腺炎严重程度与PSA、IPSS及前列腺体积有相关性.讨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前列腺炎临床特点明显,前列腺炎等级越高,炎性反应越明显,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越严重,需要对其进行详细诊断后对症治疗.

    作者:赵文永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婴儿麻醉的可行性及安全

    目的:探究在婴儿麻醉时,使用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两种麻醉方法的效果.方法:针对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98例需实施麻醉婴儿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采用喉罩麻醉;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以及并发症情况,并做一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术后躁动发生率为10.20%,观察组术后躁动发生率为71.42%;两组麻醉前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差异,随着时间推移观察组水平相对优于对照组,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婴儿麻醉结果比较,喉罩麻醉可行性及安全性均较高,因此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秦宁;李永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阿奇霉素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50例患者进行观察,将采用红霉素治疗的60例患者分为对比组,80例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参照组使用红霉素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00%、3.75%;参照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1.67%、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微生物药,抗菌谱广,抑菌作用强,不良反应少,适合呼吸道、泌尿系统或皮肤系统感染患者选用.

    作者:杜甲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选择

    目的:探讨和研究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时机以及分娩的方式,进而选取合适的分娩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1月进行的瘢痕子宫妊娠产妇90例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出产妇的分娩好时期与好的分娩方法.结果:选取55例产妇采取阴道试产分娩方法进行分析,其中手术成功的为69%,对瘢痕子宫妊娠分娩应用剖宫产的关键原因是阴道的试产失败,产妇在此妊娠之前就存在剖宫产的瘢痕,而且其瘢痕的厚度还小于3毫米,在进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生产后的出血量要比阴道试产分娩的产妇产生的出血量的差异更明显(P<0.05),新生婴儿Apgar评分没有更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经过对瘢痕子宫妊娠产妇进行分娩手术,发现剖宫产不是唯一的手术方式,例如符合阴道试产的产妇能在全面的监护下进行阴道试产,从而增强产科的质量与效率.

    作者:蒋佳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儿童烟雾病的研究进展

    烟雾病是以颈内动脉末端以及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起始部进行性狭窄、脑底穿支动脉代偿性扩张为特征的脑血管病.遗传和环境因素均参与该病的发病机制,但确切病因不明.儿童烟雾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神经症状无特异性,本文对儿童烟雾病的病因学、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钱孔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心源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凝、脱水、改善脑循环等一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发热、高血糖、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异常和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57%,明显低于对照组3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且神经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张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多层螺旋CT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7年2月入院治疗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以及平面重建、可行容积再现等检查,患者同时进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多层螺旋CT检查和DSA检查的病因诊断结果.结果:100例患者经DSA诊断,阴性9例,阳性91例,其中动脉瘤68例,动静脉畸形9例,动脉狭窄14例;经多层螺旋CT诊断,阴性10例,阳性90例,其中动脉瘤67例,动静脉畸形10例,动脉狭窄13例;1例正常患者被误诊为动脉瘤,1例动脉狭窄被误诊为动静脉畸形;两种检测方法诊断结果基本相符,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准确性良好,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莉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探讨健胃消食口服液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运用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小儿肺炎患儿10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0例,其中常规组采用一般治疗,而治疗组则采用健胃消食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和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6.00%,常规组是88.00%,治疗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患儿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运用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促进患儿尽快恢复健康,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许晶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方面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方面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1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07至2016.07期间,通过简单随机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与观察组55例.2组患者均采取常规降糖治疗与用药指导,观察组则添加药学服务干预,监测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并对用药依从率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的对比,观察组在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物质生活及社会功能的评分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83±1.76)%、空腹血糖水平(6.38±0.9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8.55±1.89)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率分别为70.91%、98.18%,组间差别较大(P<0.05).结论:应用药学服务干预有益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

    作者:张秀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尿常规定性检验糖尿病蛋白尿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尿常规定性检验糖尿病蛋白尿的价值.方法:将2014年7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期间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尿常规定性检验.统计蛋白尿发生情况、蛋白尿+++发生率与年龄、病程的关系.结果:未出现蛋白尿概率为42.00%,一次性蛋白尿概率为26.00%,持续性蛋白尿概率为32.00%.年龄超过60岁、病程超过20年患者的蛋白尿+++发生率高,分别为84.21%、94.44%(P<0.05).结论:尿常规定性检验糖尿病蛋白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梁泽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应用二甲双胍、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单纯达英-35治疗;干预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内激素水平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E2、T、LH等体内激素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治疗后有28例患者显示有效,占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差异较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采用二甲双胍、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够促进体内激素水平改善,疗效优于单纯达英-35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春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心内科ICU护士为终末期心衰患者提供安宁护理自我效能现状调查及分析

    目的:通过对护士为终末期心衰患者实施安宁护理自我效能的调查及分析从而为终末期心衰患者安宁护理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护士安宁护理自我效能》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ICU 护士36名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护士对为终末期心衰患者提供给安宁护理的自我效能偏低.结论:医院需要对护士进行专业的培训和学习,以便为终末期心衰患者提供安宁护理打下基础.

    作者:王春怡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儿疝气采取小切口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小儿疝气运用小切口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2月~2017年2月所接收的50例小儿疝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通过小切口手术治疗,而常规组则运用常规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出血量都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并发症情况比较,实验组患儿出现并发症率是8.00%(2/25),常规组患儿出现并发症率是16.00%(4/25),实验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疝气运用小切口治疗,效果显著,同时降低患儿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喻传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策略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茵栀黄联用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黄疸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接受蓝光照射,研究组黄疸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蓝光照射、茵栀黄.记录两组黄疸患儿治疗前后TBiL检测值变化情况、开始治疗至胆红素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软件后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经分析可知治疗前两组TBiL检测值对比P>0.05;治疗后研究组TBiL检测值较之前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黄疸患儿经上述相应方案治疗期间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并无显著差异,数据对比P<0.05.结论:应用蓝光照射、茵栀黄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可显著提高患儿疗效,此法也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安全性.

    作者:杜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不同的闭式引流方法治疗气胸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闭式引流方法治疗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0例自发性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组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等.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肺复张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总有效率、复发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对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气囊导尿管与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疗效相当,但前者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朱文煜;王瑞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