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IS-TLIF与PLIF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疾病的疗效比较

黄恺;陆佳俊;岳珈珺

关键词:脊柱疾病, 腰椎疾病, 疗效对比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传统开放性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和微创经椎间孔路腰椎椎体的体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推行性腰椎疾病的疗效.方法:首先从本院提取从2013年7月到2016年8月期间所采用LUXOR通道辅助MIS-TLIF手术来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病变患者20例(MIS-TLIF组),和采用传统式开放PLIF手术的20例(PLIF组)进行对比.然后分析其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 术后卧床时间、术前随访时的腰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引流量、功能性障碍评分以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经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后,发现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诊断、病变阶段、术前腰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功能性障碍评分以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等方面,MIS-TLIF组的手术时间比PLIF组略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及其在术后的腰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功能性障碍评分(ODI)都低于PLIF组.这些资料都无显著性差别,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式的PLIF手术相比,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优势较为明显.不仅腰背疼痛、术后恢复快、出血量少.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气管插管危重症患者长途转运途中的呼吸道护理

    目的:分析气管插管危重症患者长途转运中的呼吸道护理.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7月-2017年6月长途转运的68例气管插管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个组别,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呼吸道护理.观察患者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肺炎发生率、呼吸道梗阻发生率、呼吸衰竭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道护理用于气管插管危重症患者长途转运中的护理,可有效抑制各种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莲菂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法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3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实验组给予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手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评定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运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手术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有更好的效果,明显降低出血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等,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蔡富贵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同伴支持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情绪障碍的实际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同伴支持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情绪障碍的实际影响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0月期间接诊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调查对象,使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教育,观察组40例接受同伴支持教育,分析两组焦虑、抑郁等情况.结果:两组SDS、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支持教育的应用,有助于消除糖尿病患者情绪障碍,促进身心健康的成长,值得推广.

    作者:彭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不同的闭式引流方法治疗气胸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闭式引流方法治疗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0例自发性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组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等.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肺复张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总有效率、复发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对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气囊导尿管与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疗效相当,但前者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朱文煜;王瑞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的应用及结果.方法:将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3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病例组患者,将同期在本院实施健康体检的53例体检者作为参照组对象,为两组受检者均实施生化检验,比较两组间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病例组患者的白蛋白、总蛋白与胆碱酯酶均低于参照组受检者,谷草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以及总胆红素均高于参照组受检者,各项数据指标比较具有显著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疾病患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应用,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肝功能损伤情况,为肝硬化疾病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作者:雷渝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合并前列腺炎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前列腺炎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措施.方法:此次研究开展于2016年12月-2017年6月,将在此期间收治的16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向,分为研究组(合并前列腺炎)与参照组(未合并前列腺炎),研究组患者100例,参照组患者68例.回顾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程、年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前列腺体积.结果:经过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病程、年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前列腺体积,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前列腺炎严重程度与PSA、IPSS及前列腺体积有相关性.讨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前列腺炎临床特点明显,前列腺炎等级越高,炎性反应越明显,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越严重,需要对其进行详细诊断后对症治疗.

    作者:赵文永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饮食健康教育在中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饮食健康教育在中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方法:收集县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30例中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B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饮食健康教育),每组6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饮食知识知晓情况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B组患者的饮食知识知晓率96.92%明显大于A组患者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A组患者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健康教育在中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提高中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知识知晓率,改善中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健康,因此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义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女性乳头溢液的诊断与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探究对女性乳头溢液的诊断以及手术治疗方法,讨论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的乳头溢液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乳房切除术组和乳腺区段切除术组,简称A组和B组,两组中均包含60例患者;A组中所有患者采用乳房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B组中选择乳腺区段切除术作为手术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病症均痊愈,其治疗有效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虽然乳房切除术患者在切除乳房后外观受到一定影响,但多数患者在进行人工假体安装后乳房能够恢复正常生理外观,其恢复良好.结论:在目前对女性乳头的手术治疗上,选择有效的手术方式是提高患者治愈感受的重要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部分患者病理反应异常快速,所以必要时应当采用乳房切除术进行治疗,才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杨锋;黄堃;付慧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茶碱控释片对急性老年哮喘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茶碱控释片治疗急性老年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老年哮喘,以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茶碱控释片.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茶碱控释片联合治疗急性老年哮喘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陈炳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71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急救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1例患者中,救治显效28例,救治有效40例,救治无效3例,救治成功率为95.77%(68/71),平均住院时间为(10.5±1.6)d.结论:对于ICU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积极地救治及护理,可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余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莫匹罗星软膏联合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湿疹/特应性皮炎的荟萃分析

    目的:研究莫匹罗星软膏联合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湿疹(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湿疹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只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莫匹罗星软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5.00%(P<0.05).结论:联合应用莫匹罗星软膏、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湿疹临床疗效显著,有正协同加强作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黄艳;胡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混合痔术后亚甲蓝的应用

    目的:研究并分析混合痔术后亚甲蓝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混合痔手术患者共8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使用罗哌卡因和曲安奈德,而观察组则联合使用亚甲蓝,将两组患者术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疼痛程度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4.7±1.3)分、(4.0±1.8)分和(3.5±0.7)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1.0)分、(4.8±1.1)分和(4.1±0.9)分,T=4.627,T=2.399,T=3.328,P均=0.000.结论:在混合痔患者手术后,亚甲蓝能够获得更佳的镇痛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高频超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高频超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进行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分别对88例患者采取高频超声和X光斑块情况进行诊断,统计检查结果,比较普通的X光检查与高频超声检查对诊断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高频超声检出率为93.18%(82/88)明显高于X光检出率69.32%(61/88),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治疗后左右两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颈内动脉等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比较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可以提高检出率,并且减少患者受到的辐射,有利于患者预后.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对卫生监督执法中几个常见问题的认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越来越重视,与食品安全、生活用水卫生以及医疗卫生等方面有关的内容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执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系列常见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卫生监督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关的解决措施出发进行了分析,旨在对我国的卫生监督执法常见的问题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作者:杜俊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重复人工流产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析重复人工流产患者临床护理中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重复人工流产患者90例纳为本组参研的样本,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前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后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前提下行心理护理干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抑郁和焦虑程度改善的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明显减少,但实验组减少的程度大于常规组,P<0.05,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性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运用在重复人工流产患者中可使患者负性情绪得到迅速缓解,可保障治疗依从性得到提高,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作者:王红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疼痛护理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应用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小儿肺炎患儿106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使用静脉留置针,其中,研究组53例,采用疼痛护理;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中,仅出现8例Ⅲ度疼痛、3例Ⅳ度疼痛,疼痛明显率为20.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例、11例及43.40%,X2为5.239,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中,仅出现1例局部炎症、1例渗血,其并发症发生率为3.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75%,X2为5.611,差异显著(P<0.05).结论:疼痛护理应用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工作中,可有效减轻患儿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儿临床表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翟海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肝衰竭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研究

    目的:探讨肝衰竭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5.9~2017.3该院94例肝衰竭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采用细菌全自动鉴定仪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及细菌鉴定,分析肝衰竭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结果:肝衰竭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主要感染部位包括血液、腹水、痰液及尿液,构成比分别为17.39%、46.74%、32.61%、3.26%.革兰阴性菌对多种抗菌类药物均产生程度不同的耐药性,其中对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头孢曲松等药物耐药率相对较高;曲霉菌及白色念球菌对临床常用抗真菌类药物可产生耐药性,其中氟康唑耐药率较高.结论:对肝衰竭并感染性休克患者而言,病原菌及耐药性鉴定工作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疗效评价提供参考,具备重要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孙雪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吡拉西坦注射液与甘露醇治疗颅脑肿瘤术后高颅内压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注射液与甘露醇治疗颅脑肿瘤术后高颅内压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此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行颅脑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45例分组为:对照组用甘露醇治疗,观察组用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详细记录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颅脑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

    作者:荣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急诊护理对脑出血昏迷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在脑出血昏迷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接收的脑出血昏迷患者72例,采用回顾分析法总结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措施的重点和护理效果.结果:72例脑出血昏迷患者中,显效32例,占比44.44%;有效34例,占比47.22%;无效6例,占比8.33%.在医护人员的抢救下,66例转危为安,抢救成功率91.67%.结论:脑出血昏迷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急诊抢救时有效护理可以帮助稳定病情.

    作者:郭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儿疝气行小切口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对小儿疝气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收治的小儿疝气患者中选择30例,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他们分文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法,实验组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结果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手术对小儿疝气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够减少手术时长,减少术中出血量,而且因其切口小,患儿术后恢复时间减短,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降低,有助于患儿的身体康复.

    作者:任开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