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田川;周东旭;郝朗松
目的:对小腿断肢再植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例小腿离断伤患者行断肢再植术,并对这16例小腿离断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还要对再植患者的成活率以及社会经济学和功能恢复等情况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其中社会经济学包括住院时长以及再次手术次数和再植患者回归正常生活所需时间.结果:这16例进行再植手术的患者的再植成活率为100%,他们的住院时间为24天~90天,平均住院的天数为36.7天,手术的次数在2次~5次之间,平均的手术次数为3.1次.他们需要7个月~22个月可以回归正常生活,回归正常生活的平均时间为10.6个月.依据Chen功能分级来判断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其中有9例进行再植手术患者的功能恢复为优,有6例进行再植手术患者的功能恢复为良,还有1例进行再植手术患者的功能恢复为可.结论:对小腿离断伤患者进行再植手术这一过程十分复杂,并且对小腿离断伤患者进行再植手术与之前的截肢安装假肢相比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更高,并且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会面临巨大的经济负担,进行再植手术不但花费较高,而且治疗的时间也非常长,还存在功能恢复差强人意的弊端.但是如果有优秀的团队进行合作,就能够予以患者进行再植手术更有力的保障,在加上相关的手术人员能够选择合适的病例,同时能够正确的预见以及处理小腿离断伤患者的并发症,就能够使小腿断肢再植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陈大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手部烧伤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于我中心烧伤外科接受治疗的手部烧伤患者(48例)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4例.指导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采用BSHS-A简明烧伤健康量表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定法(FMA)分别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的手部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对照组的BSHS-A及FMA评分均显著低于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有统计学意义差异存在(P<0.05).结论: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手腕关节功能,对手部烧伤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梁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肛肠手术后直肠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收的肛肠手术后直肠出血患者73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探讨治疗及预防措施.结果:直肠出血主要发生于肛瘘切开手术后,占43.8%(32/73);发生于术后(5.2±0.4)d;直肠出血量(131.7±80.2)m1;经治疗后,无患者死亡,住院时间(19.4±2.9)d;直肠出血发生原因前三位为:创面压迫不足26.0%(19/73)、术后活动动作较大15.1%(11/73)、未及时处理血管丰富位置的切口13.7%(10/73).结论:肛肠术后直肠出血的引发原因比较多,临床应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及治疗对策,促使患者术后尽早康复出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邓晓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我院蔡浙毅教授擅长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他认为慢性前列腺炎初起均由湿热入侵留滞前列腺所致,湿热留阻肝络导致气机不畅,日久缠绵难愈,久病成瘀,久病必虚,由实转虚,虚实互结而发本病,结合肝主疏泄的中医脏象学理论,将此病分为肝气郁结、肝郁血瘀、肝郁肾虚三型,四诊合参,辨证施治,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迪;李姗珊;蔡浙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72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此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对照组,135例)与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137例)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9%,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老年肺炎时,可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雅;刁明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所收治的92例慢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46例,分别是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3%,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6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措施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有着良好的效果,应将其合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能够提升临床治疗疗效.
作者:李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引发脑疝的早期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筛选出本科室的27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认真观察患者引发脑疝的早期异常体征,及时给予对症治疗并实施相应的护理,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27例患者中,5例出现烦躁不安,6例出现瞳孔变化,8例出现血氧饱和度降低,8例出现颅内压升高;共发现5例脑疝患者,经治疗与护理后,2例还在院治疗,有2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临床死亡.结论:早期发现脑出血患者的脑疝异常体征,及时给予对症治疗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朱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利用全面质量管理评价将护理教学中所有有关人员结合起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方法:将护理教学中所有有关人员全面结合起来对护理教学各个环节进行评价.结果:全面质量管理构成环环相扣的护理教学工作链,帮助护理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获得比较真实客观的教学评价资料,并根据反馈结果不断完善护理教学效果.结论:利用全面质量管理评价,实现护理教学质量以预防、改进为主,使护理教学更加协调成为一个紧密的有机整体,达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左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腔镜下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已发展二十余年.目前用于腔镜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示踪剂可采用同位素锝硫胶体与亚甲蓝或纳米碳联合、吲哚花青绿与亚甲蓝联合或单独用亚甲蓝,且均可取得较好的示踪效果.并且,到目前为止有关研究已证实腔镜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手术效果并无明显差别;此外,有关研究还报道称腔镜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较传统开放手术有其独特的美容效果等优势.现就乳腺癌腔镜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应用进展及其意义阐述如下.
作者:王中华;王晓武;李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中草药耐受量也发生千变万化,而中药剂量的变化更是影响疗效的关键和是否产生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有人做过统计2005年版《中国药典》[2]与1963年版《中国药典》进行比较,两部药典共有的313味中药进行剂量分析.结果中药使用剂量有变化的为165味,剂量上升的中药有137味(占变动的83.03%),其中使用范围(上下限)均上升的占上升药物的44.77%.如玉竹(上下限上升率均为25%)、土茯苓(上限上升率为100%)等.中药剂量增大同时疗效也增大,同时副作用也相应增大.中药的选取和用量是中医在治病过程中重要的一环[1],医生根据患者随自己本身症状的描述和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确立患者的证后,应确立治法,随法用药,如果中药的剂量不合适,将会导致患者的疾病缠绵难愈,随意用药对患者机体的损害极大,所以在给患者用药时应该注意药物的用药量笔者就针对中药处方药物剂量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就中药处方用量增大的原因和弊端进行分析,以供同仁参考.
作者:徐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60例,对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基础疾病、吸烟史、年龄以及昏迷时间与肺部感染有着较强的相关性,P<0.05;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基础疾病、吸烟史、年龄以及昏迷时间是气管切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率.
作者:袁文明;蔡金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就上腹部手术病人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其应激反应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择160例进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照组仅仅采用全麻,每组各80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30min后和复苏1h的心率、血压、血糖、肾上腺素和血清MDA和SOD变化.结果:麻醉前两者的相关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手术30min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糖和肾上腺素水平变化均低于对照组,而心率则高于对照组.在复苏h后,观察组除去超氧化物歧化酶外,其他指标的水平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果: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应激反应,起到的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提升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谢红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抽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入本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处理)和研究组(早期联合瑞舒伐他汀),均42例,对比存活率、外周血BNP水平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85.71%)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外周血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VEDD、LVESD指标比较,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VEF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心力衰竭、心绞痛及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予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瑞舒伐他汀治疗,不仅能够快速改善心功能,且不良反应也较少.
作者:施慧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安全性.方法:将58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2组,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T)组28例,开放性气管切开术(ST)组30例,PT组由ICU医师手术,ST组由耳鼻喉科医师手术,将两组间切口长度、操作时间及并发症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T组手术时间在7~11分钟,出血量在,切口大小在1~1.4em,未出现皮下气肿、气胸及切口感染现象,仅1例出现短暂的低氧血症;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T较ST安全性高,是一种微创技术,适合于急危重症患者中开展.
作者:刘建华;韦正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结合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用于临床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肿瘤外科就诊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共98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新辅05)疗结合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化疗后观察组的临床分期明显比化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49%和30.61%,观察组术后1年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过程中,应用新辅助化疗结合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能够明显增强治疗效果,促进肿瘤临床分期的降低和术后1年存活率的显著提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生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有序实训室开放对基础护理实践教学效果的研究.方法:选取2014级高职护理1-10班449名学生和2015级高职护理1-10班491名学生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自主联系实训室开放的形式练习操作,实验组采用有序实训室开放的形式练习操作,比较两组学生的操作技能成绩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生的基础护理操作成绩84.06±8.40,对照组的基础护理成绩为79.25±9.59,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有序实训室开放为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实训条件,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改变了传统的实践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解决高职护理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出实践型、技术应用型人才.
作者:黄永先;郭应华;杨玲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对策,为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40例患者实施大剂量化疗,对患者的骨髓抑制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比患者护理对策实施前后的焦虑、抑郁症状评分情况.结果:实施前,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评分分别为(20.21±1.45)分和(21.26±1.54)分相比于实施后的(10.24±1.12)分和(11.21±1.24)分,实施后明显更低.结论:通过对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进行系统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并实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化疗效果.
作者:孙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肝囊肿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囊肿患者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28例.其中,研究组患者施予腹腔镜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参照组患者施予传统开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的情况、肝功能指标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较参照组的好;在治疗1周后,研究组患者的AST(U/L)、TBil(mg/L)指标与参照组的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7.86%较参照组的39.29%低.结论:对肝囊肿患者施予腹腔镜下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邓存文;田芳;马海军;盛燕妮;张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过敏性结膜炎又称为免疫性结膜炎,是结膜对外界过敏原的一种超敏性免疫反应.本病存在病程长短不一,反复发作,不易根治等特点.本文通过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祥云县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各种类型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共46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3人,对照组23人.对照组仅使用富马酸依美斯汀眼液联合人工泪液治疗方案,观察组使用富马酸依美斯汀眼液联合氟米龙(0.02%)眼液治疗方案;分别对用药后1周、2周、1月患者的疗效做以下疗效观察.
作者:杨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联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采取米托蒽醌,阿糖胞苷二药联合使用的治疗方法,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20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联合治疗的方法并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医学推广.
作者:王馨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