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裕容
目的:分析探讨对于急腹症的急诊在临床上的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急腹症患者,将这70例患者中35例进行常规急诊治疗作为对照组,另外35例进行密切观察的急诊治疗作为观察组,对比两个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4例失误,分诊失误率为11.4%;观察组没有失误现象,失误率为0.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4.71).结论:临床上对急腹症患者进行急诊观察,可有效降低分诊失误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建春;杜燕利;邓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直肠癌结肠造瘘口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因患有直肠癌而来我院接受结肠造瘘口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将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结肠造瘘口手术的直肠癌患者给予人文关怀护理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改善护患关系,而且还能尽可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作者:郑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胫骨下段骨折患者采取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入院治疗的46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缓和采取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相关表现.结果: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与观察组相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于胫骨下段骨折患者,采取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能够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其按照人体力学原则进行固定的原理对骨折治疗更加有效,并且在治疗后的并发症更少,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人手术期间不同麻醉方法的选择后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恢复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80例老年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则为对照组.观察组为腰硬联合麻醉组,对照组为单纯硬膜外麻醉组.分别观察临床手术中的血压变化、椎管内麻醉阻滞平面、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效果等.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见效时间,麻醉效果,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与单纯硬膜外麻醉比较,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更佳,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和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不失为一种有效安全的麻醉方法.
作者:黄君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完成子宫肌瘤手术后对患者开展系统护理的作用.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6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成30例观察组和30例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仅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是接受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疼痛、睡眠、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胃肠道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平均分数、负性情绪平均分数、睡眠分数、并发症率、术后平均住院以及下床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针对接受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改善术后患者的健康情况,提升康复效果,降低疼痛以及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方式作为标准化沟通方式在心外ICU转出交接中的应用.方法:2017年1月-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ICU采用SBAR沟通方式,通过制订患者转出交接表格,标准化转出交接流程等措施,规范心外ICU患者的转出交接过程.结果:运用SBAR沟通方式后,危重患者转出交接的问题发生率由原来的22.76%降低至2.82%,交接耗时缩短近14min,患者满意度由87.39%提高到98.2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运用SBAR沟通方式后,规范了患者转出交接流程,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促进了患者安全及团队协作.
作者:张圆圆;白美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医院肝胆外科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把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观察组5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分别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观察组在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上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刘新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碳酸氢钠治疗呼吸机引起的口腔真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呼吸机治疗导致口腔真菌感染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碳酸氢钠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制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PH值改善优于对照组,真菌持续感染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碳酸氢钠治疗呼吸机引起的口腔真菌感染,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少,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峰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护理方式.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因患有急性脑梗死而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并采用有效的护理方式,不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还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临床上推广很有价值.
作者:李黎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在食管癌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0例食管癌患者按数字随机方法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研究组应用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的外科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比考察组长(P<0.05),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而淋巴结清扫数量两组没有明显区别(P>0.05);术后研究组肛门排气的时间和住院时间皆比对照组短,且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率也比考察组少(P<0.05).结论:在食管癌治疗中选择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在食管癌外科手术治疗中优先选择该术式.
作者:关志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对脑卒中患者予以中医护理后对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6例,依据不同护理方法为标准分组:参照组43例予以基础护理,试验组43例予以中医护理,对2组护理有效率、肢体康复程度评分等作比对.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95.35%(41/43),比参照组79.07% (34/43)高(P<0.05);2组肢体康复程度评分比对,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予以专业护理时,中医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比基础护理更明显,可在提升护理总有效率的基础上,促进肢体快速康复.
作者:万方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保乳术联合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4例乳腺癌,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8例).观察组采用保乳术联合辅助化疗治疗,对照组直接行乳腺改良根治术,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生存及复发情况,并比较两组乳房美容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88.25±6.89min)长于对照组(74.23±10.25min),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18.35±24.56ml)、拔管时间(4.84±1.36d)显著低于对照组(284.56±31.24m13.29±1.69d),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58.33%),组间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联合辅助化疗治疗效果较好,优于常规根治性手术.
作者:程园园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甲减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甲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性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情况、患者依从性情况、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无论是在患者临床症状好转上,还是在患者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甲减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向小丽;王志琼;唐珺;李清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硬肿症的病因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新生儿硬肿症患儿42例,采取综合措施护理,统计患儿预后结局,并总结病因和护理措施.结果:42例患儿中治愈35例,治愈率为83.33%,硬肿消退时间为(5.7±1.1)天.结论:早产儿、低体重儿是新生儿硬肿症的主要病因,在护理中应提高综合性和整体性,做好产前检查,国产期保健等工作.
作者:齐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采取三种丙肝抗体检测方法对其灵敏度以及特异性进行对比,找出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筛查法,从而使临床中出现的误诊以及漏诊减少.方法:通过酶联法、金标法以及电化学发光法对80例选取的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并对比检测的结果.结果如表1所示,酶联法的灵敏度为98.75%,特异性为97.06%;金标法的灵敏度为96.25%,特异性为95.59%;电化学发光法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8.53%,通过对比可知,电化学发光法从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高于其他检测方法,酶联法次之,三者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化学发光法从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均优于酶联法和金标法,因此,推荐用于术前对饼干抗体的筛查和检测.
作者:穆万洋;斯思;刘敏;吴春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讨论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分成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71%,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给予舒适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治疗费用,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应用.
作者:马晓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本文阐述了医用超声成像仪的基本原理及组成,介绍了医用超声成像仪的种类及发展过程,同时论述了超声诊断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作者:付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评价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采用围术期优质护理处理NICH手术患者74例,纳入优质组,同期常规围术期护理处理NICH患者85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15.5±4.3)日,低于对照组(18.5±3.1)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并发症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优质组患方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降低NICH并发症发生风险,加速患者康复,获得患方的好评.
作者:温腊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在乳腺癌晚期治疗及术后辅助治疗中,靶向药物治疗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对肿瘤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分子靶向药物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鉴于此,本文将探究和总结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的应用进展,以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陈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呼吸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方面的临床效果,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 6年4月到2017年4月接收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转,在对血气分析进行监测时发现,试验组中患者的pH值、PaO2、PaCO2等指标方面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上的差异性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来说,采用呼吸机辅助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缺氧问题,减轻二氧化碳的滞留,保证患者的正常呼吸,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作者:张维新;白佳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