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世祥
目的: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查看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4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7例,观察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查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患者的尿管留置时间也有所减少,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也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也显著降低,和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庆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胃早癌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二次内镜检查的临床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经组织学诊断获得确诊的胃早癌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24小时发生黏膜破损相关性出血,视为迟发性出血,对患者病变、手术相关因素以及二次内镜检查前后的出血发生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9例患者整块切除率为100%,病灶切缘均呈现为阴性,未发生消化道穿孔、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5.06%,在二次内镜下均获得成功止血.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二次内镜检查时间中位数为术后第2天,迟发性出血患者出血时间中位数为术后第1天,手术时间中位数为75分钟.结论:二次内镜检查对胃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预防存在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在术后48小时内,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王强;徐继马;姚义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门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提高慢性荨麻疹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将69例门诊慢性荨麻疹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5),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门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健康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肌体疼痛、总的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卫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及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相应防范对策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142例我院神经外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管道风险防范护理,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管道护理,观察并分析管道护理风险因素,提出相应防范对策.结果:能够引发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神经外科患者自身的原因,医院护理人员的原因和管道的原因.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予以管道风险防范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双仙;邓惠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巨大儿、瘢痕子宫、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实施剖宫产术中预防产后出血给予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5例高危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分为研究组(n=52)与参照组(n=53),后者予常规缩宫素预防,研究组用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较参照组低,不良反应相对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危妊娠预防产后出血患者在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吴琼琼;高永玲;赵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焦虑孕妇接受心理干预对其产科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焦虑孕妇100例,根据其就诊时间的差异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对比2组焦虑孕妇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孕妇干预后的心理状态(焦虑、抑郁)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其心理状态(焦虑、抑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孕妇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孕妇自然分娩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焦虑孕妇接受心理干预,能够促进其心理状态的改善,降低产科并发症的几率,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游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方块缝合术辅助中西医综合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的疗效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收集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患者4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方块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试验组额外给予中医调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效果差异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试验组止血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加骼内动脉结扎例数、子宫切除例数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PSV高于对照组,而PI和RI均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分别经t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方块缝合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中医综合调理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具有良好的疗效,并可有效恢复血流动力学水平.
作者:吕俊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阿奇霉素同哌拉西林钠舒巴坦联合对慢阻肺疾病急性加重产生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在我院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68例)当成研究对象,按照其入院顺序分成甲组和乙组,每组患者34例.所有患者均通过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而甲组患者加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进行治疗,对患者的疗效、呼吸困难评分、血气分析指标进行评价.结果:甲组的疗效、呼吸困难评分、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血二氧化碳分压都优于乙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阻肺患者处于急性加重期时,阿奇霉素同哌拉西林钠舒巴坦联合治疗的有效率高,改善呼吸困难和血气分析指标,应推广使用.
作者:李松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影响下,医院的急救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更大的压力.完善化系统化的医院院外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对于提升医院急救工作的效率,救治病人生命有很大的帮助.文中主要就医院院外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进行探究,指出了院外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的涵义,分析了医院构建院外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的重要意义,并详细论述了医院院外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的实现途径与促进对策.
作者:邓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保乳术联合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4例乳腺癌,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8例).观察组采用保乳术联合辅助化疗治疗,对照组直接行乳腺改良根治术,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生存及复发情况,并比较两组乳房美容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88.25±6.89min)长于对照组(74.23±10.25min),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18.35±24.56ml)、拔管时间(4.84±1.36d)显著低于对照组(284.56±31.24m13.29±1.69d),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58.33%),组间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联合辅助化疗治疗效果较好,优于常规根治性手术.
作者:程园园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西药治疗及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rh-BNP)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复脉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呼吸困难、胸闷、心功能分级及出院时心脏彩超评估、治疗前后血浆N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呼吸困难、胸闷症状、心功能分级及出院时心脏彩超评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案治疗,可获得较佳的临床疗效,促心功能改善,且具较高安全性.
作者:董秋菊;乔占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与护理对策.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接受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接受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取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的临床指标及不同时期的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的Harri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术后1个月、6个月的Harr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更高,比较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效的改善了患者术后髋关节的功能,可在临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应用.
作者:邓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适合社区筛查中老年居民骨质疏松高危人群,且成本低廉,安全有效的技术方法.方法:2014年1月~2014年12月,对颛桥地区50~79岁的社区居民,采用跟骨超声骨密度和亚洲少肌症工作组指南的肌功能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筛查.结果:有效调查2033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检出率:跟骨超声骨密度检查法为51.3%,肌功能评估法为52.3%,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0.43,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检出率明显上升.结论:跟骨超声骨密度测定和肌功能评估法均可作为社区中老年居民的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筛查手段,而增龄是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陈军香;郑秀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采取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数字随机编号法纳入治疗组与参照组(n=37).参照组采用克拉霉素与果胶铋联合治疗,治疗组采用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数据比较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3.78%,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方面,治疗组与参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1%、8.11%,组间差异比较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突出,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药物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沙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预注纳美芬对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引发的呛咳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60例ASA Ⅰ~Ⅱ级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纳美芬组(N组),此组患者诱导前2min静脉推注盐酸纳美芬0.2ug/kg:对照组(C组)相同时刻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在全麻诱导期呛咳反应的发生率以及在全麻诱导前(T0),推注舒芬太尼前(T1),推注舒芬太尼后60s (T2),气管插管完成即刻(T3),气管插管后3min(T4)时刻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纳美芬组(N组)患者呛咳发生率为3.3%,对照组(C组)为43.3%,两组间呛咳发生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注舒芬太尼后60s (T2)对照组(C组)血流动力学参数较纳美芬组(N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刻两组间血流动力学及脉搏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静脉预注0.2ug/kg剂量的盐酸纳美芬可以明显降低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引发呛咳的发生率且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对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的镇痛作用无明显影响.
作者:席彪;李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在食管癌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0例食管癌患者按数字随机方法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研究组应用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的外科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比考察组长(P<0.05),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而淋巴结清扫数量两组没有明显区别(P>0.05);术后研究组肛门排气的时间和住院时间皆比对照组短,且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率也比考察组少(P<0.05).结论:在食管癌治疗中选择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在食管癌外科手术治疗中优先选择该术式.
作者:关志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寄生虫病是威胁我国国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农村地区的高发病症.目前,我国已经明确查出了多种寄生虫病,并且不存在年龄差异,无论是婴儿、老人还是青壮年人,都有可能受到寄生虫病的威胁.同时,寄生虫病的感染率较高,以肠道寄生虫病为例,在农村,儿童肠道寄生虫病的发病率高达70%以上,这也就体现出寄生虫病的种类复杂、发病率高,已经成为了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作者:仇其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免疫功能试探硫酸镁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的疗效,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选取9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45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45例,实施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比较其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CD4+、CD8+和观察组总有效率、CD4+、CD8+相比,前者效果较优于后者为,相互比较,效果显著的是观察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使用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临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俞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可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来我院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55例,并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7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实验组(28例)患者行保乳术治疗,对患者治疗后可获得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并对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比较发现,实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引流量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另实验组5年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对外观美学效果高于对照组(P<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保乳术治疗,既可以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又能使得患者乳房的美观度得到保证,患者接受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实施推广.
作者:侯晓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析血虚风燥型湿疹病患通过润燥止痒胶囊+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所取的临床效果,以病患的实际情况进行药物剂量,望能够为血虚风燥型湿疹病患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将2016年07月12日-2017年07月15日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血虚风燥型湿疹病患50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25例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病患纳入参照组,而剩下的25例病患纳入联合组行润燥止痒胶囊+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分析并对比参照组和联合组病患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96.0%病患治疗有效,参照组72.0%的病患治疗有效,将参照组和联合组的数据进行梳理对比,组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联合组EAST评分低于参照组,将参照组和联合组数据展开梳理,组间之间的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相比较,润燥止痒胶囊+复方甘草酸苷应用于血虚风燥型湿疹病患的治疗之中,临床效果佳,有效改善病患瘙痒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杨华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