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艺
目的:探索儿科病房输液泵使用中的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降低输液泵使用不良事件,以保证惠儿治疗的安全.方法:通过统计2015年儿科病区输液泵使用中不良事件的发生事例,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输液泵使用的常见不安全因素,并制定相应对策进行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后统计2016年儿科病区输液泵使用发生不良事件,与2015年相比较.结果:输液泵使用中的不安全因素可通过护理干预大大降低,保证病人治疗的安全.
作者:涂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米非司酮适用于子宫肌瘤,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异常出血等多种妇产科疾病,其在紧急避孕状态下和终止妊娠状态下的治疗效果显著.米非司酮在多种妇产科疾病治疗疗效比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价格较低,并且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米非司酮将会更好的被人们所使用,其在妇产科疾病中的使用将会大力度推广.
作者:闫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妇科护理中家庭式沟通的应用效果的价值分析.方法:将近一百多例妇科护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对家庭式沟通的结果以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实验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百分之百,高于对照组百分之七十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护理中运用家庭式沟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起到了积极地影响,协调了各方的利益,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工作难题,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田雪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以导向的教学模式和PBL作为临床教学改革创新的基础,加上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成人教学模式为经验,结合地区教学特点,了解PBL、TBL教学联合应用与临床教学工作之中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希望能够对临床教学的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李子刚;张鹏;王宁源;李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在乳腺癌晚期治疗及术后辅助治疗中,靶向药物治疗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对肿瘤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分子靶向药物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鉴于此,本文将探究和总结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的应用进展,以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陈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肩锁关节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64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32).实验组应用肩锁关节钢板治疗方式,参照组应用肩锁关节张力带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参照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1.25%,与联合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3.75%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13%,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63%,组间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肩锁关节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肩关节活动能力,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安全性比较理想.
作者:刘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儿童保健护理在儿童成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儿童保健护理的108例健康儿童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将其分至两组,一组接受常规的儿童保健护理,另一组接受针对性的儿童保健护理,护理结束后对两组儿童的营养性疾病发生情况和Gesell量表评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针对护理组中仅出现1例佝偻病和2例缺铁性贫血的儿童,而常规护理组中出现了5例佝偻病和6例缺铁性贫血的儿童,针对护理组的营养性疾病发病率(5.56%)远远低于常规护理组的发病率(20.37%),且针对护理组Gesell量表中的多项评分都要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为儿童提供针对性的儿童保健护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儿童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大幅度提高了儿童的各项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姚俊;彭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高危型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017年门诊行宫颈癌筛查的女性39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女性均行高危型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对检查结果疑似高度病变的患者行组织病理活检,评价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筛查的效果.结果:HR-HPV-DNA联合阴道镜检查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83.64%.联合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明显高于阴道镜检查和HR-HPV-DNA检测,而HR-HPV-DNA检测的特异度又高于阴道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灵敏度,两者联合能显著降低漏诊率,可作为门诊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燕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比较社区全科医生综合干预与常规药物在高血压患者中的防治效果.方法:筛选出本社区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社区全科医生综合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高血压防治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每日食盐量超标、BMI超标、缺少运动、血脂异常的构成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全科医生综合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防治效果优于常规药物,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值得推行.
作者:陈习波;王春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门诊开展健康教育的形式及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7年6月,开展多种形式的特色健康教育,同时加强对患者各就诊环节的健康教育等.结果:在门诊患者量增加的情况下,患者就医体验得到明显改善,满意度逐年增高.结论:门诊患者流动性大、病种多、需求各异,只有采用个体与群体、特殊与一般、口头与书面相结合的多种健康教育形式,才能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达到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院的信誉度.
作者:赵春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协同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每组24例患者.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估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经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协同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后期生活质量,故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作者:聂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丹参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于治疗方式不同,因此将患者随机分组,甲组33例患者给予单一丹参注射液治疗,乙组33例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规定疗程后,对整体效果评价.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效果分析可知,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此外对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对比,治疗后治疗组的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注射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患者对其满意率较高,同时能让患者神经功能有所恢复,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刘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甲减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甲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性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情况、患者依从性情况、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无论是在患者临床症状好转上,还是在患者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甲减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向小丽;王志琼;唐珺;李清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健康体验护理工作中的人性化服务措施及所取得的成效.方法:从我院体检中心随机抽取160例健康体验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平均分配原则的基础上,160例健康体检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前者在护理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服务,后者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体检质量.结果:研究组的体验质量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比较,数据结果有差异,P<0.05.结论:在健康体验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服务,可以提高体验效率和质量,降低体检失误的发生.
作者:尤芳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俯卧位舒适护理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至我院就诊的66例早产儿(2015年5月15日-2016年5月15日),依照入院的顺序进行分组,对两组早产儿分别采取不同的体位进行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早产儿出生后7d的体重、腹胀与呼吸暂停次数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早产儿给予俯卧位舒适护理干预便于减少呼吸暂停与胃肠功能障碍情况,帮助早产儿早日增长体重,值得推荐.
作者:冯俊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56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诊断以度手术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死亡1例,治愈率98.21%,死亡率1.79%.结论:在急性肠梗阻治疗过程中,通过临床诊断确定其发病原因并给予恰当的手术治疗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死亡率,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侯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选我院接受口腔修复的200例患者,对比采用金属桩口腔修复(对照组)与采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口腔修复(观察组)在修复时间、修复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在对所有患者分别采取了相应的口腔修复措施后,其中观察组的修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在修复成功率方面观察组达到了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0% (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8.11%,高于对照组的60.64% (P<0.05).结论:采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可达到较为满意的口腔修复效果.
作者:何广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滥用抗菌药物的原因,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分析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结论:要强化相关医务人员对于合理使用抗菌抗菌药物的意识,减少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发生的例数,增强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可靠、科学的用药保障.分析滥用抗菌药物的原因,采取科学的改进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抗菌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的发生情况,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适当.
作者:胡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阐述手法复住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中老年Colles骨折的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Colles骨折患者74例作为样本,均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91.87±3.00)、并发症发生率2.70%、护理满意度97.30%,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于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期间,加强对中老年Colles骨折患者的护理,降低腕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梁化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应用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对其护理满意度及前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因尺桡骨双骨折而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将两组患者的前臂功能恢复情况与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前臂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应用早期康复训练护理,不仅能够促进患者前臂功能的尽快恢复,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作者:沈红才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