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艳
目的:针对临床中母婴并发症病症进行预见性护理,记录护理信息观察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收集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近一年时间内的孕妇分娩资料110例平均分为两组,其中针对实验组孕妇进行预见性护理,针对常规组孕妇实施传统护理方式进行干预.针对两组孕妇的分娩情况、分娩方法、分娩时间、产后并发症情况以及孕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记录,保留信息为研究提供比对数据内容.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实验组通过自然方式分娩的几率为92.7%,存在孕妇51例;常规组自然方式分娩几率为65.5%,存在孕妇36例.实验组孕妇接受剖宫产和引导手术协助生产的人数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孕妇实施预见性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能够提升自然分娩的几率,并且减少了分娩使用时间,降低了孕妇不良反应的同时保证了母婴并发症减少的需求,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并能够积极的提升孕妇临床护理的工作质量.
作者:吴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索体位加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伤科2015年1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35例椎OVCF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综合治疗组19例,采取体位加手法复位联合PVP治疗;对照组16例,采取单纯PVP治疗.选用疼痛程度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计量伤椎椎体的前缘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结果:综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患者的疼痛,恢复良好的生活功能.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1月两者在VAS、ODI评分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恢复椎体前缘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上两者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两者治疗方案均能较好的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综合治疗组能较好的恢复伤椎的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飞;王桂仁;徐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2例作为样本,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2组.开腹组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73.69±5.20)min、术中出血量(82.00±3.45)ml、肛门排气时间(20.18±1.00)h、住院时间(3.17±0.02)d、治疗有效率97.22%、患者均未见并发症发生,与开腹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用于治疗子宫肌瘤,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郝志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化瘀促卵中药方联合性激素治疗卵巢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诊断卵巢功能减退患者120例,信封法随机分为中药组与激素组,每组各60例.激素组患者给予雌孕激素替代治疗,中药组给予雌孕激素与化瘀促卵方联合治疗,治疗时间为7天.治疗前与治疗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中医症候评分与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中药组患者血清TNF-α[(17.44±5.38)ug/L比(8.34±2.53)U/L,t=3.790]、IL-6[(17.82±3.27)pg/mL比(10.94±2.48)pg/mL,t=3.385]、激素组患者TNF-α[(18.65±5.08)ug/L比(12.84±3.10)U/L,t=2.436]、IL-6[(18.02±2.45)pg/mL比(14.79±2.34)pg/mL,t=2.603]水平下降,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药组下降幅度优于激素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15.89±3.28)比(2.96±0.32),t=3.574]、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56.89±7.43)比(113.89±12.48),t=3.875],激素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16.07±3.10)比(6.95±1.43),t=2.583]、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61.38±3.42)比(99.05±10.52),t=2.538],治疗前后组内与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促卵中药方联合性激素治疗可以改善卵巢功能减退患者临床症状,分析原因与其下调体内微炎性反应水平有关.
作者:付艳平;张金辉;宋秋芳;孙海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精神科病人跌倒危险预测及早期护理方法、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受的128例精神科患者的资料加以分析,按照护理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62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66例)行早期护理干预,分析并比对2组跌倒原因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跌倒率为6.0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4.1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跌倒知识掌握度如危险因素、跌倒知识还有预防举措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7.4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精神科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对跌倒知识掌握度,降低跌倒率,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苏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地塞米松在治疗小儿非典型哮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3例小儿非典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方式和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乙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对两组患者家属的满意率分析,乙组的满意率高于甲组.对两组患者的湿性啰音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对比,乙组的各项时间少于甲组,数据资料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小儿非典型哮喘患者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效果明显,能避免病症恶化,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昌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1 定义与背景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 ,人群中 PET 确诊率不断增高. 据报道2003年美国80岁以上人口中PTE发病率为0 .5% [1] ;而2004 年总人口为4 .544 亿的欧盟六国 ,与急性肺栓塞有关的死亡超过 317000 例 ;我国1997年至2008年期间进行的急性肺栓塞防治项目则显示 P T E 发生率为 0.1% .
作者:庞洲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于脓毒症患儿肠道功能损伤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1月诊断脓毒症患儿120例,按照入院先后,以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按照2016年国际脓毒症与脓毒症性休克管理指南给予针对性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治疗时间为7天.治疗前后,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α),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肠道功能指标: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TNF-α、PCT、hs-CRP、D-乳酸、DAO、IFABP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TNF-α、PCT、hs-CRP、D-乳酸、DAO、IFABP水平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于脓毒症患儿肠道功能具有良好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血必净注射液下调脓毒症患儿体内炎性反应水平有关.
作者:郝寒冰;刘崇娟;刘岩;田文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共80例,按入院时的数字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联合基础治疗与牙周维护,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PLI、BI、PD和CAL水平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牙周炎时,采用基础治疗与牙周维护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关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高血压、冠心病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本院诊治的高血压、冠心病并颈动脉粥样硬化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氨氯地平,研究组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分析两组血液相关及颈动脉指标、不良事件、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液相关及颈动脉指标降低,研究组TNF-α、hs-CRP及颈动脉IMT(152.61±18.28)ng/L、(4.11±1.94)mg/L及(0.98±0.13)mm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8.3%比对照组5.0%多,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舒张压、收缩压下降情况,组间差异显著,其中研究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高血压、冠心病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能改善颈动脉及炎症因子指标,且不会增加不良事件.
作者:徐鹏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保守治疗中重度牙周病的效果及术后保健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到2014年6月间收治的92例中重度牙周病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采取彻底的牙周洁刮治,运用钢丝结扎和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夹板固定松动患牙,术后对患者进行口腔保健.结果:此次研究中选取的92例中重度牙周病患者,治疗效果优者有52例,良者有27例,成功率达到了85.87%,失败13例,占到了14.13%.结论:牙周病的治疗和术后定期口腔保健应该同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治疗效果的显著,让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张国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选择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施治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9月~2017年08月收治的60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通过数字奇偶法对所有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展开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选择常规治疗方法对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施治;观察组(30例):选择常规治疗方法+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施治;终就两组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平均愈合时间以及组织病理学评分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平均愈合时间以及组织病理学评分展开对比,观察组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获得显著改善(P<0.05).结论:合理选择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展开治疗,于平均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平均愈合时间以及组织病理学评分改善等方面可以获得显著效果,从而优化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的预后能力.
作者:安全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草酸铂和伊立替康、氟尿嘧啶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肠癌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伊立替康+氟尿嘧啶治疗,观察组用草酸铂+氟尿嘧啶治疗;将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低、治疗有效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晚期肠癌患者接受草酸铂+氟尿嘧啶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李丽;曹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噻托溴铵与大剂量舒利迭联合对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2例患者(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7日至2016年3月8日,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51例,分别采用噻托溴铵+中等剂量舒利迭(对照组)以及噻托溴铵+大剂量舒利迭(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治疗效果以及肺功能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大剂量舒利迭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包金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与探讨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应用康妇消炎栓与盆腔炎治疗仪联合治疗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患者150例,随后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取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的患者应用康妇消炎栓与盆腔炎治疗仪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于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本案例为一位中职二年级学生,从外地到本市卫校学习,由于自身或其他原因难以与同学很好地相处,而自己又无法找到解决的方法,从而通过划伤胳膊的自伤行为来解决.根据来访者的实际情况心理咨询师做出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与其共同制定了咨询方案,并使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咨询,在自己及同学、老师的努力和帮助下,终使自伤者自伤行为得到改善,达到咨询目标.
作者:冯艳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对心梗后室性心率失常患者施以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获取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心梗后室性心率失常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76例作为调查对象,并随机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施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对两组治疗后获取的临床疗效实施对比分析.结果: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更优.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差异后,发现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梗后室性心率失常患者施以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可获取更优良的治疗效果.
作者:于惠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辅助23G玻璃体切割术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本人于2016.9-2017.8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期间收集病例80例(83眼),将患者分为注射组与对照组,注射组患者于术前6天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照组患者则单纯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激光止血、眼内硅油填充、因剥除增生膜而导致的医源性裂孔等.结果:注射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发生率、激光止血比率、硅油使用率、医源性裂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P=0.012,P=0.019,P=0.017).结论:康柏西普辅助23G玻璃体切割术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和医源性裂孔发生率,降低手术操作的难度,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陈方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施护结合西医护理模式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辩证施护.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各个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中医辩证施护结合西医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脑出血病情、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提高患者自主活动能力,从而有助于减轻脑出血患者后遗症.
作者:张前;王红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和胃通降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及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入院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58例,在患者同意的基础上,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常规西药联合和胃通降汤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分别为75.86%、17.2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分别为93.10%、3.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应用和胃通降汤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虎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