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研究

刘建星;许建利

关键词:后腹腔镜,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嵌顿性结石
摘要:目的:分析经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使用开放取石术治疗,观察组使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效果、肾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UN、SCr、NGAL水平分别为(6.83±2.99)mmol/L、(80.21±29.01)μmol/L、(7.94±0.81)μg/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1例尿潴留,1例尿路狭窄,并发症发生率是6.38%(3/47),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低,并发症少.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观察和探究骨科手术患者经手术室护理管理后对院感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有手术指征得骨外科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含25例.对照组予日常分级护理,研究组予日常护理以外,加以更全面、规范的护理管理方案,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在术后出现院感和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的应用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院感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外科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中予以更优化、全面、规范护理,可提高患方对护理部的满意程度,减少术后院感率,更可提升手术室整体形象,值得临床普及与推广.

    作者:孟梦;纪云兆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健康教育的应用

    目的:探讨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样选取我疾控中心监控范围内的460位居民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学生290人、教师20人、家长150人.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向所选对象发放结核病知识自填式调查问卷460份,收回460份,回收率为100%.经对以上所选对象开展1个月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宣教活动后,重新发放同样的调查问卷,收回460份,回收率为100%.分析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结果:第二次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教师及家长的总知晓率明显高于第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宣教活动,可有效提高居民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杨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分析对子宫肌瘤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外科手术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对子宫肌瘤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外科手术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8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采用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81.6%,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压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调节血压,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红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开窗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囊肿及囊性病变患者的效果评估

    目的:探讨分析口腔颌面囊肿及囊性病变患者应用开窗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对本院2016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口腔颌面囊肿及囊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开窗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颌面囊肿及囊性病变患者采用开窗引流术进行治疗,可缩短其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手术安全性高,得到大部分患者的接受.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翔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学学校卫生工作模式经验探寻

    卫生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文件精神,从实际出发,着眼学生的健康发展,努力改善卫生设施,从体育、营养、口腔、眼保健、常见病及传染病、食品安全、饮用水等方面,不断提高卫生工作质量,为师生的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王淑慧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1例,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家长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相对更高(P<0.05),其血清胆红素水平相对更低(P<0.05),而症状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相对更短(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早期护理干预,对于患儿的快速、良好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王艳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控制分析

    为了能够有效分析出造成病案统计管理信息体系出现误差的原因,并且探讨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对于病案统计管理信息体系具有着什么样的重要作用,从而希望能够帮助医院在病案统计管理水平上进一步的提升.通过对某医院病案统计管理信息体系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其中存在的一些误差进行统计,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并对其进行总结.对于造成病案统计管理信息体系中容易出现误差的部分归结如下,未归档的住院病案、未编码的住院病案、等资料中,其中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医院病案统计管理系统中管理人员对病案统计管理认识不够,相关病案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不严格、病案统计管理体系自身功能不完善造成的.因此,针对病案统计管理信息体系中的各项数据误差原因,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数据质量控制措施,从而减少病案统计管理信息体系的误差出现,帮助医院提升病案统计管理的水平.

    作者:董长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

    现代社会的科技处在不断的创新与进步中.计算机网络已经与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成为促进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存在,网络的不断进化促使了人们生活的改变,而医学技术也受到了网络的影响,在其中获得了进步,利用网络构建的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无论是对医疗事业的发展还是人们的生命健康都存在着积极的意义,信息系统的使用实现了医院中包括药品、收费以及医疗设备的管理,方便医院对工作的统筹.将有效的管理措施应用于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中可促进医院的长久发展,也有助于保证患者的健康.给予次,本文将对医院强化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的作用为出发点,提出一点关于计算机强化管理的措施.

    作者:刘守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老年顽固性尿路感染致膀胱颈挛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究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老年顽固性尿路感染致膀胱颈挛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接收的92例老年顽固性尿路感染致膀胱颈挛缩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左氧氟沙星予以治疗,而乙组则在此治疗基础上联用盐酸坦索罗辛治疗比较组间疗效.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相比较甲组更低(P<0.05).结论:在老年顽固性尿路感染致膀胱颈挛缩患者中采用盐酸坦索罗辛予以治疗,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而且副作用小,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孙吉胜;徐承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康复治疗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和分析康复治疗在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4年6月起到2017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其中的15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两组,两组各75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康复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33%,康复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益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酪酸梭菌活菌散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3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酪酸梭菌活菌散,并通过动态检测经皮测胆红素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血清胆红素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P<0.01),且治疗组治疗5天后的有效率及治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新生儿黄疸,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水平,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肖超景;王红云;阿日贡高娃;吴金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综合性护理对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及肺部的影响

    目的:探究在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综合性护理对患者呼吸道及肺部的影响情况.方法:纳入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接受诊治的脑外伤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气管切开辅助通气治疗,结合患者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治疗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每日排痰量、吸痰次数以及相应的耗时和总住院时长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排痰量、吸痰次数以及吸痰耗时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外伤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治疗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对患者的呼吸道和肺部相关指标有很好的改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苟旭;邹莹;王蕴懋;涂梦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从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间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干预后6分钟步行距离,SGRO调查中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三个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受力,改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郑美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门诊药房药学服务的规范化建设探讨

    目的:探究和分析门诊药房药学服务的规范化建设方法和措施.方法:对2014年6月起到2017年6月期间本医院门诊药房的药学服务按照新形势下的新思维进行规范化的建设,对比对门诊药房药学服务在规范化建设前后药房药学的服务态度.结果:对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进行规范化的建设后,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有非常显著的改善.结论:对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进行规范化的建设,能够显著改善门诊药房药学的服务质量.

    作者:董莉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协同护理模式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本院收治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中抽选70例进行研究,入院时间均在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期间,依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单双号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一组在上述基础上开展协同护理模式(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变化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评分明显较护理前提升,且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提升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作者:陈晓玲;陈贻芳;陈杨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治疗消化科确诊消化性溃疡患者48例,并且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主要为临床护理路径组和对比组,每组有患者24例.临床护理路径组主要是制定相关的临床护理路径表格,以表格的形式对患者进行从入院到出院进行连续系统的健康知识内容教育,对比组的患者主要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指导.结果:临床护理路径组的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其依从性要比对比组更高,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具有明显下降的现象,两组患者对消化性溃疡中的相关健康知识内容的了解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比较明显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依从性有效提升,使得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也逐渐提升,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产生一定的降低作用[1].

    作者:王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普外护理的安全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普外护理中需要注意的安全因素以及提高安全的应对措施,从而提高护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出现护理安全事故的100例普外患者资料,结合患者的治疗资料以及护理过程进行分析,对出现护理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管理制度不完善、配置不合理以及人员素质不达标等问题是出现普外护理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各安全因素对整体事故的影响中存在的差异性满足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普外护理的安全因素会对整体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安全事故的出现有着直接影响,结合具体安全因素进行对应分析,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是现阶段需要重视的问题.

    作者:韩志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探析

    目的:观察探析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0例顽固性偏头痛患者作为观察探析对象.采用电脑随机选取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实施治疗,观察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顽固性偏头痛患者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其不良反应较低,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间断洗胃加持续胃肠减压引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观察

    目的:本文主要就间断洗胃联合持续胃肠减压治疗对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研究,其中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治疗模式,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间断洗胃加持续胃肠减压引流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间断洗胃加持续胃肠减压引流来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治疗时,其能够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起到一定的改善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何旭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胃肠息肉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胃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08月收治的260例胃肠息肉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观察组进行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一次清除率无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息肉在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下可以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可在临床上广泛性推广应用.

    作者:刘茂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