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旭;邹莹;王蕴懋;涂梦竹
目的:老年人群属弱势群体,离退休、身体老化、独居、慢性病等压力使老年人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针对老年的生理心理特点,掌握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通过心理疏导,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随机抽查门诊来我院门诊就诊的60岁以上,能与护士交流同意调查,并需要复诊的老年患者77人,其中男性36人,女性41人,60-70岁37人,70岁以上41人,配偶健在59人,丧偶19人,与子女共同生活26人,与配偶共同生活49人,独自生活3人,收集患者的心理信息,进行心理护理评估,根据其心理特点进行分析,识别患者的心理问题,老年人因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社会角色、生活经历、经济状况等不同,具有不同的心理状态.有恐惧心理、抑郁心理、孤独心理、失落心理、依赖心理、偏执心理及自弃心理.护士针对老年心理特点,对其出现的不良心理进行心理疏导、针对老年患者所患疾病进行疾病知识健康教育;根据老年人所患疾病讲解疾病的知识、检查、治疗、转归、注意事项等让其对自己的疾病有正确认识,相信科学;努力消除抑郁、焦虑、孤独等情绪对老年人的影响;对老年人依赖性强、易孤独,尤其是丧偶老人,特别需要护士关心,护士尽可能多与他们交谈,耐心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使他们心理上得到满足,对护士产生信任,鼓励他们适当参加社会活动,培养保持自己的兴趣、爱好,使其从中体验幸福和满足感,消除不良情绪的产生;护士帮助老人充分了解自己,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适当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护士给予理解、尊重、同情、体贴,以维护老年人的佳心理状态.对不良心理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对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前后进行对比.结果:健康教育后,其心理状态有明显的改善,对自身疾病有了正确认识,情绪较前乐观,生活态度积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结论:对门诊老年人出现的不良心理进行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维护与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老年生活质量.
作者:吴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本院收治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中抽选70例进行研究,入院时间均在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期间,依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单双号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一组在上述基础上开展协同护理模式(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变化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评分明显较护理前提升,且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提升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作者:陈晓玲;陈贻芳;陈杨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近年来普遍开展的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方法,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临床治疗结果显示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一直是困扰着广大医护人员的问题.本文对TURP术后膀胱痉挛原因及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为TURP术后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杜江;唐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本次主要分析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接受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08月11日~2017年08月15日进行治疗的78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主体,并按照患者接受手术的时间顺序进行分组.将38例进行双侧同时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纳入常规组,其余40例患者纳入实验组行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常规组和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实验组GCS评估情况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存有显著差异(P<0.05).常规组硬膜下积液共14例,再出血共14例;实验组硬膜下积液共2例,再出血共1例,组间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和常规的双侧同时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相比较,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行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可有效的降低患者颅内压,提高手术成功率,可推广.
作者:胡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对经皮肾镜手术医治上尿路结石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对其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经皮肾镜手术医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50例,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术后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疼痛、出血、尿液返流、尿漏等方面的发生几率均低于对照组发生几率,P<0.05;实验组患者在疾病认知度方面的优良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优良率(44.00%),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满意率(48.00%),P<0.05.结论:经皮肾镜手术医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术后接受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几率,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效果显著.
作者:许琴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在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综合性护理对患者呼吸道及肺部的影响情况.方法:纳入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接受诊治的脑外伤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气管切开辅助通气治疗,结合患者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治疗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每日排痰量、吸痰次数以及相应的耗时和总住院时长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排痰量、吸痰次数以及吸痰耗时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外伤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治疗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对患者的呼吸道和肺部相关指标有很好的改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苟旭;邹莹;王蕴懋;涂梦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矽肺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日-2016年12月2日期间收治的10例矽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抗感染呼吸兴奋剂等治疗的基础上,还为患者使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对比呼吸机治疗前后患者动脉血气临床症状.结果:10例患者呼吸困难情况全部消失,没有出现意识障碍现象,好转后出院.对患者进行随访,有3例患者为矽肺Ⅰ期,3例患者为矽肺Ⅱ期合并肺性脑病,在3月内均没有再次出现意识障碍.10例患者脱机之后,在2周之内,每2-3d对患者进行一次复查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患者PaCO2持续下降70.00mmHg.结论:对矽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药物治疗基础上,为患者使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胡兴东;马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改良切除术式或传统手术,对比分析治疗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选取20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切除术式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肿瘤复发率.结果:在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肿瘤复发.而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神经损伤、面部畸形、Frey综合征、耳垂麻木的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涎瘘并发症中,虽然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发生率明显较低,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改良切除术式,不仅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治疗效果明显,临床应用价值优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沈习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持续输注对LC术后苏醒质量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LC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R组)和舒芬太尼(S组)两组,R组术中持续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S组术中持续输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观察两组术毕患者的苏醒质量和术后疼痛情况.结果:S组在拔管即刻和拔管后5min的OAA/S评分均低于S组(P?0.05),其余个时点无明显差异.S组术后各时点VAS镇痛评分均低于R组.结论:舒芬太尼持续输注用于LC手术不影响术后苏醒,无需术后镇痛,适用于腹腔镜下的短小手术.
作者:柴云芬;朱琳;李霞;王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样选取我疾控中心监控范围内的460位居民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学生290人、教师20人、家长150人.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向所选对象发放结核病知识自填式调查问卷460份,收回460份,回收率为100%.经对以上所选对象开展1个月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宣教活动后,重新发放同样的调查问卷,收回460份,回收率为100%.分析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结果:第二次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教师及家长的总知晓率明显高于第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宣教活动,可有效提高居民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杨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综合分析胃肠减压在消化道肿瘤患者切除吻合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两组患者均实施切除吻合术,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术后胃肠减压,50例)和对照组(术后无胃肠减压,50例).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以及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等参数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以及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切除吻合术实施术后胃肠减压的应用价值显著高于术后无胃肠减压.
作者:张庆元;赵伟;俞永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属于一种氟比洛芬脂微球制剂,可以有效缓解癌症患者的生理性疼痛,还能够减轻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另外通过注射方式给药,能够减少口服用药后可能导致的副作用.本文具体分析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同时分析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临床具体应用.
作者:韩雨珈;房海林;李晋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药物去势和手术去势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2015年5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选取120例,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药物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手术治疗组患者实施手术去势治疗,药物治疗组患者实施药物去势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药物治疗组患者的失眠(SD)、疼痛(PA)、认知功能(CF)、社会功能(SF)、躯体功能(PF)等评分都明显的优于手术组(P<0.05).结论:对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采用药物去势和手术去势实施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药物去势治疗的效果明显的比手术去势治疗的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司淑斌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在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时使用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9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接受阑尾切除术治疗,研究组使用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随访半年,观察两组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是94.00%,虽低于对照组100.00%,但不具统计学意义;两组疼痛症状缓解时间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是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2.20%;复发率是12.00%,明显高于对照组0.00%,P<0.05.结论: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时采用抗生素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多数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后即可获得较佳疗效,且比手术治疗更安全、可靠,但患者复发率较高,所以在使用该方法前需仔细筛选,以防延误患者佳的手术时机.
作者:季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应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7月1日~2017年7月2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将76例患儿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38例/组.将实施布地奈德单药治疗的患儿纳入对照组,将采用联合治疗(布地奈德+孟鲁司特)的患儿设为观察组.将两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治疗后日间和夜间的C-ACT评分、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联合应用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中可促进其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的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作者:李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昆山市托幼机构儿童意外伤害的特点,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现对昆山市2012-2016年托幼机构儿童意外伤害汇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昆山市托幼机构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导致儿童意外伤害的类型,主要为跌伤、锐器伤、他伤/攻击伤、钝器伤等;意外伤害的地点主要集中于户外活动场、活动室等;伤害的发生时间主要是玩耍娱乐、行走等.结论:2012-2016年托幼机构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作者:吕冠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探析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0例顽固性偏头痛患者作为观察探析对象.采用电脑随机选取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实施治疗,观察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顽固性偏头痛患者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其不良反应较低,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通过内镜止血与药物诊治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结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的6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患,把60例患者划分两组,一组各30人,一组是试验组,一组是对照组,试验组进行内镜止血诊治,对照组进行药物诊治,三天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各项临床症状对比对照组,发生显著缓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止血的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再次出血的病患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内镜止血诊治上消化道出血,止血迅速,易操作,可以在临床被广泛推广.
作者:孙义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本次实验将对比左氧氟沙星与头孢他啶在老年呼吸道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头孢他啶治疗,并对比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则为84.4%,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观察组为4.4%,低于对照组的11.1%,即观察组治疗安全性更高.结论:采用头孢他啶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治疗有效率高,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木沙·买买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本文主要就用药安全管理在儿童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回顾性分析法来就用药安全管理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在实施用药安全管理之后,儿童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护理用药安全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P<0.05).结论:通过对儿童心血管内科护理进行用药安全管理的模式,能够使得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对于医院的持续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滨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