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消毒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的临床观察

吉光柱

关键词:氢氧化钙, 碘仿糊剂, 根管消毒, 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究对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患者应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消毒方法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我院接收诊治的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患者25例作为研究样本,包含牙齿60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包含患者12例,牙齿30颗,观察组包含患者13例,牙齿30颗.对照组采取氢氧化钙糊剂根管内封药消毒,观察组应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内封药消毒.消毒处理完成后对全部患者应用根管充填.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实现治疗,两组治疗实现率均为100%.观察组患者在患病牙齿实施一次根管内封药消毒处理后便实施根管充填处理的几率为76.67%,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53.33%,提升趋势显著(P<0.05).结论:对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患者应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消毒治疗方式实施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对患者窦道愈合进程的加快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治疗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和分析康复治疗在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4年6月起到2017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其中的15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两组,两组各75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康复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33%,康复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益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促醒护理对策对重型颅脑手术患者昏迷时间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重型颅脑手术患者进行促醒护理,观察其对患者昏迷时间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04例重型颅脑手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2例,增加促醒护理.结果:观察组平均昏迷时间(21.39±4.35)d,对照组平均昏迷时间(27.86±4.74)d,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6.54%,对照组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手术患者采取促醒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昏迷时间,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和植物生存率.

    作者:杨素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分析对子宫肌瘤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外科手术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对子宫肌瘤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外科手术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8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采用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81.6%,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压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调节血压,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红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对比药物去势与手术去势治疗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药物去势和手术去势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2015年5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选取120例,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药物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手术治疗组患者实施手术去势治疗,药物治疗组患者实施药物去势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药物治疗组患者的失眠(SD)、疼痛(PA)、认知功能(CF)、社会功能(SF)、躯体功能(PF)等评分都明显的优于手术组(P<0.05).结论:对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采用药物去势和手术去势实施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药物去势治疗的效果明显的比手术去势治疗的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司淑斌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手法复位联合康复练习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应用手法复位联合康复练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7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使用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Berg平衡量表评分、计时平衡试验、前庭症状指数及眩晕障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BBS、VSI、计时平衡试验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HI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应用手法复位联合康复练习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平衡能力.

    作者:王彦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综合性护理对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及肺部的影响

    目的:探究在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综合性护理对患者呼吸道及肺部的影响情况.方法:纳入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接受诊治的脑外伤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气管切开辅助通气治疗,结合患者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治疗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每日排痰量、吸痰次数以及相应的耗时和总住院时长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排痰量、吸痰次数以及吸痰耗时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外伤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治疗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对患者的呼吸道和肺部相关指标有很好的改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苟旭;邹莹;王蕴懋;涂梦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控制论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从临床实践研究分析控制论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并将结论再次应用到患者的护理中.方法:将2016年初至今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其中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辅助以控制论的有关护理措施,进而收集分析两组的数据资料分析探讨在控制论进行干预前后的数据评分和满意程度.结论:经过研究发现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在干预前的评分基本无差异,在干预后的SAS、SDS评分明显下降,尤其是观察组的患者数据更是较对照组更低,但是满意程度却明显上升.综上所述在血液透析护理中正确应用控制论是十分必要且有价值的.

    作者:任宗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李以义教授益髓填精法治疗脑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李以义教授益髓填精法在脑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选2016年2月-2017年3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脑病患者66例,对入选患者均予以益髓填精法治疗.对治疗前后两组GOS评分进行比对.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在GOS评分上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针对脑病患者,将益髓填精法于其临床治疗中应用,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GOS评分,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汲广成;张春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利用肺康复措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机体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目的:分析利用肺康复措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机体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方法:在2016年10月到2017年8月之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肺康复治疗,研究改善机体血清炎症因子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机体血清炎症因子(CRP、TNF-α、Fbg、IL-6)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肺康复措施能够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机体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朱秀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欣母沛在临床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欣母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的总体治疗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82%)(P<0.05),观察组患者在生产后2h、24h阴道出血量均远远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欣母沛可以有效降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伍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化瘀促卵方联合性激素治疗对于卵巢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化瘀促卵中药方联合性激素治疗卵巢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诊断卵巢功能减退患者120例,信封法随机分为中药组与激素组,每组各60例.激素组患者给予雌孕激素替代治疗,中药组给予雌孕激素与化瘀促卵方联合治疗,治疗时间为7天.治疗前与治疗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中医症候评分与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中药组患者血清TNF-α[(17.44±5.38)ug/L比(8.34±2.53)U/L,t=3.790]、IL-6[(17.82±3.27)pg/mL比(10.94±2.48)pg/mL,t=3.385]、激素组患者TNF-α[(18.65±5.08)ug/L比(12.84±3.10)U/L,t=2.436]、IL-6[(18.02±2.45)pg/mL比(14.79±2.34)pg/mL,t=2.603]水平下降,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药组下降幅度优于激素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15.89±3.28)比(2.96±0.32),t=3.574]、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56.89±7.43)比(113.89±12.48),t=3.875],激素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16.07±3.10)比(6.95±1.43),t=2.583]、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61.38±3.42)比(99.05±10.52),t=2.538],治疗前后组内与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促卵中药方联合性激素治疗可以改善卵巢功能减退患者临床症状,分析原因与其下调体内微炎性反应水平有关.

    作者:付艳平;张金辉;宋秋芳;孙海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产后康复护理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分析产后康复护理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4.07-2016.07时段进入本院治疗行中期妊娠引产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分为参照组、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引产后2h内出血量、24h内出血量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参照组护理舒适度分别92.00%、82.00%(x2=6.198,P<0.05).结论:在中期妊娠引产中开展产后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产后宫缩痛,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舒适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孙建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地塞米松治疗73例小儿非典型哮喘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地塞米松在治疗小儿非典型哮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3例小儿非典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方式和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乙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对两组患者家属的满意率分析,乙组的满意率高于甲组.对两组患者的湿性啰音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对比,乙组的各项时间少于甲组,数据资料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小儿非典型哮喘患者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效果明显,能避免病症恶化,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昌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对比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腔内放疗同步化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具体效果

    目的:比较分析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调强放疗、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腔内放疗同步化疗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了A组和B组,各40例,A组调强放疗,B组三维适形放疗,同时所有患者采用腔内放疗同步化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A组不良反应发生低于B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采用调强放疗联合腔内放疗同步化疗相对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腔内放疗同步化疗,效果好,安全性高,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可优先考虑.

    作者:柯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应用进展研究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属于一种氟比洛芬脂微球制剂,可以有效缓解癌症患者的生理性疼痛,还能够减轻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另外通过注射方式给药,能够减少口服用药后可能导致的副作用.本文具体分析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同时分析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临床具体应用.

    作者:韩雨珈;房海林;李晋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芬太尼用于防治剖宫产术中欣母沛的不良反应

    目的:观察芬太尼用于防治剖宫产术中欣母沛引起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择期剖宫产术中需要使用欣母沛的产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20例,实验试剂F组为1μg/kg芬太尼稀释至10ml,C组为10ml生理盐水.各组在胎儿取出后应用欣母沛前两分钟静脉注射实验试剂.监测产妇入室时(T0)、欣母沛注射后10分钟(T1)和30分钟(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记录产妇不良反应.结果:T1时芬太尼组产妇MAP、HR及RR小于生理盐水组(P<0.05);芬太尼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生理盐水(P<0.05).结论:1μg/kg芬太尼可有效减少剖宫产术中欣母沛的不良反应.

    作者:梅杨;李有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选择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施治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9月~2017年08月收治的60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通过数字奇偶法对所有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展开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选择常规治疗方法对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施治;观察组(30例):选择常规治疗方法+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施治;终就两组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平均愈合时间以及组织病理学评分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平均愈合时间以及组织病理学评分展开对比,观察组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获得显著改善(P<0.05).结论:合理选择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展开治疗,于平均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平均愈合时间以及组织病理学评分改善等方面可以获得显著效果,从而优化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的预后能力.

    作者:安全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外侧裂入路手术对基底节区HICH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方法分析

    目的:探究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观察组应用外侧裂入路手术.结果:观察组手术处理时间相较于对照组,缩短趋势显著(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成功率相较于对照组,提升趋势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下降趋势显著(P<0.05).结论: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血肿清除成功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有助于缩短患者手术处理时间,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作者:胡冬雪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价值

    目的:探讨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采用3CVLPa/18VLPa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3SELPaZ/18ELPa方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阴转率免疫均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效果较好.

    作者:张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11月~2017年5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取α-硫辛酸治疗(对照组1,32例)、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2,32例)、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联合组,32例),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1的78.13%与对照组2的81.25%,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5.143,χ2=4.010,P均<0.05).结论:采用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药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