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艳辉;李永旺;宗宇红;甄磊;周春兰;张于;王超;李爱军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及心绞痛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16例)与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16例)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HDL-C、LDL-C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诱发心绞痛发作时间对比方面,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冠心病时可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心绞痛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发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属于一种氟比洛芬脂微球制剂,可以有效缓解癌症患者的生理性疼痛,还能够减轻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另外通过注射方式给药,能够减少口服用药后可能导致的副作用.本文具体分析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同时分析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临床具体应用.
作者:韩雨珈;房海林;李晋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产后妇女出血的院前急救工作和处置方法.方法:本文以我急救医疗中心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救治的36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和临床资料,总结出血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和处置方法.结果:本次的36例研究对象经过适当的院前急救措施和处置后安全送入了医院,经过治疗之后,痊愈出院.结论: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恰当的院前急救和处置,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出血状况,减少并发症,能够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梁英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此提升基本的内科护理整体水平.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间发生的31例内科护理沟通问题事件作为主要的研究主体,分析出现这种问题的具体原因,寻找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结果:在此次研究的过程中,依照相关的结果证实,发现出现内科护理沟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不佳的有10例,占到32.3%,另外频频出现护理错误的有9例,占到了29.0%,医疗费用较高出现6例,占到了19.4%,护理人员技术问题有4例,占到了12.9%,法律观念相对薄弱的有2例,占到了6.45%.结论:通过明确内科护理沟通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了解到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在寻找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的时候,稳步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满意度,适当的提高内科护理的整体质量.
作者:石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其自愿,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胸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取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等方面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采取两种不同的临床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手术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为7.5%(3/4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为27.5%(11/4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胸术相比较,其具有创伤性小、住院时间短,以及能够有效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作者:胡利兵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原体肺炎致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给予对照组行阿奇霉素疗法,研究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布地奈德的吸入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①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是97.5%,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高出约21%;②研究组中患者体温的恢复时间、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及咳嗽的消失时间分别较对照组的低出约2.5d、4.6d及2.1d;③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25%,较对照组的低出10%,上述经数据分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抑制支原体肺炎所导致的慢性咳喘的症状,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作者:王革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口腔颌面囊肿及囊性病变患者应用开窗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对本院2016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口腔颌面囊肿及囊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开窗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颌面囊肿及囊性病变患者采用开窗引流术进行治疗,可缩短其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手术安全性高,得到大部分患者的接受.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翔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高级责任护士值月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间来我院普外科就诊的95名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间来我院普外科就诊的患者105名为实验组于2016年4月进行高级责任护士的选拔.结果:实验组受试对象对护理满意度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2.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受试对象进行医疗投诉中与医生相关为11.43%,与对照组的10.53%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受试对象的医疗投诉中与护士相关占2.11%,少于对照组的12.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级责任护士值月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投诉,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魏艳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糖代谢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3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组,81例未服用过抗精神病药物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阶段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进行测量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糖耐量减低7例,合并空腹血糖受损10例,合计糖代谢异常的患者为21例,比例为25.30%;对照组中,合并糖尿病2例,合并糖耐量减低2例,合并空腹血糖受损4例,合计糖代谢异常者8例,比例为9.88%.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小时血糖值明显大于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小时血糖值,偏差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甘油三酯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人体糖代谢有不良的影响,抗精神病药物的长期应用会导致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小时血糖值超出正常范围,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糖尿病、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受损等糖代谢异常.
作者:罗秦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糜烂采用不同LEEP术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2017年4月我院诊断确诊为CIN与宫颈糜烂患者150例纳为参研的对象,依照病情程度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行浅宫颈环切术、B组深宫颈环切术与C组行宫颈锥切术,经统计学对比三组手术疗效.结果:三组整体疗效比较差异性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CIN和宫颈糜烂患者时采用不同的LEEP术式均能够获得可靠的结果,复发率低,建立临床实际治疗中依照患者的个体化差异选取合适的术式,以保障获得佳疗效.
作者:谈雪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探析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0例顽固性偏头痛患者作为观察探析对象.采用电脑随机选取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实施治疗,观察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顽固性偏头痛患者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其不良反应较低,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针灸推拿加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此80例患者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划分标准为治疗方法的异同,对照组患者给予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综合评定疗效可得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数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针灸推拿加中药熏蒸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可行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高嘉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栓塞治疗方案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在对患者实施栓塞治疗前,对患者进行B超检测、实验室检测和宫颈刮片检查,做好术前准备.对患者进行栓塞治疗,术后抗生素3d,同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止痛剂.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为期3~48个月,平均25个月,采用超声、MRI检查法,对本次治疗效果进行统计.结果:在对患者实施栓塞治疗1个月后,患者肌瘤及子宫缩小情况并不明显,在对患者进行持续检查后发现,患者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均缩小,同时,患者各类临床症状均逐渐缓解或者消失.结论:对子宫肌瘤采用栓塞治疗方法比手术治疗方法安全性高,同时,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消除患者各类临床病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芬太尼用于防治剖宫产术中欣母沛引起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择期剖宫产术中需要使用欣母沛的产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20例,实验试剂F组为1μg/kg芬太尼稀释至10ml,C组为10ml生理盐水.各组在胎儿取出后应用欣母沛前两分钟静脉注射实验试剂.监测产妇入室时(T0)、欣母沛注射后10分钟(T1)和30分钟(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记录产妇不良反应.结果:T1时芬太尼组产妇MAP、HR及RR小于生理盐水组(P<0.05);芬太尼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生理盐水(P<0.05).结论:1μg/kg芬太尼可有效减少剖宫产术中欣母沛的不良反应.
作者:梅杨;李有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用于腹股沟疝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9月20例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作治疗组,并选择同期20例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腹股沟疝治疗效果;术后视觉模拟评分、下床活动的平均时间、可出院时间;术后局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腹股沟疝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下床活动的平均时间、可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局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用于腹股沟疝治疗的可行性高,可提升治疗效果,加速术后康复,减轻术后疼痛,值得推广.
作者:吴祥秀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82例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优质护理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1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41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疾病控制率为95.1%,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其疾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可有效促进个体机体恢复.
作者:崔曼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健康公平性是新一轮医疗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采用人群归因危险法,对调查的三个城市进行地域健康公平性比较,以两周患病率,一的住院率及半年慢性病患病率作为测量指标,以经济状况好的银川作为参照PAR分别为27.7%,18.5%和37.7%.如提高经济水平,可使患病率分别下降3.89%,2.2%和7.69%.
作者:许静怡;汤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与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00例,其中50例产妇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产妇,且具有阴道分娩的条件并且自愿进行阴道分娩,该5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其余50例产妇为初次妊娠且具有阴道分娩的条件并且自愿进行阴道分娩,该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产妇的生产成功率无明显差异,且两组产妇在分娩时间、分娩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新生儿评分等数据上无明显差异,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要能够做好足够的准备,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较高,可以进行推广.
作者:薛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在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选取在我院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58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HSS评分比对照组高,VAS评分比对照组低,临床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膝功能,具有借鉴价值.
作者:姚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作用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4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为所有的患者施以常规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则以常规治疗作为基础,通过宫肌注射、深部肌肉注射0.25mg欣母沛,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产后2h、24h阴道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5.2%,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在产后2h、24h的时间内,阴道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宫缩乏力性的产后出血产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以联合欣母沛治疗以取得显著疗效,安全可靠,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姚会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