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丹;文舒;张亚宁;张敏;严旭洪;黄莺
颈型颈椎病又称上颈综合征,是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早期,髓核与纤维环脱水变性,导致椎体不稳,颈肌防御性痉挛,从而刺激后纵韧带与第1~4颈神经根,临床表现为颈部酸痛及沉重不适感,可向枕部及肩背部放射,颈部肌肉紧张僵硬有压痛[1-2].由于生活习惯及工作模式的改变,本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如果治疗不及时不正确,则可能向更加严重的类型发展恶化,比如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颈型是各类型颈椎病的发病早期,同时也是颈椎病治疗的佳时期[3].
作者:王姿雯;徐韬;张雨桐;杜佳蓉;周梦媛;杨紫艺;汪杏;赵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2DM)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血糖控制的关系.方法:采用糖尿病痛苦量表(DDS)及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应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201例T2DM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T2DM患者疾病痛苦的发生率为39.3%,其中情感负担和生活规律2个维度的痛苦程度较高;且无或极少痛苦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明显好于轻度至中度痛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 DM患者普遍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医护人员应当关注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减轻其心理负担,以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徐霜俐;刘天舒;雷洋;姚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行气祛瘀颗粒冲剂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全膝关节功能及隐性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将81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利伐沙班治疗,治疗组41例采用利伐沙班合行气祛瘀颗粒冲剂治疗.术后第2天、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复诊,观察比较2组术后隐性失血量、全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HSS评分组内比较,术后第1、3、6个月均较治疗第2天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1、3、6个月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隐性失血量及总失血量均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行气祛瘀颗粒冲剂与利伐沙班联用,可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全膝关节功能恢复,并降低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可能与降低患者隐性失血量有关.
作者:周燕红;黄伟韬;李彩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肿痛安外敷联合中频治疗仪对老年性膝关节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1例老年性膝关节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应用中频治疗仪治疗30min后再用肿痛安外敷4~6h,对照组单用中频治疗仪治疗30min,观察比较2组止痛疗效及治疗3周后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止痛疗效、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痛安外敷联合中频治疗仪治疗老年性膝关节疼痛的效果更好,疗程短,见效快,止痛时间持久,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志业;潘晓彦;颜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配合消炎散外敷对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治疗组予中医手法结合消炎散外敷治疗,对照组仅使用中医手法治疗,均每2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采用VAS评分法对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定,比较2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为6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联合消炎散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可靠.
作者:卢敏;胡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系统评价黄葵胶囊联合ARB类降压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和手工检索Vip、Wanfang Data、CNKI、CBM、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选择有关黄葵胶囊联合ARB类降压药与单纯ARB类降压药比较治疗CGN的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文献提取有效的数据、应用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后,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有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574例患者.黄葵胶囊联合ARB类降压药比单纯应用ARB类降压药能更好地降低CGN患者24h尿蛋白[WMD=-0.4,95% CI(-0.46,-0.34),P<0.00001]和肌酐[WMD=-5.73,95% CI(-7.09,-4.37),P<0.00001],临床疗效[RR=1.31,95% CI(1.20,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01),对尿素氮[WMD =0.1,95% CI(-0.01,-0.20),P=0.07]影响不明显.结论:黄葵胶囊联合ARB类降压药在治疗CGN 24h蛋白尿及血肌酐方面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由于纳入文献的质量和数量有限,故对这些结果的解释应持谨慎态度.
作者:张谭;穆超超;陈娜;车树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阴道炎是阴道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的炎症,是妇科门诊常见的疾病.由于解剖学及生物化学特点,女性阴道对病原体的侵入有自然防御功能,当阴道的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时,则病原体易于侵入,导致阴道炎[1].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数据表明,中国女性中有40%患有不同程度的生殖道感染,妇科门诊患者中,因感染性疾病就诊者就占一半以上[2].目前西医治疗阴道炎多以抗菌药物为主.但许多控制炎症的杀菌药品会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并且不能长时间用药[3].中医治疗阴道炎秉着“治外必本诸内”的原则,将内服与外治、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进行论治,有较好的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具有安全、价廉、临床应用广等优点.现将近年来中医药防治阴道炎的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李金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是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之一,是指缺血的肠道在恢复血流后,缺血性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小肠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敏感的器宫之一,在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感染和肠移植等情况下,均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IRI不仅可以引起肠道局部的组织损害,而且可以导致肠内细菌移位,引起网状内皮系统的反应,导致大量细胞因子的释放,诱发多系统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发生.本文主要从单味中药有效成分和复方制剂2方面对肠IRI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作一概述.
作者:张云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临床常见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以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且易并发自身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甚者可引发颅内出血导致死亡,现代医学一般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但疗效有限,毒副作用大.本案患者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年余,近期由饮食不当并发荨麻疹,皮下出血点增多,瘙痒难忍,夜间明显,西药口服并无改善,笔者采用滋阴凉血针法配合放血,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琼;刘迈兰;贲定严;杨宗保;刘密;常小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前通安灌肠治疗前列腺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辨证为气滞血瘀证的前列腺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前通安灌肠治疗,对照组予前列安栓塞肛治疗,2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记录2组治疗前后NIH-CPS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CPS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前通安灌肠治疗前列腺痛疗效显著,且优于前列安栓塞肛治疗.
作者:何强;周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补肾壮筋汤对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金属蛋白酶-1(MMP-1)、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例肝肾亏虚型KOA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壮筋汤治疗,疗程均为30d.采用Elisa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及关节液中MMP-1、TMP-1含量;采用Lequesne指数对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并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关节液中MMP-1含量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组减少更明显(P<0.05);治疗组血清、关节液TIMP-1含量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5),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补肾壮筋汤可降低KOA患者血清、关节液MMP-1的活性,并提高TIMP-1的活性,缓解关节软骨退变,从而保护关节软骨.
作者:罗志强;熊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介绍孙达武教授诊治骶髂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经验.孙教授在临床诊疗上重视对骶髂关节半脱位病因病机的辨识,坚持整体观念,做好“望”“摸”诊,结合症状体征,明确诊断,强调整复手法在治疗上的关键性作用,注重防治结合.
作者:金成鹏;李益亮;刘卓;孙绍裘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生脉散合丹参饮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气阴亏虚兼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予生脉散合丹参饮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单用胺碘酮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TGF-β1、hs-CRP水平及治疗前后左房内径的变化,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0%,对照组为77.14%,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左房内径及血清hs-CRP、TGF-β1水平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散合丹参饮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有明显疗效,能减低血清hs-CRP、TGF-β1水平,缩小左房内径,减慢心肌重构,干预房颤的触发及维持机构.
作者:丁小妹;王诚喜;李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中医药学植根于中国文化,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自然科学融合的结晶.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以时为序的恒动思想与以人为本的中和原则3个方面诠释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医学术及临床思维的影响,认为只有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以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袁长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介绍李元聪教授治疗口角炎的经验.李老认为口角炎的发生多由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而致脾气虚弱;或饮食不节导致的脾胃湿热;或久病伤阴、虚火上炎于口所致.辨证时须审证求因,施方得当,方能获得好的治疗效果.其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证候,将口角炎分为脾胃虚弱、脾胃湿热、阴虚火旺3型,分别治以健脾益气、清脾泻热、滋阴降火,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清胃散、知柏地黄汤加昧治疗,疗效显著.并各举验案1则,以资佐证.
作者:陈世娟;文倩;李元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系统评价腹部术后穴位敷贴对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AMED、CINAHL、Web of Science、wanfang data、CBM、CNKI和VIP,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6年12月.搜集符合腹部术后穴位敷贴对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14项RCT,共136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术后常规治疗比较,腹部术后采用穴位敷贴可缩短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MD=-12,95% CI(-14.63,-9.37),P<0.00001],促进肠鸣音恢复[MD=-8.79,95% CI(-11.31,-6.27),P<0.00001],缩短术后首次排便时间[MD=-13.74,95% CI(-17.62,-9.87),P<0.00001],降低腹胀发生率[RR =0.35,95% CI(0.25,0.48),P<0.00001],提高术后3d胃泌素水平[MD=69.32,95% CI(64.94,73.71),P<0.0000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术后穴位敷贴与常规治疗相比,可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高质量研究论证.
作者:向玉萍;高静;赵霞;吕俭霞;侯晓琳;郭潇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益气活血类药物配伍治疗,分析比较2组血液流变学变化、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身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绞痛稳定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类中药能够活血化瘀,通脉止痛,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升疾病的治疗率.
作者:梁永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介绍黄青松教授治疗咳嗽的经验.黄教授认为,治疗咳嗽时,辨证上当辨咳嗽之外感内伤、阴阳寒热以及所涉及脏腑;治疗上常以“调理营卫”“疏和少阳”为治疗原则,兼以重视治疗禁忌;遣方用药上,擅长使用经典方药,并结合自身经验及临床表现加减变通,故常获良效.
作者:张凡;赵庚雷;黄青松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开青龙锁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空白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开青龙锁治疗,对照组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空白组口服淀粉片治疗.治疗10d后对比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空白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66.67%、空白组的6.6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男性治疗前后评分差值大于同组女性(P<0.05),对照组男性总有效率高于女性(P<0.05).结论:开青龙锁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疗效确切,且安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晶;赵焰;肖尧;熊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药熏洗治疗及对应护理,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患者的睡眠质量等.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15%,对照组为88.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失眠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肖耀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