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半夏泻心汤合柴胡舒肝散治疗伴抑郁焦虑反流性食管炎40例

陈艳;万强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 抑郁焦虑, 中西医结合疗法, 半夏泻心汤, 柴胡舒肝散
摘要: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合柴胡舒肝散治疗伴抑郁焦虑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伴抑郁焦虑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半夏泻心汤合柴胡舒肝散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3%, 对照组为89.5%,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胃镜分级、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半夏泻心汤合柴胡舒肝散治疗伴抑郁焦虑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肯定.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骨松健骨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骨松健骨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芪骨胶囊及碳酸钙D3片, 治疗组口服骨松益骨方及碳酸钙D3片.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 对照组为72.5%,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VA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骨松健骨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疗效, 能够有效缓解疼痛, 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黄付伟;孔西建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伍大华运用逍遥散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经验

    介绍伍大华教授运用逍遥散治疗围绝期失眠的经验.伍教授认为围绝经期失眠病位在心, 与肝脾关系密切, 其基本病机是肝气郁结, 心神失养.以疏肝健脾、养血安神为基本治法, 用逍遥散为基本方辨证施治.肝气郁结, 气郁化火证予丹栀逍遥散;肝气郁结, 胆郁痰扰证予逍遥散合温胆汤;肝气郁结, 心脾两虚证予逍遥散合归脾汤;肝气郁结, 心肝血虚证予逍遥散合酸枣仁汤;配合心理疏导, 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媛婷;胡宗仁;伍大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海螵蛸与其近似基原品种的鉴别研究

    目的: 探讨海螵蛸与其近似基原品种的鉴别特征.方法: 参考已有生药鉴别,以及乌贼科权威分类学文献,在对来源准确实物标本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结合体式显微及成像技术,对海螵蛸药典品——金乌贼和无针乌贼,与近似基原品种——白斑乌贼和目乌贼,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形态鉴别研究,归纳总结了适用于药材和饮片的鉴别特征,并制定了检索表.结果: 海螵蛸《药典》品与其近似基原品种在背面的纵肋、腹面的纵槽、横层纹的峰形等形态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研究,补充完善了海螵蛸与其近似基原品种的重要鉴别特征,为海螵蛸的监督检验和标准制订提供了参考.

    作者:林芳;康帅;朱跃芳;连超杰;包敏;马双成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复方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4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糖水平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将2型糖尿病湿热证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各48例,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复方葛根芩连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 (FBG) 、餐后2h血糖 (2h PG) 、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 、症状改善及肠道菌群结构变化情况, 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 对照组为75.0%,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FBG、2h PG、Hb A1c、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 肠杆菌、梭菌、双歧杆菌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复方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湿热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有效调节肠道菌群结构.

    作者:李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运用于微创外科的研究进展

    随着手术器械在安全性和术式的改进和升级, 椎间孔镜技术日趋成熟, 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在微创外科领域取得了迅猛发展, 其疗效确切, 适应症也越来越大, 得到了广大医疗工作者和患者的推崇.本文就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微创外科中的运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万祥;李枝发;潘汉升;陈锋;周先明;黄民锋;温永福;陈科;闫乾;黄中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2例, 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 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 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 疗程均为30d.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心电图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2.9%、90.5%, 对照组分别为77.5%、72.5%, 2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2组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 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P<0.05) .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 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 缩短心绞痛发作时间, 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作者:吴志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慢性难愈合创面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慢性难愈合创面是指因多种外界或内在因素引起经治疗1个月以上愈合进展缓慢或仍未愈合的创面, 主要包括创伤性溃疡、糖尿病溃疡、压疮、动静脉溃疡、癌性溃疡及感染性溃疡等[1].该疾病由于多种复杂的内外因素综合作用, 致使创面存在持续的感染及慢性炎症而迁延难愈, 所以在实验中动物模型应体现这一特点.因此, 不断改进慢性难愈合创面造模方法并建立与临床溃疡面一致的动物模型, 对中药促愈机制的研究十分重要.本文将对以上各类慢性创面动物造模方法的新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李文华;刘筱;周雯婷;杨敏;曾娟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医院校人体发育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及思考

    从教材、教学内容、师资力量、学生特点及教学方法 5个方面分析中医院校人体发育学教学现状, 探讨改善方法, 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出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的康复治疗学人才.

    作者:阎卉芳;刘霞;钟欢;刘迈兰;刘密;常小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何永生治疗脊髓延髓肌肉萎缩症验案1则

    脊髓延髓肌肉萎缩症 (SBMA) 是以慢性前角细胞变性和背根神经节的感觉神经元丢失为特点的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主要影响脑干和脊髓的运动神经元, 是位于Xq11-12的AR基因第1外显子N'端的一段CAG三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数目异常增多所致[1].本病多见于中年男性, 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肌肉无力、萎缩, 肌肉痉挛, 易疲劳, 遇冷僵硬 (尤其是在肢体远端肌肉), 以及由于咽肌逐渐松弛所造成的睡眠障碍等.现将何永生主任医师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SBMA验案1则介绍如下.

    作者:逯晓琪;何永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算盘子的鉴别研究

    目的: 探讨算盘子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法和薄层色谱法.结果: 显微组织特征明显;薄层色谱斑点清晰,相互间分离良好.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可用于算盘子的质量控制.

    作者:安军;谈大川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消癥散防治经腹肌瘤剔除术后盆腔粘连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消癥散热敷防治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盆腔粘连疗效.方法:将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围术期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予消癥散热敷下腹部治疗, 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围术期血清相关指标.结果:2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术后3d、1周和2周的血清相关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消癥散热敷治疗对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盆腔粘连有较好疗效.

    作者:赵姬南;王晶;唐锦;丁桂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分析化学课程的实验记录与教学质量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化学课程中重视实验记录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性.方法:将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2,湖南长沙, 410208),湖南长沙, 410208)013级大专中药班的33名学生随机分为研究组18名, 对照组15名, 研究组在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学习中由带教老师强调做好实验记录的意义并具体指导做好实验记录, 对照组对实验记录不做要求.对2组分析化学课程的学生实验记录成绩与理论考试成绩进行比较, 并对研究组数据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实验记录率研究组为100.0%, 对照组为40.0%, 理论考试成绩优良率研究组为44.0%, 对照组为6.0%, 2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P<0.05);研究组实验记录成绩与理论考试成绩成正相关.结论:加强对学生实验记录的要求, 强化实验记录训练, 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也是提高分析化学教学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胡俐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4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硬膜外侧隐窝置管神经根冲击松解联合藤黄健骨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型臂定位引导下行硬膜外侧隐窝置管神经根冲击松解治疗3次, 同时口服藤黄健骨片治疗3周.术前、术后1周、3周、3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VAS评分和依据改良的Mac Nab腰腿痛评价标准评价其疗效.结果:术后3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治疗后各时点VSA评分与术前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硬膜外侧间隙置管神经根冲击松解联合藤黄健骨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国荣;何美林;胡翠芬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基于CiteSpace的《伤寒论》六经辨证知识图谱分析

    目的:探讨《伤寒论》六经辨证研究概况和热点.方法:以中国知网 (CNKI) 学术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来源, 运用Cite SpaceⅤ对《伤寒论》中有关六经辨证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 重点分析作者、机构、关键词和聚类.结果:纳入613条文献, 经过可视化分析, 得到六经辨证5位研究作者, 10所研究机构, 前10位热点关键词和前8位聚类高频关键词.结论:在《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研究中, 其研究作者和机构合作不够密切, 研究趋势从原文发掘向临床研究转变.提出对《伤寒论》的研究需结合原著和临床经验总结, 加强地域间合作与交流, 并且要加大经典与现代化研究, 运用新技术, 加强经典原著的可读性, 更准确地指导临床.

    作者:邓晴;陈陵芳;晏峻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糖尿病胃轻瘫的相关机制研究及治疗现状

    糖尿病胃轻瘫 (Diabetic Gastroparesis, DGP) 是一种公认的以胃排空延迟为特征, 但不伴有胃机械性梗阻的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1], 据国外文献报道, 约有20%~4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胃轻瘫[2].DGP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厌食、恶心、早饱、餐后上腹饱胀及呕吐等症状[3].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做了大量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现综述如下.

    作者:沙敏;黄天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陶渊明自然养生思想解析

    陶渊明作为魏晋文人的代表, 他的诗歌成为田园文学的经典之作.他的养生思想同样对后人影响深远.他精神上向往自由, 率性自然, 生活中践行回归田园、栖身自然, 他的养生思想体现了道家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的主张.

    作者:顾天娇;杨一涵;许彪;吴倩;孙远;张禾佳;李晓康;王泓午;李德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概况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未经及时正确治疗的RA可迁延不愈, 出现关节骨质的侵蚀和破坏, 终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现代医学治疗RA主要有抗风湿药、生物制剂、非甾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 这些药物虽能缓解RA病情, 但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中医药治疗RA具有有效性、安全性、双向性、针对性等优势[1].近年来, 中医药在RA病因病机及治疗上的研究日趋完善, 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亚乐;薛鸾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顿足疗法治疗跟痛症的作用机制分析

    跟痛症又名足跟痛, 是以足底后跟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尤以肥胖者或运动员为多.患者往往由于足部疼痛, 活动范围及活动量减少, 导致许多慢性疾病的形成.顿足疗法是一种民间疗法, 是传统医学中足部疗法的一种, 对跟痛症具有较好的疗效.现对顿足疗法治疗跟痛症的机制进行探讨, 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作者:卢敏;陈柏屹;王志宏;胡军;龚志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控制血糖方案合缬沙坦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补肾活血方治疗.对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24h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 高于对照组的72.50% (P<0.05) .治疗后治疗组的24h尿白蛋白排泄率、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有病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养心活血通脉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7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养心活血通脉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HFp EF)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5例HFp E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 对照组73例,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活血通脉膏治疗.结果:治疗组心力衰竭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分别为91.7%、91.7%, 对照组分别为79.5%、50.7%, 2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血清NT-pro BNP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养心活血通脉膏对HFp EF具有明显疗效, 推荐为临床使用.

    作者:王青祥;喻正科;徐子轩;陶琦;李娟;龙阿凤;韦凤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