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运用于微创外科的研究进展

刘万祥;李枝发;潘汉升;陈锋;周先明;黄民锋;温永福;陈科;闫乾;黄中飞

关键词: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微创外科, 综述, 学术性
摘要:随着手术器械在安全性和术式的改进和升级, 椎间孔镜技术日趋成熟, 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在微创外科领域取得了迅猛发展, 其疗效确切, 适应症也越来越大, 得到了广大医疗工作者和患者的推崇.本文就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微创外科中的运用进展综述如下.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心肌纤维化发病机制及活血化瘀方药抗心肌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心肌纤维化是指心肌组织中胶原纤维过量沉积, 胶原浓度和胶原容积分数显著增加, 各型胶原比例失调及排列紊乱, 其病理基础是心肌间质数量所占心肌组织比例的增加.心肌间质是由成纤维细胞 (Fibroblast, F) 、肌成纤维细胞 (Myofibroblast, MF) 、周细胞、瓣膜间质细胞 (Valvular Interstitial Cells, VICs) 等多种细胞及细胞外基质 (ECM) 组成的纤维结缔组织[1].心肌纤维化、重塑的过程可引起心肌功能、代谢及传导的异常, 从而导致心力衰竭、各种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2].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如高血压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糖尿病心肌病等中均可观察到不同程度心肌纤维化的发生.现将心肌纤维化发病机制及活血化瘀方药抗心肌纤维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龙雨;邓娟娟;王璇;罗尧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心痛泰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管新生及血管内皮活性物质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心痛泰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新生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 模型组, 心痛泰低、中、高剂量组, 麝香保心丸组.除假手术组外, 其余组大鼠均予以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成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 成模后分别给予蒸馏水, 心痛泰低、中、高剂量药液及麝香保心丸进行灌胃治疗2周.HE染色光镜观察心肌形态结构改变;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 (NO) 、一氧化氮合酶 (NOS) 、内皮素1 (ET-1) 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新生微血管密度.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 模型组血清中NO、NOS表达减少 (P<0.01), ET-1表达增加 (P<0.01), 缺血心肌微血管密度表达增加 (P<0.05);与模型组相比, 各用药组均可升高血清中NO、NOS含量 (P<0.01), 降低ET-1含量 (P<0.01), 促进缺血区微血管密度的表达 (P<0.05) .结论:心痛泰具有保护缺血心肌之效, 这可能与其提高血清中NO、NOS含量、减少ET-1的含量、促进缺血区新生血管生成相关.

    作者:吴钟琴;李雅;郭志华;任欣;邓育兵;宋汝汝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滋肾宁心胶囊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伴焦虑及抑郁5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滋肾宁心胶囊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伴焦虑及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围绝经期失眠伴焦虑及抑郁的患者分为2组, 治疗组55例采用滋肾宁心胶囊治疗, 对照组45例采用坤泰胶囊治疗, 4周为1个疗程, 2个疗程后, 观察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焦虑和抑郁改善情况.结果:失眠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 对照组为82.2%, 2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焦虑及抑郁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滋肾宁心胶囊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伴焦虑、抑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广伟;张佳宁;李昌;苏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 EVL) 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因素, 为中医药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基础理论指导.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对10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经电子内镜下行套扎术, 术后4周对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要素进行分析.结果:EVL后患者中医证型以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为多见, 而肝气郁结证为少见;男性患者证型主要集中在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 (P<0.05), 女性患者证型主要集中在肝肾阴虚证、血瘀阻络证 (P<0.05);肝肾阴虚证与51~60岁年龄呈正相关, 脾肾阳虚证与61~70岁年龄呈正相关;术后8个月, 以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为主, 其中肝肾阴虚证明显多于其他各证,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6个月, 以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脾肾阳虚证为主, 3个证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22个月, 以瘀血阻络证、湿热蕴结证、水湿内阻证、脾肾阳虚证为主, 4个证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在病程发展过程中, 肝肾阴虚证比例随术后时间增加而减少 (P<0.05) .

    作者:彭卓嵛;李瑞胜;陈婧;郭桂伶;覃露;谢洁如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从津液角度认识帕金森病

    基于脏腑辨证, 帕金森病以往多从肝风论治;基于气血津液辨证, 多从气血解释, 而从津液的角度认识帕金森病, 却少有言及.本文从津液角度整理古籍和临床治疗经验, 对帕金森病的病因进行探讨, 提出治肾以复津液上腾之下本、治脾胃以复津液升降之中轴、治肺以复津液敷布之上源的治法, 以期丰富帕金森病的基本病因病机与治疗思路.

    作者:叶宝倩;鲁可;蔡银河;陈腾宇;王伯清;吴智兵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运用于微创外科的研究进展

    随着手术器械在安全性和术式的改进和升级, 椎间孔镜技术日趋成熟, 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在微创外科领域取得了迅猛发展, 其疗效确切, 适应症也越来越大, 得到了广大医疗工作者和患者的推崇.本文就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微创外科中的运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万祥;李枝发;潘汉升;陈锋;周先明;黄民锋;温永福;陈科;闫乾;黄中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加味血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血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 对照组采用手法、牵引、理疗等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加味血痹汤治疗.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 对照组为76.7%,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症状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 对照组76.7%,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加味血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曾庆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糖尿病胃轻瘫的相关机制研究及治疗现状

    糖尿病胃轻瘫 (Diabetic Gastroparesis, DGP) 是一种公认的以胃排空延迟为特征, 但不伴有胃机械性梗阻的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1], 据国外文献报道, 约有20%~4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胃轻瘫[2].DGP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厌食、恶心、早饱、餐后上腹饱胀及呕吐等症状[3].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做了大量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现综述如下.

    作者:沙敏;黄天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紫贝止咳颗粒治疗感染后咳嗽余邪恋肺证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紫贝止咳颗粒治疗感染后咳嗽余邪恋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感染后咳嗽余邪恋肺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 治疗组予以紫贝止咳颗粒治疗, 疗程均为7d.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症状缓解时间、诱导痰上清液中P物质 (SP) 、白介素 (IL-8) 浓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 对照组为82.5%,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咳嗽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SP、IL-8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紫贝止咳颗粒可有效改善感染后咳嗽余邪恋肺证患者症状, 疗效显著.

    作者:万益玲;范伏元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温胃汤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胃汤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幽门螺旋杆菌 (Hp) 转阴率的影响.方法:将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 对照组单用针刺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温胃汤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Hp转阴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92%, 对照组为79.17%,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Hp阴转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温胃汤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临床疗效, 可明显提高Hp转阴率.

    作者:何举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补肾健骨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肝肾不足证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补肾健骨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肝肾不足证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膝骨关节炎肝肾不足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 治疗组采用补肾健骨胶囊治疗, 对照组采用骨康胶囊治疗, 疗程均为28d.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并进行评分, 对2组治疗前后休息痛、运动痛、压痛进行VAS评分, 比较2组综合疗效, 观察常规安全性指标, 治疗后随访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0%, 对照组为92.50%, 2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临床症状与体征积分及休息痛、运动痛、压痛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组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个月后随访, 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补肾健骨胶囊对膝骨关节炎肝肾不足证的临床疗效确切, 可明显改善患者疼痛、肿胀、活动度等症状和体征, 促进关节积液吸收, 减轻炎症反应, 恢复关节运动功能, 并能有效预防复发,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罗文兵;林锦发;向黎黎;周彪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医院校人体发育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及思考

    从教材、教学内容、师资力量、学生特点及教学方法 5个方面分析中医院校人体发育学教学现状, 探讨改善方法, 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出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的康复治疗学人才.

    作者:阎卉芳;刘霞;钟欢;刘迈兰;刘密;常小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浅谈解表透热法治疗伏热体质外感

    伏热体质是由气候变暖、营养过剩、生活节奏过快等因素导致的一种易于外感化热的病理性体质.伏热体质者多表现为咽红或红肿、手足心热、外感后更易发热.曹志群教授认为治疗伏热体质人群外感初期采用解表透热法比单纯解表效果更显著, 多用银翘散加减, 质病同调.

    作者:姜璐;王磊;曹志群;吴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手法与牵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手法与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 (CNKI) 、维普网 (VIP) 、万方数据库和Pub Med数据库, 并运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漏斗图分析.结果:检索到487篇中文文献,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2篇, 总样本量1352例.Meta分析显示治疗总体疗效:OR=4.27, 95%CI[2.93, 6.21], Z=7.5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疼痛评分改善评价提示MD=-1.44, 95%CI (-3.02,-0.14), 头晕症状改善评价显示OR=3.53, 95%CI (2.16, 5.7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漏斗图结果显示图形不对称, 提示存在发表偏倚可能.结论:本研究纳入的文献方法学评价质量较低, 现有证据提示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比单纯运用牵引治疗有明显优势, 但由于本次研究的局限性, 该结果尚待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研究验证.

    作者:黄俊能;何育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杞黄颗粒对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中HIF-1蛋白含量及基因表达的干预研究

    目的:通过缺氧诱导因子 (HIF-1) 蛋白含量及基因的表达探讨杞黄颗粒对脉络膜新生血管 (CNV) 发生发展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BN大鼠81只, 随机选取13只作为空白对照组, 另68只右眼通过激光光凝方式建立CNV模型.光凝7d后随机选取3只检验造模是否成功, 余下65只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杞黄颗粒A组、杞黄颗粒B组、雷珠单抗组、杞黄颗粒+雷珠单抗组, 各13只.治疗结束后, 除杞黄颗粒B组在治疗的第90天处死, 其余组大鼠均在治疗的第60天心脏灌注处死, 取右眼制作标本, 采用Western-blotting和RT-PCR检测HIF-1的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结果:模型大鼠于激光后第7天OCT检查可见视网膜色素上皮复合层不连续, 局部增厚, 反射增强, 界限不清,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出少量圆盘状荧光渗漏, 表明造模成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模型对照组HIF-1蛋白和其mRNA的表达趋势一致, 均有上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HIF-1蛋白表达量, 模型对照组明显高于杞黄颗粒+雷珠单抗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杞黄颗粒A组、雷珠单抗组、模型对照组组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杞黄颗粒B组与A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HIF-1mRNA表达, 模型对照组明显高于雷珠单抗组、杞黄颗粒+雷珠单抗组, 杞黄颗粒A组表达高于雷珠单抗组和杞黄颗粒+雷珠单抗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杞黄颗粒+雷珠单抗组优于雷珠单抗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杞黄颗粒B组与A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杞黄颗粒联合雷珠单抗在抑制CNV中下调HIF-1蛋白含量及基因表达效果较单纯应用杞黄颗粒更加稳定, 长期应用杞黄颗粒对抑制CNV有临床意义,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HIF-1因子有关.

    作者:王莹莹;梁凤鸣;王莉;王燕;黎红梅;全颖;关玉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自拟健脾益肾汤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 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肌酐和尿素氮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 对照组为87.5%,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24h尿蛋白定量、肌酐、尿素氮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显著, 可改善肾功能和临床症状.

    作者:李秋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半夏泻心汤合柴胡舒肝散治疗伴抑郁焦虑反流性食管炎40例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合柴胡舒肝散治疗伴抑郁焦虑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伴抑郁焦虑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半夏泻心汤合柴胡舒肝散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3%, 对照组为89.5%,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胃镜分级、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半夏泻心汤合柴胡舒肝散治疗伴抑郁焦虑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肯定.

    作者:陈艳;万强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顿足疗法治疗跟痛症的作用机制分析

    跟痛症又名足跟痛, 是以足底后跟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尤以肥胖者或运动员为多.患者往往由于足部疼痛, 活动范围及活动量减少, 导致许多慢性疾病的形成.顿足疗法是一种民间疗法, 是传统医学中足部疗法的一种, 对跟痛症具有较好的疗效.现对顿足疗法治疗跟痛症的机制进行探讨, 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作者:卢敏;陈柏屹;王志宏;胡军;龚志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 是一种与病毒感染相关的自限性甲状腺炎, 其临床表现为颈前甲状腺部位明显疼痛, 吞咽时加重, 可放射至耳部, 可伴有发热、多汗、心动过速、肌肉疼痛、食欲不振等症状.体格检查可发现甲状腺弥漫性或不对称肿大, 质地较硬, 部分伴有结节, 压痛明显[1].西医治疗本病时, 轻症患者仅需予非甾体类消炎药, 如布洛芬、吲哚美辛, 对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无效且持续高热、疼痛剧烈、甲状腺肿大的重症患者需予糖皮质激素[2].实践证明, 非甾体类消炎药只能缓解症状, 糖皮质激素虽然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但减药及停药过程中易复发, 据统计, 其复发率可达11%~47%[3], 且容易产生内分泌紊乱等不良反应.近年来, 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 现将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尹家宁;刘春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复方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4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糖水平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将2型糖尿病湿热证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各48例,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复方葛根芩连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 (FBG) 、餐后2h血糖 (2h PG) 、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 、症状改善及肠道菌群结构变化情况, 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 对照组为75.0%,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FBG、2h PG、Hb A1c、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 肠杆菌、梭菌、双歧杆菌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复方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湿热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有效调节肠道菌群结构.

    作者:李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