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胃汤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临床观察

何举纲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 温胃汤, 针刺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温胃汤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幽门螺旋杆菌 (Hp) 转阴率的影响.方法:将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 对照组单用针刺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温胃汤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Hp转阴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92%, 对照组为79.17%,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Hp阴转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温胃汤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临床疗效, 可明显提高Hp转阴率.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益气开胃膏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对益气开胃膏的质量标准进行提高研究.方法:采用TLC薄层色谱技术对益气开胃膏中黄芪、山楂、陈皮等中药进行薄层鉴别, 同时采用HPLC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方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所建立的TLC法能较好地鉴别方中所含的黄芪、山楂、陈皮, 斑点对应清晰, 阴性无干扰;黄芪甲苷在1.0472~20.944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黄芪甲苷平均回收率为99.50%, RSD为1.32%.结论: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准确、专属性好, 能较好地对益气开胃膏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可用于益气开胃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廖伟中;李养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补肾健骨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肝肾不足证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补肾健骨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肝肾不足证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膝骨关节炎肝肾不足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 治疗组采用补肾健骨胶囊治疗, 对照组采用骨康胶囊治疗, 疗程均为28d.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并进行评分, 对2组治疗前后休息痛、运动痛、压痛进行VAS评分, 比较2组综合疗效, 观察常规安全性指标, 治疗后随访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0%, 对照组为92.50%, 2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临床症状与体征积分及休息痛、运动痛、压痛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组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个月后随访, 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补肾健骨胶囊对膝骨关节炎肝肾不足证的临床疗效确切, 可明显改善患者疼痛、肿胀、活动度等症状和体征, 促进关节积液吸收, 减轻炎症反应, 恢复关节运动功能, 并能有效预防复发,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罗文兵;林锦发;向黎黎;周彪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分析化学课程的实验记录与教学质量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化学课程中重视实验记录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性.方法:将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2,湖南长沙, 410208),湖南长沙, 410208)013级大专中药班的33名学生随机分为研究组18名, 对照组15名, 研究组在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学习中由带教老师强调做好实验记录的意义并具体指导做好实验记录, 对照组对实验记录不做要求.对2组分析化学课程的学生实验记录成绩与理论考试成绩进行比较, 并对研究组数据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实验记录率研究组为100.0%, 对照组为40.0%, 理论考试成绩优良率研究组为44.0%, 对照组为6.0%, 2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P<0.05);研究组实验记录成绩与理论考试成绩成正相关.结论:加强对学生实验记录的要求, 强化实验记录训练, 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也是提高分析化学教学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胡俐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中医诊疗研究进展

    糖尿病 (Diabete Mellitus, DM) 是一种以持续性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以控制为主、难以治愈的终身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占本病的90%以上, 2型糖尿病主要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受损为主, 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成年人[1].长期的高糖状态易引起微血管病变, 导致多器官损伤, 引起诸多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冠心病、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眼病、糖尿病足等[2], 在老年人群中属高致残的疾病[3].国际糖尿病联盟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 调查显示全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将从2013年的3.82亿预计增至2035年的5.92亿[4], IDF新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糖尿病患者达1.1亿, 居全球首位[5], 其中约有5百万人死于糖尿病并发症[2], 逐年增加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及医疗费用支出, 使得人们的负担日益加重, 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因此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对人类的健康影响深远.目前西医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除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治疗外, 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案, 但口服降糖药可加重胰岛负荷、造成肝肾功能损害等, 而胰岛素治疗需长期注射, 患者易产生恐惧, 且注射部位易瘀血形成硬结、感染等, 故依从性较差.中医药在改善糖尿病症状、抑制并发症等方面有显著疗效, 毒副作用小, 极受患者的重视.现将近年来中医药诊治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范婷婷;李新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温胃汤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胃汤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幽门螺旋杆菌 (Hp) 转阴率的影响.方法:将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 对照组单用针刺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温胃汤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Hp转阴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92%, 对照组为79.17%,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Hp阴转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温胃汤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临床疗效, 可明显提高Hp转阴率.

    作者:何举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 (V2.5), 分析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用药规律, 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CNKI中采用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验案, 筛选出方剂组成、剂量完整者, 录入系统软件, 分析其中的用药规律.结果:选取验案102篇, 筛选出方剂47首, 涉及中药145味.方中黄芪出现的频次多, 其中出现频次14以上的药物中活血化瘀药物占50%;出现频率高的药对为黄芪+鸡血藤.演化得到核心组合6个, 新处方3首;置信度>0.9的关联规则包括红花→黄芪, 桃仁→当归, 葛根、黄芪→鸡血藤等.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CNKI数据库筛选出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方剂进行分析, 得出组方用药以活血化瘀通络、补中益气为主;基于熵层次聚类算法的新方以补气活血、化瘀通痹为主, 进而揭示组方规律,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王敬静;任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杞黄颗粒对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中HIF-1蛋白含量及基因表达的干预研究

    目的:通过缺氧诱导因子 (HIF-1) 蛋白含量及基因的表达探讨杞黄颗粒对脉络膜新生血管 (CNV) 发生发展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BN大鼠81只, 随机选取13只作为空白对照组, 另68只右眼通过激光光凝方式建立CNV模型.光凝7d后随机选取3只检验造模是否成功, 余下65只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杞黄颗粒A组、杞黄颗粒B组、雷珠单抗组、杞黄颗粒+雷珠单抗组, 各13只.治疗结束后, 除杞黄颗粒B组在治疗的第90天处死, 其余组大鼠均在治疗的第60天心脏灌注处死, 取右眼制作标本, 采用Western-blotting和RT-PCR检测HIF-1的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结果:模型大鼠于激光后第7天OCT检查可见视网膜色素上皮复合层不连续, 局部增厚, 反射增强, 界限不清,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出少量圆盘状荧光渗漏, 表明造模成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模型对照组HIF-1蛋白和其mRNA的表达趋势一致, 均有上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HIF-1蛋白表达量, 模型对照组明显高于杞黄颗粒+雷珠单抗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杞黄颗粒A组、雷珠单抗组、模型对照组组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杞黄颗粒B组与A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HIF-1mRNA表达, 模型对照组明显高于雷珠单抗组、杞黄颗粒+雷珠单抗组, 杞黄颗粒A组表达高于雷珠单抗组和杞黄颗粒+雷珠单抗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杞黄颗粒+雷珠单抗组优于雷珠单抗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杞黄颗粒B组与A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杞黄颗粒联合雷珠单抗在抑制CNV中下调HIF-1蛋白含量及基因表达效果较单纯应用杞黄颗粒更加稳定, 长期应用杞黄颗粒对抑制CNV有临床意义,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HIF-1因子有关.

    作者:王莹莹;梁凤鸣;王莉;王燕;黎红梅;全颖;关玉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黎月恒运用中医药治疗食管癌经验

    从病因病机、分期论治、用药特色3个方面介绍黎月恒教授治疗食管癌的经验.黎教授认为, 食管癌的基本病机为痰、气、瘀、毒交阻于食道, 临床分为4个阶段进行治疗.术前阶段治以四物消瘰汤加减;术后阶段, 在手术过程及术后早期恢复过程中, 常用八珍汤加减, 术后出现吻合口瘘、胸腔感染则以活血化瘀、消热解毒之品治之, 术后出现反流性食管炎及胃排空障碍则以六君子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之;放疗阶段, 方选六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化疗阶段, 自拟脾肾方加减治疗.临床随症加减, 疗效显著.

    作者:曾玲芳;吴依辰;章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验案1则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是一组慢性选择性侵犯运动神经元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表现, 多从上肢发病, 开始发病时可见动作不灵活、轻度肌肉萎缩, 逐渐进展至其他肢体、躯干, 至疾病后期全身肢体严重肌肉萎缩、无力, 终出现吞咽困难和呼吸肌麻痹而致死亡[1].ALS发病年龄多为40岁以后, 男性多于女性, 全球发病率约为1/10万~3/10万[2].现代医学对ALS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除口服利鲁唑外尚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办法[3].现介绍刘爱芹副主任医师运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ALS验案1则如下.

    作者:刘爱芹;朱德友;李晓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当归补血汤的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为金代医家李东垣所写的补气生血经典名方, 由黄芪和当归两味药物组成.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 敛疮生肌之功效,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1].两者相互配伍, 临床对气滞血瘀、疮疡溃烂、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劳倦内伤等证效果显著.现将当归补血汤的现代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孟之;管连城;陈雨佳;高洁;李文;蒋志兵;秦忠;陈云志;柴艺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手法整复托跟式夹板治疗闭合性胫腓骨中下1/3骨折40例

    目的: 观察手法整复托跟式夹板治疗闭合性胫腓骨中下1/3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闭合性胫腓骨中下1/3骨折患者40 例,采用手法整复托跟式夹板外固定治疗,定期复查,观察骨折的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40 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时间3 ~ 6 周,平均4 周,后期随访活动功能均恢复满意.结论: 手法整复托跟式夹板治疗闭合性胫腓骨中下1 /3骨折疗效显著,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价格低廉等优点.

    作者:张晗;廖怀章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探索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探索通过加强临床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优化设置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临床训练、见习、实习模式, 改革毕业考核方式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

    作者:聂慧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伍大华运用逍遥散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经验

    介绍伍大华教授运用逍遥散治疗围绝期失眠的经验.伍教授认为围绝经期失眠病位在心, 与肝脾关系密切, 其基本病机是肝气郁结, 心神失养.以疏肝健脾、养血安神为基本治法, 用逍遥散为基本方辨证施治.肝气郁结, 气郁化火证予丹栀逍遥散;肝气郁结, 胆郁痰扰证予逍遥散合温胆汤;肝气郁结, 心脾两虚证予逍遥散合归脾汤;肝气郁结, 心肝血虚证予逍遥散合酸枣仁汤;配合心理疏导, 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媛婷;胡宗仁;伍大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王秀娟治疗神经性皮炎经验

    介绍王秀娟主任医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经验.其认为本病的病位在皮肤, 与脾关系密切, 基本病机为思则气结, 湿热蕴蒸, 浊毒壅盛.临床以行气开郁、健脾利湿、清热化浊为法, 自拟祛毒除癣汤, 随症加减治之.并附验案1则, 以资佐证.

    作者:曹帅;王秀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中医治疗进展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disease, PD) 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临床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睡眠障碍 (Sleep Disorder, SD) 是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 (Parkinson Disease with Sleep Disorder, PDSD) 发病率为65%~95%[1],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甚至加重运动症状.目前治疗PDSD西药多采用三环和四环类抗抑郁药、短效苯二氮卓类、非苯二氮卓类 (唑吡坦等) 、SSRIs及SNRI类等药物.有相关研究发现镇静催眠药易导致日间失忆、日间睡眠过多及认知障碍等毒副作用[2-3], 且长期用药会出现药效减退及依赖性等不良反应,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学在临床过程中强调辨证论治及综合治疗, 不仅能显著改善PD患者的睡眠障碍, 且无成瘾依赖, 作用持久、停药后不反弹等自身优势, 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西药毒副作用的产生, 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PD疾病进展.现将中医药治疗PDSD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覃雪云;胡玉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心痛泰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管新生及血管内皮活性物质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心痛泰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新生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 模型组, 心痛泰低、中、高剂量组, 麝香保心丸组.除假手术组外, 其余组大鼠均予以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成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 成模后分别给予蒸馏水, 心痛泰低、中、高剂量药液及麝香保心丸进行灌胃治疗2周.HE染色光镜观察心肌形态结构改变;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 (NO) 、一氧化氮合酶 (NOS) 、内皮素1 (ET-1) 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新生微血管密度.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 模型组血清中NO、NOS表达减少 (P<0.01), ET-1表达增加 (P<0.01), 缺血心肌微血管密度表达增加 (P<0.05);与模型组相比, 各用药组均可升高血清中NO、NOS含量 (P<0.01), 降低ET-1含量 (P<0.01), 促进缺血区微血管密度的表达 (P<0.05) .结论:心痛泰具有保护缺血心肌之效, 这可能与其提高血清中NO、NOS含量、减少ET-1的含量、促进缺血区新生血管生成相关.

    作者:吴钟琴;李雅;郭志华;任欣;邓育兵;宋汝汝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刘华一运用青蒿治疗脾胃病湿热证经验

    介绍刘华一教授运用青蒿治疗脾胃病湿热证的经验.刘教授灵活运用青蒿治疗脾胃病中的湿热证, 如运用青蒿配金铃子散治疗胃脘痛、运用青蒿加半夏泻心汤治疗痞满、运用青蒿加黄芩治疗便秘等, 均取得良好的疗效.并附验案1则, 以资佐证.

    作者:王碧芸;刘华一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伍劲华运用半夏秫米汤治疗不寐经验

    从睡眠的机制、不寐的病因病机、半夏秫米汤的理法方药以及个人经验等多方面系统阐述了伍劲华主任医师应用半夏秫米汤治疗不寐的学术思想和临证心得.不寐的关键在于阳不入阴, 故治疗时用半夏秫米汤加减, 以决渎壅塞, 通经络, 调和阴阳, 引阳入阴.临证时常用薏苡仁代替秫米, 加煅磁石助半夏之功, 百合及合欢花调和阴阳.

    作者:马春成;王嘉丽;伍劲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不同原因导致的重型颅脑损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静脉滴注及鼻饲龙琥醒脑颗粒.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GCS评分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评估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7.14%, 优于对照组的57.14% (P<0.05) .2组GC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联合使用依达拉奉及龙琥醒脑颗粒对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更佳.

    作者:高俊;齐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三七活血接骨胶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三七活血接骨胶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三七活血接骨胶囊治疗, 对照组采用伤科接骨片治疗.结果:2组120例均治愈, Dienst腕关节功能评估均达优.2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后第7、10、14天肿胀评分比较, 第5、7天疼痛评分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临床疗效方面, 三七活血接骨胶囊及伤科接骨片组均优.结论:三七活血接骨胶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

    作者:张秀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