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中医治疗进展

覃雪云;胡玉英

关键词: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学术性
摘要: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disease, PD) 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临床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睡眠障碍 (Sleep Disorder, SD) 是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 (Parkinson Disease with Sleep Disorder, PDSD) 发病率为65%~95%[1],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甚至加重运动症状.目前治疗PDSD西药多采用三环和四环类抗抑郁药、短效苯二氮卓类、非苯二氮卓类 (唑吡坦等) 、SSRIs及SNRI类等药物.有相关研究发现镇静催眠药易导致日间失忆、日间睡眠过多及认知障碍等毒副作用[2-3], 且长期用药会出现药效减退及依赖性等不良反应,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学在临床过程中强调辨证论治及综合治疗, 不仅能显著改善PD患者的睡眠障碍, 且无成瘾依赖, 作用持久、停药后不反弹等自身优势, 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西药毒副作用的产生, 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PD疾病进展.现将中医药治疗PDSD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刘华一运用青蒿治疗脾胃病湿热证经验

    介绍刘华一教授运用青蒿治疗脾胃病湿热证的经验.刘教授灵活运用青蒿治疗脾胃病中的湿热证, 如运用青蒿配金铃子散治疗胃脘痛、运用青蒿加半夏泻心汤治疗痞满、运用青蒿加黄芩治疗便秘等, 均取得良好的疗效.并附验案1则, 以资佐证.

    作者:王碧芸;刘华一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不同原因导致的重型颅脑损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静脉滴注及鼻饲龙琥醒脑颗粒.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GCS评分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评估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7.14%, 优于对照组的57.14% (P<0.05) .2组GC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联合使用依达拉奉及龙琥醒脑颗粒对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更佳.

    作者:高俊;齐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杞黄颗粒对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中HIF-1蛋白含量及基因表达的干预研究

    目的:通过缺氧诱导因子 (HIF-1) 蛋白含量及基因的表达探讨杞黄颗粒对脉络膜新生血管 (CNV) 发生发展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BN大鼠81只, 随机选取13只作为空白对照组, 另68只右眼通过激光光凝方式建立CNV模型.光凝7d后随机选取3只检验造模是否成功, 余下65只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杞黄颗粒A组、杞黄颗粒B组、雷珠单抗组、杞黄颗粒+雷珠单抗组, 各13只.治疗结束后, 除杞黄颗粒B组在治疗的第90天处死, 其余组大鼠均在治疗的第60天心脏灌注处死, 取右眼制作标本, 采用Western-blotting和RT-PCR检测HIF-1的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结果:模型大鼠于激光后第7天OCT检查可见视网膜色素上皮复合层不连续, 局部增厚, 反射增强, 界限不清,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出少量圆盘状荧光渗漏, 表明造模成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模型对照组HIF-1蛋白和其mRNA的表达趋势一致, 均有上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HIF-1蛋白表达量, 模型对照组明显高于杞黄颗粒+雷珠单抗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杞黄颗粒A组、雷珠单抗组、模型对照组组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杞黄颗粒B组与A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HIF-1mRNA表达, 模型对照组明显高于雷珠单抗组、杞黄颗粒+雷珠单抗组, 杞黄颗粒A组表达高于雷珠单抗组和杞黄颗粒+雷珠单抗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杞黄颗粒+雷珠单抗组优于雷珠单抗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杞黄颗粒B组与A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杞黄颗粒联合雷珠单抗在抑制CNV中下调HIF-1蛋白含量及基因表达效果较单纯应用杞黄颗粒更加稳定, 长期应用杞黄颗粒对抑制CNV有临床意义,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HIF-1因子有关.

    作者:王莹莹;梁凤鸣;王莉;王燕;黎红梅;全颖;关玉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针刺结合麦粒灸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29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麦粒灸治疗 (心胆气虚型) 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心胆气虚型) 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 (治疗组脱落1例) .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麦粒灸治疗, 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普唑仑片治疗.2组均治疗14d为1个疗程, 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 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5%, 对照组为80.0%,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PSQ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 治疗组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总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针刺结合麦粒灸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能明显改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 疗效优于口服阿普唑仑片.

    作者:李秋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2例, 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 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 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 疗程均为30d.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心电图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2.9%、90.5%, 对照组分别为77.5%、72.5%, 2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2组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 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P<0.05) .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 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 缩短心绞痛发作时间, 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作者:吴志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基于CiteSpace的《伤寒论》六经辨证知识图谱分析

    目的:探讨《伤寒论》六经辨证研究概况和热点.方法:以中国知网 (CNKI) 学术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来源, 运用Cite SpaceⅤ对《伤寒论》中有关六经辨证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 重点分析作者、机构、关键词和聚类.结果:纳入613条文献, 经过可视化分析, 得到六经辨证5位研究作者, 10所研究机构, 前10位热点关键词和前8位聚类高频关键词.结论:在《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研究中, 其研究作者和机构合作不够密切, 研究趋势从原文发掘向临床研究转变.提出对《伤寒论》的研究需结合原著和临床经验总结, 加强地域间合作与交流, 并且要加大经典与现代化研究, 运用新技术, 加强经典原著的可读性, 更准确地指导临床.

    作者:邓晴;陈陵芳;晏峻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临床应用验案3则

    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于程钟龄《医学心悟·第四卷眩晕》, 由半夏、天麻、茯苓、橘红、白术、甘草组成, 具有化痰息风、健脾祛湿之功, 主治风痰上扰所致的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等病症.刘长玉主任医师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年余, 研读经典, 博采众方, 经验丰富.现整理其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胸痹、不寐验案各1则, 介绍如下.

    作者:尚峰;黄海燕;袁宏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颉敏琴运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寒热错杂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

    介绍颉敏琴副主任医师运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寒热错杂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颉师认为,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发展过程中多虚实寒热错杂, 故以具祛风除湿、通阳散寒、滋阴清热作用之桂枝芍药知母汤为主治之, 临证时随症加减, 获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 以资佐证.

    作者:宋仙芝;王治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 是一种与病毒感染相关的自限性甲状腺炎, 其临床表现为颈前甲状腺部位明显疼痛, 吞咽时加重, 可放射至耳部, 可伴有发热、多汗、心动过速、肌肉疼痛、食欲不振等症状.体格检查可发现甲状腺弥漫性或不对称肿大, 质地较硬, 部分伴有结节, 压痛明显[1].西医治疗本病时, 轻症患者仅需予非甾体类消炎药, 如布洛芬、吲哚美辛, 对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无效且持续高热、疼痛剧烈、甲状腺肿大的重症患者需予糖皮质激素[2].实践证明, 非甾体类消炎药只能缓解症状, 糖皮质激素虽然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但减药及停药过程中易复发, 据统计, 其复发率可达11%~47%[3], 且容易产生内分泌紊乱等不良反应.近年来, 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 现将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尹家宁;刘春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温胃汤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胃汤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幽门螺旋杆菌 (Hp) 转阴率的影响.方法:将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 对照组单用针刺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温胃汤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Hp转阴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92%, 对照组为79.17%,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Hp阴转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温胃汤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临床疗效, 可明显提高Hp转阴率.

    作者:何举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病30例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口服拉西地平治疗, 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 对照组为83.33%,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血压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夏潮红;蔡春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王娟运用疏肝消瘿方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经验

    介绍王娟教授运用疏肝消瘿方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经验.王教授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为肝气郁结, 痰凝血瘀, 自拟疏肝消瘿方治疗甲状腺结节, 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附验案1则, 以资佐证.

    作者:吴利晗;薛茹冰;王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滋肾宁心胶囊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伴焦虑及抑郁5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滋肾宁心胶囊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伴焦虑及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围绝经期失眠伴焦虑及抑郁的患者分为2组, 治疗组55例采用滋肾宁心胶囊治疗, 对照组45例采用坤泰胶囊治疗, 4周为1个疗程, 2个疗程后, 观察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焦虑和抑郁改善情况.结果:失眠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 对照组为82.2%, 2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焦虑及抑郁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滋肾宁心胶囊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伴焦虑、抑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广伟;张佳宁;李昌;苏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伍劲华运用半夏秫米汤治疗不寐经验

    从睡眠的机制、不寐的病因病机、半夏秫米汤的理法方药以及个人经验等多方面系统阐述了伍劲华主任医师应用半夏秫米汤治疗不寐的学术思想和临证心得.不寐的关键在于阳不入阴, 故治疗时用半夏秫米汤加减, 以决渎壅塞, 通经络, 调和阴阳, 引阳入阴.临证时常用薏苡仁代替秫米, 加煅磁石助半夏之功, 百合及合欢花调和阴阳.

    作者:马春成;王嘉丽;伍劲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从津液角度认识帕金森病

    基于脏腑辨证, 帕金森病以往多从肝风论治;基于气血津液辨证, 多从气血解释, 而从津液的角度认识帕金森病, 却少有言及.本文从津液角度整理古籍和临床治疗经验, 对帕金森病的病因进行探讨, 提出治肾以复津液上腾之下本、治脾胃以复津液升降之中轴、治肺以复津液敷布之上源的治法, 以期丰富帕金森病的基本病因病机与治疗思路.

    作者:叶宝倩;鲁可;蔡银河;陈腾宇;王伯清;吴智兵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降浊解毒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降浊解毒汤治疗痰浊瘀毒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痰浊瘀毒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甲巯咪唑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浊解毒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 对照组为86.0%,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TGAb、TPOAb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降浊解毒汤治疗痰浊瘀毒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温小凤;杨紫皓;彭瑶;解发良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伍大华运用逍遥散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经验

    介绍伍大华教授运用逍遥散治疗围绝期失眠的经验.伍教授认为围绝经期失眠病位在心, 与肝脾关系密切, 其基本病机是肝气郁结, 心神失养.以疏肝健脾、养血安神为基本治法, 用逍遥散为基本方辨证施治.肝气郁结, 气郁化火证予丹栀逍遥散;肝气郁结, 胆郁痰扰证予逍遥散合温胆汤;肝气郁结, 心脾两虚证予逍遥散合归脾汤;肝气郁结, 心肝血虚证予逍遥散合酸枣仁汤;配合心理疏导, 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媛婷;胡宗仁;伍大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验案1则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是一组慢性选择性侵犯运动神经元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表现, 多从上肢发病, 开始发病时可见动作不灵活、轻度肌肉萎缩, 逐渐进展至其他肢体、躯干, 至疾病后期全身肢体严重肌肉萎缩、无力, 终出现吞咽困难和呼吸肌麻痹而致死亡[1].ALS发病年龄多为40岁以后, 男性多于女性, 全球发病率约为1/10万~3/10万[2].现代医学对ALS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除口服利鲁唑外尚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办法[3].现介绍刘爱芹副主任医师运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ALS验案1则如下.

    作者:刘爱芹;朱德友;李晓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针刺联合中药贴敷治疗肺癌胸水3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药贴敷治疗肺癌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肺癌伴胸水患者随机分成3组, 每组30例.A组采用针刺联合中药贴敷治疗, B组单用中药贴敷治疗, C组采用常规胸腔用药治疗, 即胸水抽吸完成后灌注白介素-2.观察3组胸水疗效, 呼吸困难、咳嗽及胸痛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A组为53.3%, B组为40.0%, C组为20.0%, 3组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组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针刺联合中药贴敷治疗肺癌胸水疗效较佳.

    作者:史志刚;张永智;孙兴华;王清贤;刘翠;孙文博;张新庆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医院校人体发育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及思考

    从教材、教学内容、师资力量、学生特点及教学方法 5个方面分析中医院校人体发育学教学现状, 探讨改善方法, 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出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的康复治疗学人才.

    作者:阎卉芳;刘霞;钟欢;刘迈兰;刘密;常小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