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七活血接骨胶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60例临床观察

张秀杰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 中医药疗法, 三七活血接骨胶囊
摘要:目的:观察三七活血接骨胶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三七活血接骨胶囊治疗, 对照组采用伤科接骨片治疗.结果:2组120例均治愈, Dienst腕关节功能评估均达优.2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后第7、10、14天肿胀评分比较, 第5、7天疼痛评分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临床疗效方面, 三七活血接骨胶囊及伤科接骨片组均优.结论:三七活血接骨胶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陆为民论治痞满经验

    介绍陆为民教授治疗痞满的经验.陆教授认为痞满本质是寒热错杂, 虚实夹杂, 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是发病基础, 食积、痰饮、湿热、瘀血为诱因.结合前人经验及现代创新应用, 陆教授提出顾护脾胃、平和体质、平衡饮食为先;升降脾胃、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为本;辛开苦降、寒温并用、临证化裁为法治疗痞满, 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宇栋;谭唱;陆为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慢性难愈合创面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慢性难愈合创面是指因多种外界或内在因素引起经治疗1个月以上愈合进展缓慢或仍未愈合的创面, 主要包括创伤性溃疡、糖尿病溃疡、压疮、动静脉溃疡、癌性溃疡及感染性溃疡等[1].该疾病由于多种复杂的内外因素综合作用, 致使创面存在持续的感染及慢性炎症而迁延难愈, 所以在实验中动物模型应体现这一特点.因此, 不断改进慢性难愈合创面造模方法并建立与临床溃疡面一致的动物模型, 对中药促愈机制的研究十分重要.本文将对以上各类慢性创面动物造模方法的新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李文华;刘筱;周雯婷;杨敏;曾娟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颈椎牵引联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颈椎牵引联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7例, 对照组单用颈椎牵引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颈椎牵引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74%, 对照组为72.34%, 组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颈椎牵引联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

    作者:高跃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概况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未经及时正确治疗的RA可迁延不愈, 出现关节骨质的侵蚀和破坏, 终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现代医学治疗RA主要有抗风湿药、生物制剂、非甾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 这些药物虽能缓解RA病情, 但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中医药治疗RA具有有效性、安全性、双向性、针对性等优势[1].近年来, 中医药在RA病因病机及治疗上的研究日趋完善, 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亚乐;薛鸾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新伤湿敷液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新伤湿敷液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气滞血瘀证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使用新伤湿敷液外用, 对照组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外用, 观察2组患者消肿、疼痛缓解情况及患肢小腿周径.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 对照组为83.33%,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患肢肿胀、VAS评分及小腿周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新伤湿敷液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疗效显著, 可快速减轻患肢肿胀及疼痛症状, 缩短了围手术期时间.

    作者:汤亚军;刘志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控制血糖方案合缬沙坦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补肾活血方治疗.对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24h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 高于对照组的72.50% (P<0.05) .治疗后治疗组的24h尿白蛋白排泄率、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有病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自拟健脾益肾汤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 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肌酐和尿素氮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 对照组为87.5%,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24h尿蛋白定量、肌酐、尿素氮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显著, 可改善肾功能和临床症状.

    作者:李秋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OPG/RANKL/RANK 系统与骨质疏松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骨组织是一种拥有复杂结构的组织,人体通过多种机制来调节其代谢,而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 是一种常见的系统性代谢性骨病,骨质流失,骨组织微结构损伤为其主要特征.骨组织微观结构的完整性损伤,连续性降低,会导致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1].正常成人的成骨细胞(Osteoblast,OB) 中的骨矿物质沉积与破骨细胞(Osteoclast,OC) 的骨吸收平衡.在非正常生理状态下,相对于旧骨的吸收而言新骨的形成明显不足,导致骨量丢失,从而形成骨质疏松[2].据美国的一项新调查显示,目前全球范围内骨质疏松症人群已超过10. 2 亿,预计到2030 年该数字将上升到13. 6 亿[3].而根据我国的一项新调查, 2016年以-2. 0 SD 为诊断标准的研究发现,全国范围内40 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24. 62%,约1. 4 亿患者群[4].而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人数将会进一步上升.国际上通常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

    作者:李喆;曹寅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温胃汤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胃汤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幽门螺旋杆菌 (Hp) 转阴率的影响.方法:将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 对照组单用针刺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温胃汤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Hp转阴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92%, 对照组为79.17%,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Hp阴转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温胃汤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临床疗效, 可明显提高Hp转阴率.

    作者:何举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杞黄颗粒对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中HIF-1蛋白含量及基因表达的干预研究

    目的:通过缺氧诱导因子 (HIF-1) 蛋白含量及基因的表达探讨杞黄颗粒对脉络膜新生血管 (CNV) 发生发展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BN大鼠81只, 随机选取13只作为空白对照组, 另68只右眼通过激光光凝方式建立CNV模型.光凝7d后随机选取3只检验造模是否成功, 余下65只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杞黄颗粒A组、杞黄颗粒B组、雷珠单抗组、杞黄颗粒+雷珠单抗组, 各13只.治疗结束后, 除杞黄颗粒B组在治疗的第90天处死, 其余组大鼠均在治疗的第60天心脏灌注处死, 取右眼制作标本, 采用Western-blotting和RT-PCR检测HIF-1的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结果:模型大鼠于激光后第7天OCT检查可见视网膜色素上皮复合层不连续, 局部增厚, 反射增强, 界限不清,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出少量圆盘状荧光渗漏, 表明造模成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模型对照组HIF-1蛋白和其mRNA的表达趋势一致, 均有上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HIF-1蛋白表达量, 模型对照组明显高于杞黄颗粒+雷珠单抗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杞黄颗粒A组、雷珠单抗组、模型对照组组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杞黄颗粒B组与A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HIF-1mRNA表达, 模型对照组明显高于雷珠单抗组、杞黄颗粒+雷珠单抗组, 杞黄颗粒A组表达高于雷珠单抗组和杞黄颗粒+雷珠单抗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杞黄颗粒+雷珠单抗组优于雷珠单抗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杞黄颗粒B组与A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杞黄颗粒联合雷珠单抗在抑制CNV中下调HIF-1蛋白含量及基因表达效果较单纯应用杞黄颗粒更加稳定, 长期应用杞黄颗粒对抑制CNV有临床意义,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HIF-1因子有关.

    作者:王莹莹;梁凤鸣;王莉;王燕;黎红梅;全颖;关玉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海螵蛸与其近似基原品种的鉴别研究

    目的: 探讨海螵蛸与其近似基原品种的鉴别特征.方法: 参考已有生药鉴别,以及乌贼科权威分类学文献,在对来源准确实物标本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结合体式显微及成像技术,对海螵蛸药典品——金乌贼和无针乌贼,与近似基原品种——白斑乌贼和目乌贼,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形态鉴别研究,归纳总结了适用于药材和饮片的鉴别特征,并制定了检索表.结果: 海螵蛸《药典》品与其近似基原品种在背面的纵肋、腹面的纵槽、横层纹的峰形等形态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研究,补充完善了海螵蛸与其近似基原品种的重要鉴别特征,为海螵蛸的监督检验和标准制订提供了参考.

    作者:林芳;康帅;朱跃芳;连超杰;包敏;马双成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运用于微创外科的研究进展

    随着手术器械在安全性和术式的改进和升级, 椎间孔镜技术日趋成熟, 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在微创外科领域取得了迅猛发展, 其疗效确切, 适应症也越来越大, 得到了广大医疗工作者和患者的推崇.本文就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微创外科中的运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万祥;李枝发;潘汉升;陈锋;周先明;黄民锋;温永福;陈科;闫乾;黄中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活络逐瘀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30例

    目的:观察活络逐瘀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 (DVT) 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下肢骨折术后DVT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术后予自拟活络逐瘀方口服治疗, 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 观察2组术后第14天的DVT发生率、凝血功能、下肢肿胀情况.结果:治疗第14天的DVT发生率治疗组为6.7%, 对照组为3.3%, 2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术后第1、14天的D-二聚体 (D-D)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凝血酶原时间 (PT) 组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术后第1天与第14天组内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术后第14天下肢肿胀率均低于术后第1天, 组内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活络逐瘀方能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术后DVT的发生.

    作者:李泽军;靳嘉昌;屈宗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半夏泻心汤合柴胡舒肝散治疗伴抑郁焦虑反流性食管炎40例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合柴胡舒肝散治疗伴抑郁焦虑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伴抑郁焦虑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半夏泻心汤合柴胡舒肝散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3%, 对照组为89.5%,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胃镜分级、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半夏泻心汤合柴胡舒肝散治疗伴抑郁焦虑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肯定.

    作者:陈艳;万强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伍大华运用逍遥散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经验

    介绍伍大华教授运用逍遥散治疗围绝期失眠的经验.伍教授认为围绝经期失眠病位在心, 与肝脾关系密切, 其基本病机是肝气郁结, 心神失养.以疏肝健脾、养血安神为基本治法, 用逍遥散为基本方辨证施治.肝气郁结, 气郁化火证予丹栀逍遥散;肝气郁结, 胆郁痰扰证予逍遥散合温胆汤;肝气郁结, 心脾两虚证予逍遥散合归脾汤;肝气郁结, 心肝血虚证予逍遥散合酸枣仁汤;配合心理疏导, 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媛婷;胡宗仁;伍大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消癥散防治经腹肌瘤剔除术后盆腔粘连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消癥散热敷防治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盆腔粘连疗效.方法:将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围术期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予消癥散热敷下腹部治疗, 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围术期血清相关指标.结果:2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术后3d、1周和2周的血清相关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消癥散热敷治疗对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盆腔粘连有较好疗效.

    作者:赵姬南;王晶;唐锦;丁桂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进展

    中风所致痉挛性偏瘫是临床常见病, 该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和肌张力增高所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为肌肉萎缩和运动功能障碍等,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针灸治疗本病具有显著疗效, 本文将近5年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英;李桂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手法与牵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手法与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 (CNKI) 、维普网 (VIP) 、万方数据库和Pub Med数据库, 并运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漏斗图分析.结果:检索到487篇中文文献,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2篇, 总样本量1352例.Meta分析显示治疗总体疗效:OR=4.27, 95%CI[2.93, 6.21], Z=7.5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疼痛评分改善评价提示MD=-1.44, 95%CI (-3.02,-0.14), 头晕症状改善评价显示OR=3.53, 95%CI (2.16, 5.7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漏斗图结果显示图形不对称, 提示存在发表偏倚可能.结论:本研究纳入的文献方法学评价质量较低, 现有证据提示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比单纯运用牵引治疗有明显优势, 但由于本次研究的局限性, 该结果尚待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研究验证.

    作者:黄俊能;何育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男性不育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基于现代数据挖掘技术, 探索明代岳甫嘉所著《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中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古医籍珍本《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中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方剂33首, 将其全部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V2.5), 利用该软件的集成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数据分析等方法, 分析挖掘明代岳甫嘉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处方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33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 单味药物使用频次前5位的分别是牛膝、枸杞、菟丝子、五味子、茯苓;按照药物组合出现频次由高到低排序, 前5位分别是菟丝子-枸杞子、熟地黄-牛膝、菟丝子-五味子、枸杞子-茯苓、菟丝子-牛膝, 提取到1个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新处方是芡实、续断、黑芝麻、枸杞、麦冬、人参.

    作者:傅伟;李其信;游旭军;远庚彦;丁劲;彭瑞元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益气开胃膏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对益气开胃膏的质量标准进行提高研究.方法:采用TLC薄层色谱技术对益气开胃膏中黄芪、山楂、陈皮等中药进行薄层鉴别, 同时采用HPLC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方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所建立的TLC法能较好地鉴别方中所含的黄芪、山楂、陈皮, 斑点对应清晰, 阴性无干扰;黄芪甲苷在1.0472~20.944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黄芪甲苷平均回收率为99.50%, RSD为1.32%.结论: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准确、专属性好, 能较好地对益气开胃膏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可用于益气开胃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廖伟中;李养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