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旋复位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急性肩关节前脱位30例

王茜;王林华;谢心军

关键词:肩关节前脱位, 外旋复位法, 桃红四物液
摘要:目的:观察外旋复位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6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采用外旋复位法治疗, 对照组采用手牵足蹬法治疗, 2组患者均配合内服桃红四物液.结果: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中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疼痛消失时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外旋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 较手牵足蹬法简单, 治疗过程中的疼痛较轻, 术后并发症少, 恢复时间快,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治疗膝骨关节炎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氨基葡萄糖口服及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 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 对照组为85.0%,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综合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明辉;宋进良;陈彦军;蔡伟;卢健;吕本洋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一指禅推法传承与创新教学实践探索

    从一指禅推法的历史传承、动作要领分解及传承创新实训3个方面阐述一指禅推法的教学.认为了解一指禅推法的历史传承是学习掌握该法的前提, 分解动作要领与步骤是学习掌握该法的重要细节, 而提升传承与创新实践是学习掌握该法的关键所在.

    作者:王德瑜;詹育和;李迎红;袁盛华;谭文峰;汤令中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 EVL) 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因素, 为中医药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基础理论指导.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对10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经电子内镜下行套扎术, 术后4周对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要素进行分析.结果:EVL后患者中医证型以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为多见, 而肝气郁结证为少见;男性患者证型主要集中在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 (P<0.05), 女性患者证型主要集中在肝肾阴虚证、血瘀阻络证 (P<0.05);肝肾阴虚证与51~60岁年龄呈正相关, 脾肾阳虚证与61~70岁年龄呈正相关;术后8个月, 以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为主, 其中肝肾阴虚证明显多于其他各证,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6个月, 以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脾肾阳虚证为主, 3个证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22个月, 以瘀血阻络证、湿热蕴结证、水湿内阻证、脾肾阳虚证为主, 4个证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在病程发展过程中, 肝肾阴虚证比例随术后时间增加而减少 (P<0.05) .

    作者:彭卓嵛;李瑞胜;陈婧;郭桂伶;覃露;谢洁如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手法与牵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手法与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 (CNKI) 、维普网 (VIP) 、万方数据库和Pub Med数据库, 并运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漏斗图分析.结果:检索到487篇中文文献,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2篇, 总样本量1352例.Meta分析显示治疗总体疗效:OR=4.27, 95%CI[2.93, 6.21], Z=7.5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疼痛评分改善评价提示MD=-1.44, 95%CI (-3.02,-0.14), 头晕症状改善评价显示OR=3.53, 95%CI (2.16, 5.7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漏斗图结果显示图形不对称, 提示存在发表偏倚可能.结论:本研究纳入的文献方法学评价质量较低, 现有证据提示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比单纯运用牵引治疗有明显优势, 但由于本次研究的局限性, 该结果尚待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研究验证.

    作者:黄俊能;何育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控制血糖方案合缬沙坦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补肾活血方治疗.对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24h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 高于对照组的72.50% (P<0.05) .治疗后治疗组的24h尿白蛋白排泄率、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有病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陆为民论治痞满经验

    介绍陆为民教授治疗痞满的经验.陆教授认为痞满本质是寒热错杂, 虚实夹杂, 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是发病基础, 食积、痰饮、湿热、瘀血为诱因.结合前人经验及现代创新应用, 陆教授提出顾护脾胃、平和体质、平衡饮食为先;升降脾胃、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为本;辛开苦降、寒温并用、临证化裁为法治疗痞满, 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宇栋;谭唱;陆为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RS3PE综合征1例报告

    RS3PE综合征 (Rimiting Seronegative Symmetrical Synovitis with Pitting Edema, RS3PE) 即缓和性血清阴性对称性滑膜炎伴凹陷性水肿综合征,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关节炎.1985年由Mc Carty等[1]首次报道, 发病率约为0.25%, 常急性起病, 进展迅猛, 其病因尚未明确, 可能与环境、遗传、感染、神经传导物质紊乱等有关, 以屈伸腱鞘滑膜的炎症为特点[2].笔者 (第一作者) 跟师付新利教授, 近期于门诊收治1例RS3PE综合征患者, 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作者:阎美怡;付新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紫贝止咳颗粒治疗感染后咳嗽余邪恋肺证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紫贝止咳颗粒治疗感染后咳嗽余邪恋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感染后咳嗽余邪恋肺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 治疗组予以紫贝止咳颗粒治疗, 疗程均为7d.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症状缓解时间、诱导痰上清液中P物质 (SP) 、白介素 (IL-8) 浓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 对照组为82.5%,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咳嗽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SP、IL-8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紫贝止咳颗粒可有效改善感染后咳嗽余邪恋肺证患者症状, 疗效显著.

    作者:万益玲;范伏元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益气开胃膏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对益气开胃膏的质量标准进行提高研究.方法:采用TLC薄层色谱技术对益气开胃膏中黄芪、山楂、陈皮等中药进行薄层鉴别, 同时采用HPLC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方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所建立的TLC法能较好地鉴别方中所含的黄芪、山楂、陈皮, 斑点对应清晰, 阴性无干扰;黄芪甲苷在1.0472~20.944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黄芪甲苷平均回收率为99.50%, RSD为1.32%.结论: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准确、专属性好, 能较好地对益气开胃膏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可用于益气开胃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廖伟中;李养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王娟运用疏肝消瘿方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经验

    介绍王娟教授运用疏肝消瘿方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经验.王教授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为肝气郁结, 痰凝血瘀, 自拟疏肝消瘿方治疗甲状腺结节, 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附验案1则, 以资佐证.

    作者:吴利晗;薛茹冰;王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活血膏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风寒湿痹证49例

    目的:观察活血膏治疗风寒湿痹型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风寒湿痹型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各49例.治疗组采用活血膏贴敷治疗, 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71.4%, 对照组为63.2%,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VAS评分、WOMAC指数及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活血膏治疗风寒湿痹型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安全性高.

    作者:周伟;郑红波;冯穗;刘强;李永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慢性难愈合创面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慢性难愈合创面是指因多种外界或内在因素引起经治疗1个月以上愈合进展缓慢或仍未愈合的创面, 主要包括创伤性溃疡、糖尿病溃疡、压疮、动静脉溃疡、癌性溃疡及感染性溃疡等[1].该疾病由于多种复杂的内外因素综合作用, 致使创面存在持续的感染及慢性炎症而迁延难愈, 所以在实验中动物模型应体现这一特点.因此, 不断改进慢性难愈合创面造模方法并建立与临床溃疡面一致的动物模型, 对中药促愈机制的研究十分重要.本文将对以上各类慢性创面动物造模方法的新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李文华;刘筱;周雯婷;杨敏;曾娟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基于CiteSpace的《伤寒论》六经辨证知识图谱分析

    目的:探讨《伤寒论》六经辨证研究概况和热点.方法:以中国知网 (CNKI) 学术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来源, 运用Cite SpaceⅤ对《伤寒论》中有关六经辨证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 重点分析作者、机构、关键词和聚类.结果:纳入613条文献, 经过可视化分析, 得到六经辨证5位研究作者, 10所研究机构, 前10位热点关键词和前8位聚类高频关键词.结论:在《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研究中, 其研究作者和机构合作不够密切, 研究趋势从原文发掘向临床研究转变.提出对《伤寒论》的研究需结合原著和临床经验总结, 加强地域间合作与交流, 并且要加大经典与现代化研究, 运用新技术, 加强经典原著的可读性, 更准确地指导临床.

    作者:邓晴;陈陵芳;晏峻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扶正祛邪方合含铂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5例

    目的:观察扶正祛邪方联合含铂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 对照组单用含铂药物化疗, 治疗组同时予以扶正祛邪方治疗, 2组均连续治疗2个周期共8周.结果:治疗组实体瘤疗效优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卡氏生活质量评分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扶正祛邪方联合含铂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詹行闻;黄立中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丁强运用柴葛蓝草方加减治疗肺热证经验

    介绍丁强主任医师运用自拟柴葛蓝草方加减治疗各种肺热证的经验.肺热证是由于外感六淫或内伤诸邪所导致的以肺热为主要症状的肺系疾病中一种为常见的证型.本文分别从风热犯肺、痰热蕴肺、肝火犯肺3个证型论述了丁强主任医师运用自拟柴葛蓝草方加减治疗肺热证之思路及遣方用药特点.并附验案3则, 以资佐证.

    作者:刘华光;阚建英;丁强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心痛泰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管新生及血管内皮活性物质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心痛泰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新生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 模型组, 心痛泰低、中、高剂量组, 麝香保心丸组.除假手术组外, 其余组大鼠均予以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成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 成模后分别给予蒸馏水, 心痛泰低、中、高剂量药液及麝香保心丸进行灌胃治疗2周.HE染色光镜观察心肌形态结构改变;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 (NO) 、一氧化氮合酶 (NOS) 、内皮素1 (ET-1) 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新生微血管密度.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 模型组血清中NO、NOS表达减少 (P<0.01), ET-1表达增加 (P<0.01), 缺血心肌微血管密度表达增加 (P<0.05);与模型组相比, 各用药组均可升高血清中NO、NOS含量 (P<0.01), 降低ET-1含量 (P<0.01), 促进缺血区微血管密度的表达 (P<0.05) .结论:心痛泰具有保护缺血心肌之效, 这可能与其提高血清中NO、NOS含量、减少ET-1的含量、促进缺血区新生血管生成相关.

    作者:吴钟琴;李雅;郭志华;任欣;邓育兵;宋汝汝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颈椎牵引联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颈椎牵引联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7例, 对照组单用颈椎牵引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颈椎牵引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74%, 对照组为72.34%, 组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颈椎牵引联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

    作者:高跃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针刺结合麦粒灸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29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麦粒灸治疗 (心胆气虚型) 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心胆气虚型) 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 (治疗组脱落1例) .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麦粒灸治疗, 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普唑仑片治疗.2组均治疗14d为1个疗程, 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 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5%, 对照组为80.0%,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PSQ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 治疗组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总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针刺结合麦粒灸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能明显改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 疗效优于口服阿普唑仑片.

    作者:李秋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浅谈解表透热法治疗伏热体质外感

    伏热体质是由气候变暖、营养过剩、生活节奏过快等因素导致的一种易于外感化热的病理性体质.伏热体质者多表现为咽红或红肿、手足心热、外感后更易发热.曹志群教授认为治疗伏热体质人群外感初期采用解表透热法比单纯解表效果更显著, 多用银翘散加减, 质病同调.

    作者:姜璐;王磊;曹志群;吴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头穴透刺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4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为主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将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针刺治疗, 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头穴透刺疗法治疗.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 并于治疗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 CA) 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5.0%, 优于对照组的6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Mo C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组间差值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头穴透刺联合常规针刺可有效地改善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祝晓婷;陈光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