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晓婷;陈光明
介绍颉敏琴副主任医师运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寒热错杂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颉师认为,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发展过程中多虚实寒热错杂, 故以具祛风除湿、通阳散寒、滋阴清热作用之桂枝芍药知母汤为主治之, 临证时随症加减, 获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 以资佐证.
作者:宋仙芝;王治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介绍刘华一教授运用青蒿治疗脾胃病湿热证的经验.刘教授灵活运用青蒿治疗脾胃病中的湿热证, 如运用青蒿配金铃子散治疗胃脘痛、运用青蒿加半夏泻心汤治疗痞满、运用青蒿加黄芩治疗便秘等, 均取得良好的疗效.并附验案1则, 以资佐证.
作者:王碧芸;刘华一 刊期: 2018年第08期
脊髓延髓肌肉萎缩症 (SBMA) 是以慢性前角细胞变性和背根神经节的感觉神经元丢失为特点的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主要影响脑干和脊髓的运动神经元, 是位于Xq11-12的AR基因第1外显子N'端的一段CAG三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数目异常增多所致[1].本病多见于中年男性, 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肌肉无力、萎缩, 肌肉痉挛, 易疲劳, 遇冷僵硬 (尤其是在肢体远端肌肉), 以及由于咽肌逐渐松弛所造成的睡眠障碍等.现将何永生主任医师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SBMA验案1则介绍如下.
作者:逯晓琪;何永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活血膏治疗风寒湿痹型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风寒湿痹型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各49例.治疗组采用活血膏贴敷治疗, 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71.4%, 对照组为63.2%,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VAS评分、WOMAC指数及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活血膏治疗风寒湿痹型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安全性高.
作者:周伟;郑红波;冯穗;刘强;李永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颈椎牵引联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7例, 对照组单用颈椎牵引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颈椎牵引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74%, 对照组为72.34%, 组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颈椎牵引联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
作者:高跃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系统评价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VIP) 、中国中医药数据库 (www.cintcm.com) 、万方数据库、Pub Med、Cochrane Library从建库至2017年5月采用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肠癌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由2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后纳入分析, 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文献, Meta分析结果显示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与单纯化疗相比可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OR=2.09, 95%CI (1.25, 3.50), P=0.005], 且能够提高生活质量评分[OR=3.71, 95%CI (1.92, 7.17), P<0.0001];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较单纯化疗降低了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63, 95%CI (0.48, 0.83), P=0.0009], 但对血小板减少、神经系统毒性、肝肾功能损伤、消化道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肠癌能提高患者近期疗效和生存质量, 可降低奥沙利铂化疗过程中白细胞减少的风险.
作者:赵俊;陆为民;许波;朱丹;王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算盘子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法和薄层色谱法.结果: 显微组织特征明显;薄层色谱斑点清晰,相互间分离良好.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可用于算盘子的质量控制.
作者:安军;谈大川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调气祛湿汤治疗高脂血症痰浊阻遏证的降脂疗效.方法:将95例高脂血症痰浊阻遏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48例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 治疗组4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调气祛湿汤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及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降脂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5%, 对照组为79.2%,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各项中医症状评分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2组血脂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调气祛湿汤对高脂血症的血脂及脂蛋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陆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组方, 疗程均为14d, 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 对照组为93.33%,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病程、体温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真菌感染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呼吸衰竭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降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组方辅助治疗重症肺炎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晶洁;吕书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从教材、教学内容、师资力量、学生特点及教学方法 5个方面分析中医院校人体发育学教学现状, 探讨改善方法, 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出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的康复治疗学人才.
作者:阎卉芳;刘霞;钟欢;刘迈兰;刘密;常小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降浊解毒汤治疗痰浊瘀毒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痰浊瘀毒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甲巯咪唑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浊解毒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 对照组为86.0%, 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TGAb、TPOAb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降浊解毒汤治疗痰浊瘀毒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温小凤;杨紫皓;彭瑶;解发良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未经及时正确治疗的RA可迁延不愈, 出现关节骨质的侵蚀和破坏, 终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现代医学治疗RA主要有抗风湿药、生物制剂、非甾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 这些药物虽能缓解RA病情, 但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中医药治疗RA具有有效性、安全性、双向性、针对性等优势[1].近年来, 中医药在RA病因病机及治疗上的研究日趋完善, 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亚乐;薛鸾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介绍伍大华教授运用逍遥散治疗围绝期失眠的经验.伍教授认为围绝经期失眠病位在心, 与肝脾关系密切, 其基本病机是肝气郁结, 心神失养.以疏肝健脾、养血安神为基本治法, 用逍遥散为基本方辨证施治.肝气郁结, 气郁化火证予丹栀逍遥散;肝气郁结, 胆郁痰扰证予逍遥散合温胆汤;肝气郁结, 心脾两虚证予逍遥散合归脾汤;肝气郁结, 心肝血虚证予逍遥散合酸枣仁汤;配合心理疏导, 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媛婷;胡宗仁;伍大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随着手术器械在安全性和术式的改进和升级, 椎间孔镜技术日趋成熟, 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在微创外科领域取得了迅猛发展, 其疗效确切, 适应症也越来越大, 得到了广大医疗工作者和患者的推崇.本文就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微创外科中的运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万祥;李枝发;潘汉升;陈锋;周先明;黄民锋;温永福;陈科;闫乾;黄中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为主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将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针刺治疗, 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头穴透刺疗法治疗.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 并于治疗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 CA) 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5.0%, 优于对照组的6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Mo C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组间差值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头穴透刺联合常规针刺可有效地改善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祝晓婷;陈光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痛泰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新生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 模型组, 心痛泰低、中、高剂量组, 麝香保心丸组.除假手术组外, 其余组大鼠均予以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成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 成模后分别给予蒸馏水, 心痛泰低、中、高剂量药液及麝香保心丸进行灌胃治疗2周.HE染色光镜观察心肌形态结构改变;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 (NO) 、一氧化氮合酶 (NOS) 、内皮素1 (ET-1) 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新生微血管密度.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 模型组血清中NO、NOS表达减少 (P<0.01), ET-1表达增加 (P<0.01), 缺血心肌微血管密度表达增加 (P<0.05);与模型组相比, 各用药组均可升高血清中NO、NOS含量 (P<0.01), 降低ET-1含量 (P<0.01), 促进缺血区微血管密度的表达 (P<0.05) .结论:心痛泰具有保护缺血心肌之效, 这可能与其提高血清中NO、NOS含量、减少ET-1的含量、促进缺血区新生血管生成相关.
作者:吴钟琴;李雅;郭志华;任欣;邓育兵;宋汝汝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介绍王秀娟主任医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经验.其认为本病的病位在皮肤, 与脾关系密切, 基本病机为思则气结, 湿热蕴蒸, 浊毒壅盛.临床以行气开郁、健脾利湿、清热化浊为法, 自拟祛毒除癣汤, 随症加减治之.并附验案1则, 以资佐证.
作者:曹帅;王秀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disease, PD) 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临床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睡眠障碍 (Sleep Disorder, SD) 是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 (Parkinson Disease with Sleep Disorder, PDSD) 发病率为65%~95%[1],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甚至加重运动症状.目前治疗PDSD西药多采用三环和四环类抗抑郁药、短效苯二氮卓类、非苯二氮卓类 (唑吡坦等) 、SSRIs及SNRI类等药物.有相关研究发现镇静催眠药易导致日间失忆、日间睡眠过多及认知障碍等毒副作用[2-3], 且长期用药会出现药效减退及依赖性等不良反应,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学在临床过程中强调辨证论治及综合治疗, 不仅能显著改善PD患者的睡眠障碍, 且无成瘾依赖, 作用持久、停药后不反弹等自身优势, 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西药毒副作用的产生, 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PD疾病进展.现将中医药治疗PDSD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覃雪云;胡玉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外旋复位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6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采用外旋复位法治疗, 对照组采用手牵足蹬法治疗, 2组患者均配合内服桃红四物液.结果: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中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疼痛消失时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外旋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 较手牵足蹬法简单, 治疗过程中的疼痛较轻, 术后并发症少, 恢复时间快,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茜;王林华;谢心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心肌纤维化是指心肌组织中胶原纤维过量沉积, 胶原浓度和胶原容积分数显著增加, 各型胶原比例失调及排列紊乱, 其病理基础是心肌间质数量所占心肌组织比例的增加.心肌间质是由成纤维细胞 (Fibroblast, F) 、肌成纤维细胞 (Myofibroblast, MF) 、周细胞、瓣膜间质细胞 (Valvular Interstitial Cells, VICs) 等多种细胞及细胞外基质 (ECM) 组成的纤维结缔组织[1].心肌纤维化、重塑的过程可引起心肌功能、代谢及传导的异常, 从而导致心力衰竭、各种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2].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如高血压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糖尿病心肌病等中均可观察到不同程度心肌纤维化的发生.现将心肌纤维化发病机制及活血化瘀方药抗心肌纤维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龙雨;邓娟娟;王璇;罗尧岳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