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精神病院医护人员对死亡的态度与影响因素

莫仙

关键词:精神病, 医护人员, 死亡态度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精神痛院医护人员对待死亡的态度与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我评价对死亡的态度》为调查方式,对我院150名精神病院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男医生和女医生和护士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女医生与男医生和护士之间在死亡专注上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和害怕致死性疾病、害怕死人、坟墓以及其他及总分之间呈正相关,专业和害怕死人、坟墓、死亡专注以及总分之间为正相关( P<0.05)。结论:精神病院医护人员对死亡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年龄、性别以及专业等因素的影响,女性对于死亡态度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男性。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监护室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诊监护室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78例急诊监护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9例,对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对护理人员信任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有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心理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对护理人员信任度等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结合不同急诊患者的心理状况,开展有效而又科学的心理疏导工作,对病患不良情绪反应的缓解以及康复、抢救等方面工作的开展,均具有极为显著的积极意义。

    作者:胡紫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宫内缺氧大脑中动脉与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宫内缺氧大脑中动脉与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宫内缺氧胎儿,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40例正常胎儿作为常规组,对两组胎儿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大脑中动脉与脐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检测后,观察组胎儿的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标明显低于常规组( P <0.05);且脐动脉血流动力学阻力指标明显高于常规组( P <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宫内缺氧大脑中动脉与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效果切确,能明显地改善宫内缺氧胎儿的大脑中动脉、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马志伟;刘爱民;杨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结肠癌术后肠内营养与全肠外营养应用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于结肠癌手术的患者应用肠内营养疗法以及全肠外营养疗法,并对其临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对比。方法:选择134例在我院进行结肠癌手术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与全肠外营养组。分别对患者在手术的前1天、术后第1天以及第7天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住院的费用以及肛门排气的时间等进行检查并对比。结果:在术后白蛋白量以及总蛋白量方面,两组患者对比无显著性( P >0.05),但在住院费用以及排气时间方面,观察组(肠内营养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全肠外营养组)患者( P <0.05)。结论:在对结肠癌手术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肠内营养疗法以及全肠外营养疗法的治疗方式均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但肠内营养疗法能够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肛门的排气时间进行缩短,并有效地降低住院与治疗所需要的费用。

    作者:陈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硫酸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硫酸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6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治疗1周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硫酸镁静脉滴注,可有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符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谈健康体检中的风险防范

    健康体检越来越被广大群众所认可和接受,但是健康体检和临床工作一样都有一定风险。为了有效地化解和预防各种风险的发生,体检中心就必需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减少投诉,为广大参检人员提供一个高质量、安全的体检。

    作者:王淑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甲基莲心碱抑制电压依耐性L型钙电流

    传统中草药莲子心早已被广泛使用,它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压等多种生物活性。不久前莲子心被发现还具有舒张气道平滑肌的功效,是通过抑制电压依耐性 L 型钙通道和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电流实现的。因此我们选取莲子心中起作用的有效单体甲基莲心碱作为实验对象,实验中甲基莲心碱完全抑制了电压依耐性 L 型钙通道电流。表明甲基莲心碱可以阻塞电压依耐性 L 型钙通道,从而导致气管平滑肌的舒张,甲基莲心碱是莲子心舒张气道平滑肌的有效成分,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支气管扩张剂。

    作者:赵擎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对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急慢性咽喉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急慢性咽喉炎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急慢性咽喉炎患者,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30%、81.08%,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0%、13.51%,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急慢性咽喉炎患者行雾化吸入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绚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索基于社区的高血压健康管理干预模式,并对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科学有效的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法,以减少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以永靖县三条岘乡为社区单位,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206例高血压患者,在健康教育、疾病防范意识、运动、膳食、药物控制等方面进行为期1年的规范管理,并对患者的高血压常识、药物控制率、疾病恶化率、患者满意率、血压控制达标率等方面进行干预前后的的评价。结果:通过1年的集中规范健康管理,患者的治疗率及控制率均有所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患者生活水平整体提高;同时集中性的管理有效的节约了我国医疗资源,于国于民都是极其有利的。

    作者:刘志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社区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新四联疗法治疗社区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7.50%,疗效在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X2=16,P =6.33E -05)。两组均有2~3例患者出现便秘、腹胀、头晕等药物不良反应,无需特殊处理自行缓解,不良反应在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新四联疗法治疗社区慢性胃炎患者的效果优于传统的三联疗法。

    作者:刘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管理

    目的:分析研究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及管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一共有600例,对使用药物、联合使用药物、使用药物时间以及病原学检查等相关项目给予分析,同时对抗菌药物使用频次和主要用药给予分析研究。结果:在经过使用药物干预以后,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呈现显著上升,不管是在手术之前、手术当中还是手术以后。另外,通过使用药物干预以后,抗菌药物应用主体也出现明显改变,同时药物总体使用剂量明显降低。结论:抗菌药物的应用与管理应该增强病原学的检查,对个性化使用药物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马艳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细节护理用于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用于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和2015年2月-2016年2月这两个时间段,前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定为对照组,后者定为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器械回收及时率、包装质量、供给及时率、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方面的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的消毒供应室中实施细节护理有利于改善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各项工作,提高消毒供应室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医院正常医疗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作者:刘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在困难妇科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在困难妇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进行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较为困难的妇科手术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选取同期在院实施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患者30例进行比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阴道流血以及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例),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例),t =1.674,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虽然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是应用于手术比较困难的妇科患者,但并没有增加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并且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还能缩短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并且还能减少阴道流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抗生素联合千金胶囊治疗78例慢性附件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抗生素联合千金胶囊治疗慢性附件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9月至2014年11月这段时期收治的慢性附件炎的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实验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千金胶囊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抗生素联合千金胶囊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缓解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翔;段元河;刘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探析参麦注射液与甲钴胺用于二硫化碳中毒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因二硫化碳中毒而引发的周围神经性病变施行甲钴胺、参麦注射液联用治疗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择因二硫化碳中毒诱发周围神经性病变而到本院接受诊治的73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作对照、分析两组,对照组36例选用甲钴胺施予单药治疗,分析组37例选用甲钴胺、参麦注射液施予双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有关情况。结果:分析组治疗后总有效例占94.59%,对照组总有效例占69.44%。两组比对,分析组显著优越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甲钴胺+参麦注射药液联用在因二硫化碳中毒而诱发的周围神经性病变治疗当中,能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邢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关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以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本社区选择9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来进行本项研究,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根据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工作。结果:52例观察组患者由于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了社区护理干预措施,他们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 血糖、空腹血糖等指标水平都在下降,而且其数值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指标水平低( P <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控制血糖这一重要指标,由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预防,是一项十分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

    作者:张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1例心力衰竭患者植入CRT-D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心力衰竭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晚期表现,心衰的预后不良,致残率、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在诸多的心衰非药物治疗新技术中,心脏再同步治疗复律除颤器(CRT - D)是近年来国内外兴起的治疗心衰的新方法[1],CRT - D 可恢复两心室的同步激动,实现心脏电机械再同步,减轻二尖瓣返流,增加心排出量,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住院率[2]。2015年11月28日,我院收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例,入院后给予植入 CRT - D 起搏器及精心护理,效果满意,这是我院目前开展的第二例 CRT - D 手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伍孔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炎的临床观察比较。方法:选取胆囊炎患者共78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各78例,每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且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意义( P <0.0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治疗胆囊炎比开腹胆囊切除术更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沈宏财;姜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围手术期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以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神经外科90名硬膜下血肿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0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人)和对照组(45人)。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平均引流管拔除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显著提高其护理满意度,缩短引流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其并发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黄怡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运动指导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机理及疗效观察

    本文说明了运动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对病例的对比分析,说明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治疗效果,通过理论分析及实际数据的分析说明,论证了运动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提出了非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可行性。

    作者:赵连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6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48例)和药物组(48例),给予联合组患者应用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药物组患者则单纯采用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联合组患者与药物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 P <0.05),且联合组患者降低水平明显优于药物组( P <0.05)。结论: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潘淑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