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切口与常规切口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合并胆囊炎治疗效果评价分析

董成哲

关键词: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传统胆囊切除术, 胆结石伴胆囊炎, 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小切口与常规切口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结石合并胆囊炎的临床疗效的差别。方法: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胆结石合并胆囊炎的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应随机数字为偶数者是观察组,奇数者是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引流情况、恢复和进食、并发症的发生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伴胆囊炎的能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加快术后恢复,安全性等均较高,值得临床上广泛采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针推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针推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到2015年在我院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针推并用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灸治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5.5%,另外对各组内治疗前后的效果也进行了对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推并用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并且患者恢复时间快,值得在以后的治疗中推广。

    作者:许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皮瓣修复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皮瓣修复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18例,患者均施行皮瓣修复术治疗。结果:其中吻合血管皮瓣移植术50例,带血管蒂皮瓣移植术68例,所有移植患者皮瓣均成活,定期随访,足部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植皮的部位皮肤耐磨,并且具有保护性感觉,没有破溃。结论:皮瓣修复可用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疗效的关键在于防止血管危象的发生。

    作者:马陆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饮食指导在泌尿外科护理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在泌尿外科护理中进行饮食指导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200例泌尿外科结石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饮食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饮食的自我控制能力有所提高。术后随访,本组100例患者中,复发结石者仅1例,而对照组复发者为8例。结论:在泌尿系结石患者手术之后给予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结石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研究及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影响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将我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消毒工作进行平均划分,然后随机交给两组工作人员,观察组在清洗消毒医疗器械时以我国颁布的相关标准作为工作依据,根据器械情况分别进行人工清洗以及器械清洗,同时将清洗难点的管理进行加强。而对照组则按照以往的标准进行器械清洗,并且清洗方法为手工。结果:观察组器械检测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小纱布检测血污率比对照组低,差异经相关统计分析,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为了提高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的质量,应该对操作流程以及清洗方法进行规范。

    作者:李忆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在对妇产科疾病进行治疗时给予患者米非司酮药物,并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64例妇产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患者均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在终止妊娠的治疗中,临床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91.9%,在紧急避孕方面,临床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86.8%,在对子宫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有效率达到了85.4%,在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治疗时,有效率达到了81.3%。结论:在对妇产科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米非司酮能够获得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高且并未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对其进行应用并推广。

    作者:龚启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舒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在下肢骨折手术术后镇痛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在下肢骨折手术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ASAⅠ~Ⅱ级下肢骨折60例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舒芬太尼)、B组(布托啡诺),C组(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各20例,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后0.5h、1h、12h、24h和48h时患者的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及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B组和C组各时段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且于术后6h、12h、24h、48h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Ramsay评分稍高于A组和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术后镇痛可安全有效,副作用少,作用时间长,临床上取得了更好的镇痛效果,是值得推广应用的镇痛方法。

    作者:汪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胃镜检查的全程护理

    胃镜检查是上消化道疾病不可或缺的检查方法之一。目前的电子胃镜因其色彩逼真、图像直观清晰、镜身纤细柔软、使用灵活等优点,在诊断价值上超越上消化道钡剂造影、胃肠道彩超等其它检查,并有利于取材活检及开展各种内镜下治疗术。但胃镜检查存在侵入性,患者对其安全性、消毒效果有所顾虑,甚至因畏惧拒绝胃镜检查而延误诊治[1]。这样要求医生在熟练掌握操作技术的同时,护士必须实行有效的全程护理,才能使胃镜检查顺利完成。现就胃镜检查中的护理技巧介绍如下。

    作者:唐晓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辨体位在中医诊治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辨体位变化在中医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临床有气机升降失常症状的患者按辨体位的方法来予以诊治。结果:辨治准确,临床效果显著。结论:通过临床实践,本法确为一种简便有效的诊治手段,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殷竹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ERCP联合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体会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指的就是护理工作的重要性。随着三镜(ERCP、腹腔镜、胆道镜)联合的微创技术的日益发展,新的护理理念在ERCP联合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现总结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科39例ERCP联合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体会。

    作者:顾玲玲;沈灵姿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指导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抽取法将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则接受循证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和住院天数评价其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有着显著的效果,能有效的提高抢救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白润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试论整体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评价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护理中施行整体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抽选2015年3月-2016年3月因患有冠心病而进入本院接受相应治疗的87例老年患者,其都属于无痛性的心肌缺血者。研究者按随机分组法,将以上病例分成对照、实验两组,实验组44例以整体护理模式开展护理服务,对照组43例以基础性护理方式开展相应服务。对比两组效果,探究整体护理运用成效。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心肌缺血发生次数、时长、心电图中ST段位降低减少次数、向下移动减少量等指标值都优越于对照组,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整体化的护理服务模式使用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护理当中,可提升医护服务效果。

    作者:周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延续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康复的作用探讨

    目的:本次研究针对接受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的肢体功能锻炼进行延续性的护理干预,记录临床护理信息,观察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以康复性作用效果。方法:在本院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近一年时间内接受过乳腺癌手术的患者资料80例,按照随机的方式将80例患者划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包含40例患者资料。针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操作,患者出院后自行进行肢体功能恢复锻炼,不实施随访机制。针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出院后的跟踪随访,观察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后半年时间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经过半年时间后针对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观测,以此观察患者的依从性和患肢功能病症康复情况。结果:通过研究相关数据信息可以发现,实验组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的患肢功能病症得到了良好的锻炼,患者的依从性比较高,对于患者病症的康复评分也相对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针对接受乳腺癌手术的患者进行延续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一定基础上提升了患者患肢功能的锻炼依附性,实现了对患者身体功能的良好护理干预。研究结果表示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于接受过乳腺癌手术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黄小莉;杨艳;王黎;陈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脊柱骨折患者的中医辩证施护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施护对脊柱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8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中医辨证护理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疼痛总发生率与护理总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脊柱骨折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施护,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汪燕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与总结妊娠糖尿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3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发病孕周、血糖监测结果,综合采取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及胰岛素注射等进行治疗,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采取多种方式干预,提供正确合理的医疗护理措施。

    作者:唐玄;王丹;赵锡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宣教方式对新生儿黄疸宣教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采用不同宣教方式在入院出生的新生儿出院前,对新生儿父母进行宣教,比较对宣教效果、就医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4月至9月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父母分对照组(0组)、课件组(A组)、视频组(B组)进行新生儿黄疸宣教,利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宣教效果评分及就医依从性,并对比组间差异。结果:宣教效果A、B两组均好于0组,且B组好于A组;就医依从性A、B两组均好于0组,A、B组无统计学差异,B组合理积极型更多。结论:课件及视频宣教方式,对宣教效果、就医依从性有更好的影响。

    作者:韦安荣;贺束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研究男男性行为人群现状以及艾滋病行为干预效果

    目的:研究男男性行为人群现状以及艾滋病行为干预效果。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采取滚雪球抽样方法对本地区的男男性行为者进行招募,采用匿名调查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查。并对其艾滋病行为进行干预,研究干预的结果。结果:相对于干预前,干预后研究对象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回答正确率与安全套使用率显著要高。结论:对男男性行为人群进行科学合理的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提高其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

    作者:吴云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改良型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肿瘤的临床优势

    目的:分析改良型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肿瘤的临床优势。方法:通过随机方式将50例腮腺肿瘤患者分成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分别采用传统腮腺切除术和改良型腮腺切除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中在对腮腺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时,改良型腮腺切除术能让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让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马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试析如何做好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质量

    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关系到人们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基层医疗单位中,要保障收获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管理效益,就必须注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质量。本文对如何做好基层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工作质量进行分析和调查,并为提升工作质量提出建议。

    作者:班玉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医针灸治疗疼痛科患者的疗效分析

    所谓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当前,针灸这一治疗手段是中国所特有的治疗手段。从本质上来讲,针灸这一治疗手段是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在我国医学遗产中,针灸治疗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在治疗疼痛科患者中,中医针灸起到了特殊的疗效。

    作者:陈玉婷;胡海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膳食因素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膳食因素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这段时期在我院就诊的妊娠期的孕妇320例,其中160例为正常妊娠的孕妇,并将其作为对照组;另外160例是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孕妇作为实验组。对两组孕妇的膳食进行调查,比较孕妇在妊娠期摄入食物的频率,并分析孕妇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与膳食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的孕妇在妊娠期的时候摄入的豆类、干果类、奶制品以及具有刺激性饮料的次数高于对照组,这些因素是导致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且摄入鱼类、肉类、禽类、动物内脏、铁和钙的补充剂以及维生素补充剂、水产品和蔬菜的次数低于对照组,且这些膳食因素有利于保护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两组孕妇之间的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的孕妇在饮食方面应多摄入鱼肉禽类、铁、钙以及维生素的补充剂以及血制品,适当的减少奶制品和刺激性饮料的摄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确保三餐膳食结构的合理,才能够起到减少和预防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现象的发生的作用。

    作者:王杭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