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玉萍
针对社区卫生人力资源严重不足而短期内无法改变现状的事实,探索如何在人员紧缺的状况下来提高人员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以有限的人员做好繁重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以提高群众满意度。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实践应用品管圈后对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我院将收治的80例患者(2013年4月~2014年11月)分段随机化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性护理的前提下,采用品管圈活动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乳房胀痛发生率的数据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护理方案对患者能起到显著的护理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王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实施疾病健康教育管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家属的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8月到2015年8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及家属实施疾病健康教育管理,对患者家属进行缺血性脑卒中知识测评,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进行测评。结果:健康教育一个月后,家属健康知识答错项目远远低于入院时(P<0.05);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也远远低于入院时(P<0.05);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入院时(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实施疾病健康教育管理,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尹绿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研究精神病患者的拒药原因以及干预措施。方法:按照住院先后顺序选取我院收治拒药精神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精神病患者的不同拒药原因,而给予患者实施有针对性干预措施。结论:针对精神病患者的拒药原因,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均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倪维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在临床急诊护理带教中应用情景教学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来我院急诊科室实习的71名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35例)和实验组(36例),对分别应用传统教学方法和情景教学法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理论知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教学满意度相关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并且预检分诊能力、病情评估能力以及急救配合能力等危重症实习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急诊护理带教中应用情景教学的效果十分理想,对危重症实习能力以及理论、操作技能的提高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高承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抽取法将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则接受循证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和住院天数评价其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有着显著的效果,能有效的提高抢救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白润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病程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话回访研究组、社区教育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为电话回访研究组患者使用电话回访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为社区教育研究组患者使用社区系统教育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则不接受相关的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一年后,比较三组患者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率、病情的复发率、再次入院的比率及其PSP评分和PANSS评分。结果:在患者出院一年后,进行电话回访研究组患者和进行社区教育研究组患者的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进行电话回访研究组患者和进行社区教育研究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及再次入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进行电话回访研究组患者和进行社区教育研究组患者的PSP评分、PAN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电话回访的方式和社区系统教育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均可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明显地改善其精神症状,提高其社会功能。其中,进行社区系统教育的患者,其精神症状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李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辨体位变化在中医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临床有气机升降失常症状的患者按辨体位的方法来予以诊治。结果:辨治准确,临床效果显著。结论:通过临床实践,本法确为一种简便有效的诊治手段,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殷竹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长期卧床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9月间收治的48例长期卧床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均进行心理护理并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身体功能位,观察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的H A MA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干预并保持合理的身体功能位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躯体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金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将这56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取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解剖钢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中,优17(60.71%)例,良9(32.14%)例,中1(3.57%)例,差1(3.57%)例,优良率为92.851%。对照组中,优13(46.43%)例,良8(28.57%)例,中5(17.86%)例,差2(7.14%)例,优良率为75.00%。经过比较,两组患者优良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显著,优良率高,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智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浅析质子泵抑制剂对消化性溃疡治疗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质子泵抑制剂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昌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对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小儿内科多重耐药病菌感染病人作为观察对象,首先采用规范的抗菌药物来进行治疗,然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痊愈出院的患者有57例,治疗的有效的患者有3例,治疗的有效率为100.0%;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4例,占总人数的6.67%。结论:对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护理的效果较好,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病情,并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较少,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劲茹;江巧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本次研究针对接受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的肢体功能锻炼进行延续性的护理干预,记录临床护理信息,观察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以康复性作用效果。方法:在本院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近一年时间内接受过乳腺癌手术的患者资料80例,按照随机的方式将80例患者划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包含40例患者资料。针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操作,患者出院后自行进行肢体功能恢复锻炼,不实施随访机制。针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出院后的跟踪随访,观察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后半年时间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经过半年时间后针对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观测,以此观察患者的依从性和患肢功能病症康复情况。结果:通过研究相关数据信息可以发现,实验组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的患肢功能病症得到了良好的锻炼,患者的依从性比较高,对于患者病症的康复评分也相对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针对接受乳腺癌手术的患者进行延续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一定基础上提升了患者患肢功能的锻炼依附性,实现了对患者身体功能的良好护理干预。研究结果表示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于接受过乳腺癌手术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黄小莉;杨艳;王黎;陈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间诊治的冠心病患者133例,采取双盲对照方式将患者随机性划分为两组,其中67例采用氯吡格雷药物治疗,设置为氯吡格雷组,余下66例则选择常规用药阿司匹林治疗,设置为阿司匹林组,对比疗效临床疗效,统计分析两组用药期间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氯吡格雷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52%(64/67),阿司匹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85%(56/66);两组对比,氯吡格雷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阿司匹林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冠心病方面可首选氯吡格雷,其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陈正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自制水囊压迫法在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5例,回顾性分析住院时的临床资料,入院后予米非司酮口服,对照组行B超监测,在促宫缩治疗同时行清宫术,观察组在宫腔镜联合B超监测下行清宫术或行妊娠内容物电切术,术后于宫腔内放置自制水囊压迫止血,24小时内取出水囊。结果: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放置水囊压迫止血时的平均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并发症(二次宫腔镜手术、子宫穿孔、感染、子宫坏死等)、血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时间、子宫恢复正常大小时间、随访(月经复潮时间、子宫疤痕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达100%,对照组有2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成功率98%,两组均无并发症的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清宫术中易发生大出血,我院应用宫腔镜联合水囊压迫法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韩屹峰;方月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于妇产科护理上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编制相关的护理安全的管理方式。方法:主要是从法律意识和业务水平以及管理方式等几个方面去对妇产科护理上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按照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给予相关的干预措施,以对妇产科护理人员业务能力以及安全管理的能力加以提升。结果:妇产科护理上出现的主要不安全因素主要有护理人员法律与服务意识淡薄,还有医护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充分,安全的管理制度有很大的漏洞。结论:通过对妇产科护理上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建设有关的干预措施,对于清除安全隐患,并且提升妇产科护理水平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作者:钮戌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中进行亚低温治疗患者的气道和体位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1月间我院ICU中的行亚低温治疗的28例重症伴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护理体会。结果:本组28例患者在治疗和随访2个月期间,共有27例患者存活,死亡率为3.57%。治疗1个月后患者的GCS评分为8~16分,平均11.76±1.84分。治疗前后患者的GCS评分比较,(t=15.1315,P=0.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治疗在ICU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非常的作用,结合正确的气道和体位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常雪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莫沙必利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的147例病患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74例),一组为对照组(73例)。然后对观察组的病人采用莫沙必利(5mg×24片/盒)联合铝碳酸镁(0.5 g ×24片/盒)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潘立酮(10 mg×30片/盒)联合铝碳酸镁(0.5 g×24片/盒)治疗。等到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心理状况、疼痛程度以及满意程度。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通过统计发现观察组病人的病康复率比对照组要高,并且在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后遗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例如胃痛、胃出血等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对医院的满意程度也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结论:莫沙必利联合铝碳酸镁来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方法,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使得病人康复得更快更完全,并且后遗症和并发症少。
作者:王永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全口义齿的起源早可追溯到16世纪,当时人们用木头、象牙、手骨等材料来制作义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临床医学的进步,全口义齿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颌架、基托和义齿材料均在不断改进,义齿的制作方法也已经趋于完善[1]。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的牙齿修复问题也成为了口腔科研究的重点,全口义齿是修复牙列缺失的重要途径,全口义齿的修复效果与多重因素有关,本文将对影响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统一概述。
作者:孙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胃肠外科急腹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32胃肠外科急腹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技术。结果:本组132例急腹症患者均在不能明确术前诊断的情况下行腹腔镜探查术,结果130例术中明确诊断。患者手术时间为55-120min,手术切口长度5-9cm,术中出血量为40-150mL,术后住院时间5-10d。结论:腹腔镜技术在胃肠外科急腹症诊治中安全有效,具有显著的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黄劲洪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