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影响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相关因素

孙欣

关键词:全口义齿, 修复效果, 制作方法, 义齿材料, 牙列缺失, 牙齿修复, 相关因素, 临床医学, 多重因素, 老年人, 老龄化, 可追溯, 象牙, 手骨, 起源, 木头, 口腔, 科研, 科技
摘要:全口义齿的起源早可追溯到16世纪,当时人们用木头、象牙、手骨等材料来制作义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临床医学的进步,全口义齿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颌架、基托和义齿材料均在不断改进,义齿的制作方法也已经趋于完善[1]。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的牙齿修复问题也成为了口腔科研究的重点,全口义齿是修复牙列缺失的重要途径,全口义齿的修复效果与多重因素有关,本文将对影响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统一概述。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宫颈炎的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宫颈炎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优质护理)各35例,观察比较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35例(100%),护理满意33例(94.3%);对照组治疗有效30例(85.7%),护理满意27例(77.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宫颈炎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胡霜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足骨及软组织损伤缺损的组合组织修复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处理足部创伤和病症导致的足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方式,降低与减缓足残疾与功能不合格的概率。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23例足各个部位复杂创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有关足背、前足、足跟、踝下等部位的单纯软组织损伤,可以使用局部转移或者旋转皮支皮瓣、筋膜皮瓣,游离皮瓣,游离全厚植皮等方法处理;足底负重区则使用预制皮瓣方法处理;前足、足跟和其它跗骨复合组织损伤使用带血管髂骨加皮瓣组合移植重组;内外踝损伤需要进行重建。结果:123例患者通过1.4至6年的随访,在足平衡承重方面,患者满意程度高,同时耐磨性优良,外型存在优良美观性。根据美国AOFAS踝-足评分规范:优45例,良54例,可20例,差4例;优良率为80.49%。结论:对于足各个部位复杂创伤患者,采用髂骨进行重建再造跖骨损伤特别是多跖骨缺损、跟骨损伤,稳固同时接触地面积较大、承压较小;内外踝则可以采用带筋膜的髂骨与腓骨头重建骨和韧带损伤;组合带血管骨和皮瓣修复损伤方式效果非常明显,拥有恢复足的解剖与生理性能的优势;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吕春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妇产科门诊冷冻治疗尖锐湿疣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门诊液氮冷冻治疗尖锐湿疣的护理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本院门诊实施冷冻治疗的85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临床护理满意率以及病情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患者门诊护理满意率为88.1%(37/42),观察组患者门诊护理满意率为97.67%(42/43),门诊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患者病情复发率为11.9%(5/42),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为2.33%(1/43),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门诊冷冻治疗尖锐湿疣中的综合护理十分重要,能够提升尖锐湿疣患者的门诊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病情复发率,提高门诊冷冻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为突出。

    作者:王治荣;王咏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针推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针推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到2015年在我院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针推并用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灸治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5.5%,另外对各组内治疗前后的效果也进行了对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推并用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并且患者恢复时间快,值得在以后的治疗中推广。

    作者:许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根管内器械折断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根管治疗器械折断是常见手术并发症,器械折断多因使用不当,质量低劣,原有损伤及根管过分弯曲等因素引起。预防器械折断是在根管治疗时的关键。方法:根管内器械折断位置制定治疗方案及治疗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记录其成功率。结果:临床研究表明超生法取出折断器械成功率为75%-76.6%,而显微镜下超声根管技术取出成功率为87%,根管显微镜和超声技术的结合使用时折断器械取出率明显较高。

    作者:肖梅;苗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脑脊液革兰染色阳性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2011年1月-2015年5月脑脊液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53例革兰染色阳性的脑脊液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353例脑脊液革兰染色阳性标本中,培养阳性标本348份,培养阳性率98.5%;其中革兰氏阳性菌236份占67.82%,革兰氏阴性菌105份占30.17%,真菌7份占2.01%;革兰氏阳性菌中以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药物敏感性强,革兰氏阴性杆菌中以亚胺培南药物敏感性强。结论:我院从脑脊液标本中检出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并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有极强的敏感性,本次研究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经验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何均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肝硬化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从本院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收治入院的肝硬化患者中随机抽取65例展开分组对照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同时观察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情况。结果:对比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入组研究前,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以及SF-36量表各项功能指标评分比较,组间差异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P>0.05),而通过各自护理干预后,两组均得到一定改善,且实验组改善效果更佳,且组间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对肝硬化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同时,予以适当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消除患者内心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值得参考。

    作者:张雪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双腔气囊导尿管在普外科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探讨

    目的:分析双腔气囊导尿管在普外科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某综合医院2013年4月份至2014年7月份,收治的双腔气囊导尿管64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在64例双腔气囊导尿管患者中,2014年试验双腔气囊导尿管的患者并发症明显低于201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气囊导尿管在普外科临床应用间极易发生尿液外渗、尿路感染等问题,加强对双腔气囊导尿管的应用管理,有助于提升其在普外科临床应用成效。

    作者:吴子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析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的临床有效性

    目的:探析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5年10月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0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患者术中加强手术室护理,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一般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和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加强手术室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孙宁;邓福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急诊科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急诊科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2例,总结分析急诊救治过程中的护理经验。结果:92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显效率为48.91%,有效率为33.70%,无效率为9.78%,病死率为7.61%,总有效率为82.61%。12例患者并发休克,27例发生心力衰竭,28例并发心律失常。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快、病情危重,合理、有效的护理工作,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郑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药汤剂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我科就诊的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80例,根据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014年11月~2015年4月期间就诊的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5月~10月期间就诊的患者为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所有患者每天均进行30min有氧运动,对照组在有氧运动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中药汤剂联合耳穴贴压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75.00%,统计学结果为χ2=4.5006,P=0.0339,观察组的显效率57.50%及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00%、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护理能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

    作者:杨改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使用泮托拉唑钠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7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胃溃疡患者88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研究组44例以西咪替丁进行治疗,对照组44例以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间不良反应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腹泻、口干、失眠等不良反应相比于对照组降低好转,P<0.05。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95.45%相比于对照组72.73%得到了较大的提升,P<0.05。结论:通过泮托拉唑的治疗,胃溃疡患者的的副反应率降低,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作者:余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一起强奸杀人案法医现场分析及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快节奏的生活给许多心理承受较差的人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以及生理压力,这就使我国犯罪案件中的强奸案例比例逐步上升。法医作为我国司法鉴定部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犯罪案件侦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何通过法医的调查实现对于强奸杀人案件的破获,成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

    作者:周红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便携式睡眠监测定位仪和多道睡眠监测同步检查效果对比探讨

    目的:探索便携式睡眠监测定位仪和多道睡眠监测同步检查的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接治的3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多道睡眠监测与便携式睡眠监测对其进行同步监测,对比两种不同监测方法的一致性和相关性,以此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结果:经统计发现,30例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经多道睡眠监测发现重度患者14例,中度患者9例,轻度患者7例;经便携式睡眠监测发现重度13例,中度8例,轻度9例,。其中便携式睡眠监测诊断准确率达到100%,多道睡眠监测诊断率达到86.7%(26/30),两组差异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种监测方式的各项监测结果对比发现,在AHI、呼吸暂停指数(AI)、呼吸暂停低通气次数方面(AH),差异显著(P<0.05),而在SAO2≤90%和低通气指数(HI)、总睡眠时间、平均动脉氧饱和度等方面差异并无显著性变化(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便携式睡眠监测定位仪在操作过程中具有简便性、准确性,相比于多道睡眠监测而言,更适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监测。

    作者:郭月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非离子型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非离子型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干预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行非离子型对比剂CT增强扫描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中轻度不良反应4例,中度不良反应2例,重度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1%(7/37),观察组患者中轻度不良反应1例,中度不良反应1例,重度不良反应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2/37),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非离子型对比剂患者检查中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袁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在消化性溃疡出血病症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111例消化溃疡出血患者分成甲乙丙三组各37例,分别给予其40mg、80mg、120mg奥美拉唑应用,观察三组治疗效果。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同甲组的72.93%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丙组的97.3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2.70%、5.41%,无比较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给予其中剂量质子泵抑制剂应用,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杨晓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将这56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取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解剖钢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中,优17(60.71%)例,良9(32.14%)例,中1(3.57%)例,差1(3.57%)例,优良率为92.851%。对照组中,优13(46.43%)例,良8(28.57%)例,中5(17.86%)例,差2(7.14%)例,优良率为75.00%。经过比较,两组患者优良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显著,优良率高,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智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糖尿病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模式在护士本科学生教学培训中的使用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模式在护士本科学生教学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护理学院2013级两个班护理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5名。实验组采用糖尿病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模式进行培训,对照组使用传统授课方式进行培训。比较教育前后两组学员对糖尿病并发症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满意度和自信心差异。结果:实施糖尿病并发症培训后,与培训前比较两组学员在糖尿病并发症知识掌握程度有明显提高。培训后两组学员学习满意度和自信心比较有明显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糖尿病并发症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够提高学生对开展患者糖尿病教育的自信心。

    作者:王筑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手术治疗面部色素痣美容缝合联合弹力胶贴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对面部色素痣进行手术切除后皮内缝合联合弹力胶带创面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面部色素痣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为皮内缝合联合弹力胶贴,对照组皮内缝合加皮外缝合。结果:100例面部色素痣患者术后6月无1例复发、感染,并且均达到美容效果。结论:面部色素痣进行手术切除后皮内缝合联合弹力胶带创面恢复好,患者满意度高,达到美容效果,是治疗面部色素痣满意的方法。

    作者:袁刚;王晶;孙娜娜;文洋;唐正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手术的手术配合综合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对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手术的手术配合与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实施手术配合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34例实施手术配合综合护理方法,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次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82%,明显要比对照组的32.35%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方法效果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赵树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