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旗
目的:探讨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行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老年带状疱疹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时间范围为2014.5~2015.8,年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比个性化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组中止疱时间为2.1d,结痂时间为3.6d,止痛时间为5.0d;对照组中止疱时间为2.4d,结痂时间为4.2d,止痛时间为6.5d。比较发现护理组在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止痛时间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带状疱疹治疗和护理中效果显著,显著缩短患者止疱、结痂时间,对于患者镇痛具有良好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咏梅;陈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试论特步他林、布地奈德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仅给予特步他林治疗;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特步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用特步他林、布地奈德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冯爱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其预后可造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确诊的8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个性化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率、依从率和依从率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出院半年后不同的护理措施干预,两组患者取得了不同的效果,其中对照组患者血糖控制率为56.1%,依从率为66.0。再次住院患者42人。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率为88.4%,依从率为96.2,再次住院患者19人。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率、依从率和再次住院人数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血糖改善情况,再次住院率和依从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明显减少。
作者:唐月月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析健康教育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5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治疗效果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在对健康知识和治疗总有效率两方面的数据显示,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效果好,平均住院时间上,观察组也比对照组短。结论:健康教育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赵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西药副作用的认识逐渐加深,对中医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中药是中医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中药调剂工作质量的好坏对临床疗效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可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现就中药调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如何应对提供几点参考意见,以便在中药调剂中尽量减少差错,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使中医药在为我国人民的健康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杨世雷;杨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不孕不育妇女的自身免疫抗体。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50例不孕不育妇女及60例近2年有生育史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来检测自身免疫抗体。结果:不孕不育组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身免疫抗体在不孕不育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生率。
作者:张艳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施护对脊柱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8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中医辨证护理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疼痛总发生率与护理总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脊柱骨折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施护,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汪燕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索泌尿外科术后肺栓塞的临床特点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接治的40例泌尿外科术后肺栓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术后肺栓塞高危因素、发病特点、治疗方法等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梳理泌尿外科术后肺栓塞的临床特点。结果:经统计发现,40例患者中死亡21例,死亡率为52.5%,19例治愈,治愈率为47.5%。结论:泌尿外科术后肺栓塞具有发病隐秘性,同时病情较为严重。在实践治疗中通过简化诊断步骤、缩短治疗时间以及采用针对性的抗凝治疗,有助于降低泌尿外科术后肺栓塞的发病率,同时改善患者病情,降低病死率,在实践中值得借鉴。
作者:张永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提高以头晕为主要表现的主动脉夹层的认识,探讨主动脉夹层导致头晕的原因。方法:通过2015年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一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充分认识主动脉夹层表现的多样性,警惕该类病人的潜在风险,避免误诊、漏诊的发生。
作者:吴潦章;岑遗芳;陈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锌水平及补锌治疗的价值予以探讨和研究。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2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使用常规方法对6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使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补锌治疗对60例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锌水平和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儿童补锌治疗效果是显著的,治疗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锌水平低于正常儿童,补锌治疗的效果极为显著,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作者:申玉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膀胱内联合灌注透明质酸钠在治疗非细菌性膀胱炎方面的临床效果,以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选择本院于2015年1月到12月所收治的30例非细菌性膀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个患者的治疗均采用膀胱内灌注透明质酸钠溶液,接受治疗的频率为:每周一次/第一个四周、两周一次/第二个四周、总计一次/第三个四周、总计一次/第四个四周,并对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详细地观察和记录。结果:在患者接受治疗后,相应的LUTS和VAS评分均出现了比较显著地降低,膀胱容量有比较明显地上升,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6例患者出现了尿道疼痛问题,在随后的1d时间范围内后症状有所缓解,全体患者均没有出现肝肾功能损伤或者晕厥等不良问题。结论:膀胱内灌注透明质酸钠溶液可以显著提升治疗的效果,安全性比较高,具有很强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建军;高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7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有未有效进行肢体约束、未进行有效的镇静、患者不能耐受及缺乏有效固定等。结论: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大限度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提高护理的效果。
作者:夏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指的就是护理工作的重要性。随着三镜(ERCP、腹腔镜、胆道镜)联合的微创技术的日益发展,新的护理理念在ERCP联合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现总结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科39例ERCP联合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体会。
作者:顾玲玲;沈灵姿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比较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治疗慢性收缩性左心功能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慢性收缩性左心功能衰竭的患者110例,按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观察组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给予对照组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有效率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药物平均使用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慢性收缩性左心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均显著高于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吕风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骨瓣开颅术治疗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中心随机法将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接受骨瓣开颅术治疗,对照组则接受常规开颅手术治疗,对比两组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实验组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治疗7天及14天后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瓣开颅术治疗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效果较好,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推广。
作者:齐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我院2011年1月-2015年5月脑脊液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53例革兰染色阳性的脑脊液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353例脑脊液革兰染色阳性标本中,培养阳性标本348份,培养阳性率98.5%;其中革兰氏阳性菌236份占67.82%,革兰氏阴性菌105份占30.17%,真菌7份占2.01%;革兰氏阳性菌中以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药物敏感性强,革兰氏阴性杆菌中以亚胺培南药物敏感性强。结论:我院从脑脊液标本中检出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并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有极强的敏感性,本次研究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经验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何均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探讨有效防范对策,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或纠纷事件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查找存在不安全因素,并提出有效防范对策。结果: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主要有责任心不强、业务技能水平低、护患沟通不足、器械感染、管理不到位等。结论: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包括多个方面,针对各种不安全因素,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可以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保障患者安全,应当加强重视。
作者:杨俊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早期护理干预对AMI患者急诊PCI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2014年3月~2015年10月,对照组、实验组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早期护理干预。结果:未见退出例;实验组MAP水平与腹胀、失眠、排尿困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AMI患者急诊PCI后血压水平,降低内科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安芳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PBL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护理实习生98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方法为PBL教学法,对照组则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实习结束综合考评结果显示,观察组人员及格率为91.84%,对照组的及格率为75.51%。观察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PBL教学模式在对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值得我们学习与推广。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针对ICU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视作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个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综合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中度残疾所占比重分别为62.9%、22.9%,对照组分别占40%、14.3%;观察组重度残疾、植物人、死亡患者分别占8.6%、2.9%、2.9%,对照组分别占11.4%、17.1%、14.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54.3%。结论:及时有效的治疗是保证ICU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生命健康的必要手段,综合治疗可以作为治疗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有效方法。
作者:雷永生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