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潦章;岑遗芳;陈杰
目的:研究男男性行为人群现状以及艾滋病行为干预效果。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采取滚雪球抽样方法对本地区的男男性行为者进行招募,采用匿名调查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查。并对其艾滋病行为进行干预,研究干预的结果。结果:相对于干预前,干预后研究对象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回答正确率与安全套使用率显著要高。结论:对男男性行为人群进行科学合理的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提高其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
作者:吴云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胃肠外科急腹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32胃肠外科急腹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技术。结果:本组132例急腹症患者均在不能明确术前诊断的情况下行腹腔镜探查术,结果130例术中明确诊断。患者手术时间为55-120min,手术切口长度5-9cm,术中出血量为40-150mL,术后住院时间5-10d。结论:腹腔镜技术在胃肠外科急腹症诊治中安全有效,具有显著的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黄劲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不孕不育妇女的自身免疫抗体。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50例不孕不育妇女及60例近2年有生育史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来检测自身免疫抗体。结果:不孕不育组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身免疫抗体在不孕不育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生率。
作者:张艳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儿颅脑外伤的急诊抢救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颅脑外伤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急诊抢救与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6.7%,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颅脑外伤患者在急诊抢救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子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速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肺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给予疗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进行治疗,可以提高疗效,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汪静;卢红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索泌尿外科术后肺栓塞的临床特点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接治的40例泌尿外科术后肺栓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术后肺栓塞高危因素、发病特点、治疗方法等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梳理泌尿外科术后肺栓塞的临床特点。结果:经统计发现,40例患者中死亡21例,死亡率为52.5%,19例治愈,治愈率为47.5%。结论:泌尿外科术后肺栓塞具有发病隐秘性,同时病情较为严重。在实践治疗中通过简化诊断步骤、缩短治疗时间以及采用针对性的抗凝治疗,有助于降低泌尿外科术后肺栓塞的发病率,同时改善患者病情,降低病死率,在实践中值得借鉴。
作者:张永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后装治疗技术在宫颈癌腔内放射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间,在我院选择宫颈癌行腔内放射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新后装组(n=30)和旧后装组(n=30),给予新后装组患者新后装治疗技术治疗,给予旧后装组患者旧后装治疗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新后装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旧后装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新后装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旧后装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新后装治疗技术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宫颈癌腔内放射治疗中推广运用。
作者:蒋林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友病患者的日常的护理以及家庭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医院的常规有效治疗,加强日常护理,改正以往不良饮食习惯,改正以往的不良运动习惯。结果:通过长期治疗可以减轻致残率。
作者:乔香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接诊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80例,将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温阳益肾法治疗,研究组患者行益气活血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肺功能变化情况及动脉血气情况。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肺活量、大通气量、大呼气中期流速、时间肺活量明显增加,气道阻力明显降低,血液中PaO2及SaO2的含量明显提高,A-aDO2的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较温阳益肾的临床效果更明显,可以有效的改善血液流变性,预防疾病急性发作,值得推广。
作者:陈亚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进行分析,总结其产生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了我院62例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其大部分都发生在患者腹部手术4到14天时间内,对于这些患者,其治疗主要采用的是非手术治疗,患者在恢复之后出院。通过对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其中有30例患者治疗30天时间内恢复,还有30例患者治疗30到50天时间恢复正常,还有2例患者在术后71天后出院。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得知,对于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对患者的病症进行有效的检查,可以通过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和胃镜检查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检查,一般情况下,该疾病的治疗不需要采用手术。
作者:刘富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红霉素联合中药雾化吸入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月医院诊治的小儿支肺炎患者60例,根据治疗措施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在红霉素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理想,能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格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盆腔炎汤口服与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7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取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用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30%,与对照组的81.08%相比,观察组的效果更加显著,差异显著(P<0.05);其中随访后发现,对照组疾病复发率为23.33%,与观察组的5.56%比较,观察组的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盆腔炎汤口服与灌肠这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灌肠的疗效明显要优于口服,且毒副作用小、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沈爱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甘露醇是一种常用的脱水剂,为降低颅内压的首选药物。因其安全可靠,降压迅速,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临床上常因护理不当,在甘露醇注射过程中速度过快可致头痛、头晕、视力模糊。
作者:朱兴玲;赵学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对乳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实施益气升白汤的疗效。方法:将我院40例乳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随机性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利血生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益气升白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白细胞计数以及升白细胞有效率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所有差异均为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治疗时,使用益气升白汤能够起到更加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有着极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蔡庆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皮瓣修复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18例,患者均施行皮瓣修复术治疗。结果:其中吻合血管皮瓣移植术50例,带血管蒂皮瓣移植术68例,所有移植患者皮瓣均成活,定期随访,足部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植皮的部位皮肤耐磨,并且具有保护性感觉,没有破溃。结论:皮瓣修复可用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疗效的关键在于防止血管危象的发生。
作者:马陆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行瑞格列奈、二甲双胍联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我院2012年4月-2014年7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中抽选,将120例分组后行不同疗法,即:对照组(二甲双胍)、实验组(瑞格列奈、二甲双胍),预后评估总体效果。结果:实验组预后缓解率为96.7%,高于83.3%的对照组,有区别,P<0.05;实验组预后血糖、血红蛋白指标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借助瑞格列奈、二甲双胍联合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作用突出,可改善血糖指标,提高疾病效果,值得学习。
作者:赵咏梅;赵星;刘勇兵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分组护理制度的消化道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了我院收治的200例消化内科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为100例。对于前一组患者,其在治疗期间采用的是我院制定的常规护理模式,而后一组患者则是采用的分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日常的工作护理。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采用分组护理制度的患者无论是在文书的书写合格率还是患者的满意度等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分组护理制度之后,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压疮以及感染情况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该研究中的患者治疗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即分组护理制度在消化内科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魏延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奥曲肽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奥曲肽和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情况。结果:实验组平均止血时间为(16.5±3.8)h,总有效率为96.7%,心悸、恶心患者各1例;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为(23.4±5.2)h,总有效率为76.7%,心悸2例,恶心4例;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奥曲肽与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其疗效安全可靠,止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可行性。方法: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选取我院来进行治疗的患者有3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15例。实验组患者使用保守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肩胛骨骨折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的时间和骨折愈合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的时间和骨折愈合的时间明显短于实验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优良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所占的比例为80%,远远高于实验组患者的60%,并且观察组患者没有出现感染、愈合畸形、钢板松动、钢板断裂的情况,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实验组患者。结论:与保守治疗方式相比,肩胛骨骨折手术在临床治疗中可行性较高,能够促进肩胛关节的功能恢复,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会袆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叶酸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B族维生素,对体内蛋白质、核酸的合成及氨基酸的代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常人体缺少叶酸可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叶酸是胎儿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孕妇缺乏叶酸有可能导致胎儿出生时出现低体重、唇腭裂、心脏缺陷等。所以,通过这次调查,初步了解徐州市区居民对叶酸知识知晓情况,同时借此机会向市民普及叶酸相关的知识。
作者:闫文强;周迎;栗福云;韩红柳;王飞通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