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联合中药雾化吸入疗效观察

黄格娇

关键词:红霉素, 中药雾化吸入, 小儿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研究红霉素联合中药雾化吸入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月医院诊治的小儿支肺炎患者60例,根据治疗措施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在红霉素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理想,能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病程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病程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话回访研究组、社区教育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为电话回访研究组患者使用电话回访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为社区教育研究组患者使用社区系统教育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则不接受相关的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一年后,比较三组患者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率、病情的复发率、再次入院的比率及其PSP评分和PANSS评分。结果:在患者出院一年后,进行电话回访研究组患者和进行社区教育研究组患者的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进行电话回访研究组患者和进行社区教育研究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及再次入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进行电话回访研究组患者和进行社区教育研究组患者的PSP评分、PAN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电话回访的方式和社区系统教育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均可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明显地改善其精神症状,提高其社会功能。其中,进行社区系统教育的患者,其精神症状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李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研究

    本篇文章主要是对于优质的护理在急诊科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专业某个医院的2010年5月到2012年月这段期间在急诊科收入的的200患者并对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的资料分析和研究。

    作者:梁岐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妇产科急腹症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妇产科急腹症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到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观察分析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妇产科急腹症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卵巢囊肿者25例、异位妊娠患者17例、急性盆腔炎患者4例,卵巢黄体破裂患者4例,经过手术和非手术方式治疗后,患者中痊愈者35例,改善者14例,无效者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急腹症发病率较高,病因复杂,临床治疗时需要尽早诊断,在明确诊断基础下采用有效措施进行积极治疗,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莪术油注射液通过上调bax基因下调bcl-2基因诱导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 EC-1-B)凋亡

    目的:探究莪术油注射液通过上调bax基因下调bcl-2基因诱导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凋亡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莪术油注射液处理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MTT法检测不同时间段HEC-1-B细胞的凋亡率,Real Time RT-PCR检测不同浓度处理后bax基因和bcl-2基因转录的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莪术油注射液浓度增高和时间的延长,HEC-1-B细胞的凋亡率逐渐增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浓度的增高bax基因mRNA表达水平逐渐增高,bcl-2基因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结论:莪术油注射液通过上调bax基因,下调bcl-2基因促进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凋亡,剂量越大,时间越长,促凋亡作用越明显。

    作者:田莉;李伟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ICU亚低温治疗患者的气道及体位护理

    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中进行亚低温治疗患者的气道和体位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1月间我院ICU中的行亚低温治疗的28例重症伴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护理体会。结果:本组28例患者在治疗和随访2个月期间,共有27例患者存活,死亡率为3.57%。治疗1个月后患者的GCS评分为8~16分,平均11.76±1.84分。治疗前后患者的GCS评分比较,(t=15.1315,P=0.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治疗在ICU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非常的作用,结合正确的气道和体位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常雪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妇产科门诊冷冻治疗尖锐湿疣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门诊液氮冷冻治疗尖锐湿疣的护理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本院门诊实施冷冻治疗的85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临床护理满意率以及病情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患者门诊护理满意率为88.1%(37/42),观察组患者门诊护理满意率为97.67%(42/43),门诊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患者病情复发率为11.9%(5/42),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为2.33%(1/43),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门诊冷冻治疗尖锐湿疣中的综合护理十分重要,能够提升尖锐湿疣患者的门诊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病情复发率,提高门诊冷冻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为突出。

    作者:王治荣;王咏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关于医院网络图书馆建设必要性的几点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的网络服务在各行各业都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尤其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基本都与网络联系到了一起,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人们对网络的关注也在日益增长,用互联网模式实现医院图书馆跨越式的发展已经成为医院图书馆发展的新趋势。下面谈一下自己对建立医院网络图书馆的几点看法。

    作者:张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一起强奸杀人案法医现场分析及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快节奏的生活给许多心理承受较差的人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以及生理压力,这就使我国犯罪案件中的强奸案例比例逐步上升。法医作为我国司法鉴定部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犯罪案件侦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何通过法医的调查实现对于强奸杀人案件的破获,成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

    作者:周红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江阴市消除疟疾综合防治效果分析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我市历史上疟疾流行严重,1961年疟疾发病率高达2078.3/万,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按照“坚持长期作战,反复斗争,从控制流行到减少危害程度,终达到消除”的战略目标,积极开展了疟疾防治工作,认真落实各项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疟疾流行。1985年以来疟疾发病率持续控制在1/万以下,1998年通过了江苏省基本消灭疟疾达标考核验收。2010年至今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达到了消除疟疾的标准。

    作者:苏国平;华金祥;怀根娣;赵荣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冠脉介入治疗与抗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冠脉介入治疗与抗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本院通过采用随机数字抽签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为本研究对象,其中包括34例试验组患者以及34例常规组患者。常规组均给予抗凝治疗,试验组给予冠脉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均显效,仅1例再发心绞痛;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33/34),有5例再发心绞痛和2例左心衰竭。两组间比较傲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而言,在治疗的过程中运用冠脉介入治疗以及抗凝治疗均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相比于抗凝治疗,冠脉介入治疗更能对患者的心功能起到改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袁玉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的应用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手术患者80例,并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实验组的患者在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的临床护理效果,并在患者出院前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两组的研究调查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率为97.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5%,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方法,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新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品管圈在降低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的实践探索

    目的:探讨实践应用品管圈后对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我院将收治的80例患者(2013年4月~2014年11月)分段随机化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性护理的前提下,采用品管圈活动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乳房胀痛发生率的数据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护理方案对患者能起到显著的护理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王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数字图书馆的飞速发展及网络资源的利用

    早在1992年7月1日,美国就已经提出了数字图书馆这个概念。初的目的是将有形载体的信息转变成数字信息,再通过数字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播给读者。这样,即快捷,又便于检索。

    作者:董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分析校医护理干预控制和预防小学生近视及沙眼的效果

    目的:探究校医护理干预控制和预防小学生近视及沙眼的效果。方法:将我校200名小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学生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学生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学生的近视、沙眼情况。结果:观察组近视率22.00%、沙眼率19.00%低于对照组的41.00%、37.00%,护理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校医护理干预有效预防小学生近视、沙眼,有利于控制近视、沙眼情况的发展,值得推广。

    作者:刘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羟考酮或氢吗啡酮复合异丙酚麻醉用于结肠镜诊疗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应用羟考酮或氢吗啡酮复合异丙酚对接受结肠镜诊疗术的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结肠镜诊疗术的患者114例,随机分为研究1组、研究2组、对照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麻醉;采用羟考酮复合异丙酚对研究1组患者实施麻醉;采用氢吗啡酮复合异丙酚对研究2组患者实施麻醉。结果:研究1组和研究2组的结肠镜诊疗术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的麻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羟考酮或氢吗啡酮复合异丙酚对接受结肠镜诊疗术的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庆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办法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办法。方法:对本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乳腺癌化疗PICC置管的237例患者进行研究,探究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感染是否受置管时间长短、化疗次数以及患者的年龄影响,探讨穿刺前、穿刺过程中、穿刺后的护理中的注意事项。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乳腺癌化疗PICC置管的患者是否感染与患者的置管时间长短、患者的化疗次数及年龄相关。结论:医护人员,应当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可能性。

    作者:王娜;濮英娜;景剑;陈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PBL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PBL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护理实习生98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方法为PBL教学法,对照组则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实习结束综合考评结果显示,观察组人员及格率为91.84%,对照组的及格率为75.51%。观察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PBL教学模式在对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值得我们学习与推广。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分组护理制度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分组护理制度的消化道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了我院收治的200例消化内科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为100例。对于前一组患者,其在治疗期间采用的是我院制定的常规护理模式,而后一组患者则是采用的分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日常的工作护理。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采用分组护理制度的患者无论是在文书的书写合格率还是患者的满意度等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分组护理制度之后,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压疮以及感染情况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该研究中的患者治疗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即分组护理制度在消化内科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魏延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经验。方法:选取5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情况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满意率为75%,观察组满意率为96.4%,观察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快速恢提高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

    作者:于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浅谈影响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相关因素

    全口义齿的起源早可追溯到16世纪,当时人们用木头、象牙、手骨等材料来制作义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临床医学的进步,全口义齿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颌架、基托和义齿材料均在不断改进,义齿的制作方法也已经趋于完善[1]。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的牙齿修复问题也成为了口腔科研究的重点,全口义齿是修复牙列缺失的重要途径,全口义齿的修复效果与多重因素有关,本文将对影响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统一概述。

    作者:孙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