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燕飞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限制会阴侧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377例我院接受的初产妇,依据入院先后分为两组;行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初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以及初产妇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会阴侧切率比较,观察组(24.87%)较对照组(49.47%)明显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初产妇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对照组82.34%,观察组96.83%,观察组更具优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初产妇的围产期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限制会阴侧切,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维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共74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7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其艾司唑仓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7例患者在接受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治疗之后,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13.5%。观察组患者接受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治疗之后匹茨堡睡眠质量评分和帕金森病评定评分,较之对照组患者的匹茨堡睡眠质量评分和帕金森病评定评分都比较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时,可以采用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的治疗方法,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阿不力克木·库尔班;斯地克·牙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缬沙坦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并进行评价。方法:以2008年3月~2009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80名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基础的治疗方式,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让患者服用缬沙坦,持续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比如血压和患者的满意程度,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和控制,差异并不悬殊,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据预后统计用缬沙坦进行治疗的研究组仅有3例复发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为3.29%,只进行常规基础治疗的对照组共有15例患者复发,发病率为16.59%,由此可见,研究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可以有效地对血管扩容,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因此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用缬沙坦可以有效地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复发,这种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刘彦表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为提高我科护理带教的水平,文章就翻转课堂教学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度到我科实习的护理实习人员,上半年在我科实习的护理人员做为对照组,下半年在我科实习的护理人员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对两组护理实习人员的实习成绩及带教方法的满意度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实验组护理实习人员考试成绩和带教方法满意度与观察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法提高了护理实习人员的学习效率,新的授课方式对于护理实习人员的知识培训具有适应性强、可行性高、易接受的特点。
作者:胡莹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59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所有的而患者而进行术前和术后的康复护理。结果:康复训练后,59例患者完全恢复的有32例(54.24%),能够基本自理的患者有25例(42.37%),2例(3.39%)患者需要依靠家人进行自由活动;59例患者100%疼痛感有所改善或者完全消失。结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的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晓晓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使用泮托拉唑钠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7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胃溃疡患者88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研究组44例以西咪替丁进行治疗,对照组44例以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间不良反应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腹泻、口干、失眠等不良反应相比于对照组降低好转,P<0.05。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95.45%相比于对照组72.73%得到了较大的提升,P<0.05。结论:通过泮托拉唑的治疗,胃溃疡患者的的副反应率降低,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作者:余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超声引导在经皮肾镜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79例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患者均为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入院治疗的人员,所有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建立通道,碎石治疗,必要时可建立多个通道取石。结果:79例患者成功取石的78例,占比例的98.8%,其中一次性穿刺成功取石的45例,二次穿刺成功取石的23例,三次穿刺成功取石的10例,有1例患者三次穿刺均未成功,占比例的1.2%,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无气胸、血气胸表现,无脏腑功能损伤表现,无肾脏受损表现。患者术后1周复诊有76例患者显示结石完全清除,占比例的96.2%,其余患者按照原通道或重新建立通道进行取石,出院前结石全部清除。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肾、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具有比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杨钟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严重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实施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5例骨质疏松性31节椎体严重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Oswesty 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疼痛缓解情况以及功能情况,对比分析患者术前、术后ODI评分及VAS评分。结果:本次所有患者均从单侧椎弓根入路进入到椎体前中1/3左右的部位,全部穿刺成功。影像学并发症包括8节骨水泥漏入椎间盘,20节椎体周围静脉引流,12节周围软组织,骨水泥椎管内漏椎体1节。但是所有患者并没有表现出明显临床症状。本次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严重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术后患者疼痛较轻,也有利于改善患者功能。
作者:杨波;何斌;蔡小军;李代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导致的月经量增多及中度、重度痛经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子宫腺肌病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口服散结镇痛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放置曼月乐治疗。对比两组的止痛效果、月经量以及子宫体积变化指标同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放置曼月乐分别治疗5个月和11个月之后月经量减少,痛经得到明显缓解,患者子宫腺肌病月经量PBAC评分与痛经VAS评分比对照组的的下降幅度明显(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宫体积和治疗前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都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宫内放置曼月乐是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宫内放置曼月乐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张雪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人畜共患。大多数人间狂犬病病例是由于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所致,少数是由于被抓挠或伤口、粘膜被污染所致。狂犬病病毒具有很强的神经组织亲和性,病毒进入人体以后会从被咬伤部位周围的神经开始,逐渐侵入脊髓和整个中枢神经系统。整个病程进展急促,从发病到死亡2天到一周不等。
作者:叶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对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小儿内科多重耐药病菌感染病人作为观察对象,首先采用规范的抗菌药物来进行治疗,然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痊愈出院的患者有57例,治疗的有效的患者有3例,治疗的有效率为100.0%;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4例,占总人数的6.67%。结论:对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护理的效果较好,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病情,并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较少,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劲茹;江巧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2例牙列缺损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修复方法,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法,对比两种方法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各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4%,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法进行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采用常规修复方法取得的临床效果,并且并发症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奕;李丹;陈容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临床副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中心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的315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后,定期进行随访,密切观察副作用的发生情况,并加以统计和分析。结果:各种副作用的发生率依次为消化道症状192(60.95%)例,肝损伤97(30.79%)例,皮疹87(27.62%)例,疲劳、乏力41(13.02%)例,脱发33(10.48%)例,外周神经炎11(3.49%)例,脂肪分布异常8(2.54%)例,骨髓抑制5(1.59%)例,乳酸酸中毒2(0.63%)例,胰腺炎1(0.32%)例。发生时间<30d的副作用包括消化道症状、皮疹,疲劳、乏力,骨髓抑制等。发生时间<3个月的副作用包括肝损伤和胰腺炎。发生时间<24个月的副作用包括脱发,外周神经炎和乳酸酸中毒等。发生时间>24个月的副作用为脂肪分布异常。结论:临床医生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过程中,应注意监测副作用,针对出现严重副作用患者,应及时进行干预,调整治疗方案。
作者:袁其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开展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情况的效果。方法:采集辖区2012年5个居民小区30-65岁3841人,按健康状况分为两组,健康组3310人,有病史组531人,跟踪3年得出结果。结果:接受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的居民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与复发率在降低。结论:开展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张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全面了解2014年贵州省德江县0-6岁儿童乙肝、麻疹抗体水平。方法:选取德江县龙泉乡142名0-6岁儿童开展乙肝、麻疹抗体水平检测,每名检测对象采集静脉血2ml,由贵州省铜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负责完成检验工作。结果:本次调查的142名0-6儿童中,抗-HBs阳性116名,阳性率为81.69%;麻疹IgG抗体阳性101人,阳性率71.12%。结论:2014年贵州省德江县0-6岁儿童抗-HBs平均阳性率低于卫生部在2006年开展了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年龄组越大阳性率越低;麻疹、抗体阳检率未达到群体免疫屏障,对此必须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做好流动儿童的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作者:王文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中进行亚低温治疗患者的气道和体位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1月间我院ICU中的行亚低温治疗的28例重症伴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护理体会。结果:本组28例患者在治疗和随访2个月期间,共有27例患者存活,死亡率为3.57%。治疗1个月后患者的GCS评分为8~16分,平均11.76±1.84分。治疗前后患者的GCS评分比较,(t=15.1315,P=0.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治疗在ICU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非常的作用,结合正确的气道和体位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常雪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现状:妇产科的临床护理已被不少医院作为了一项医疗服务。顾名思义,护理就是需要临床的看护以及运用基本的知识对产科病人进行基本的医务护理,大程度的为了产妇的安全。因此在护理中人性化的操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目的:为提高医护人员对产科护理的重视性和意识紧张度,进行人性化的产科护理,保护产科病人的生命安全。方法:搜集各地医院关于产科护理做的一些基本工作,研究总结人性化处理在产科临床护理的重要性。
作者:袁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泌尿外科护理中进行饮食指导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200例泌尿外科结石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饮食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饮食的自我控制能力有所提高。术后随访,本组100例患者中,复发结石者仅1例,而对照组复发者为8例。结论:在泌尿系结石患者手术之后给予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结石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为科学合理利用手背静脉、减轻患者痛苦,针对不同人群使用不同穿刺准备方法提高远端浅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探讨静脉穿刺方法在临床中的实用性。方法:两种穿刺方法均选择手背下1/3掌指关节附近的血管,第一种方法确定穿刺部位后松开止血带消毒再扎上止血带消毒待干进针;第二种方法是确定穿刺部位后消毒待干进针。结果:根据比较两者血管充盈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者疼痛强度等方面,得到适合不同人群的穿刺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皮肤容易敏感患者,第一种穿刺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对于老年人,第二种穿刺方法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刘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胃肠外科急腹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32胃肠外科急腹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技术。结果:本组132例急腹症患者均在不能明确术前诊断的情况下行腹腔镜探查术,结果130例术中明确诊断。患者手术时间为55-120min,手术切口长度5-9cm,术中出血量为40-150mL,术后住院时间5-10d。结论:腹腔镜技术在胃肠外科急腹症诊治中安全有效,具有显著的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黄劲洪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