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穿刺前不同准备方法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刘媛媛

关键词:静脉穿刺, 血管充盈度, 穿刺成功率, 疼痛强度
摘要:目的:为科学合理利用手背静脉、减轻患者痛苦,针对不同人群使用不同穿刺准备方法提高远端浅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探讨静脉穿刺方法在临床中的实用性。方法:两种穿刺方法均选择手背下1/3掌指关节附近的血管,第一种方法确定穿刺部位后松开止血带消毒再扎上止血带消毒待干进针;第二种方法是确定穿刺部位后消毒待干进针。结果:根据比较两者血管充盈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者疼痛强度等方面,得到适合不同人群的穿刺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皮肤容易敏感患者,第一种穿刺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对于老年人,第二种穿刺方法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及价值

    目的:对服用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进行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的作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我院进行治疗的87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3例采用服用缬沙坦的方式治疗,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的方式进行治疗,均治疗2个月。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SCr、甘油三酯变化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24h尿蛋白、甘油三酯的含量改善状况较优,两者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SCr的含量改善状况均较优,两者的差距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体内尿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降低了肾炎发病状况,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马素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在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的设想

    目的: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人畜共患。大多数人间狂犬病病例是由于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所致,少数是由于被抓挠或伤口、粘膜被污染所致。狂犬病病毒具有很强的神经组织亲和性,病毒进入人体以后会从被咬伤部位周围的神经开始,逐渐侵入脊髓和整个中枢神经系统。整个病程进展急促,从发病到死亡2天到一周不等。

    作者:叶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使用泮托拉唑钠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7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胃溃疡患者88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研究组44例以西咪替丁进行治疗,对照组44例以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间不良反应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腹泻、口干、失眠等不良反应相比于对照组降低好转,P<0.05。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95.45%相比于对照组72.73%得到了较大的提升,P<0.05。结论:通过泮托拉唑的治疗,胃溃疡患者的的副反应率降低,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作者:余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合并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处理

    目的:探讨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合并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剖宫产分娩的中央型前置胎盘孕妇36名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术后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手术资料。结果:治疗有效的患者有32例,其中B-Lynch缝合术有2例,宫腔内纱布填塞有25例,术后动脉栓塞有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88%。止血失败的患者,采取子宫切除,止血效果较好。结论:对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合并难治性产后出血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

    作者:谢胜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介入治疗肝癌25例临床疗效回顾

    饮酒是引发肝癌的重要因素,在林区的高寒地带,牧民酗酒情况严重,肝癌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发病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因此,肝癌的治疗越来越显得重要。肝脏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故手术切除部分肝叶是现在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绝大部分肝癌患者一经发现已经为中、晚期,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介入治疗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痛苦和延长生存期的原则已经成为临床上安全有效的肝癌治疗手段。现将我院25例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果观察。方法:对253例冠心病患者使用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记录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发作症状、心率变化及ST段缺血性下移阵次。结果:126患者中发生心肌缺血103例,检出率81.7%,ST段下移发生1210阵次。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68例,检出率66.1%,检出986阵次(81.49%),ST段下移幅度平均(0.23±0.06)mv;有症状心肌缺血35例,检出率33.9%,检出224阵次(18.51%),ST段下移幅度(0.17±0.08)mv;两组患者心肌缺血发生时,ST段下移幅度、阵次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缺血发生时间段主要集中在06:00~18:00,其中06:00~12:00时间段为发生心肌缺血高峰期。患者的缺血时间为23min/次。68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在监测过程中ST段下移时出现明显的心率加快,心肌缺血发作前患者心率平均为(70.53±6.8)次/min,发作时心率平均为(90.2±10.6)次/min,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生前后患者的心率变化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以有效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并能够详细显示发作时间、缺血时间、是有效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腰椎间盘射频热凝臭氧消融术术中及术后护理

    目的:分析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射频热凝臭氧消融术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术中以及术后护理,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在30例患者当中,护理显效的为26例,有效的为2例,无效的为2例,护理总体有效率为93.3%;患者对护理满意的为13例,非常满意的为14例,不满意的为3例,护理总体满意率为90%。所有患者中没有1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0。讨论:对腰椎间盘采用射频热凝臭氧消融术治疗的患者来说,给予有效的术中以及术后护理,有利于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胡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情景教学在临床急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探讨

    目的:对在临床急诊护理带教中应用情景教学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来我院急诊科室实习的71名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35例)和实验组(36例),对分别应用传统教学方法和情景教学法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理论知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教学满意度相关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并且预检分诊能力、病情评估能力以及急救配合能力等危重症实习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急诊护理带教中应用情景教学的效果十分理想,对危重症实习能力以及理论、操作技能的提高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高承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MIPPO治疗四肢骨折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四肢骨折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防治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采用MIPPO治疗四肢骨折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以及后期治疗的情况。结果:120例患者中,一共有17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4.17%。包括螺钉切割、钢板断裂、术后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管状骨成角与旋转畸形。经过后期处理后,患者的并发症均得到了较好的缓解,骨折的痊愈效果理想。结论:采用MIPPO来治疗四肢骨折,可能会出现螺钉切割、钢板断裂、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术者在手术中要做好对并发症的预防,手术后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则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减轻患者的病痛困扰。

    作者:熊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经脐单孔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探究经脐单孔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性。方法:选取阑尾炎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接受经脐单孔法治疗,在腹腔镜下实施阑尾切除术,对照组则接受开腹阑尾切除手术治疗,对比2组阑尾炎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但是实验组阑尾炎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康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阑尾炎患者(P<0.05)。结论:经脐单孔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阑尾切除术,值得在阑尾炎的治疗中推广。

    作者:敖成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糖皮质激素在小儿临床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疗效及需注意的问题。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且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96例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应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19(39.58%)例,有效28(58.33%)例,无效1(2.09%)例,总有效率为97.91%。对照组显效15(31.25%)例,有效25(52.08%)例,无效8(16.67%)例,总有效率为83.33%。经过比较,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共有9例患儿出现并发症,其中支气管炎7(14.58%)例,肺炎2(4.1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对照组共有4例患儿出现并发症,其中支气管炎4(8.33%)例,肺炎0(0.0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应权衡利弊,严密观察糖皮质激素的并发症,做到正确应用。

    作者:陈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扩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卡托普利治疗的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和探讨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与卡托普利进行扩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心内科行70例扩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施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卡托普利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室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6分钟步行测试(6mWT),对两组患者的运动耐量和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LVEF、6mWT两个指标的比较中,观察组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在心室率指标的比较中,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7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扩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与卡托普利进行联合治疗,能够使患者的运动耐量明显增强,心功能改善显著。

    作者:金露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与康复措施的探讨

    目的:总结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有效的术后护理与康复措施。方法:我院于2012年8月到2015年8月收治老年股骨骨折患者87例,给予心理、并发症等术后护理措施,并且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康复训练方案,观察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14.8±2.3)d,经过术后护理与康复治疗,恢生活完全或基本能自理者72例,生活部分自理者11例,生活无法自理,长期卧床由他人照顾者4例。结论: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预后效果差、恢复慢,给予多方面的术后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并发症,改善治疗效果,科学实施康复措施可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试论整体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评价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护理中施行整体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抽选2015年3月-2016年3月因患有冠心病而进入本院接受相应治疗的87例老年患者,其都属于无痛性的心肌缺血者。研究者按随机分组法,将以上病例分成对照、实验两组,实验组44例以整体护理模式开展护理服务,对照组43例以基础性护理方式开展相应服务。对比两组效果,探究整体护理运用成效。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心肌缺血发生次数、时长、心电图中ST段位降低减少次数、向下移动减少量等指标值都优越于对照组,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整体化的护理服务模式使用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护理当中,可提升医护服务效果。

    作者:周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可行性观察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可行性。方法: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选取我院来进行治疗的患者有3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15例。实验组患者使用保守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肩胛骨骨折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的时间和骨折愈合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的时间和骨折愈合的时间明显短于实验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优良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所占的比例为80%,远远高于实验组患者的60%,并且观察组患者没有出现感染、愈合畸形、钢板松动、钢板断裂的情况,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实验组患者。结论:与保守治疗方式相比,肩胛骨骨折手术在临床治疗中可行性较高,能够促进肩胛关节的功能恢复,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会袆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与探讨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探讨有效防范对策,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或纠纷事件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查找存在不安全因素,并提出有效防范对策。结果: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主要有责任心不强、业务技能水平低、护患沟通不足、器械感染、管理不到位等。结论: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包括多个方面,针对各种不安全因素,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可以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保障患者安全,应当加强重视。

    作者:杨俊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康复护理对阑尾炎患者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对阑尾炎患者手术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阑尾炎手术治疗的8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护理组与常规治疗组各44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患者只采用常规传统手术治疗;康复护理组在常规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阑尾炎患者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阑尾炎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康复护理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45%,常规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09%;康复护理组各方面治愈效果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对康复护理对阑尾炎患者手术临床分析,发现其疗效显著意义深远,值得更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儿颅脑外伤的急诊抢救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小儿颅脑外伤的急诊抢救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颅脑外伤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急诊抢救与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6.7%,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颅脑外伤患者在急诊抢救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子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宫腔镜联合水囊压迫法在诊治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自制水囊压迫法在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5例,回顾性分析住院时的临床资料,入院后予米非司酮口服,对照组行B超监测,在促宫缩治疗同时行清宫术,观察组在宫腔镜联合B超监测下行清宫术或行妊娠内容物电切术,术后于宫腔内放置自制水囊压迫止血,24小时内取出水囊。结果: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放置水囊压迫止血时的平均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并发症(二次宫腔镜手术、子宫穿孔、感染、子宫坏死等)、血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时间、子宫恢复正常大小时间、随访(月经复潮时间、子宫疤痕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达100%,对照组有2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成功率98%,两组均无并发症的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清宫术中易发生大出血,我院应用宫腔镜联合水囊压迫法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韩屹峰;方月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反馈式健康教育宣教在初治“三无”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反馈式健康教育宣教在初治“三无”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这段时期收治的60例初治“三无”肺结核的患者,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健康教育宣教,实验组患者给予反馈式健康教育宣教,观察两组患者饮食、服药以及复查等的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能够自己合理饮食、正确掌握服药时间和服药剂量、定期复查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反馈式健康教育宣教在初治“三无”肺结核患者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推广。

    作者:宛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