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劲茹;江巧红
目的:了解静脉麻醉下行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及患者的耐受性。方法:分析比较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360例无痛肠镜(芬太尼1ug/Kg;丙泊酚1-2 mg/Kg,静脉麻醉)与480例常规肠镜的检查成功率及并发症(呼吸、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腹痛、腹胀、低血糖反应)。结果:无痛肠镜检查组成功率99.7%,并发症10.2%;常规肠镜检查组成功率92.9%;并发症78.4%。结论:无痛肠镜检查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无痛苦,患者易接受。
作者:王爱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PBL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护理实习生98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方法为PBL教学法,对照组则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实习结束综合考评结果显示,观察组人员及格率为91.84%,对照组的及格率为75.51%。观察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PBL教学模式在对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值得我们学习与推广。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奥曲肽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奥曲肽和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情况。结果:实验组平均止血时间为(16.5±3.8)h,总有效率为96.7%,心悸、恶心患者各1例;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为(23.4±5.2)h,总有效率为76.7%,心悸2例,恶心4例;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奥曲肽与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其疗效安全可靠,止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友病患者的日常的护理以及家庭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医院的常规有效治疗,加强日常护理,改正以往不良饮食习惯,改正以往的不良运动习惯。结果:通过长期治疗可以减轻致残率。
作者:乔香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影响中药贮藏的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库存管理方法。方法:分析中药贮藏的影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给予适宜的管理条件和贮藏方法,观察中药的贮藏情况。结果:经过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中药的贮藏质量得到保障,效果明显。结论:在详细了解中药贮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合理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中药的贮藏质量,保证中药的药效。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引发囊袋感染的相关因素,继而采取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后引发囊袋感染的7例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引发感染的相关性因素,继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分析发现,引发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性因素主要有患者自身因素、囊袋大小、手术操作以及血管慢性渗血;在给予患者对症治疗与相应的护理措施后,所有患者均痊愈,且囊袋部位并未出现肿胀、发热与疼痛等情况。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对症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努尔比亚·艾比布拉;努尔古丽·加德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指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肝癌起病隐匿,能够接受手术治疗的仅占肝癌患者10%。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是目前公认的中晚期肝癌和肝癌术后复发者首选的姑息性治疗方法,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治疗的同时也存在很多的并发症,如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等栓塞综合征。给患者生理和心理上造成不适、痛苦,对疾病的恢复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做好术后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对栓塞综合征产生的原因和护理对策做一综述,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秦淑新;王艳华;张学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98例,随即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克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95%,对照组总有效率81.63%,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口服克霉唑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国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0例,这10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2年5月10日至2015年5月11日期间,使用信封抽取法对这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成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参麦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治疗和常规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心排血量。结果:实验组经治疗后的心排血量为(4.92±0.78)L/min,对照组经治疗后的心排血量为(3.41±0.93)L/min(P<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0.00%),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参麦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治疗可进一步增强患者的疗效。
作者:陈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研究成人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妥泰治疗的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成人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资料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妥泰进行治疗,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没有发生显著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存在一定胃肠道不适,少数患者出现头晕以及头昏现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机体可以耐受。结论:针对成人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妥泰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其体征以及临床症状,减少癫痫发作的次数,患者治疗期间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康怀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膳食因素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这段时期在我院就诊的妊娠期的孕妇320例,其中160例为正常妊娠的孕妇,并将其作为对照组;另外160例是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孕妇作为实验组。对两组孕妇的膳食进行调查,比较孕妇在妊娠期摄入食物的频率,并分析孕妇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与膳食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的孕妇在妊娠期的时候摄入的豆类、干果类、奶制品以及具有刺激性饮料的次数高于对照组,这些因素是导致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且摄入鱼类、肉类、禽类、动物内脏、铁和钙的补充剂以及维生素补充剂、水产品和蔬菜的次数低于对照组,且这些膳食因素有利于保护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两组孕妇之间的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的孕妇在饮食方面应多摄入鱼肉禽类、铁、钙以及维生素的补充剂以及血制品,适当的减少奶制品和刺激性饮料的摄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确保三餐膳食结构的合理,才能够起到减少和预防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现象的发生的作用。
作者:王杭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剌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婴幼儿作为观察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影响头皮静脉穿剌成功率的因素进行总结,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120例患儿中,一次穿刺成功93例,失败27例。失败患儿均进行二次穿刺,其中23例患儿二次穿刺成功,其余4例患儿第三次穿刺成功;影响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剌成功率的主要因素为:操作因素、固定因素及患儿自身因素;对婴幼儿采取对症护理后,患儿家属满意度由74.2%提升到95.8%,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影响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剌成功率的因素有很多,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患儿痛苦及护患矛盾。
作者:龙海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病程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话回访研究组、社区教育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为电话回访研究组患者使用电话回访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为社区教育研究组患者使用社区系统教育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则不接受相关的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一年后,比较三组患者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率、病情的复发率、再次入院的比率及其PSP评分和PANSS评分。结果:在患者出院一年后,进行电话回访研究组患者和进行社区教育研究组患者的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进行电话回访研究组患者和进行社区教育研究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及再次入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进行电话回访研究组患者和进行社区教育研究组患者的PSP评分、PAN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电话回访的方式和社区系统教育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均可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明显地改善其精神症状,提高其社会功能。其中,进行社区系统教育的患者,其精神症状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李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分组护理制度的消化道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了我院收治的200例消化内科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为100例。对于前一组患者,其在治疗期间采用的是我院制定的常规护理模式,而后一组患者则是采用的分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日常的工作护理。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采用分组护理制度的患者无论是在文书的书写合格率还是患者的满意度等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分组护理制度之后,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压疮以及感染情况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该研究中的患者治疗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即分组护理制度在消化内科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魏延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危重患者集中监护治疗的场所,是医院风险高的科室,因此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成为工作重点。本文就ICU 护理安全隐患方面如何防范进行了简单分析。
作者:龙雨霞;曹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本篇文章主要是对于优质的护理在急诊科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专业某个医院的2010年5月到2012年月这段期间在急诊科收入的的200患者并对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的资料分析和研究。
作者:梁岐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部队卫生防疫》是预选卫生士官任职培训的重要环节,承担着对卫生员基本理论传授和培养学员进行卫生监督和树立大卫生观念的任务。然而,当前《部队卫生防疫》考试手段滞后,制约着基层部队卫生人才的培养。为此,有必要对《部队卫生防疫》考试考核的方式进行创新。
作者:杜祖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对开展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实际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通过选择在我院儿科进行临床治疗的320例患者作为调查实验对象,将住院时间在2012年10月到2013年4月的160例临床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5月到2013年9月的160例临床患者作为干预组,对于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照组的160例患者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工作,干预组通过采取一系列的人性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工作。通过进行数据统计比较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上述几组数据比对之后发现,在护理安全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和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这三组数据上,都有明显的差异(P<0.05),干预组的数据比例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在病患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上,干预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地提高儿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家长的满意程度,积极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叶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对颅脑损伤伴有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营养护理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2年7月至2015年8月我院颅脑损伤伴糖尿病患者64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32例在一般护理中增加干预措施及营养护理,对比两组间营养状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血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水平相比对照组好转改善,P<0.05。护理后研究组压疮、消化道出血、便秘的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通过早期营养护理及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营养状态。
作者:赵兴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泌尿外科护理中进行饮食指导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200例泌尿外科结石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饮食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饮食的自我控制能力有所提高。术后随访,本组100例患者中,复发结石者仅1例,而对照组复发者为8例。结论:在泌尿系结石患者手术之后给予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结石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欣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