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辩证治疗肺结节1例报告

李璇;陈文莉

关键词:肺结节, 中医药疗法, 益气养阴, 化痰散结, 病例报告
摘要:目前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公认的定义为单一的、边界清楚的、影像不透明的、直径小于或等于30mm、周围完全由含气肺组织所包绕的病变,没有肺不张、肺门增大或胸腔积液表现的肺部结节[1-2].肺部结节的诊治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讨论的热点,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有一定的难度,易误诊和漏诊.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款冬花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复方款冬花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款冬花、紫菀、干姜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检出款冬花、紫菀、干姜;没食子酸在0.336 ~2.016μg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9,平均回收率97.02%,RSD为1.50%.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质量标准能够控制复方款冬花颗粒的质量.

    作者:陈新元;李柯;陈丹;李若存;侯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加味柴胡龙牡汤治疗风火上扰型缺血性脑卒中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柴胡龙牡汤治疗风火上拢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风火上扰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加味柴胡龙牡汤结合基础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基础治疗,2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估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加味柴胡龙牡汤对于(风火上扰型)缺血性脑卒中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安全性良好,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郭福君;陈建涛;周艺;蒋群;杨兴;罗倩;张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穴位敷贴对药物流产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疗法在药物流产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50例要求药物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5例,对照组予米非司酮片和米索前列醇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敷贴疗法(以桂枝茯苓丸研末用醋调和后敷贴于中极、神阙)治疗.观察2组药物流产的完全流产率、阴道流血量及阴道流血持续时间,进而评价穴位敷贴在药物流产中的干预效果.结果:完全流产率治疗组为94.67%,优于对照组的89.33% (P <0.05);2组阴道流血量、孕囊排出时间、阴道流血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研末用醋调和后敷贴于中极、神阙的穴位敷贴疗法能明显提高药物流产的完全流产率,减少药物流产所致的阴道流血量,并能减少药物流产所致的阴道流血时间.

    作者:谢雅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徐云生治疗老年特异性皮炎验案1则

    特异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简称AD)是具有遗传倾向的一种过敏反应性皮肤病,70%的患者家族中有过敏、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遗传过敏史[1].特异性皮炎具有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的特点,临床可表现为红斑、丘疹、渗出、皮肤性增厚、苔藓样变等.各年龄皆可发病,以儿童为多见,老年人较为少见[2].目前,西医治疗多用外涂激素、脱敏药物,内服药物,由于病程迁延顽固、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不是特别理想.

    作者:孙超;徐云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射频针刀联合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0例

    目的:探讨射频针刀联合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取射频针刀联合臭氧治疗,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根据VAS评分、HSS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功能评分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与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VAS、HS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优良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针刀联合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明显优于保守治疗.

    作者:蔚盼盼;刘爱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六味地黄汤对小鼠肝微粒体色素P450的影响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对肝微粒体色素P450酶系的影响,并对单味中药与其复方对色素P450酶系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方法:ICR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空白组(0.9%氯化钠注射液),肝药酶诱导剂组(苯巴比妥钠)、肝药酶抑制剂组(西米替丁)、六味地黄汤低剂量组[5.63g/(kg·d)]、六味地黄汤高剂量组[11.26g/(kg·d)],每组10只.苯巴比妥钠组为皮下注射给药,剂量为0.08g/(kg·d),其余组均为灌胃给药,西米替丁组剂量0.4g/(kg·d),其他中药组剂量均为20mL/(kg·d),1次/d.共10d.末次给药1h后处理动物,取肝组织制备肝微粒体,ELISA法测定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六味地黄汤低、高剂量组色素P450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高剂量组增加优于低剂量组(P<0.05).肝药酶抑制剂组色素P450含量较空白组明显增加(P<0.01);肝药酶诱导剂组色素P450含量较空白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对肝微粒体色素有诱导作用,且高剂量组的作用强于低剂量组.

    作者:刘天舒;刘海燕;戎宽;杨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湖南省中医药传统知识的现状、问题及保护对策探讨

    对湖南省的中医药传统知识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和筛选,对其概况有了初步了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提出了相关保护措施和建议,为今后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刘东亮;龙奕文;雷洋;宁泽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的建立及评价

    目的:建立一种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CAG)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采用150~L的MNNG溶液自由饮用,同时配合40%乙醇灌胃及饥饱失常法复制大鼠CAG模型,以胃组织病理诊断结果为评价标准,每2周取材并动态观察CAG的形成过程.结果: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大鼠胃组织逐渐出现炎症改变、腺体细胞萎缩、腺体萎缩、纤维组织充填等改变,造模12周后,成功复制大鼠萎缩性胃炎模型.结论:化学诱变剂MNNG联合乙醇灌胃及饥饱失常法可成功复制大鼠CAG模型,适用于临床基础研究.

    作者:舒文娜;杨青;钟欢;胡小珍;刘祎;马明珠;佘畅;刘密;常小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用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0例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临床疗效及胃镜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65.0%与75.0%,对照组分别为40.0%与60.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文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针灸学》移动交互式数字教村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亦随之改变.除传统教学模式外,高等院校针灸学的课堂教学应当充分挖掘移动设备的教学功能,以便于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贲定严;刘琼;李丹;邹逸凡;马明珠;常小荣;刘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浅谈陈天然诊治肝痞的思路与特色

    介绍陈天然名老中医诊治肝痞的经验及特色.陈师在肝痞的治疗上积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不断研究探索和拓展新的思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此乃特色之一;中西医结合认识肝痞,治疗肝痞,尤其加强结合现代科学的辅助检查手段,中医宏观认识与西医微观认识相结合组方,加用现代辅助检查指标判断疗效以及愈后,此乃特色之二;谨遵张仲景名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诊疗理念,时时不忘顾护脾胃,扶助正气,并提出实脾是治疗肝痞的基本原则,此乃特色之三.

    作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岳仁宋运用上病下治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经验

    介绍岳仁宋教授应用上病下治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经验.岳仁宋教授认为甲状腺结节疾病虽病位于上,而根本在于下,治疗当“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于治痰软坚、疏解健脾、精神治疗、先安未受邪之地等方法中加入调节气机升降之法,施以升降散,升阳中之清阳,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通利三焦,则气机调畅,痰行结散,瘿病自消.

    作者:李济娜;岳仁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益肾健脾、行气活血法治疗肾性蛋白尿验案1则

    肾性蛋白尿是由于各种因素损及肾脏结构,导致肾小球或肾小管功能受损,蛋白随尿漏出,是肾脏疾病的临床特征之一.长期、大量蛋白尿会加重肾脏负担,损伤肾功能,故减少尿蛋白是保护肾脏、延缓病情进展的重要手段.大量临床经验表明,中医药治疗肾性蛋白尿的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预后良好.本案例应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想,采用益肾健脾、行气活血法治疗肾性蛋白尿验案1则,效果颇佳,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晨闻;马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神经阻滞法联合中药热封包治疗风寒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法联合中药热封包治疗风寒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风寒痹阻型LDH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2组均予神经阻滞治疗,治疗组再予中药热封包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腰椎活动度的变化,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7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ODI评分及腰椎活动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阻滞法联合中药热封包治疗风寒痹阻型LDH止痛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奕;陈博燊;曾巧;陈建勇;马志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基于频数分新的眼科中成药用药规律探讨

    目的:探讨眼科中成药的用药规律,了解眼病遣方用药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收录于国家医保、中国药典、国家基要目录的43种眼科中成药为研究对象,运用频数分析方法分析中成药中单味中药累积频数、不同种类中药的累积频数、性味归经频数、治疗疾病不同部位的各类中药累积频率.结果:眼科中成药以补虚药、清热药为核心药物,治疗不同疾病时的药物种类、高频药物有明显区别.结论:该研究结果可对眼病的病因病机得到一定程度的探讨和了解,为中药在眼科的高效使用及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陈柯竹;周亚莎;刘家琪;彭俊;彭清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臭牡丹地上部分抗肿瘤活性的筛选

    目的:对臭牡丹地上部分所含的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的筛选.方法:采用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臭牡丹的地上部分,通过石油醚、二氯甲烷、正丁醇依次萃取和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臭牡丹地上部分的粗分化合物进行了分析;采用MTT法对臭牡丹地上部分的不同萃取物质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筛选;采用CCK8法检测毛蕊花糖苷和粗分物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通过液质分析结果和文献比较,确定粗分物中是以毛蕊花糖苷为主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95%乙醇洗脱部分的IC50为0.019mg/mL,二氯甲烷部分、25%乙醇及50%乙醇的IC50分别为0.039、0.180和0.181mg/mL,水部分的IC50不存在;毛蕊花糖苷的CC50值约为0.22mg/mL,粗分物A的CC50值约为1.3mg/mL.结论:MTT结果显示,95%乙醇部分抗肿瘤活性好,其次为二氯甲烷,25%乙醇与50%乙醇第三,水部分基本没作用;CCK8结果显示,毛蕊花糖苷对A549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粗分物A对A549细胞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

    作者:余娜;朱克俭;谢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黄立中治疗鼻咽癌放化疗后复发转移验案1则

    黄立中教授是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知名肿瘤学专家,其早期师从湖湘中医五老之一的李聪甫教授,潜心钻研中医文化四十余年,精于医理,主张辨病辨证相结合,辨证要准确,强调扶正固本培元理论的运用,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深受患者赞誉.笔者(第一作者)有幸拜师门下,在旁侍诊1年余,受益颇丰,现将黄教授治疗鼻咽癌放化疗后复发转移验案1则介绍如下,以飨同仁.

    作者:王茜;黄立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一贯煎加减方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一贯煎加减方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运动、降糖、降压、降脂等基础治疗,并服用缬沙坦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一贯煎加减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及血脂.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5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脂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一贯煎加减方能显著减少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并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

    作者:刘刚;任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2组均采用旋提手法按摩与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对照组为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V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干预.

    作者:左其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非侵入式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青少年近视74例(146眼)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非侵入式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9例(296眼)青少年近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150眼)采用归红液离子导入治疗,治疗组74例(146眼)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眼周穴位按摩及耳穴压豆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8%,对照组为86.6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均与近视程度相关,轻度近视患者疗效好,中度次之,高度近视患者疗效差;2组疗效均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小,疗效越好.结论:非侵入式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青少年近视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家琪;项羽;龙达;彭清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