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

高慧仙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 临床带教, 应对策略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所存在的多方面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对提高临床带教质量,提升护理实习生的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双腔气囊导尿管在普外科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探讨

    目的:分析双腔气囊导尿管在普外科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某综合医院2013年4月份至2014年7月份,收治的双腔气囊导尿管64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在64例双腔气囊导尿管患者中,2014年试验双腔气囊导尿管的患者并发症明显低于201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气囊导尿管在普外科临床应用间极易发生尿液外渗、尿路感染等问题,加强对双腔气囊导尿管的应用管理,有助于提升其在普外科临床应用成效。

    作者:吴子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贵州省德江县0-6岁儿童乙肝、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目的:全面了解2014年贵州省德江县0-6岁儿童乙肝、麻疹抗体水平。方法:选取德江县龙泉乡142名0-6岁儿童开展乙肝、麻疹抗体水平检测,每名检测对象采集静脉血2ml,由贵州省铜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负责完成检验工作。结果:本次调查的142名0-6儿童中,抗-HBs阳性116名,阳性率为81.69%;麻疹IgG抗体阳性101人,阳性率71.12%。结论:2014年贵州省德江县0-6岁儿童抗-HBs平均阳性率低于卫生部在2006年开展了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年龄组越大阳性率越低;麻疹、抗体阳检率未达到群体免疫屏障,对此必须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做好流动儿童的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作者:王文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在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的设想

    目的: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人畜共患。大多数人间狂犬病病例是由于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所致,少数是由于被抓挠或伤口、粘膜被污染所致。狂犬病病毒具有很强的神经组织亲和性,病毒进入人体以后会从被咬伤部位周围的神经开始,逐渐侵入脊髓和整个中枢神经系统。整个病程进展急促,从发病到死亡2天到一周不等。

    作者:叶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与总结妊娠糖尿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3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发病孕周、血糖监测结果,综合采取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及胰岛素注射等进行治疗,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采取多种方式干预,提供正确合理的医疗护理措施。

    作者:唐玄;王丹;赵锡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延续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康复的作用探讨

    目的:本次研究针对接受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的肢体功能锻炼进行延续性的护理干预,记录临床护理信息,观察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以康复性作用效果。方法:在本院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近一年时间内接受过乳腺癌手术的患者资料80例,按照随机的方式将80例患者划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包含40例患者资料。针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操作,患者出院后自行进行肢体功能恢复锻炼,不实施随访机制。针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出院后的跟踪随访,观察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后半年时间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经过半年时间后针对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观测,以此观察患者的依从性和患肢功能病症康复情况。结果:通过研究相关数据信息可以发现,实验组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的患肢功能病症得到了良好的锻炼,患者的依从性比较高,对于患者病症的康复评分也相对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针对接受乳腺癌手术的患者进行延续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一定基础上提升了患者患肢功能的锻炼依附性,实现了对患者身体功能的良好护理干预。研究结果表示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于接受过乳腺癌手术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黄小莉;杨艳;王黎;陈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舒适性护理方法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意义及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性护理干预在乳腺癌化疗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3年-2015年收治的行化疗治疗的79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将7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化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健康状态、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及SD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CL-90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接受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在中晚期乳腺癌化疗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赵宇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

    目的:分析研究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6.66%),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再通率(68.89%)显著高于对照组(24.4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患者能有效地提高血管再通率,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使用。

    作者:吴志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药调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西药副作用的认识逐渐加深,对中医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中药是中医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中药调剂工作质量的好坏对临床疗效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可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现就中药调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如何应对提供几点参考意见,以便在中药调剂中尽量减少差错,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使中医药在为我国人民的健康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杨世雷;杨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实施疾病健康教育管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家属的影响

    目的:探讨实施疾病健康教育管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家属的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8月到2015年8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及家属实施疾病健康教育管理,对患者家属进行缺血性脑卒中知识测评,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进行测评。结果:健康教育一个月后,家属健康知识答错项目远远低于入院时(P<0.05);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也远远低于入院时(P<0.05);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入院时(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实施疾病健康教育管理,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尹绿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针推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针推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到2015年在我院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针推并用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灸治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5.5%,另外对各组内治疗前后的效果也进行了对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推并用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并且患者恢复时间快,值得在以后的治疗中推广。

    作者:许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胃镜检查的全程护理

    胃镜检查是上消化道疾病不可或缺的检查方法之一。目前的电子胃镜因其色彩逼真、图像直观清晰、镜身纤细柔软、使用灵活等优点,在诊断价值上超越上消化道钡剂造影、胃肠道彩超等其它检查,并有利于取材活检及开展各种内镜下治疗术。但胃镜检查存在侵入性,患者对其安全性、消毒效果有所顾虑,甚至因畏惧拒绝胃镜检查而延误诊治[1]。这样要求医生在熟练掌握操作技术的同时,护士必须实行有效的全程护理,才能使胃镜检查顺利完成。现就胃镜检查中的护理技巧介绍如下。

    作者:唐晓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探讨

    目的:评价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86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43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在血压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更稳定(P>0.05);在生理、心理、疼痛以及社会四项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于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姚晓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消化内科无痛胃肠镜临床的应用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无痛胃肠镜用于消化内科临床的疗效情况。方法:选择2015.04-2016.04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诊治的96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每组各有4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胃肠道检查;研究组患者采取无痛胃肠镜检查。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2.92%(35/48)明显小于研究组患者的100%(48/48),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1.25%(15/48)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的10.42%(5/48),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胃肠镜用于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效果理想,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可作为临床检查的佳选择。

    作者:杜家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讨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及护理方法

    目的:研究分析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98例,随即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克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95%,对照组总有效率81.63%,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口服克霉唑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国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宫内放置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导致的月经量增多及中度、重度痛经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子宫腺肌病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口服散结镇痛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放置曼月乐治疗。对比两组的止痛效果、月经量以及子宫体积变化指标同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放置曼月乐分别治疗5个月和11个月之后月经量减少,痛经得到明显缓解,患者子宫腺肌病月经量PBAC评分与痛经VAS评分比对照组的的下降幅度明显(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宫体积和治疗前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都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宫内放置曼月乐是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宫内放置曼月乐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张雪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喹诺酮类抗菌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目的:对当前喹诺酮类抗菌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开展现状的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收集分析实验法,对2015年3月~2016年3月以往146例患者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喹诺酮类抗菌素在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其他部位感染等临床治疗。结果:经过喹诺酮类抗菌素在各类感染疾病的研究发现,喹诺酮类抗菌素对感染系统类疾病治疗有直接影响,且疗效显著。结论:本文对当前喹诺酮类抗菌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开展现状的研究效果良好,发现其研究意义深远,值得更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樊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究对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小儿内科多重耐药病菌感染病人作为观察对象,首先采用规范的抗菌药物来进行治疗,然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痊愈出院的患者有57例,治疗的有效的患者有3例,治疗的有效率为100.0%;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4例,占总人数的6.67%。结论:对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护理的效果较好,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病情,并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较少,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劲茹;江巧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选取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61)和治疗组(n=61),对照组应用常规甲状腺片治疗,治疗组应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经统计处理后发现,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应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耐受,值得临床选择和全面推广使用。

    作者:郑清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施以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吲达帕胺,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时应用缬沙坦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控制患者血压,具有较大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柳志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试论整体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评价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护理中施行整体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抽选2015年3月-2016年3月因患有冠心病而进入本院接受相应治疗的87例老年患者,其都属于无痛性的心肌缺血者。研究者按随机分组法,将以上病例分成对照、实验两组,实验组44例以整体护理模式开展护理服务,对照组43例以基础性护理方式开展相应服务。对比两组效果,探究整体护理运用成效。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心肌缺血发生次数、时长、心电图中ST段位降低减少次数、向下移动减少量等指标值都优越于对照组,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整体化的护理服务模式使用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护理当中,可提升医护服务效果。

    作者:周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