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00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分析

陈志毅

关键词:支原体感染, 泌尿生殖道, 耐药分析, 抗菌药物
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与耐药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我院各科收治的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735例,采集患者的标本并用 IST 试剂盒实施支原体培养与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支原体培养呈阳性者300例,阳性率为40.8%,人支原体(Mh)、解脲脲支原体(Uu)、Mh+Uu 的阳性率分别为2.3%、72.6%和25.0%。经药敏试验发现,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多西环素、普那霉素的耐药性较低,仅为7.0%、6.3%和2.7,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红霉素的耐药性较高,分别达35.0%、46.0%、与56.3%。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中阳性率高的为 Uu,在治疗支原体感染时要结合药敏结果选择适合的抗生素,而交沙霉素是目前首选的抗菌药物。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替牙颌时期错牙合畸形诊疗中固定矫治器的应用

    目的:探讨儿童替牙颌时期错牙合畸形诊疗中固定矫治器的应用效果,已达到提高应用水平的目的,以便更好的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方法:选取从2013年11月至2015年4月接诊的的100例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的实际病情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行固定矫治器治疗,并且术后进行护理,观察患儿牙齿的整体的恢复情况,在患儿治疗后还要开展定期的拜访治疗,期限约为1年。结果:选取的100例错牙合畸形在应用固定矫治器治疗,整体症状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在随访的1年中少数患儿出现并发症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96例患儿情况得到很好治疗,4例患儿的出现好转。结论:通过临床研究可知:对替牙颌时期错牙合畸形治疗中应用固定矫治器治疗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以促进儿童牙齿的的恢复,达到纠正错牙合的目的,因此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三种不同手术方式对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结石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手术方式对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结石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15例输尿管合并肾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 A 组36例、B 组42例和 C 组37例,A 组行输尿管镜下碎石术(URL),B 组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C 组行 URL 联合 MPCNL,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 B 组和 C 组清石率均高于 A 组,C 组清石率高于 B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B 组和 C 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 A 组,C 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 B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URL联合 MPCNL 治疗输尿管合并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清石率和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普遍推广。

    作者:张珺;李新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急救手术路径护理在大出血休克患者中应用

    目的:探讨急救手术路径护理在大出血休克患者中应用。方法:将2015年1月-12月~2016年2月26例来我院抢救的大出血休克患者13例采用急救手术路径护理组,13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及时手术是急性失血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采用急救手术路径护理组患者抢救成功率达到100%,而未实施急救护理路径的治愈效率达到92.3%,显著低于急救手术路径护理组(O<0.05),有临床意义。结论:手术室急救标准化手术路径护理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范红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三都县交梨乡王家寨村一起水污染砷中毒事件的调查处置评估报告

    2013年9月23日晚19时18分,黔南州疾控中心接到三都县疾控中心报告:“交梨乡王家寨村多名群众出现不明原因的眼睛红肿、头痛、乏力等症状,三都县疾控中心检验科对当地废弃矿洞水和饮用水采样检验结果,化学法检测砷浓度分别为18.7毫克/升和砷浓度为0.6毫克/升,显示这是一起水污染导致砷中毒事件。”接到报告后,黔南州疾控中心组织调查处置组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同时,将这起环境污染导致砷中毒事件电话报告省疾控中心卫检所应急处置科周亚娟科长,现将调查处置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周长林;孙会琼;莫兴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讨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物理因子治疗后让其自行实施肢体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0.05);且治疗后,观察组 ROM(肘关节活动范围)与 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O<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赵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防范研究

    目的:对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防范的研究与探讨。方法:对我院重症监护室的患者进行不同方式的护理,分为护理 A 组和护理 B 组,每组分别有8例患者,对护理 A 组采用常规的重症监护室护理方法,护理 B 组患者采用具有风险防范意识的护理,对护理 A 组和 B 组患者进行护理前后的对比分析。结果:在本次的研究结果中,护理 B 组的患者对于护理的恢复度和满意度均明显优于护理 A 组,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患者采用具有风险防范意识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在护理期内的感染率,从而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一种优质的护理理念。

    作者:郝小琴;王君妍;雒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解析老年骨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的因素和措施

    目的: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素及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了解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处理措施。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共43例出现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老年骨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较多,及时采取对症处理后,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许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关于血液内科在 PICC 置管的临床护理措施与体会

    目的:总结性分析血液内科 PICC 置管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血液内科收治的38例 PICC 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结果:本租38例患者,经置管前、穿刺置管、置管后及院外护理,导管相关并发症和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均得到控制,分别为7.9%、5.3%,总体护理效果较为满意。结论:PICC 置管在血液内科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置管期间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保证患者顺利完成相应治疗,提升护理水平。

    作者:冯方圆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2010-2014年贺兰县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及时掌握我县居民户碘盐普及食用情况,动态评价人群碘营养状况及病情的消长趋势,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县2010-2014年碘盐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对五年级以上学生和家庭妇女进行碘缺乏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果:我县碘盐覆盖率和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均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结论:碘缺乏和碘过量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应该加强盐碘、水碘和人群碘营养水平的监测以及对盐碘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加强对市场上流通的部分非碘盐进行严厉打击。

    作者:张晓娟;陈娥;陆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和结局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精神疾患,一般病因不明,病程多迁延,患者常表现出感知、思维、情感、行为、意识等方面的障碍,导致自身精神活动与环境格格不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家庭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随着抗精神病药物的广泛应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明显提高,现对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和结局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作者:陈景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医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康复的效果研究

    目的:对中医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与探讨。方法:从我院所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中抽取70例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观察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对中风偏瘫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效果,让患者能够尽早康复,恢复正常生活。

    作者:张蕾蕾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气管切开,并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统计所有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7例患者安全度过急性期并顺利拔管,占比达到83.93%;5例患者出现了肺部感染,占比8.93%;4例患者由于效果不佳自动出院,占比7.14%。结论:通过合理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靳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慢性肺气肿应用呼吸内科有效方案治疗临床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肺气肿患者接受呼吸内科有效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2010年7月至2013年9月我院的40例慢性肺气肿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这些患者使用呼吸内科有效方案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指标有了显著的改善,治疗前后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O<0.05)。结论:吸内科有效治疗方案对慢性肺气肿患者的疗效显著,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对于临床治疗体验改善,生活质量改善都有积极的意义,患者的治疗周期短,治疗经济压力小,所以在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庄玉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可弯曲空心探针在复杂肛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可弯曲空心探针在复杂肛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数字随机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治疗的复杂肛瘘患者中,随机抽取64例进行研究,并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有患者32例。其中常规组采取传统的探针或者单用染色造影进行诊疗,观察组采取可弯曲空心探针与联合染色造影诊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肛门控制功能、手术时间以及治愈率、复发率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0.5±3.5)min、住院时间为(20.0±0.5)d,一次性治愈率为100%、复发率为0%;显著优于常规组的(48.8±2.5)min、(35.8±1.5)d、81.25%、15.62%;两组治疗疗效对比有显著差异(O<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弯曲空心探针在复杂肛瘘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价值加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韦家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消化内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药物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药物治疗对消化内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应用体会,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于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随机抽取75例,经双盲法分组,对照组37例,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三联用药治疗;观察组38例,给予三联用药的基础上加以枸橼酸泌钾治疗,比较两组药物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Hp 根除率,观察组分别为97.43%、92.11%,对照组分别为78.38%%,72.97%;O 均<0.05,观察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结论: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枸橼酸泌钾,四药联用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能够促进Hp 的根除,且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琼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罗哌卡因与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用于妇产科麻醉的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与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用于妇产科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于我院实施剖宫产手术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分别为甲组与乙组,各19例患者。手术结束后对甲组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乙组则给予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两组产妇的术后的疼痛程度并将其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产妇术后疼痛程度进行分析可知,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的甲组术后中度、重度疼痛程度例数明显少于乙组,且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临床使用罗哌卡因在妇产科麻醉中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用药。

    作者:李登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刮除术治疗病毒疣98例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刮除术对病毒疣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确诊病毒疣患者98人,其中寻常疣患者63人,跖疣患者16人,扁平疣患者5人,尖锐湿疣患者14人,采用刮除术进行治疗,随访六个月,统计刮除术一次治疗治愈率和复发率。结果:经刮除术治疗后,寻常疣患者一次治愈率93.33%(复发率6.67%),跖疣92.86%(复发率7.14%),扁平疣100.00%(复发率0.00%),尖锐湿疣78.57%(复发率21.43%)。结论:刮除术治疗病毒疣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是治疗病毒疣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吉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儿13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儿给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诱导及维持麻醉,研究组患儿给予七氟烷诱导和持续麻醉,术中给予瑞芬太尼。比较两组患儿的生命体征状况、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等。结果:麻醉后,两组患者的各个生命指标波动较小,气管插管时生命体征指标波动为明显。患者的 HR、MAP和 SpO2与指标与麻醉前相比(O>0.05),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的平均麻醉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O<0.05),具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和6.1%,后者显著高于前者(O<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具有安全好、苏醒时间短和诱导迅速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一次性根管资料在急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以及根尖周炎等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牙科收治的274例(328颗患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相近,O>0.05,不具有可对比性。术后1d、1周、1年时两组患者的牙痛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疗效与对照组相似,且治疗后牙痛复发率相近,但一次性根管治疗可有效的减少患者往返复诊的次数,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故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潇;周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讨改良 DCF 方案与 FOLFOX 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改良 DCF 方案与 FOLFOX 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0年5月到2015年6月间,在我院8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 DCF 组(n=40,改良 DCF 方案)和 FOLFOX 4组(n=40,FOLFOX 4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DCF 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 FOLFOX4组相比无差异,O>0.05。结论:改良 DCF 方案与 FOLFOX 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效果相似,临床可使用改良 DCF 方案替代 FOLFOX 4方案。

    作者:伍德福;张同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