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铁锚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卡前列甲酯栓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无痛人流者120例,在这些患者中,小年龄为21岁,大年龄为42岁,平均年龄为34.8岁,将这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而且在分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随机分配,为了使其形成对照,要保证年龄、体质等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0.05)。在进行治疗时,观察者的60例人流患者在手术进行前对其直肠给予0.5mg 的卡前列甲酯栓,而对照组的60例人流患者则不给药;为了形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应该在除了给予卡前列甲酯栓外无其他差别。[1]然后在手术后观察其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宫颈软化扩张情况、手术效果等。结果:分别对对照组和观察组的60例妊娠者进行无痛人工流产后,观察组妊娠者在无痛人工流产术宫颈软化扩张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宫缩幅度等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而且两组之间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而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发应情况也要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在无痛人工流产的过程中,对人流患者给予直肠卡前列甲酯栓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能够使妊娠者所要扩张的宫颈部分充分得到软化,而且还能够加强子宫收缩,节省手术时间,从而使手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值得临床医学上的推广。
作者:覃美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中医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与探讨。方法:从我院所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中抽取70例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观察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对中风偏瘫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效果,让患者能够尽早康复,恢复正常生活。
作者:张蕾蕾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全面的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36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在心理、饮食营养、治疗、动静脉内瘘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大多数患者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透析质量。结论:针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特点,采取个性化优质护理是顺利完成血液透析的关键。
作者:周红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参麦注射液佐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0例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3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按照随机平行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通过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极化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33%、0%;73.33%、1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通过参麦注射液治疗,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情况较少。
作者:张继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10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药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但是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O<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比单纯西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更具有优势,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永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阴道助产技术与剖宫产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科分娩的病例资料。随机分成助产组和对照组共460例,助产组230例,对照组230例。助产组产妇采用一对一形式新改良的全部陪伴分娩。对照组产妇采用一般助产方法,由护士进行巡视观察。同时允许一位家属陪伴。结果:。结果:护理组阴道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产率,护理组总产程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有效的助产术不仅能减少产妇的痛苦,还能减少产后出血量、总产程、胎儿窘迫等的比例,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指标,并可以有效的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麻俏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手术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挠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8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40例患者给予手术联合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随访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一周后以及1个月后 Gartland 和 Werlev 评分、Batra 放射学评分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1周后疼痛程度远大于对照组,1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减轻,患者 Gartland 和 Werlev 评分、Batra 放射学评分结果均明显高出对照组。结论: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短期疼痛较明显,但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比对照组好。
作者:夏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改良 DCF 方案与 FOLFOX 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0年5月到2015年6月间,在我院8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 DCF 组(n=40,改良 DCF 方案)和 FOLFOX 4组(n=40,FOLFOX 4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DCF 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 FOLFOX4组相比无差异,O>0.05。结论:改良 DCF 方案与 FOLFOX 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效果相似,临床可使用改良 DCF 方案替代 FOLFOX 4方案。
作者:伍德福;张同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 SLIPA 喉罩在乳腺癌手术全麻时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气道维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我院将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 A 组与 B 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麻醉,其中 B 组给予患者气管插管,A 组给予 SLIPA喉罩干预,并观察2组乳腺癌手术全麻患者人工气道建立前后的 HR、MAP、SPO2及气道压等指标。结果:A 组的 HR、MAP 等指标优于 B 组,SPO2及气道压无显著差异。结论:给予乳腺癌手术全麻患者 SLIPA 喉罩的效果显著,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及气道维持的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建玲;邹高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采用西医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方法:选取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和参照组(48例),给予参照组以常规治疗方式,予以研究组患者实施克拉霉素同兰索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临床效果。结果:经不同方式治疗以后,研究组及参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和75.00%,结果显示研究组优势显著(O<0.05);对比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研究组(91.67%)明显高于参照组(72.92%)(O<0.05)。结论:对具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采取克拉霉素联合兰索拉唑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利于清除幽门螺杆菌。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风帆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与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用于妇产科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于我院实施剖宫产手术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分别为甲组与乙组,各19例患者。手术结束后对甲组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乙组则给予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两组产妇的术后的疼痛程度并将其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产妇术后疼痛程度进行分析可知,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的甲组术后中度、重度疼痛程度例数明显少于乙组,且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临床使用罗哌卡因在妇产科麻醉中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用药。
作者:李登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用于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9月我院所收治的56例泌尿结石病患,将其分为对照组28例(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和观察组28例(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两组,观察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20(71.42%),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27(96.42%),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患,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用于治疗泌尿结石具有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明显的帮助病患减轻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作者:陈正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95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结合 LCP 固定治疗,研究组55例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1 a 时 AOFAS 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C 型臂透视时间比对照组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两组术后1 a 时 AOFAS 总评分及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髓内钉与 LCP 内固定术均能有效治疗胫骨下段骨折,但髓内钉内固定术在 C 型臂透视及手术时间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蔺新成;胡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均行吸氧、抗菌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O<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效果理想,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的快速康复,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孔靓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针对14例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不同特点,采取积极护理措施,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结果:14例高龄患者围手术期间,均未发生肺部感染,顺利出院。结论: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经过充分术前评估,针对性治疗,细致的术后护理,能有效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作者:余建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利普刀在慢性宫颈炎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01月~2015年12月之间,在我院妇科进行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03例。根据自愿原则将患者划分成两组,即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微波方法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57例,采用利普刀法进行临床治疗,并统计、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49%)明显高于对照组(71.71%),对比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采用利普刀进行慢性宫颈炎治疗的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因而是一种有效、安全、理想的临床手术疗法。
作者:易清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术后的护理。方法:我院第1例骨折外固定患者在专家指导下成功手术及优质护理,取得了满意治疗效果,从此,本科开展了外固定架手术,通过对34例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骨折愈合率100%,针道感染4例(4%)。结论:固定支架是治疗下肢骨折的有效方法,做到术前、术后科学细致的护理,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可使并发症降至低,获得满意效。
作者:张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治疗中术后病理诊断与超声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18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比较分析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1)病理检查结果显示:27例发生变性标本中,脂肪变性7例,玻璃样变性9例,红色变性5例,肉瘤变性3例,囊性样变2例,特殊组织类型的肌瘤1例。(2)B 超结果显示:患者子宫和卵巢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不规则团状物与周围的肌组织的界限明显,不同大小和位置瘤体回声强弱不同且多呈后方回声衰减。(3)180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超声诊断结果比较,肌壁间肌瘤、粘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子宫颈肌瘤和混合性肌瘤的符合率分别为96.8%,86.4%,94.1%,100%和80.0%,总符合率为93.2%。其中8例患者诊断结果不一致。结论:病理诊断对子宫肌瘤的确诊率高,在临床上值得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同时应用于女性子宫肌瘤的诊断。
作者:史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讨论内镜下 ESD 术治疗消化道早癌预防术后出血的护理干预。方法:回顾30列确诊消化道早癌并行 ESD 术的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及护理。结果:30例的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并未发生出血的并发症。结论:术后的加强饮食护理及休息,密切病情观察等护理,可减少术后出血的并发症,降低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晓霞;徐颖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鳃裂-耳-肾综合征(branchio-oto-renal syndrome,BOR),系因第一、二鳃弓发育异常、听力障碍、泌尿系统畸形而得名。BOR 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发病率为1:40000,在重度聋儿中占2%[1]。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耳前瘘管、鳃裂发育异常、肾发育不良等。1975年 Melnick[2]首次报道一家系表现杯状耳、耳前凹、混合性聋、鳃裂瘘管、肾发育不良。此后国外陆续有关于该病的报道,但国内并不多见。本文将患者亲历诊治的患者一例报道如下,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并复习相关文献,探究其临床诊疗特点。
作者:成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