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勋
目的:了解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103名门诊心绞痛患者,服用参松养心胶囊1年以上。结果:92.2%心绞痛患者症状好转,其中39人症状消失,占37.9%,36人症状明显好转,占34.9%,20人症状缓解,占19.4%,8人服用无效,占7.7%。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治疗心绞痛疗效较好。
作者:鞠文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2013年9月23日晚19时18分,黔南州疾控中心接到三都县疾控中心报告:“交梨乡王家寨村多名群众出现不明原因的眼睛红肿、头痛、乏力等症状,三都县疾控中心检验科对当地废弃矿洞水和饮用水采样检验结果,化学法检测砷浓度分别为18.7毫克/升和砷浓度为0.6毫克/升,显示这是一起水污染导致砷中毒事件。”接到报告后,黔南州疾控中心组织调查处置组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同时,将这起环境污染导致砷中毒事件电话报告省疾控中心卫检所应急处置科周亚娟科长,现将调查处置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周长林;孙会琼;莫兴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及观察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直肠病患74例,所有病患均在治疗前进行病情确诊符合直肠癌患病标准,并且根据随机数表,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病患均分为37例,其中所有病患行一般放疗治疗,而基于以上基础,观察组则联合卡培他滨进行综合治疗,后统计所有病患的总体治疗有疗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且针对组间数据差异进行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在总体治疗有疗效率对比方面,观察组37例病患中,显著疗效12例,有疗效23例,无效果或病情恶化2例,总体治疗有疗效率为94.59%;而对照组37例病患中,显著疗效7例,有疗效16例,无效果或病情恶化14例,总体治疗有疗效率为62.16%;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均未出现不可逆转的毒副作用反应,而观察组出现消化道不适1例,骨髓抑制2例,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1%;而对照组出现消化道不适4例,骨髓抑制5例,恶心呕吐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43%,以上所有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显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相对一般放疗治疗而言,运用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直肠癌,可以有效缓解直肠癌恶化,同时改善病患的机体机能,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王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缓释片(ERNT)联合替米沙坦(TMC)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这段时期在我院就诊的106例 EH 的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3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 ERNT 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 TMC 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随访一年之后的疾病复发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低于对照组的75.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O<0.05),且实验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随访期间实验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ERNT 联合 TMC 治疗 EH 的临床疗效比较理想,能够很好的控制住患者的血压,提高远期疗效,且该药物副作用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蹇仕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针对14例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不同特点,采取积极护理措施,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结果:14例高龄患者围手术期间,均未发生肺部感染,顺利出院。结论: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经过充分术前评估,针对性治疗,细致的术后护理,能有效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作者:余建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9月的3600张中药饮片处方单,对处方予以筛查,统计不合格处方,并探讨其中的不合理类型情况。结果:中药饮片处方中不规范类型为临床诊断不规范238张(6.61%),使用方法错误共有204张(5.67%),书写不规范1600张(44.44%)。中药饮片使用不合理性为单味药物超量使用312张(8.67%),使用毒性饮片为878张(24.39%),毒性饮片使用剂量为正常剂量为544张(15.11%),超正常剂量334张(9.28%)。结论:了解中药饮片处方中的不合理情况,并在处方开具中进行预防规范,可以保证处方的合理性,避免药物超量使用而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
作者:王庆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与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42例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根据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4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20例,实验组22例,予呼吸机常规治疗给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在呼吸机治疗基础上,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恢复情况,治疗效果。结果: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试验组新生儿 MAP 水平、高浓度氧持续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据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在常规呼吸机治疗基础上,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有利于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并可改善预后,但仍需更多更全面试验,以验证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李庆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4月-2016年04月期间在我院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终止妊娠孕妇10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终止妊娠孕妇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每一组患者有50例,在常规组使用依沙丫啶药物治疗,治疗组则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的情况。结果:治疗组产后2h 出血量以及24h 出血量都常规组低,比较差异明显(O<0.05);治疗组完全流产率明显比常规组高,而部分引产率和引产无效率明细比常规组低,比较差异显著(O<0.05)。结论:在妇产科疾病患者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可以降低引产患者出血量,提高终止妊娠的效果,具有应用的价值。
作者:吴红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急性胃溃疡出血临床效果与相关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30例急性胃溃疡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15例予以内镜下联合应用凝血酶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对急性胃溃疡出血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治疗,观察组15例患者中,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15例患者中,显效4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观察组15例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比6.66%;对照组15例患者中,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比33.33%。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内镜下治疗急性胃溃疡出血疗效较好,操作方便、创伤小,有利于医生在直视下清理积血、喷洒药物,是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谢晖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青霉素 V 钾片与青霉素 G 注射剂共同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诊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70例患儿,参照组患儿进行青霉素 G 注射剂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青霉素 V 钾片实施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通过临床对比分析,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O<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霉素 V 钾片与青霉素 G 注射剂共同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但是同时极易出现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王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用于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9月我院所收治的56例泌尿结石病患,将其分为对照组28例(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和观察组28例(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两组,观察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20(71.42%),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27(96.42%),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患,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用于治疗泌尿结石具有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明显的帮助病患减轻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作者:陈正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总结针对儿童肺炎患者实施的具体护理方法及措施。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11-2015.11期间收治的238例儿童肺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方法及具体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选取本院收治的238例儿童肺炎患者,其中178例患儿经治疗及护理后疾病治愈,30例患儿病情恢复良好,7例患儿病情有所恢复,23例患儿经治疗后病情无进展,疾病治疗有效率为215例(90.34%);本次研究中只有23例患儿出现持续不退的高热,并发症发生率为(9.66%)。结论:针对肺炎患儿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措施,遵医嘱为患儿家长进行用药指导,嘱咐其为患儿提供营养丰富饮食,以便更好帮助其恢复健康,大部分患儿临床疗效较好且出现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代群;罗冰梅;马茹;文梦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儿13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儿给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诱导及维持麻醉,研究组患儿给予七氟烷诱导和持续麻醉,术中给予瑞芬太尼。比较两组患儿的生命体征状况、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等。结果:麻醉后,两组患者的各个生命指标波动较小,气管插管时生命体征指标波动为明显。患者的 HR、MAP和 SpO2与指标与麻醉前相比(O>0.05),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的平均麻醉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O<0.05),具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和6.1%,后者显著高于前者(O<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具有安全好、苏醒时间短和诱导迅速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新活素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以16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依据 ESC 急慢性心衰指南标准接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新活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血液动力学、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LVEF 分数、PCWP 降低值、PAP 降低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有效率、LVEF 分数、PCWP 降低值、PAP 降低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LVEDD 分数、LVESD 分数及 Scr、BUN 差异不显著。结论:新活素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不影响患者的肾功能。
作者:卫锦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危重新生儿的转运与院前急救护理治疗过程,寻找成功转运和恰当救护的护理经验,达到降低危重新生儿的死亡率及伤残率的目的。分析我院新生儿急救转运安全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将2015年9月-2016年3月纳入新生儿急救转运共56例,按数字法分组。28例接受常规护理,设对照组。其余28例接受安全护理,设研究组。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研究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转运成功率更高,满意度更高,有显著差异(O<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急救转运安全护理效果佳,转运成功率及满意度高,建议推广。
作者:郜芝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对普外科在临床上出现的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进行研究,希望通过研究找到能够预防、解决的办法。方法:本文主要是对于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根据资料能够找出出现临床治疗中的一些常见问题的发生原因。结果:根据普外科临床上常见一些护理上、手术中、手术后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主要通过分析找到原因的所在,进而采取积极的解决办法来应对这些问题。在护理过程中要采取合适的护理路径,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知识等;在术中要坚决保持在无菌操作的状态,及时对切口进行消毒消菌处理,并适时对患者进行抗生素的注射。另外在临床手术上引进新技术或新设备时,要及时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全面的提高等;在术后,医护人员要积极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避免切口感染而影响患者康复日期。结论:对于医院来讲,其普外科是为重要的科室,其主要采用手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因此在手术治疗的前、中、后等都会出现临床上的问题,因此要对普外科临床上进行严格的把关,避免临床问题的发生。
作者:夏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临床主要特征,是育龄妇女中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不论是否存在多毛、痤疮,血浆游离型睾酮、双氢睾酮、雄烯二醇、DHEA、雄烯二醇和17羟孕酮均明显升高,但肝脏 SHGB 生成减少;本文就此分析 SHGB 对 PCOS 高雄激素血症患者机制为当前 PCOS 高雄激素血症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作者:唐海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1 关于慢性疼痛的定义慢性疼痛是涉及感觉、情绪和认知的多维度体验。一方面,它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与生理反应,例如组织或器官受损的病理症状;另一方面,它是一种生理反应,一种主观意义上的自觉症状[1]。1994年国际疼痛学会将疼痛定义为:“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主观不愉快感觉和情绪体验”,即痛觉包括“感觉”与“情绪”两种成分;其中“感觉”的成分具备其它感觉的共性:即具有特定的感受器、要求适当的刺激、感受器定位分布、可鉴别刺激强度等;而“情绪”成分和防御反应的驱动力相关,具有很强的变异性,受经验因素的影响[2]。值得一提的是,很难给疼痛作出完满而明确定义[3]。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疼痛可在躯体受到威胁时提供警报信号,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保护功能;在病理条件下,疼痛具有普通疾病的共同症状,常与情绪反应、自主神经活动、运动反射等交织在一起,给主体造成痛苦。在临床上,按持续时间不同,疼痛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持续时间不足一个月称为急性疼痛,例如损伤、外科手术等创伤造成的疼痛。持续时间大于三个月的称为慢性疼痛。该类疼痛无生物学价值且持续时间长于组织愈合的时长[4]。此外,通常是躯体及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作者:赵宇;张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哮喘患者雾化吸入治疗过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所收治138例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9例,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69例,加用持续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 SaO2无显著差异(O>0.05);经治疗后,研究组 SaO2为(98.65±12.2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92.10±10.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0.01)。研究组加用持续护理干预后,非常满意54例、一般满意14例,其护理满意度为98.5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4例、22例及81.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0.01)。结论:持续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小儿哮喘患者雾化吸入全程中,可保证雾化吸入全程正确性及足量有效药液吸入,改善临床疗效,拉近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分析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选择前列腺电切术(PKRP)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P)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腺体切除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6%,低于对照组23.3%;两组患者 Qmax、IPSS 评分以及 QOL 评分结果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能够减少术中出血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吴扬宗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