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张宇
目的:分析 BIPAP 呼吸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级呼吸衰竭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舒适护理,试验组额外给予呼吸机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结局及 PaO2、PaCO2、pH 值、SaO2水平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分别经卡方检验和 t 检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此外,两组患者对于治疗过程我们给予的护理措施,护理效果满意率为97.5%(195/200),总体满意率较高。结论:采取 bipap 呼吸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级呼吸衰竭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苏江华;张静;王霞;孟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对比。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2年2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7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甲组的有效人数3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乙组的有效人数3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1%,甲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乙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甲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3例,不良反应率为7.5%,乙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4例,不良反应率为12.8%,12.8%>7.5%,说明甲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乙组,比较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均有明显的效果,其中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的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兴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临床应用,腹腔镜绝育术切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手术视野观察清楚,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受术者满意度相对较高,我站对547例育龄妇女实施了局麻单孔腹腔镜双极电凝输卵管绝育术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桂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调查大学生手机使用、手机依赖状况及心理状态,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亚健康心理的潜在关系。方法:随机抽取 L 省、D 市某高校不同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表、手机依赖量表(MPAI)及亚健康心理状态如恐惧、紧张、强迫、偏执、焦虑、躯体症状、人际交往敏感度等进行测试。通过调查大学生手机使用、手机依赖状况及心理状态,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亚健康心理的潜在关系。结果:手机依赖构成比为43.79%,其中轻度手机依赖占25.16%、重度手机依赖占18.63%。手机依赖程度在性别、使用时间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女生手机依赖检出率高于男生(O<0.01),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明显高于一年级的学生(O<0.01),但二年级与三年级之间的依赖构成比没有明显差别(O=0.536)。重要的是,手机依赖组亚健康心理得分为(5.63±1.62),而非手机依赖组得分为(1.92±0.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0.01)。而且手机依赖组在恐惧、紧张、强迫、偏执、焦虑、躯体症状、人际交往敏感度等分项指标得分均高于非手机依赖组(O<0.01)。结论:手机使用时间的不合理分配是引起手机依赖的主要原因,手机依赖是导致大学生亚健康心理倾向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利利;田雪倩;王宁宁;杨芳洁;孙浩;陈平;于生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药物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116例,收治时间在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对116例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观察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16例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后,显效的有93例,有效的有16例、无效的有7例,总有效率为93.97%。结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对于经保守治疗后有效与显效的患者,后期应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从而能有效减少中转开腹机率及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罗运波;许波;晏顺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主要研究了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法与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74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7例,接受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37例,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O<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O<0.05)。结论:超声乳化术在治疗白内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快速改善患者视力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晁晓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本文主要介绍了临床路径管理系统在我院的使用情况,临床路径管理系统的使用给医生和护士工作带来的便利。医生可以根据进入路径的标准,评估患者,为患者选择适合患者病情的路径,控制了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用药标准等,医生按照路径的标准给患者治疗,减少医疗过程中的随意性,降低医疗风险,规范医务人员行为,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并减少医疗费用。通过临床路径的使用,对医院开通单病种付费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人没有一例因质量和费用问题发生医疗纠纷。同样的病人,同样的质量和效果,为病人和医院节约了一大笔医疗卫生资源消耗,提高了医院结余率。
作者:杜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优化护理流程在血液净化中心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血液净化中心血液净化患者130例,简单随机化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优化护理,对比2组血液净化患者护理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血液净化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液净化患者(O<0.05);实验组血液净化患者接受优化护理,其护理质量明显较对照组血液净化患者优(O<0.05)。结论:优化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心血液净化患者中应用,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苏长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和相关治疗的方法。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主要发病原因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在临床治疗时可以补充血源以及血小板。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是导致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在对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可以使用针对性补充的手段进行治疗,但并不主张对新生儿实施预防性治疗。
作者:王青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给予平肝降压汤、西医常规疗法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进行观察,西药组45例患者采用口服阿托伐他汀、硝苯地平缓释片、氢氯噻嗪片治疗,结合组4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平肝降压汤治疗。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结合组血压和血脂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结合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明显低于西药组,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结论: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给予平肝降压汤、西医常规疗法联合治疗的长期降压、降脂效果明显,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降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陈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对高血压脑出血预防及护理的认识。方法:对7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专科护理、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在住院期间致残率降低,肢体及语言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积极采用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严密的观察与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改善预后。
作者:张玉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 SLIPA 喉罩在乳腺癌手术全麻时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气道维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我院将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 A 组与 B 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麻醉,其中 B 组给予患者气管插管,A 组给予 SLIPA喉罩干预,并观察2组乳腺癌手术全麻患者人工气道建立前后的 HR、MAP、SPO2及气道压等指标。结果:A 组的 HR、MAP 等指标优于 B 组,SPO2及气道压无显著差异。结论:给予乳腺癌手术全麻患者 SLIPA 喉罩的效果显著,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及气道维持的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建玲;邹高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手术全期护理预防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四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有29例患者的常规组,一组为有29例患者的全期组,对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全期组实施全期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全期护理的全期组压疮发生率(6.90%)明显低于常规组(27.5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全期护理对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减少压疮发生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卡前列甲酯栓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无痛人流者120例,在这些患者中,小年龄为21岁,大年龄为42岁,平均年龄为34.8岁,将这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而且在分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随机分配,为了使其形成对照,要保证年龄、体质等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0.05)。在进行治疗时,观察者的60例人流患者在手术进行前对其直肠给予0.5mg 的卡前列甲酯栓,而对照组的60例人流患者则不给药;为了形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应该在除了给予卡前列甲酯栓外无其他差别。[1]然后在手术后观察其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宫颈软化扩张情况、手术效果等。结果:分别对对照组和观察组的60例妊娠者进行无痛人工流产后,观察组妊娠者在无痛人工流产术宫颈软化扩张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宫缩幅度等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而且两组之间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而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发应情况也要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在无痛人工流产的过程中,对人流患者给予直肠卡前列甲酯栓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能够使妊娠者所要扩张的宫颈部分充分得到软化,而且还能够加强子宫收缩,节省手术时间,从而使手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值得临床医学上的推广。
作者:覃美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子宫息肉患者资料,共83例,所选患者均行宫腔镜手术治疗,整理资料统计治疗结果。结果:83例患者均于宫腔镜下进行手术,行电切术者52例(62.65%)、吸刮后电切术者11例(13.25)、摘除术者20例(24.10%);83例(100%)手术均1次成功,且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均为复发;术后3个月对患者随访,治疗后平均经期天数缩短、月经量减少,且差异十分显著(O<0.05),治疗后月经指标更符合正常值。结论:宫腔镜下根据患者息肉类型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可有效根治子宫内息肉疾病,显著改善月经异常者的月经指标,无并发症、无复发,值得推广。
作者:周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10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药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但是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O<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比单纯西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更具有优势,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永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托拉塞米治疗,研究组接受呋塞米联合托拉塞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与对照组60%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与对照组8%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治疗中的效果确切,可以作为首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张凯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应用治疗牙髓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牙髓炎患者102例,依据门诊就诊序号进行排列,以奇偶数法则进行平均分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干髓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缓解,观察组显效38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4%;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2.5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治疗牙髓炎临床效果显著。结论: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治疗牙髓炎临床效果显著,疗效比较确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干髓术治疗,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口腔医生借鉴和推广使用。
作者:王逸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肺气肿患者接受呼吸内科有效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2010年7月至2013年9月我院的40例慢性肺气肿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这些患者使用呼吸内科有效方案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指标有了显著的改善,治疗前后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O<0.05)。结论:吸内科有效治疗方案对慢性肺气肿患者的疗效显著,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对于临床治疗体验改善,生活质量改善都有积极的意义,患者的治疗周期短,治疗经济压力小,所以在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庄玉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及观察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直肠病患74例,所有病患均在治疗前进行病情确诊符合直肠癌患病标准,并且根据随机数表,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病患均分为37例,其中所有病患行一般放疗治疗,而基于以上基础,观察组则联合卡培他滨进行综合治疗,后统计所有病患的总体治疗有疗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且针对组间数据差异进行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在总体治疗有疗效率对比方面,观察组37例病患中,显著疗效12例,有疗效23例,无效果或病情恶化2例,总体治疗有疗效率为94.59%;而对照组37例病患中,显著疗效7例,有疗效16例,无效果或病情恶化14例,总体治疗有疗效率为62.16%;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均未出现不可逆转的毒副作用反应,而观察组出现消化道不适1例,骨髓抑制2例,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1%;而对照组出现消化道不适4例,骨髓抑制5例,恶心呕吐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43%,以上所有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显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相对一般放疗治疗而言,运用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直肠癌,可以有效缓解直肠癌恶化,同时改善病患的机体机能,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王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