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鉴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缓释片(ERNT)联合替米沙坦(TMC)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这段时期在我院就诊的106例 EH 的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3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 ERNT 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 TMC 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随访一年之后的疾病复发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低于对照组的75.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O<0.05),且实验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随访期间实验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ERNT 联合 TMC 治疗 EH 的临床疗效比较理想,能够很好的控制住患者的血压,提高远期疗效,且该药物副作用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蹇仕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药物临床试验是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或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1]。是药物注册上市的主要依据。随着药物临床试验在我国的开展,如今在我国医疗行业内,入们逐渐认识到药物临床试验的重要性,认识到能够承担药物临床试验的医疗单位,其医疗和学术水平在同行中所享有的地位和临床意义。因此,许多过去不太注重药物临床试验的医疗单位如今都希望参与药物临床试验,并希望能够尽快通过 SFDA 的资格认定,成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作者:罗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丹参酮胶囊联合克拉霉素结合1450nm 激光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综合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维 A 酸乳膏外用,试验组给予丹参酮胶囊联合克拉霉素结合1450nm 激光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丹参酮胶囊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综合价值。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经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丹参酮胶囊联合克拉霉素结合1450nm 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作者:单利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654-2联合胃复安用于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眩晕患者240例进行观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组患者分成两组,即对照组120例采用单纯654-2(山莨菪碱)治疗,观察组120例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胃复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80.83%,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O<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略高,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O>0.05)。结论:654-2联合胃复安用于眩晕治疗中,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不良反应也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祖其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优化护理流程在血液净化中心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血液净化中心血液净化患者130例,简单随机化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优化护理,对比2组血液净化患者护理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血液净化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液净化患者(O<0.05);实验组血液净化患者接受优化护理,其护理质量明显较对照组血液净化患者优(O<0.05)。结论:优化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心血液净化患者中应用,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苏长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与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用于妇产科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于我院实施剖宫产手术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分别为甲组与乙组,各19例患者。手术结束后对甲组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乙组则给予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两组产妇的术后的疼痛程度并将其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产妇术后疼痛程度进行分析可知,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的甲组术后中度、重度疼痛程度例数明显少于乙组,且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临床使用罗哌卡因在妇产科麻醉中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用药。
作者:李登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胺碘酮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胺碘酮进行调查,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显著的23例,对照组14例,观察组患者病情缓解的15例,对照组17例,比较存在明显差异,O<0.05。观察组患者有1例死亡,1例治疗后再次入院的病例,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O<0.05。观察组有1例心动过缓病例,发生,两组患者均无传导阻滞病症发生,所有患者均无肝肾功能损伤、甲状腺功能异常表现。结论:胺碘酮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甘大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98例儿科患儿,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选用细节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7.5±2.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3±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观察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对于儿科患儿采取细节管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德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探讨老年病人基础护理的薄弱环节,并总结应对的措施。方法:对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226例老年病的基础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包括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具体信息的了解、饮食护理情况、生活护理状况及医疗设施运作情况等。结果:基础护理问题主要包括生活护理、熟悉病情、饮食护理、防护措施、输液管理、压疮管理和引流护理等。其中以生活护理和熟悉病情欠缺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19.0%和15.0%。因此需加强医院规章制度的完善、护理人员的态度和临床巡视等。结论:分析老年病人基础护理的薄弱环节,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作者:周红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脑梗死是因为脑组织缺血等情况下导致的一种疾病类型,主要表现在患者出现失去语言表达能力等症状。通过对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脑梗死患者之后的效果进行一定地分析,从而得出的结论有,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脑梗死患者有利于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情况,也有利于促进脑梗死患者恢复的道路。本文从研究的资料和方法、研究的结果及对结果的讨论三个方面加以展开。
作者:张保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养血平肝方在血虚肝旺型偏头痛的治疗中对的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份间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10例,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养血平肝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氟桂利嗪治疗,治疗2个月后进行头痛量表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头痛状况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86%。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养血平肝方在血虚肝旺型偏头痛的治疗中,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头痛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燕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物理因子治疗后让其自行实施肢体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0.05);且治疗后,观察组 ROM(肘关节活动范围)与 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O<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赵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预防老年患者压疮的发生。方法:通过对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80例老年患者的治疗,对其进行压疮干预及精心护理,并观察预防压疮的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对80例老年患者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无一例发生压疮。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于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收治的10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维生素 B12+腺苷辅酶 B12治疗,观察组采用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0%,对照组为36.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均加快,但是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采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显著,并且没有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系数较高,是一种值得一试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国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应用治疗牙髓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牙髓炎患者102例,依据门诊就诊序号进行排列,以奇偶数法则进行平均分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干髓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缓解,观察组显效38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4%;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2.5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治疗牙髓炎临床效果显著。结论: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治疗牙髓炎临床效果显著,疗效比较确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干髓术治疗,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口腔医生借鉴和推广使用。
作者:王逸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宫外孕治疗中,采用米非司酮与中药汤剂结合的保守治疗方法,其临床实际疗效提供了重要的治疗依据。方法:选取82例患者,并随机分配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以米非司酮药物治疗,而给治疗组以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汤剂的保守治疗方法,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汤剂保守治疗方法的治疗组,其终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汤剂保守治疗手段治疗宫外孕时,其终的治愈成功率高于传统的治疗方式,其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吉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研究 HIV 感染者/AIDS 患者生活质量和相关心理社会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6年5月于我中心收治的感染艾滋病病毒患者共1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观察患者的生存质量、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焦虑抑郁状况,分析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结果:HIV 感染患者的生存质量、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焦虑抑郁状况评分显著小于全国常模,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O<0.05),通过分析生存质量、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焦虑抑郁状况,选择 O<0.05的自变量,得到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婚姻、客观支持、屈服和焦虑、经济来源等。结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低于社会中的正常人群,影响感染艾滋病病毒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婚姻、客观支持、内疚和焦虑、经济来源。
作者:刘永东;晓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于品管圈在降低临床 PICC 非预期性拔管率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于 QCC 活动对 PICC 非预期性拔管不良效果影响进行分析、制定研究目标以及相关对策,比较品管圈对于 PICC 非预期性拔管率产生的影响。结果:对于 PICC 非预期性拔管率来讲,在 QCC 活动前后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QCC 活动前的拔管率在8.19%,QCC 活动后的拔管率在2.44%。结论:对于 PICC 非预期性拔管率来讲,QCC 活动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作者:胡菊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根据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需要,探讨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启示。方法:对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21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有效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对干预前后的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对21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后,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掌握更多的护理知识,干预后平均血糖显著下降,对护理干预认识程度提高。结论: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中,提高护士的护理胜任力具有显著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玉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