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圆圆
目的:对小青龙汤加减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我院7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将患儿随机平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分别予以小青龙汤加减和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病情临床控制的23例,评估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患儿病情临床控制的15例,评估有效率为71.8%,比较存在明显差异,O<0.05。结论:小青龙汤加减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作者:刘利琼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方法。方法:以护理部设计的护理质量问卷调查表为依据,护理部组织组织护士长(实验组)和入院处护士(对照组)分别调查护理满意度,并对比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实验组第1、2、3个月的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相较于护理部组织组织护士长满意度调查方法,入院处护士满意度调查方法,更具真实性,可靠度更高,属于较好的护理满意度调查方法,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何利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银川市西夏区2011年~2015年期间307件公共卫生监督投诉举报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其内容、特点、规律,为以后妥善处理公共卫生监督投诉举报提供依据。方法:对投诉举报案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2015年期间以餐饮服务投诉居首,其余依次为医疗服务和公共场所,投诉举报调查属实的占多数。结论:加强并重视投诉举报的调查处理是日常卫生监督执法的有效延伸和补充。
作者:华琴;曹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探讨老年病人基础护理的薄弱环节,并总结应对的措施。方法:对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226例老年病的基础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包括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具体信息的了解、饮食护理情况、生活护理状况及医疗设施运作情况等。结果:基础护理问题主要包括生活护理、熟悉病情、饮食护理、防护措施、输液管理、压疮管理和引流护理等。其中以生活护理和熟悉病情欠缺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19.0%和15.0%。因此需加强医院规章制度的完善、护理人员的态度和临床巡视等。结论:分析老年病人基础护理的薄弱环节,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作者:周红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9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89例,两组均给予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1枚,以7d 为一个疗程。治疗组在西医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苦参汤外用配合针刺穴位治疗法,治疗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
作者:王思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2011-2015年金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肺结核患者督导管理模式的研究金山结核病管理工作在疾控中心的业务指导下,在金山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及金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领导高度重视下,成立了结核病领导小组,办事处分管领导任组长,金山社区领导任副组长,指定金山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结核病督导访视管理工作,由于领导重视,分工明确,使得结核病管理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圆满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结核病管理工作任务。下面简单概述我社区的结核病管理情况。
作者:吴秀菊;袁维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中风亦称脑卒中,是急性发生的血管或血流异常引起的脑血液循环障碍而致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1]。该病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及复发率均呈上升趋势,逐渐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2]。在其众多并发症中,便秘是较为常见的,也是影响疾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调查,中风后便秘的发生率达30%-60%[3]。
作者:马小娟;杨春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参麦注射液佐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0例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3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按照随机平行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通过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极化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33%、0%;73.33%、1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通过参麦注射液治疗,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情况较少。
作者:张继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对比。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2年2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7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甲组的有效人数3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乙组的有效人数3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1%,甲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乙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甲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3例,不良反应率为7.5%,乙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4例,不良反应率为12.8%,12.8%>7.5%,说明甲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乙组,比较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均有明显的效果,其中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的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兴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手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带来的促宫颈松弛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6月-2016年3月妇产科收治的无痛人流者中选择86例初孕妇,于患者知情同意下进行研究;采用奇偶数字分组将初孕妇均分两组,观察组43例,术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对照组43例,术前不给予药物干预,给予两组相同麻醉后,行无痛人流手术;比较两组术中宫颈松弛效果、各项手术指标等。结果:观察两组术中宫颈松弛效果,其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较对照组的41.86%存在显著差异(O<0.01);观察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均较对照组占据优势,且流产综合征的发生观察组明显降低(O<0.05)。结论:行无痛人流术前给予患者米索前列醇,可有效起到促宫颈松弛作用,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提高手术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杨宏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流雾化吸入药物治疗与静脉给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采用流雾化吸入药物治疗的观察组(30例)和采用静脉给药治疗的对照组(30例),对比并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又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流雾化吸入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昌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治疗的50例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临床资料及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术后 X 摄片示骨折对位良好,骨折临床愈合的平均时间为(48.21±4.1)d;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为88%。结论: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对三踝骨折患者的治疗具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润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根据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需要,探讨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启示。方法:对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21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有效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对干预前后的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对21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后,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掌握更多的护理知识,干预后平均血糖显著下降,对护理干预认识程度提高。结论: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中,提高护士的护理胜任力具有显著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玉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乳酸杆菌并甲硝唑对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于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88例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4例。对照组以小剂量甲硝唑治疗,联合组以乳酸杆菌并甲硝唑治疗。一个疗程后,比较并记录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改善情况更加显著,且联合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乳酸杆菌并甲硝唑对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有更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周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7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85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2例患者,治疗组4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银翘散加减法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有效人数28例,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的有效人数有3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4%,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治疗组患者的 CK、CK-MB、LDH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银翘散加减法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患者,男性,31岁,因“发作性心悸1年余,再发1天”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饮酒、特殊用药,无特殊家族史。患者于1年余前踢足球中突发心悸不适,无明显胸闷、胸痛、放射、头晕、恶心等不适,平卧休息2、3min 症状消失,未在意,未诊治,入院前1天患者在连续打棒球8小时后再发心悸不适,性质同前,急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心电图(当时心悸不适部分缓解)提示窦性心律(76次/分),广泛导联 ST 段平直压低0.2-03mv(AVR 导联 ST 段太高0.2mv)。其心悸不适共持续约50min 后方缓解,为求诊治收入我院。入院查体未见异常。入院心电图:窦性心律,大致正常心电图。阳性化验:入院第1天全血肌红蛋白152.000ng/ml ↑,全血肌酸激酶同工酶15.3000ng/ml ↑,全血肌钙蛋白I 0.401ng/ml ↑;入院第2天全血肌红蛋白70.800ng/ml ↑,全血肌酸激酶同工酶18.500ng/ml ↑,全血肌钙蛋白 I 1.310ng/ml ↑;入院第3天全血肌红蛋白53.800ng/ml ↑,全血肌酸激酶同工酶4.500ng/ml,全血肌钙蛋白 I 0.401ng/ml ↑。入院第6天全血肌红蛋白21.200ng/ml,全血肌酸激酶同工酶0.988ng/ml,全血肌钙蛋白 I 0.041ng/ml ↑。余化验未见有意义阳性表现。入院后监测生命体征平稳,心电监测未见心律失常。入院诊断:急性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为明确诊断,进一步行胸片、心脏彩超、冠脉造影、心脏核磁、核医学心肌灌注及代谢显像均未见异常。
作者:张青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助产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妇分娩与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来我院妇产科分娩的孕妇180例作为本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应用助产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比对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和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整理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和产妇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O<0.05)。结论:助产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妇分娩过程,能够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率,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刘艳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针对14例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不同特点,采取积极护理措施,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结果:14例高龄患者围手术期间,均未发生肺部感染,顺利出院。结论: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经过充分术前评估,针对性治疗,细致的术后护理,能有效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作者:余建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改良 DCF 方案与 FOLFOX 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0年5月到2015年6月间,在我院8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 DCF 组(n=40,改良 DCF 方案)和 FOLFOX 4组(n=40,FOLFOX 4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DCF 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 FOLFOX4组相比无差异,O>0.05。结论:改良 DCF 方案与 FOLFOX 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效果相似,临床可使用改良 DCF 方案替代 FOLFOX 4方案。
作者:伍德福;张同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救手术路径护理在大出血休克患者中应用。方法:将2015年1月-12月~2016年2月26例来我院抢救的大出血休克患者13例采用急救手术路径护理组,13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及时手术是急性失血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采用急救手术路径护理组患者抢救成功率达到100%,而未实施急救护理路径的治愈效率达到92.3%,显著低于急救手术路径护理组(O<0.05),有临床意义。结论:手术室急救标准化手术路径护理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范红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