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芬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腹腔镜(LA)手术主操作孔选择方式。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行腹腔镜手术(LA)治疗急性阑尾炎49例,均采用三孔法,其中常规组(主操作孔选择耻骨联合上)25例,对照组(主操作孔选择脐部)24例。比较2种方式的手术时间。结果:常规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主操作孔选择脐部时腕关节活动范围更大,手术时间更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冷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本文就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96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8例。实验组患者予以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参照组患者予以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均 O<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较比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刘晓丰;徐海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治疗对于哮喘病人的治疗效果,服务于临床。方法:纳入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入我院呼吸科的哮喘中度急性发作患者78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人,对照组常规给予吸氧、镇咳、祛痰及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h 喘息症状缓解率、喘息症状显著缓解时间、肺部哮鸣音基本消失时间、静脉给予甲泼尼松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2h 喘息症状缓解率64.10%、喘息症状显著缓解时间3.65±0.31天、肺部哮鸣音基本消失时间5.54±0.47天、静脉给予甲泼尼松时间6.17±0.28天、平均住院时间7.69±0.62天,;对照组治疗2h 喘息症状缓解率35.90%、喘息症状显著缓解时间4.82±0.41天、肺部哮鸣音基本消失时间8.28±0.65天、静脉给予甲泼尼松时间8.52±0.61天、平均住院时间10.31±0.65天;均存在显著性差异(O<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O>0.05)。结论:雾化吸入治疗有利于促进哮喘急性发作缓解,效果显著且安全。
作者:桑恒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膝部骨折是指发生在股骨踝部、髌骨、胫骨踝部等部位的骨折。因这几处直接关系到膝关节功能,所以骨折发生之后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受限,甚至生活不能自理。为提高膝部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临床中一般会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本文对膝部骨折的康复护理进展做了探讨,现综述如下。
作者:张燕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龙里县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方法:对171份水样检测的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龙里县2015年生活饮用水菌落总数合格率为94.73%,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为68.42%,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为69.59%。结论:龙里县对生活饮用水卫生工作提高了认识,加强了各方面的卫生管理,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
作者:毛兴华;谢勋祥;卢欢;梁元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物理因子治疗后让其自行实施肢体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0.05);且治疗后,观察组 ROM(肘关节活动范围)与 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O<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赵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采用西医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方法:选取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和参照组(48例),给予参照组以常规治疗方式,予以研究组患者实施克拉霉素同兰索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临床效果。结果:经不同方式治疗以后,研究组及参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和75.00%,结果显示研究组优势显著(O<0.05);对比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研究组(91.67%)明显高于参照组(72.92%)(O<0.05)。结论:对具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采取克拉霉素联合兰索拉唑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利于清除幽门螺杆菌。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风帆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9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89例,两组均给予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1枚,以7d 为一个疗程。治疗组在西医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苦参汤外用配合针刺穴位治疗法,治疗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
作者:王思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本文通过对医疗纠纷进行分析,将医疗纠纷的成因分为医疗因素和非医疗因素两个方面,从而找出医疗纠纷发生的根源。并针对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提出一系列的防范措施,从而实现有效的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
作者:魏娟珍;王康顺;王晓丽;李文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缝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在乡镇医院开展的价值和手术方法的改进。方法:收集我院通过改进完成的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患者8例做临床观察。结果:8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未有中转开腹和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缝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乡镇医院腔镜外科医生训练的基础手术,值得乡镇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黄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心理护理干预在抑郁症病人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抽取某院2014年5月到2015年1月的因患抑郁症而住院的病人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进行对照实验研究,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组,实验组为心理护理组(即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的结合)。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此次实验研究实验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自我接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后,患者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出现伤害自己、自杀等行为明显下降,患者更加接受治疗对管理的依从性也有明显的增高。结果: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在抑郁症病人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龚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消化内科患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诊断方法和用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66例住院的消化内科患者入院后详细询问病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该66例患者入院后进行分组,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病情好转情况。结果:经过积极地治疗和全方位的用药指导,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结论:除了对消化内科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外,整体性的看护、安全用药效果较佳,满意度及临床疗效较高。
作者:陈家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普外急诊手术中采用腹腔镜微创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普外急诊患者62例,对其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临床研究发现,通过腹腔镜进行检查的患者全部得到确诊,且术后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致死的现象,临床诊断治疗效果十分显著。结论:在普外急诊中积极应用腹腔镜微创的技术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对病人所患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为实施抢救争取了宝贵而充分的时间,有利于成功挽救病人生命,并能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所需时间,提高治愈率,作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为了能够有效降低儿科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则需要对儿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经常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5年9月因儿科疾病至就诊的60例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设为试验组,同时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3月因儿科疾病至该院就诊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设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而试验组患儿则采取风险防范式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等的影响。结果:经过研究发现,试验组护理质量评分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占据优势,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试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的发生率则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在儿科的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不仅提高了护士服务质量,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为医院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王文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缓释片(ERNT)联合替米沙坦(TMC)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这段时期在我院就诊的106例 EH 的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3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 ERNT 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 TMC 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随访一年之后的疾病复发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低于对照组的75.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O<0.05),且实验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随访期间实验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ERNT 联合 TMC 治疗 EH 的临床疗效比较理想,能够很好的控制住患者的血压,提高远期疗效,且该药物副作用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蹇仕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脑疝是各种颅内病变引起颅内压进行性升高的必然后果,其发生后,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率、病残率高。早期亚低温治疗脑疝术后患者,能有效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减少高血糖,改善预后[1]。PICCO(此处好写出英文全称及中文全称)(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是一项全新的脉搏轮廓连续心排血量与经肺温度稀释心排血量联合应用技术,其创伤危险性小,仅用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就能简便、精确、连续监测心排量、外周血管阻力、心搏量等变化[2]PICCO 监测应用于脑疝患者可动态反应循环系统、血流动力学状态,从而指导用药和控制补液速度和补液量,达到有效的脏器灌注量,尤其是脑灌注。我院在6月3日收住一例成功应用 PICCO 监护一例行亚低温治疗的脑疝患者,患者顺利度过脑水肿期,内环境与器官系统功能由不稳定趋于稳定,神志恢复清楚直至转入普通病房后出院恢复正常生活,现将术后早期在 ICU 期间监护要点报道如下。
作者:程凤;王翠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5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2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手术之间的方式,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实施同期切除手术,对照组实施结直肠癌原发肿瘤姑息切除手术。两组患者均采用 XELOX 化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2.78%(1/36),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3.89%(5/36),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O<0.05)。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治疗的方式下,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治疗方案。
作者:赵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和相关治疗的方法。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主要发病原因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在临床治疗时可以补充血源以及血小板。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是导致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在对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可以使用针对性补充的手段进行治疗,但并不主张对新生儿实施预防性治疗。
作者:王青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麻子仁丸加减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66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均为2014年11月-2015年11月间入院治疗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麻子仁丸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的19例,病情缓解的12例,评价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患者病情痊愈的13例,病情缓解的15例,评价有效率为84.8%,比较存在明显差异,O<0.05。结论:麻子仁丸加减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朱明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腹泻疾病的患儿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腹泻疾病的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常规小儿腹泻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儿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对腹泻疾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腹泻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腹泻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腹泻疾病的患儿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褚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