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干预在抑郁症病人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龚宁

关键词:心理护理, 抑郁症, 临床治疗, 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干预在抑郁症病人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抽取某院2014年5月到2015年1月的因患抑郁症而住院的病人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进行对照实验研究,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组,实验组为心理护理组(即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的结合)。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此次实验研究实验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自我接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后,患者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出现伤害自己、自杀等行为明显下降,患者更加接受治疗对管理的依从性也有明显的增高。结果: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在抑郁症病人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急救转运的安全护理

    目的:危重新生儿的转运与院前急救护理治疗过程,寻找成功转运和恰当救护的护理经验,达到降低危重新生儿的死亡率及伤残率的目的。分析我院新生儿急救转运安全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将2015年9月-2016年3月纳入新生儿急救转运共56例,按数字法分组。28例接受常规护理,设对照组。其余28例接受安全护理,设研究组。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研究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转运成功率更高,满意度更高,有显著差异(O<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急救转运安全护理效果佳,转运成功率及满意度高,建议推广。

    作者:郜芝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慢性疼痛及其与认知的关系

    1 关于慢性疼痛的定义慢性疼痛是涉及感觉、情绪和认知的多维度体验。一方面,它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与生理反应,例如组织或器官受损的病理症状;另一方面,它是一种生理反应,一种主观意义上的自觉症状[1]。1994年国际疼痛学会将疼痛定义为:“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主观不愉快感觉和情绪体验”,即痛觉包括“感觉”与“情绪”两种成分;其中“感觉”的成分具备其它感觉的共性:即具有特定的感受器、要求适当的刺激、感受器定位分布、可鉴别刺激强度等;而“情绪”成分和防御反应的驱动力相关,具有很强的变异性,受经验因素的影响[2]。值得一提的是,很难给疼痛作出完满而明确定义[3]。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疼痛可在躯体受到威胁时提供警报信号,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保护功能;在病理条件下,疼痛具有普通疾病的共同症状,常与情绪反应、自主神经活动、运动反射等交织在一起,给主体造成痛苦。在临床上,按持续时间不同,疼痛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持续时间不足一个月称为急性疼痛,例如损伤、外科手术等创伤造成的疼痛。持续时间大于三个月的称为慢性疼痛。该类疼痛无生物学价值且持续时间长于组织愈合的时长[4]。此外,通常是躯体及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作者:赵宇;张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脐带血管前置的产前超声诊断

    目的:主要是探讨脐带血管前置在产前进行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近三年来我院产科收诊60例妊娠合并血管前置的孕妇产前超声检查图像资料并对其结局进行分析。结果:产前超声检测共检测出38例孕妇有血管前置,漏诊2例,检出率为95.0%(38/40),其中,中孕期诊断32例(84.2%,32/38),晚孕期诊断6例(15.79%,6/38)经腹超声检查诊断的30例(78.9%,30/38),其余8例需进一步通过会阴以及阴道超声进行检测(21.0%,8/38)。产前超声确诊的38例孕妇中,其中37例是剖腹产,没有围产期死亡,1例因为其他原因而引产。漏诊的2例,其中1例在经阴道分娩生产时因大出血胎儿死亡,另1例经阴道分娩时大出血,立即剖宫产手术娩出胎儿,经及时抢救,胎儿存活。结论:在孕中期进行脐带血管前置的超声检测是筛查的佳时期,对于腹部 B 超难以确定的则可以根据情况进行会阴或者阴道的超声检测。总之,产前进行超声检测及时发现脐带血管前置,能有效的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

    作者:周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三都县交梨乡王家寨村一起水污染砷中毒事件的调查处置评估报告

    2013年9月23日晚19时18分,黔南州疾控中心接到三都县疾控中心报告:“交梨乡王家寨村多名群众出现不明原因的眼睛红肿、头痛、乏力等症状,三都县疾控中心检验科对当地废弃矿洞水和饮用水采样检验结果,化学法检测砷浓度分别为18.7毫克/升和砷浓度为0.6毫克/升,显示这是一起水污染导致砷中毒事件。”接到报告后,黔南州疾控中心组织调查处置组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同时,将这起环境污染导致砷中毒事件电话报告省疾控中心卫检所应急处置科周亚娟科长,现将调查处置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周长林;孙会琼;莫兴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治疗疱疹性口腔炎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治疗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124例确诊为疱疹性口炎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64例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病儿总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家长易于接受。

    作者:杨波;王辉;罗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鳃裂-耳-肾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鳃裂-耳-肾综合征(branchio-oto-renal syndrome,BOR),系因第一、二鳃弓发育异常、听力障碍、泌尿系统畸形而得名。BOR 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发病率为1:40000,在重度聋儿中占2%[1]。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耳前瘘管、鳃裂发育异常、肾发育不良等。1975年 Melnick[2]首次报道一家系表现杯状耳、耳前凹、混合性聋、鳃裂瘘管、肾发育不良。此后国外陆续有关于该病的报道,但国内并不多见。本文将患者亲历诊治的患者一例报道如下,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并复习相关文献,探究其临床诊疗特点。

    作者:成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助产方式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不同助产方式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8月于本医院经阴道分娩的1857例初产妇,根据接生方处理法的不同,将398例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产妇分为 A 组,将459例用导乐分娩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产妇分为 B 组,将418例用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产妇分为 C 组,将582例同时用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和导乐分娩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产妇分为 D 组。比较四组接生的成功率、疼痛情况和会阴完整率等临床效果。结果:发现 D 组的接生成功率、疼痛情况、会阴完整率和新生儿的健康评分均高于其余3组,第二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少于其余3组,产妇情绪状态和产妇满意度优于其余3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O<0.05)。结论: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与导乐助娩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安全有效且接生质量较高。

    作者:施双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缝合修补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疗效评估与报道

    目的:评估与报道缝合修补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把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50例患者实施胃大部分切除术设为对照组,另外50例患者实施缝合修补术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2%,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O<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比对照组短,两组对比差异显著(O<0.05)。结论:缝合修补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安全性较高,可以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临床理想的手术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云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2010-2014年贺兰县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及时掌握我县居民户碘盐普及食用情况,动态评价人群碘营养状况及病情的消长趋势,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县2010-2014年碘盐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对五年级以上学生和家庭妇女进行碘缺乏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果:我县碘盐覆盖率和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均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结论:碘缺乏和碘过量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应该加强盐碘、水碘和人群碘营养水平的监测以及对盐碘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加强对市场上流通的部分非碘盐进行严厉打击。

    作者:张晓娟;陈娥;陆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连续性助产服务对孕产妇自然分娩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连续性助产服务对孕产妇自然分娩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自然分娩的88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O>0.05)。对照组产妇只采用常规传统方法进行自然分娩;观察组产妇采用连续性助产服务配合自然分娩;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的质量;结果:观察组产妇满意率为95.45%,对照组产妇满意率为84.09%;观察组自然分娩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O<0.05);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分析发现,观察组连续性助产服务对孕产妇自然分娩质量具有显著优势,值得更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淼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预防与中西医结合护理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中作用。方法:选取58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按照同等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比较组分别予以中西医结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和排便时间短于比较组,O<0.05;研究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比较组,O<0.05。结论:在腹部手术患者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预防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有着一定效果。

    作者:任贤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讨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疗效

    目的:研究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理收集我院56例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记录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后进行汇总分析,研究在肱骨干骨折属于骨不愈合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56例患者的手术进行的基本顺利,但在患者的治疗后期,出现3例患者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2例患者的桡神经损伤,但骨关节和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其他患者的骨折均顺利愈合,整体患者的临床满意率较高。结论:在肱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患者的治疗期间,采用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临床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张治家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冰硝散外敷治疗输液外渗的疗效观察探讨

    目的:探讨输液外渗采用冰硝散外敷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42例输液外渗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湿敷加神灯照射治疗,观察组采用冰硝散外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1.43%,两组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O<0.05;在 VAS 疼痛评分方面对比,观察组在12h、24h、48h 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冰硝散外敷治疗输液外渗加速了消肿的过程,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本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胆结石引起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胆结石引起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中所收治的50例因胆结石所引起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比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5例,其中,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详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感染消退时间、死亡率、肠瘘发生几率、手术再次治疗机率及住院时间上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针对因胆结石引起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效率,缩减住院时间,降低死亡机率,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患者得到更全面的护理。

    作者:陈志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成都市金牛区2011年~2015年剖宫产率变化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变化趋势,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共计55217例住院分娩产妇的分娩方式资料,分析剖宫产手术指征的构成变化情况。结果:剖宫产率逐年下降,从50.35%降至41.63%,医学指征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所占比例从58.99%上升至80.49%,而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所占比例从41.01%逐年下降至19.51%。结论:剖宫产率处于较高水平,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作者:李偶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普外科急诊手术切口裂开的相关要素的探究

    目的:分析普外科急诊手术切口裂开的相关要素,已达到提高治疗水平的目的,以便更好的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从2013年11月至2015年4月接诊的200例普外科急诊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200名患者中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分为观察组,没有发生感染的患者称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普外科急诊手术治疗,对上述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地点、手术时间、手术类型、手术部位、切口长度以及参观人数等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来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发生切口开裂的主要原因与患者年龄、患者自身体质、手术后伤口是否发生感染以及其他合并疾病等因素有关。结论:应综合分析造成普外科急诊手术患者发生切口裂开的影响因素,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积极预防,同时还应加强患者的术后护理,以此,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以及开裂的可能性。促进患者伤口的愈合及康复,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定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析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在优质护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针对优质护理中的人文关怀展开了探讨,主要分析了在优质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的具体对策。

    作者:林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妇幼保健机构工作影响因素分析及解决对策研究

    目的:研究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中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妇幼保健140名工作人员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分析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中的影响因素,如:年龄、工作黏性、性格、职业的满意度、对服务对象的态度等,采用 SPSS18.0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中质量与性别、医院制度情况及国家政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0.05);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中的影响因素与医务人员工作年限、职业满意度及服务对象态度关系密切(O<0.05)。非条件 Logistic 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社区妇幼保健工作质量与医务人员工作年限、职业满意度及服务对象态度关系密切(O<0.05)。结论:妇幼保健结构工作影响因素较多,应根据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提高妇幼保健机构工作质量。

    作者:张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析普外科临床常见问题及对策

    目的:本文主要是对普外科在临床上出现的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进行研究,希望通过研究找到能够预防、解决的办法。方法:本文主要是对于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根据资料能够找出出现临床治疗中的一些常见问题的发生原因。结果:根据普外科临床上常见一些护理上、手术中、手术后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主要通过分析找到原因的所在,进而采取积极的解决办法来应对这些问题。在护理过程中要采取合适的护理路径,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知识等;在术中要坚决保持在无菌操作的状态,及时对切口进行消毒消菌处理,并适时对患者进行抗生素的注射。另外在临床手术上引进新技术或新设备时,要及时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全面的提高等;在术后,医护人员要积极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避免切口感染而影响患者康复日期。结论:对于医院来讲,其普外科是为重要的科室,其主要采用手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因此在手术治疗的前、中、后等都会出现临床上的问题,因此要对普外科临床上进行严格的把关,避免临床问题的发生。

    作者:夏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针灸综合疗法治疗面瘫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针灸综合疗法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40例周围性面瘫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者。研究组采用针灸综合疗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痊愈率分别为15.0%和5.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O<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90.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O<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针灸综合疗法治疗面瘫疗效较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吴红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