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治疗疱疹性口腔炎临床疗效研究

杨波;王辉;罗平

关键词:疱疹性口腔炎, 重组人干扰素-α1b, 儿童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治疗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124例确诊为疱疹性口炎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64例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病儿总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家长易于接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在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中选取80例,由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我院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等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方面要好于对照组患者,O<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比对照组患者低,O<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止痛药使用情况、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作者:缪志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对高血压脑出血预防及护理的认识。方法:对7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专科护理、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在住院期间致残率降低,肢体及语言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积极采用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严密的观察与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改善预后。

    作者:张玉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健脾化湿汤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健脾化湿汤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健脾化湿汤,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损严重程度、瘙痒和影响睡眠程度以及 SCORAD 分值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化湿汤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可以改善特应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 SCORAD 评分,提高临床疗效,近期疗效显著。

    作者:徐岳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三种不同手术方式对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结石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手术方式对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结石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15例输尿管合并肾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 A 组36例、B 组42例和 C 组37例,A 组行输尿管镜下碎石术(URL),B 组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C 组行 URL 联合 MPCNL,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 B 组和 C 组清石率均高于 A 组,C 组清石率高于 B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B 组和 C 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 A 组,C 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 B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URL联合 MPCNL 治疗输尿管合并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清石率和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普遍推广。

    作者:张珺;李新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的疗效评估

    目的:分析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5年4月到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7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为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符合丙泊酚实施麻醉,为观察组患者采用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应用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与拔管时间,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建议广泛推广。

    作者:代茂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阴道助产技术与剖宫产率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助产技术与剖宫产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科分娩的病例资料。随机分成助产组和对照组共460例,助产组230例,对照组230例。助产组产妇采用一对一形式新改良的全部陪伴分娩。对照组产妇采用一般助产方法,由护士进行巡视观察。同时允许一位家属陪伴。结果:。结果:护理组阴道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产率,护理组总产程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有效的助产术不仅能减少产妇的痛苦,还能减少产后出血量、总产程、胎儿窘迫等的比例,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指标,并可以有效的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麻俏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西药房退药情况分析及解决办法

    目的:探讨分析西药房退药的情况及原因,并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西药房退药的320例中分析退药原因,并探讨解决对策。结果:320例退药中的主要原因有不良反应、患者住院转院、医保原因、患者经济原因等。结论:通过加强医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开设药物咨询处、规范药品管理、简化完善退药流程等对策有效降低西药房退药事件的发生对医院的长久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半夏泻心汤联合四君子汤治疗化疗消化道反应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半夏泻心汤联合四君子汤治疗化疗消化道反应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进行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98例,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化疗治疗期间服用半夏泻心汤联合四君子汤,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消化道症状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消化道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消化道反应,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四君子汤在患者治疗化疗过程中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消化道反应,对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也有重要的作用,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作者:高素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针灸综合疗法治疗面瘫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针灸综合疗法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40例周围性面瘫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者。研究组采用针灸综合疗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痊愈率分别为15.0%和5.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O<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90.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O<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针灸综合疗法治疗面瘫疗效较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吴红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探讨

    目的:本文就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96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8例。实验组患者予以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参照组患者予以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均 O<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较比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刘晓丰;徐海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后8例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后妊娠的情况和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100例中,8例妊娠的临床情况。结果:8例术后妊娠,妊娠时间术后半年-1年,平均7个月。1例已足月剖宫产,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3例目前妊娠中晚期,孕程顺利,无产科并发症,2例因计划外妊娠在孕早期行人工流产术;1例因不能忍受严重早孕反应要求终止妊娠;1例因胚胎停止发育行清宫术。

    作者:邓少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针刺结合托特罗定治疗膀胱痉挛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效果。方法:用随机抽样法将50例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托特罗定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穴位治疗。结论:针刺结合托特罗定片治疗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有效的降低了膀胱痉挛发生率。

    作者:袁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试析综合临床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分析对慢性乙肝患者实施综合临床护理对其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本院诊治的慢性乙肝患者78例,随机分成综合组和传统组,各入组39例,前者行综合临床护理,后者行传统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与护理1个月后自我效能感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接受护理前,两组 GSES 评分差别较小,O>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1个月后,传统组 GSES 评分降低,而综合组则明显升高,O<0.05,具统计学意义;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别较小,O>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1个月后评分均有升高,综合组改善更优,O<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乙肝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改善其自我效能感以及生活质量有极大帮助,推荐推广。

    作者:朱正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微创技术在肝胆管结石诊治中应用进展

    针对于肝胆管结石这一病症而言,在治疗上还是存在很大难度的,尤其是针对于较为复杂性的病症来说,难度系数就更大,由于目前,对于肝胆管结石的病因机理研究还没有十分的明朗,因此复发率以及结石的残留率也比较高,基本在20-50%左右,为此,近年来,其肝胆管结石的研究工作一直没有停止,为了能够更好的推进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水平,对于使用微创技术进行诊治的研究工作不断开展与完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基于此,本文对微创技术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以期更好的推进相关手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作者:兰涛;付立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汤剂保守治疗宫外孕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在宫外孕治疗中,采用米非司酮与中药汤剂结合的保守治疗方法,其临床实际疗效提供了重要的治疗依据。方法:选取82例患者,并随机分配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以米非司酮药物治疗,而给治疗组以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汤剂的保守治疗方法,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汤剂保守治疗方法的治疗组,其终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汤剂保守治疗手段治疗宫外孕时,其终的治愈成功率高于传统的治疗方式,其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吉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胆结石引起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胆结石引起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中所收治的50例因胆结石所引起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比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5例,其中,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详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感染消退时间、死亡率、肠瘘发生几率、手术再次治疗机率及住院时间上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针对因胆结石引起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效率,缩减住院时间,降低死亡机率,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患者得到更全面的护理。

    作者:陈志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妇幼保健机构工作影响因素分析及解决对策研究

    目的:研究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中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妇幼保健140名工作人员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分析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中的影响因素,如:年龄、工作黏性、性格、职业的满意度、对服务对象的态度等,采用 SPSS18.0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中质量与性别、医院制度情况及国家政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0.05);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中的影响因素与医务人员工作年限、职业满意度及服务对象态度关系密切(O<0.05)。非条件 Logistic 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社区妇幼保健工作质量与医务人员工作年限、职业满意度及服务对象态度关系密切(O<0.05)。结论:妇幼保健结构工作影响因素较多,应根据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提高妇幼保健机构工作质量。

    作者:张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抑郁症病人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心理护理干预在抑郁症病人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抽取某院2014年5月到2015年1月的因患抑郁症而住院的病人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进行对照实验研究,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组,实验组为心理护理组(即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的结合)。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此次实验研究实验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自我接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后,患者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出现伤害自己、自杀等行为明显下降,患者更加接受治疗对管理的依从性也有明显的增高。结果: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在抑郁症病人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龚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持续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过程的影响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哮喘患者雾化吸入治疗过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所收治138例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9例,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69例,加用持续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 SaO2无显著差异(O>0.05);经治疗后,研究组 SaO2为(98.65±12.2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92.10±10.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0.01)。研究组加用持续护理干预后,非常满意54例、一般满意14例,其护理满意度为98.5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4例、22例及81.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0.01)。结论:持续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小儿哮喘患者雾化吸入全程中,可保证雾化吸入全程正确性及足量有效药液吸入,改善临床疗效,拉近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医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法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录的5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不同患者病症状态实施中医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体外治疗等4种方式,与1个月后回访调查,详细记录每一位患者的康复情况。按照中医消化内科标准,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等4个标准,统计各标准康复人数。结果: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以排便异常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腹痛、腹胀、腹泻;胃灼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多数患者均存在2种以上病症。本次50例中,49例有效,总有效率98%,仅1例患者由于病症复杂,延长治疗2周,同样痊愈。结论:中医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显著,结合实际病况选择针对性方法,可促进病症痊愈。

    作者:龙启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