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丰;徐海梅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对高血压脑出血预防及护理的认识。方法:对7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专科护理、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在住院期间致残率降低,肢体及语言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积极采用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严密的观察与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改善预后。
作者:张玉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方法:将140例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分2组治疗,对照组70例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组70例口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连续治疗6周后评价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高血压疗效的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7.1%(Χ2=12.03,O<0.01)。治疗组心绞痛疗效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1.4%(Χ2=16.73,O<0.01)。治疗组心电图疗效的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Χ2=11.42,O<0.01)。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可靠,临床应用价值大。
作者:刘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胆结石引起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中所收治的50例因胆结石所引起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比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5例,其中,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详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感染消退时间、死亡率、肠瘘发生几率、手术再次治疗机率及住院时间上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针对因胆结石引起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效率,缩减住院时间,降低死亡机率,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患者得到更全面的护理。
作者:陈志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内科疑难病方面的优势。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疑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分配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Ⅰ组采取单纯西医治疗,Ⅱ组患者采取单纯中医治疗,Ⅲ组患者则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各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价。结果:Ⅰ组、Ⅱ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65.63%,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内科疑难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向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手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带来的促宫颈松弛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6月-2016年3月妇产科收治的无痛人流者中选择86例初孕妇,于患者知情同意下进行研究;采用奇偶数字分组将初孕妇均分两组,观察组43例,术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对照组43例,术前不给予药物干预,给予两组相同麻醉后,行无痛人流手术;比较两组术中宫颈松弛效果、各项手术指标等。结果:观察两组术中宫颈松弛效果,其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较对照组的41.86%存在显著差异(O<0.01);观察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均较对照组占据优势,且流产综合征的发生观察组明显降低(O<0.05)。结论:行无痛人流术前给予患者米索前列醇,可有效起到促宫颈松弛作用,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提高手术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杨宏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建立高血压病患者的互动平台,组长和患者面对面互动式授课等形式,培养患者主动与医生和病友交流的能力,自己动手自测血压,达到能够使患者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达到高效益,低成本的防控目的。方法:对99例高血压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通过成立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教育管理团队,制定自我管理教育计划及对患者进行健康生活行为方式、高血压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管理。结果:99例患者通过自我饮食、运动、自测血压技能的掌握、情绪管理教育后取得良好效果,健康生活行为方式、自护能力及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明显改善。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团队自我管理教育后,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包括患者的饮食、运动、血压等各方面自我管理能力)、血压控制率、患者的自护能力、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孙艳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主要是探讨脐带血管前置在产前进行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近三年来我院产科收诊60例妊娠合并血管前置的孕妇产前超声检查图像资料并对其结局进行分析。结果:产前超声检测共检测出38例孕妇有血管前置,漏诊2例,检出率为95.0%(38/40),其中,中孕期诊断32例(84.2%,32/38),晚孕期诊断6例(15.79%,6/38)经腹超声检查诊断的30例(78.9%,30/38),其余8例需进一步通过会阴以及阴道超声进行检测(21.0%,8/38)。产前超声确诊的38例孕妇中,其中37例是剖腹产,没有围产期死亡,1例因为其他原因而引产。漏诊的2例,其中1例在经阴道分娩生产时因大出血胎儿死亡,另1例经阴道分娩时大出血,立即剖宫产手术娩出胎儿,经及时抢救,胎儿存活。结论:在孕中期进行脐带血管前置的超声检测是筛查的佳时期,对于腹部 B 超难以确定的则可以根据情况进行会阴或者阴道的超声检测。总之,产前进行超声检测及时发现脐带血管前置,能有效的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
作者:周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主要研究了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法与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74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7例,接受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37例,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O<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O<0.05)。结论:超声乳化术在治疗白内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快速改善患者视力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晁晓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剖腹产术后创口感染裂开的临床处理办法,以及此处理方法在临床治疗上的效果。方法:本次选取了本乡镇卫生院中自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期间进行剖腹产术后创口感染裂开的患者60例,并针对所有患者在使用常规处理的基础之上,再使用茶油和生姜相结合的治疗方式来对伤口进行填塞,并通过观察此方式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来探求其在创口感染裂开中实施的效果。结果:结果显示,在本文选取的60例(剖腹产术后创口感染裂开)患者中,使用茶油联合生姜的方式来对其伤口进行填塞,患者的创口感染处裂开的情况全部愈合,平均愈合的时间为(21.9±3.9)天。结论:在进行剖腹产手术之后,在出现创口感染裂开现象的位置,使用茶油和生姜相结合的治疗方式,能够明显的缩短创口的愈合时间,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病痛和缩短了患者康复时间。
作者:邵乔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针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讨论临床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0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及对照组。针对观察组患者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针对对照组患者选择西医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临床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针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概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仲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全面的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36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在心理、饮食营养、治疗、动静脉内瘘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大多数患者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透析质量。结论:针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特点,采取个性化优质护理是顺利完成血液透析的关键。
作者:周红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本文就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96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8例。实验组患者予以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参照组患者予以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均 O<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较比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刘晓丰;徐海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腹腔镜(LA)手术主操作孔选择方式。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行腹腔镜手术(LA)治疗急性阑尾炎49例,均采用三孔法,其中常规组(主操作孔选择耻骨联合上)25例,对照组(主操作孔选择脐部)24例。比较2种方式的手术时间。结果:常规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主操作孔选择脐部时腕关节活动范围更大,手术时间更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冷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分析泮托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对 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表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期间就诊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作为本次探究分析对象,其中仅使用泮托拉唑加以治疗的患者患者50例为对照组,另50例患者联合泮托拉唑、康复新液加以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分别为(1.5±0.6)h、(23.4±5.8)h,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的(2.7±0.6)h、(30.4±7.5)h,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O<0.05)。且观察组患者复发率4.00%少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Th1/Th2细胞因子显著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有意义的(O<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对 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显著,药效良好。
作者:马风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催产素引产致羊水栓塞的护理要点。方法:对羊水栓塞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患者在治疗9 d 后痊愈出院,随访2个月无异常。结论:产程中应合理、谨慎应用催产素;对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的孕产妇,应警惕羊水栓塞的发生;早期应用肝素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魏彩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索臭氧联合阴道塞药治疗妇科手术前阴道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中心120例阴道炎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2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臭氧联合阴道塞药+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臭氧联合阴道塞药+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溃疡愈合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阴道充血率、外阴瘙痒率、PH 值阴性率均存在差异(O<0.05)。结论:在臭氧联合阴道塞药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率。
作者:李亚雪;丁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肠穿孔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6例外伤性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腹部穿刺、X 线检查及剖腹探查等方式进行诊断,在确诊后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患者手术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106例外伤性肠穿孔患者手术治疗均顺利完成,且所有患者均治愈,未出现死亡例数;手术切口达到Ⅰ期愈合患者有98例,而其余8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在经过对症治疗后,患者的感染症状消失且切口愈合良好。结论:在外伤性肠穿孔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早期的诊断及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值得推广及借鉴。
作者:沈育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患者,男性,31岁,因“发作性心悸1年余,再发1天”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饮酒、特殊用药,无特殊家族史。患者于1年余前踢足球中突发心悸不适,无明显胸闷、胸痛、放射、头晕、恶心等不适,平卧休息2、3min 症状消失,未在意,未诊治,入院前1天患者在连续打棒球8小时后再发心悸不适,性质同前,急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心电图(当时心悸不适部分缓解)提示窦性心律(76次/分),广泛导联 ST 段平直压低0.2-03mv(AVR 导联 ST 段太高0.2mv)。其心悸不适共持续约50min 后方缓解,为求诊治收入我院。入院查体未见异常。入院心电图:窦性心律,大致正常心电图。阳性化验:入院第1天全血肌红蛋白152.000ng/ml ↑,全血肌酸激酶同工酶15.3000ng/ml ↑,全血肌钙蛋白I 0.401ng/ml ↑;入院第2天全血肌红蛋白70.800ng/ml ↑,全血肌酸激酶同工酶18.500ng/ml ↑,全血肌钙蛋白 I 1.310ng/ml ↑;入院第3天全血肌红蛋白53.800ng/ml ↑,全血肌酸激酶同工酶4.500ng/ml,全血肌钙蛋白 I 0.401ng/ml ↑。入院第6天全血肌红蛋白21.200ng/ml,全血肌酸激酶同工酶0.988ng/ml,全血肌钙蛋白 I 0.041ng/ml ↑。余化验未见有意义阳性表现。入院后监测生命体征平稳,心电监测未见心律失常。入院诊断:急性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为明确诊断,进一步行胸片、心脏彩超、冠脉造影、心脏核磁、核医学心肌灌注及代谢显像均未见异常。
作者:张青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探讨老年病人基础护理的薄弱环节,并总结应对的措施。方法:对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226例老年病的基础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包括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具体信息的了解、饮食护理情况、生活护理状况及医疗设施运作情况等。结果:基础护理问题主要包括生活护理、熟悉病情、饮食护理、防护措施、输液管理、压疮管理和引流护理等。其中以生活护理和熟悉病情欠缺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19.0%和15.0%。因此需加强医院规章制度的完善、护理人员的态度和临床巡视等。结论:分析老年病人基础护理的薄弱环节,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作者:周红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给予平肝降压汤、西医常规疗法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进行观察,西药组45例患者采用口服阿托伐他汀、硝苯地平缓释片、氢氯噻嗪片治疗,结合组4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平肝降压汤治疗。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结合组血压和血脂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结合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明显低于西药组,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结论: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给予平肝降压汤、西医常规疗法联合治疗的长期降压、降脂效果明显,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降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陈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